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也要受些委屈,子修不如另寻贵女,如今京中适龄的女郎也不少。”

    冯修想听的可不是这些软趴趴的话,他神智不清,说话也大胆起来,“你不懂!你家里和和睦睦,当然不知道父亲偏心是什么滋味。”

    元康这时才认真看了他一眼,一时沉默,随后又若无其事地挂起笑来,说道:“我当然知道。”

    **********

    皇信堂中,君臣相对。

    太后近来身体欠佳,朝会也停了一段时日,但今日事出紧急,太后与皇帝齐齐到场。

    穆庆从怀朔快马加鞭回京,禀报六镇前线第一手消息:柔然寇边了!

    太后沉声问道:“详情如何?你回来,谁在前线指挥?”

    穆庆道:“殿下,如今是阳平王在武川率军布防。”

    阳平王元颐是陛下的族叔,现任武川镇将,若是他带兵,那就是说柔然此次攻打的是武川?

    “为何先打武川?”有人问道。

    此前柔然犯边多以怀朔居多,怀朔位于阴山南麓,水草丰美,军民众多,粮草丰足。若是攻下怀朔,往南可直向代城,往西又可侵据河套,是一石二鸟的好计。

    此时入冬时节,北部草原枯竭,柔然犯边多是为了过冬而劫掠,怀朔向来是首选。

    所以上回穆庆来中枢要钱要粮,太后都答应得很痛快。

    而武川位于怀朔以西,连接六镇东西防线,经武川隘口亦可南下平城,只是不如怀朔物资丰满,所以有些出乎意料。

    “早说了豆仑那小子不按常理出牌。也许是看怀朔兵强马壮,另辟蹊径也说不准。”穆庆拧眉说道。

    穆庆心里也不大高兴,若是柔然真打了怀朔,那他必以军功擢升,这是难得的好机会。

    以如今大卫军力与柔然的比对,打不赢是不可能的事,这是躺着捡功的机会。

    因而尽管前线急报,殿内诸公却都是成竹在胸的样子。

    皇帝坐于上首,此时终于发话,“卿以为,此战胜率几何?”

    穆庆一愣,这不是板上钉钉的吗?但稳妥起见,他还是克制回话:“大约有七八成。”

    皇帝点点头,就等着他这句话,“战中瞬息万变,七八成已经很高了,既然如此,乘胜追击是否可行?”

    太后有些意动,看向皇帝,“陛下的意思,是要征讨柔然?”

    “是,朕还要率兵亲征。”

    此话一出,满朝臣工愕然。

    “陛下三思!”

    “陛下切勿冲动。”

    元家虽然是马背上得的天下,但到了元恒这一代,已经是长在深宫的天子了。不要说亲征,就连代城周围都走动不多。

    元家本就短命,要是再出个意外,朝中又要换个皇帝,再稳固的朝纲也经不住这么折腾。

    只是陛下心意已决,极力说服太后与朝臣,“先王英武,朕承累洪基,难辜伟业。如朕不亲赴兵戈之事,岂非断祖宗武德。况且穆将军也说此战可大胜,朕为天子,岂有胆怯之理?正好借此一战,靖乱破虏,除皇卫大患。”

    众臣见陛下劝不动,纷纷去看太后,然而太后沉吟不语,竟像是也要跟着陛下一起冲动。

    果不其然,太后开口定音。

    “既然陛下主意已定,那就去吧。”

    第35章

    皇帝承乾十五年,首率亲兵北讨,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中枢与前军一并声势浩大地行动起来。

    尚书省和中书省的臣工忙得脚不沾地,尤其尚书省总经全局,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尚书省眼下以穆亮为尊,穆亮与李忠互为左右仆射,左仆射位尊而右仆射位卑,再者穆亮已经在尚书省经营多年,威望要比李忠高出许多。本次出征一切要务由穆亮总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臣妻惑主》 30-40(第7/18页)

    穆庆已经先一步赶回怀朔,穆亮作为他同宗的族叔对备战更加切身操心。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度支尚书筹备粮草,拉上太仓令一起调

    度,考虑事态紧急,先就近从冀州、定州调粮。

    而李忠则去征调兵卒,此行北讨大军计划七万人,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彰显国力威武,譬如史书上常有十万大军之语,大多也都只有半数而已。

    实际上北征大军能有五六万实数就不错了,但这于李冲而言也是不小的难关。

    本朝兵士以部落兵和兵户居多,但延熙朝少有大战,天下承平已久,亲征大战靠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临时募兵。

    此时刚过了秋收,恰好避开了农忙时,征调民夫还不至于耽误农产。但临近寒冬要去打仗,战场上刀剑无眼,丁户畏惧也在所难免。

    此一战非战不可,但一战过后还有多少人能回来,享受胜利的荣光呢?

    李忠幽幽地叹了口气。

    不过说到底,他们这些人都是要留守京中的,真正忧心,又或者是激动的还是要随驾出征的人。

    陛下亲令,以阳平王元颐和平原王陆睿为都督北征军事。陆睿作战勇猛,经验丰富,可堪统领。元颐又是武川镇将,对柔然再熟悉不过。

    陆睿还道,想带着儿子一同去,好见识见识前线是怎样排兵布阵的,好叫陆家后继有人。

    这话就对上了皇帝的胃口,他也盼着年轻一代随军参战,于是欣然同意,还额外加封陆希清为羽林郎,随驾出征。

    陛下初次领军,却知道轻重缓急,不妄自托大,知道要跟在老将身后学,大臣们也很欣慰,于是并无异议。

    而太华殿中,白准的心情却颇为微妙。

    陛下此番北征,竟专门把抱巍叫回来了。

    抱巍从前是宫中的中常侍,深受太后和陛下信重,累迁殿中侍御尚书、大长秋卿,在宫中已升无可升。后来,陛下恩典赐封他为泾州刺史,加封公爵。

    ——泾州,是他的老家。

    那是给他荣养天年的恩赏,众人都以为他衣锦还乡,再不回来了。

    白准初来御前时还受过抱巍的教导,教他如何在御前当差。抱巍出宫后,他便晋升中常侍,伺候陛下左右。

    他当然对这个老中常心存感激,可一旦这人回宫,他在陛下跟前的位置就要往后挪了。

    且看见抱巍现下正在殿中涕泗横流,诉说对陛下和太后的感念之情。

    许久不见,抱巍竟已花白了头发,皇帝见了也不免动容。

    皇帝幼年时,太后身边最信重的内侍便是抱巍,他长在太后膝下,也最亲近这个内侍。

    甚至可以说,太后忙于政务,更多的时候是抱巍在带着他这个孩子。

    有着太后的信重和陛下的厚爱,抱巍一路坐到了宫中宦官第一人的位置。只是后来年岁大了,陛下怜惜其辛劳,恩准其还乡终老,还加封刺史之职,可谓天恩隆盛。

    如今陛下初次亲征,又想起了这个旧臣,不免叫人感叹陛下情义深重啊。

    “抱翁,身体康健否?”

    “托陛下的洪福,臣身子骨还算健朗,还能为陛下效力多年。”

    皇帝听了很高兴,又问道:“回乡住得可还习惯?”

    抱巍笑眯眯地回道:“人之故土,当然过得舒心,陛下体谅臣的功劳,赐下恩典,臣感激不尽。”

    “抱翁何必说这些客气话,你我之间不必如此生分。”

    抱巍笑了笑,并不答应,推却道:“君臣有别,臣在宫里大半辈子,可不能忘了这个规矩。”

    皇帝朗声一笑,“你就是太重规矩了。”

    抱巍又正色道:“不规矩何以成方圆,陛下身为天子,更要做守规矩的表率。”

    皇帝又露出笑来,“抱翁这话倒像是又回到我小时候了,我那时候不懂事,也多亏了抱翁从旁规劝了。”

    “陛下早慧,从小就知轻重,我也只是做个臣子的本分罢了。”

    君臣二人叙旧,又像是回到从前一样。

    皇帝想起一事,关心问道:“晚辈对抱翁可孝顺?”

    抱巍幼年入宫,净为内侍,自然没有亲生的孩子。但后来官位通天,炙手可热,收养了冯宽的儿子做养子。

    那小儿子名次兴的,按年纪都已长成少年人了。

    谈到儿子,抱巍脸上笑得更开了,他摆摆手道:“自然极好,再没什么可求的了。”

    外间白准听着殿内时不时传来的欢笑声,心里既是开心,又是发愁。

    开心的是抱巍通身本事,教他一次就受益匪浅,发愁的是抱巍回来,他在陛下身边毫无立足之地。

    他在这里候着,一旁来了个小黄门,禀报说御前新选了一批宫人,要请他裁定。

    白准便问:“都是从哪儿选的?”

    小黄门道:“一半是从掖庭,另一半从其他宫调来的。”

    白准皱起眉头,“都从掖庭挑,又不缺人,做什么去别宫选人。陛下又不缺人伺候,挑出来有二心的人可就不得了了。”

    二心……

    他忽然像是脑袋被击中了一样,定定立在那儿不动。

    小黄门只看到眼前的中常慢慢转过头去,死死地盯着身后的大殿。

    原来如此!

    他是身在局中被蒙蔽了双眼。

    明褒暗贬,他还在暗自羡慕。抱巍怕是早就心知肚明吧,他到现在才想明白,真是输得心服口服。

    但想明白以后,他反倒心情舒畅了许多。他是陛下一手提拔上来的,这意味着只要他不犯错,陛下绝不会弃他而选抱巍。

    思及此,他看向小黄门的眼神瞬间和蔼了许多。

    这可都是自己人呐!

    白准心情大好,午后洒扫时敦促着宫人将太华殿好好清扫一番。陛下待他仁厚,他也需结草衔环以报陛下。

    **********

    洞天福地,白雾缭绕。

    元恒置身其中,身边的宫人内卫全都不见,白茫茫一片天地只有他一个人。

    他屏息立身,警惕着随时可能会出现的袭击。但他转了一圈,毫无发现,只有浓重的白雾不断包裹着他。

    忽然,他看到了前方一个黑色的东西隐藏在白雾之中,他下意识去拔佩剑,却发现自己身着寝衣,通身无物。

    元恒心里砰砰地跳,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拔下头上的玉簪,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走到那黑影跟前,他才发现竟是一个人。

    这人泡在池子里,周围的白雾都是池水漫开的水汽。

    走近了,迷雾微微散开,竟是个女郎,她披着头发,露出削白双肩,她听见身后的脚步声,慢慢转过头。

    “铛!”

    元恒退后一步,手中的簪子也掉落到地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臣妻惑主》 30-40(第8/18页)

    。

    那美艳绝伦的脸庞,不是冯照又是谁?

    她转了个身,带动起波水摇荡,没过水池边,又细细流淌,岸上湿水交错,浸湿了元恒及地的衣角。

    “承意,过来呀。”

    元恒滚了滚喉结,不由往前走去,慢慢停在了池边。

    奇怪地,他后知后觉地发现,方才模糊的景象好像一下变得清晰了。就像他此刻能清楚地看到莹白如玉的肌肤,原来人的体肤可以这样雪白。

    那水波一荡一荡,带着女郎的身体也摇曳摆动,时不时露出点点沟壑。

    只是通体雪白的肌肤,忽然落下了点点水珠,他吓了一跳,忽然心虚起来,那好像是他落下的汗珠。

    他支支吾吾地等着女郎发脾气,不敢看她眼睛。

    但下一刻,她却用甜丝丝的声音跟他说:“你蹲下来呀,我都够不到你。”

    他连忙蹲下来,离她更近了。

    看见她近在咫尺的娇艳脸庞,看见她秋水盈盈的双目,看见她莹润的嘴唇……

    此时他这才发现,此情此景好像似曾相识。但他仔细想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索性不去想了。

    因为女郎的手已经抓住了他的手。

    她撑着他站了起来。

    哗啦啦的水通身淋下,他立刻闭上了眼睛,睫毛颤颤巍巍,沾上了几滴水珠。

    “你睁开眼,看看我。”她轻柔无比地说

    道,还带着几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