书都咬了个角,可心疼坏伯父了。”宛娘说道。
圆娘一拍脑门道:“糟了!忘了给它准备小玩具了!!宛娘,你去看看家里还有没有什么碎布头,我给她缝个逗猫棒。”
“这个可以吗?”辰哥儿递过一只鱼骨头形状的小木块问道。
“可以!”圆娘点头,收下了这块小鱼骨,她尝试着逗弄奶牛猫玩耍,奶牛猫见她好不容易醒了,并不跟块木头玩耍,直接在圆娘如瀑的墨发旁跳来跳去,把她的发梢儿当成世间最有趣的东西。
金猊奴见圆娘跟可乖玩得有来有回,瞬间不满意了,它的大脑袋挤过来,也来凑热闹。
圆娘笑了笑,伸手揉了揉金猊奴的大脑袋瓜。
这时又拱过一只圆乎乎的脑袋瓜来,圆娘定睛一看,是八郎,他正虎头虎脑的冲着她笑,边笑边将可乖和金猊奴挤走,一头扎进圆娘的怀里,嚷嚷着:“阿姊,阿姊,要抱,要抱!”
圆娘见他恢复如初,心里欢喜,便一同将他裹入被窝里。
朝云笑道:“他最近越发的乖觉,圆娘你莫惯着他。”
圆娘摇头道:“我们姐弟俩都好久没见了,还怪想得呢。”
任嬷嬷凑不上前去,只好扬声问她:“饿不饿?”
“饿的!”圆娘狠狠的点头道。
她的头一歪,碰到了什么?
宛娘道:“哎?这盏荧灯还在啊?难怪二哥每天都要出门,原来是逮这小玩意儿去了。”
“灯灯……漂漂!!”八郎舞着小手要去抓。
圆娘蓦然一怔,她悄悄看了辰哥儿一眼,见辰哥儿也在看她,她瞬间移走目光,口中轻声道:“二哥费心了。”
辰哥儿抿了抿唇,回道:“你喜欢便好,我去给你端饭。”说着,他转身出了房门。
圆娘松了一口气,抬眸问师父道:“那青蒿素师父炼了多少?”
苏轼据实已报,朝云见他们要谈正事,连忙抱走了八郎,宛娘和任嬷嬷也识趣的离开。
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苏轼坐在榻边的月牙凳上。
圆娘道:“师父,黄州有多少百姓得了时疫?”
“十之二三的人没得。”苏轼叹了一口气回道。
圆娘仔细算了算,摇了摇头道:“还是不够……这下就难办了。药就那么些,分给谁,不分给谁?实在难以决断。”
“不然,我们索性将炼药的法子公布出去,这样人多力量大。”苏轼道。
“不可。”圆娘摇了摇头道,“那药炼制的艰难程度,师父应当比我清楚,这大宋除了师父很难有第二个人炼出来,到时候弄得都是半成品,一旦背上人命官司,苏家将迎来灭顶之灾。”
“那不妨将剩余的药交给官府,让官府的人往下分配?”苏轼提议道。
圆娘继续摇了摇头说道:“这样恐怕普通百姓彻底没了活路。”
二人陷入沉默之中。
良久后,小饕餮提议道:“要不……效仿霍去病,将药投入水中,大家都来取水来用?”
圆娘道:“你这个笨饕餮,药又不是酒,不是尝个浓淡就行的,药需要治病救人。”
小饕餮回道:“苏家继续施粥施药吧,将手里这些青蒿素出退出去了事。”
“还是得继续炼药。”圆娘回道。
她抬眸对苏轼说道:“师父,山上还有黄花蒿吗?”
苏轼道:“有的。”
圆娘点了点头道:“那我们继续炼药吧,炼完就将其低剂量混入普通汤药里,能救一个是一个吧,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可是,圆娘,这样太慢了,黄州的百姓等得,江南的百姓等不得,我知道你怕药经官府的手,怕是会被有权有势者截胡,我不能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可官府亦是百姓的官府,要想救更多的人,必须经官府的手才行,一人一家之力有限,一州一府的力量却不容小觑。”苏轼说道。
圆娘摇了摇头道:“也不单单是这个原因,我是怕那些人打着令人防不胜防的幌子,对师父穷追猛打,恨不得把师父踩进万丈深渊。”
“大丈夫生于世,岂能做贪生怕死之徒。”苏轼道。
圆娘见他说的坚定,只好点头答应了。
小饕餮摸了摸鼻子道:“我以为一往无前的人会是你。”
圆娘乜了它一眼,凉凉道:“怎么?这样的我让你很失望?”
小饕餮摇了摇头道:“也不能说是失望,你不像是这么明哲保身的人。”
圆娘道:“可我的师父是苏轼啊。”
“那咋啦?”小饕餮不解道。
圆娘解释道:“人,总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带入救赎者的角色,有人喜欢救赎渣男,有人习惯当扶弟魔,人们沉浸在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中无法自拔,我其实也不能免俗的,只是我没那么无聊,我只是想让师父过得更顺遂一些,然后再救些人罢了。”
“在你心目中,师父永远是第一位的?”小饕餮搓了搓爪子问道。
“嗯,永远都是。”圆娘毫不犹豫的答道。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像苏轼那么聪明的人,会不知道如何让自己更好过一点吗?他不愿虚与委蛇,不愿同流合污,在他心目中必有更加光明磊落的坚持,这个坚持能指引着他注定走上一条极艰难的路,这也是苏轼为何是苏轼的原因,人们迷恋了他千百年,单单只着迷于他的文采吗?还有他那颗晶莹剔透,不为俗世玷污的心。”小饕餮说道。
“哎,师父是高风亮节了,等以后我带着你去岭南吸毒瘴,你别喊苦哈。”圆娘拍了拍它的小脑
袋瓜说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00-110(第9/15页)
小饕餮双爪捂头,瞬间跳开,大喊道:“雄兽的头你别乱摸!”
恰在此时,辰哥儿端了饭来,苏轼又忙着采蒿炼药,先出去了。
圆娘默默吃着饭,辰哥儿坐在一旁自然而然的温书。
她吃饱后,忽然叫住辰哥儿道:“二哥,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要跟我说?”
辰哥儿微诧,转头去看她,但见她面色平淡冷静,他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子。
“二哥?”她轻轻的叫他。
辰哥儿手忙脚乱的收拾碗筷,直接摇了摇头道:“并无。”
说罢,他转身端着碗筷欲离开,又被圆娘叫住了。
她道:“二哥,金山寺的护身符并不易得,我受之有愧,请二哥收回去吧。”
“你身子骨弱,正好留着护身,我先走了。”辰哥儿拔腿欲跑。
圆娘又道:“这样的护身符是单我有呢,还是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有呢?”
辰哥儿脑子一炸,终于确定她要说什么了。
他停下脚步,艰难的开口问道:“可是我的好让你有负担了?”
圆娘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才能不辜负少年的心意,可他的心她注定回应不了,便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拖下去,耽搁了他。
“二哥,将心思浪费到我身上,不值得。”圆娘索性一狠心,将心中所想一股脑说了出来。
辰哥儿避无可避,狼狈的像只被人逼到墙角的小狗,他深吸一口气,沙哑着声音问道:“是我不好,还是其他男人也……”
圆娘道:“这……说不好的。”
小饕餮道:“林浦圆,你使诈,你不是说不嫁人的吗?怎么不如实告诉他?”
圆娘暗道:“说什么?他本就是个死心眼的,若让他知晓我不嫁人的决心,他指定会陪着我蹉跎年华的,何苦来,不妨就这样让他以为我只是不喜欢他,过阵子他就忘了这段情意,寻个好人家的姑娘做妻子,岂不好?”
小饕餮双爪拍地道:“造孽啊!你快看看苏遇吧,他难过的都要碎了。”
圆娘强制自己的眼睛不去看他,嗫嚅了一下,到底没说什么。
辰哥儿深深看了她一眼,说道:“我知道了,以后必不会给你带来困扰。”
他悄悄跑到凉亭里哭了一会儿,又怕被人看到,忙抹干净泪水装作没事儿人一样,日日跟在苏轼身旁打下手。
等黄州的疫情控制住了,他又到了科举的时候,考中秀才之后,他日日泡在府学读书,精进学问,来年正好是大比之年,他在乡试中一举夺魁,正好可参加半年后的会试。
还卡在乡试不得发解的苏迈惊叹,他这弟弟吃仙丹啦?功名一事,对辰儿来讲竟然毫无难度?!!
岂料辰哥儿说:“苏家男人会觉得科举难吗?”
啧啧,酸的苏迈想打他,他们的爷爷就这样被开除家谱了,同样被开除家谱的还有他苏迈。
他被弟弟卷的焦虑内耗了,头发一抓一大把,不要啊,他还年轻,不要秃头!!
苏轼劝慰道:“辰儿是心里不爽快,发愤图强来转移注意力,每天玩命学,你不必如此,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法,循序渐进便是。”
苏迈只能如此了,卷不过,实在卷不过。
乡榜下了之后,辰哥儿便着手打包行李包裹,声称要出门游学,增长见识。
苏轼也只能由着他,给足他盘缠,直接劝他往京师去,若遇上合心意的小娘子,别忘回信跟家里说,他自会舍去一张老脸为他上门提亲。
岂料,辰哥儿振振有词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做什么儿女情长的,有失男子汉气概。”他说这话的时候眼尾余光不自觉的扫向圆娘,但见圆娘毫无波澜,他的心又裂了一道缝,哗啦哗啦往里面漏风。
第107章
临皋亭后身,一艘将要出发的官船在渡口等着辰哥儿,苏家人依依不舍的跟他告别。
连两猫一狗都似有所感,赖在他身边不肯走。王闰之和朝云对他嘱咐了又嘱咐,显然是放心不下,最后又悄咪咪的给他塞了不少银两,说是穷家富路,要多保重。
苏轼和王适、苏迈少不得勉励他一番,叔寄几个小的,都仰着脸看他,二哥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了不少,等他们长大后,也要像二哥一样,中榜,游学!
宛娘和圆娘二人站在一旁,宛娘刚想开口对辰哥儿说些什么,辰哥儿便一副兄长的模样,说宛娘出嫁的时候他必定会回来为难她的新郎官,臊的宛娘瞪了他两眼跑开了!
只剩圆娘站在他面前。
辰哥儿抿了抿唇,暗含期待的问道:“圆娘,你有没有什么想对我说的?”
圆娘俯身将奶牛猫抱入怀中,摸了猫儿两把,轻声道:“那我就遥祝二哥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辰哥儿轻笑一声,眸底是说不出的失望与沮丧,他点了点头,回应道:“我必不会让圆妹失望的。”
圆娘想了想,辰哥儿现在也才男大的年纪,还是一棵水灵灵的嫩葱,又补了一句:“若遇上不好解决的事儿,可请蜀国长公主出手帮忙,师父在京中的好友不多了,你万事小心些,那个叫章惇的,委实有些拧巴变态,热衷于跟师父相爱相杀,你……你离他远些便是。”
辰哥儿回道:“放心,他们只会拆了考卷弥封才会发现我是苏轼之子的,我上船后就隐藏身份。”
“总之,保重。”圆娘道,“到了汴京给家里寄封信,若果干、肉干吃完了,也要及时来说,我再托人给你送些过去,我和宛娘研究出了新鲜点心也会一并给你送过去的,你……好好读书,莫要分心。”
“嗯,我都答应你。”辰哥儿温声道。
船上的人在催了,春砚背着辰哥儿的行李,与辰哥儿一道登上了船,二人朝大家挥了挥手就进去了。
苏轼眼睛通红,这是儿子头一次离家远行,他心里一面觉得好男儿志在四方,一面又真的放心不下。
但好在,辰儿是个稳重的。
他想了想又叹了一口气,王适轻声道:“苏公今日格外感伤。”
苏轼回道:“辰儿的学问我是不担心的,只恐怕自己会连累了他,如今新党的当轴者比王安石有过之而无不及,家里几个小辈的前途堪忧。”
“二郎那般聪明,定会化险为夷的。”王适安慰道。
“怕只怕,越是聪慧越是那群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苏轼摇了摇头说道。
一时,众人心里闷闷的。
回到饕餮小筑后,圆娘打起精神来做事。
岂料,知雪匆匆忙忙跑过来道:“小娘子,不好了!!黄州城的羊肉今天销售一空,咱们的人去晚了,什么都没买到。”
圆娘心中一凛,黄州再怎么偏僻贫穷,每日集市上亦会宰杀不少羊供百姓们享用,经营食铺的都跟屠户们有合作,由屠户每日送货便是,大多不会去集市上现买,一是货源不稳定,二是时间上来不及,今日这种黄州城内所有的羊肉都被买空的情况,实属罕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