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55(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石板被踩得发亮,沟边的水缓缓流着,偶尔漂过一朵栀子落花。

    巷口的暗影里,谢执停住脚步。

    他抬眼望去,院墙不高,墙头爬满了紫藤,花穗沉甸甸地低垂。门扇开着一线缝,里面传来低低的说笑声。那笑声温温和和地流淌出来,像在慢慢享受着这宁静的日子。

    他一只手按在墙檐的青砖上,薄薄的灰沾上指尖,双臂一撑,跃上了墙头。

    院子不大,却十分干净。正对着门是一方青石砌成的水井,井口覆着木盖,旁边摆着两只粗陶水缸。井边立着几根竹竿,上头晾着几件刚洗好的衣裳。

    檐下挂了几只竹编的笼子,里面雀鸟吱吱啾啾,声音清脆。

    院子靠墙处有一块掘出来的土地,规整的整齐,土面细细平过,边角压着几块碎石。土里有几株嫩苗,翠色鲜嫩,叶片还带着露水。旁边还有一处花架,种了许多许多的花,颜色各异,神态恣意。

    谢执伏在墙头,视线一点点掠过院子里的一草一木。

    忽然,有声音自内传出。

    “林婶,那把锄头借我两日,等我把菜畦翻了就给您送回去。”

    “拿去拿去,你这手细皮嫩肉的,翻畦累得慌,可千万别逞强。哎哟,这花儿栽得真齐整——这是栀子?开了香得很。”

    “嗯,想着开了花,就更像个家了。”

    谢执喉结重重一滚,胸腔里沉郁的气息猛然滞住。

    那声音何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她真的在这儿。

    胸腔里的空气像被硬生生抽走,他喉结滚动,想要压住呼吸,可心口却越来越闷。他阖了阖眼,眼睫阴影沉重,耳边的声音却越发清晰。

    那笑声……他许久不曾听过了。

    他记不清,上一次见她这样自在地笑,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或许是及笄前?她还会依赖地唤他一声“阿兄”,会牵着他的衣袖,笑得天真烂漫。

    可自从他亲手,亲手掐断了她的无忧后,那笑容便再也没出现过。

    他的视线落在院中,近乎贪婪地搜寻,想看见那个日思夜想的身影。

    直到看见那个挽着竹篮的身影出现在花架下,鬓角汗湿,袖口沾着草屑,正弯腰去扶被风吹倒的雏菊。

    谢执盯住那个身影,连呼吸都忘了。

    她眉眼依旧是记忆里的模样,却因日光与汗水沾染上了另一种生机。鬓边的碎发被风吹乱,她却懒得理会,只是低头轻轻掸去雏菊上的泥点。

    他目光贪婪追随,不放过她每一个细微的举动。

    她蹲下身时衣袖滑落,露出纤细的小臂,皮肤被日光映得白净透亮。

    她抬头时眉间不再有惶惑与忧虑,神色安宁,唇瓣还噙着微笑。

    门外有脚步停住,挎着篓子的少年探头:“昭娘子,我娘让问,你要的鸡蛋今儿下多了,送三枚给你。”

    “这么巧?”她起身,笑着接过,“替我谢你娘。”

    “谢啥呀,邻里互助,应该的!我娘说,等我们收麦了,就让你来尝饼。”

    “好。”

    那少年跑了两步,忽然回头:“你笑起来跟我小姑姑一样,好看。”

    他隔着墙,看见她怔了一下,随即轻轻点头:“谢谢。”

    少年走了,她低下头,把鸡蛋放在竹筛上,手指轻轻碰了一下蛋壳。阳光落在她侧脸,睫毛的影子在面颊上颤动。她伸手扯了扯发带,额角一缕碎发不听话,她笑着轻轻呵一口气,吹走了它,又去看菜畦里新冒出的嫩芽。

    他忽然想起很久以前,她总爱跟在他身后跑,一头碎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她总扯下发带顺手便递给他,说“阿兄帮我系。”,他总是宠溺地笑笑,蹲下身,轻车熟路地替她挽好,然后她会扬着笑夸赞“阿兄系得比娘亲还好。”。

    起风了,栀子叶沙沙作响。他从阴影里退半步,肩背贴着墙,目光却牢牢锁在她身上,舍不得移开。胸腔里像有两股力气在撕扯——一股把他按在原地,另一股逼他走进去。胸口的旧伤忽然抽疼,像是被记忆从骨缝里硬生生挑了出来。

    这时,夏枝端着一锅汤走入院中,放在桌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兄长掌心被迫娇宠》 50-55(第3/7页)

    ,她咿呀两声,示意谢昭快来尝尝。

    她应了一声,绕过方桌,揭开锅盖。热雾涌出,带着豆腐和鱼的香气,她尝了一口,微微皱眉,“咸了。”

    两丫头互看一眼,哑着嗓子都要说是自己,她摆摆手:“不碍,明儿淡一点。”

    她盛了三小碗,先递给夏枝和春桃,又自己端一碗,吹了两下,坐在矮凳上慢慢地喝。

    “一会傍晚我去街上买一些针线。”她忽然说。

    夏枝和春桃眨眨眼,表示知道了。

    谢昭慢吞吞又喝了一小口汤,又说:“明日若是天气好,我们就去后山瞧瞧,找一些花株移到院里来。”

    他在墙外听着,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她说“傍晚”,说“明日”,她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日子,那些日子里,似乎不需要他。

    饭后,她把碗叠起来,熟练地端到井边冲洗。很快,便洗好了。

    她把碗交给夏枝,随即挎了个竹篮说:“我出门啦。”

    她走得不快,边走边和邻里打招呼。巷子里晾着的衣裳被风吹得鼓起,孩子们追着一只纸蝴蝶跑,鞋底拍在石板上“啪啪”响。

    有人在门槛坐着打补丁,抬头笑问:“昭娘子,晚上一块去听书?那说书的讲到了江南曲子。”

    “好。”她笑着应。

    他沿着对街的屋檐走,身影隐在瓦影下,不远不近地跟着她。

    顾长安坠在他身后,望着两人一前一后的背影,一时思绪万千。

    街尽头是杂货铺,铺里悬着一串铜铃。她进去的时候,铃声轻轻响起。

    掌柜的是个瘦长汉子,笑着招呼:“又来买线了?”

    “白线、青线各一轴,再要两包针。”

    “你家针真费。”汉子打趣。

    “衣服太多。”她说,“而且……补不好。”她耸耸肩,眼睛弯了起来,“慢慢学。”

    她拿了两卷粗布,又挑了两尺细花布。掌柜算好账报价,她点头,从袖里抽出一只小钱袋,袋口绣着一朵小小的兰。她仔细把钱数到掌柜手里,多了一枚,又自己拿回去一枚:“差不多。”

    “差不多。”掌柜也笑。

    她提着刚买的东西出了铺子,而后看见街角的猫蹲在角落里,耳朵动了动,便停下脚步,弯腰冲它打了个招呼。

    猫警惕地瞟她一眼,懒懒打了个哈欠。她笑了,自顾自低语:“哼,不理我。”

    谢执想起她小时候也是这样,手心攥着豆子等鸽子,鸽子不吃,她就一直等,等到日头偏西,鸽子终于低头啄食,她便笑得眉眼弯弯。

    那时他站在廊下,看见她笑,嘴角也会跟着牵动。

    她继续走,又路过一个豆花摊。

    “昭娘子,来尝一下。”老翁舀起一瓢递给她。

    她接过小碗,尝了一口,认真地说:“甜了些。”

    老翁哈哈笑着挠头:“那明日少点。”

    她把碗推回去,“再给我两碗不加糖的——带回去给夏枝和春桃。”

    老翁应声,手脚麻利地装好。

    她付钱时多给了两枚铜子,老翁摆手不要,她说:“上回借你凳子摔坏了一个,还没赔。”

    “那凳子本就该换。”

    “余伯,你这样,下回我可不敢再找您帮忙了。”她假意生气。

    “好吧好吧。”余伯无奈收下。

    他站在不远处的柳树阴影里,看着她的一举一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像投入他心湖的石子,激起圈圈涟漪。那些涟漪层层叠叠,几乎要漫溢出来。

    黄昏渐深,街面的人少了,买完东西她便回了家。

    很快,屋内便燃起了灯,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墙外,谢执的脚已经站麻了。麻意从脚背爬到小腿,他依然没有动。

    头顶一只夜鸟飞过,翅膀掠过空气发出轻响。

    他忽然想,如果就这样站到天亮,她推开门时会不会看

    见他?

    灯光透过纸窗,映出她的身影在窗上移动,坐下,又起身,最后伏在案前写了些什么。

    夜深了,街上只剩下风声。巷子尽头那家说书的,把故事收到一个慢悠悠的调子上,几声零落的掌声飘过来,旋即被夜色吞没。

    她屋里的灯灭了一次,又亮起,像是想起什么事儿,又去做了一下。第二次,灯终于真正熄灭了。

    他才慢慢把手从墙上移开。掌心被青砖磨得发红,长久不动,肩背僵硬如铁,他微微活动了一下,骨节发出极轻的声响。

    他没有离开。

    他沿着墙根慢慢坐下来,夜气带着潮意,从地缝里往上钻,他却觉得这凉意顺顺当当地穿过胸口,把白日里翻腾的情绪一点点压了下去。

    风吹过墙头,紫藤的花穗轻轻晃动,落下几片花瓣,落在他膝盖上。

    他低低地唤了一声,“昭昭。”声音轻得连自己都几乎听不见。

    一只流浪猫从他脚边溜过,停了一停,鼻尖嗅嗅,没被惊动,绕开他,轻巧地跳上墙头,尾巴一甩,跃进她的院子。

    他听见猫落地那一声轻微的“嗒”,嘴角不由得向上牵了一下。

    顾长安蹲在他旁边,在心头藏了整整一日的话语,终于问出口:

    “大人,我们……不进去么?”

    第53章 第53章爱到底是什么?

    邑井镇的清晨带着薄雾,鸟鸣清脆。

    顾长安站在谢昭家隔壁的院子里,与一位背着包袱的中年汉子低声交谈了几句,将五百两银票塞进对方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