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登位 > 正文 40-50

正文 40-5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登位》 40-50(第1/14页)

    第41章 六子夺嫡(21)都得闭嘴!

    陈王府,顾墨看着由吏部尚书那里传来的信件,皱了皱眉,提笔写道:皇宫大清洗,没消息。

    想了想,他又提笔:别上奏了,最近需安静。

    他写完,将信张递交给下人,送去吏部尚书府。

    程府被幽禁,不得出,但消息还是能传出来的,也能给昭武帝上奏。

    毕竟,吏部尚书这种级别的官员不可能没有自辩的机会,况且,这件事他们所有人心知肚明,陛下将他们所有人幽禁,并不是认为他们这些人全都参与了军需案,他只是表示出一个态度,他很重视这件事,其次,也是不想听其他人在朝堂上吵架烦他。

    所以,在昨日元旦的皇室聚会昭武帝没去,几位王爷没办法直接开口的当下,今日一早,吏部尚书就卡着最早的时间递上了奏折。

    算算时间,陛下应该能批阅到了吧?

    程尚书心想,于是,一份信件就送了出去,他想要陈王帮他,他需要知道陛下今日的心情,才好决定要不要继续上奏。

    但很可惜的一件事是,陈王现在也没消息,今日五更时皇宫大清洗,慎刑司到处抓人,很巧的,抓的人中有陈王的眼线,后妃那边也是这样,与家族皇子联络的线全被砍断了,就算有漏网之鱼,现在这个时候,谁敢冒大不韪去探查并传递消息。

    他们是疯了才想着撞枪口上。

    所以,陈王是真的没消息。

    没消息是没消息,陈王却给了命令,让吏部尚书别掺和了。

    本来,吏部管官员调任,苏丞相将全朝堂拖下水的那几条,吏部是真的有一定责任的,而且,苏齐贤那老匹夫扯出来的参与军需案中层官员中程府的人最多。

    毕竟,程尚书是吏部尚书,程氏在世族之中也算是苏氏之下的第二家了。

    再有,就是陈王和康王的争锋,若不是苏齐贤来这么一手,拖所有人下水,那陈王应该是此局的优胜者。

    哪怕现在要平局,最起码也要稍稍偏向一点陈王,康王那边户部左侍郎是铁板钉钉的丢了,但陈王这里要是求情让那些人只是降级,官位还在的话那么损失就会小很多,不仅如此,这批人还在朝中的话,一定会给康王,苏丞相使绊子。

    且只有那些人的罪名不那么重,吏部在此事上的责任才能减到最小,打个比方就是,你调任的人犯了偷盗的罪名和调任的人贪墨国库,这两者之间对于上一级的牵连程度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吏部调任的官员偷盗,好,撤职没话说,吏部也只是眼神不好没看清这个人的品行,但要是贪墨国库,那此案就大了,大理寺会介入彻查,首先就是,这个人为什么敢贪墨国库,他是吏部哪个官员举荐的,吏部又干不干净?

    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人并不像康王那边的潘荣,葛琅一样直接间接的参与了贪墨,拿到了一部分军需并享用了。

    他们没有拿到过军需,有这个实证在,就可以求情试试。

    所以,陈王和吏部尚书付诸了行动,陈王本来打算在皇室聚会上开口的,结果昭武帝不在。

    一看陈王那边失败,吏部尚书就火速的接上了,递上了奏折。

    本来是打算从陈王那边得知陛下今日心情以做打算的,但看着陈王传来的消息,程尚书叹了口气,陛下这一手,还真是,无话可说。

    现在不管昭武帝心情如何,他们也不能在军需案中发表一个字,不管是他,还是其他人。

    都得闭嘴!

    因为,皇宫大清洗了。

    皇宫大清洗这个行为不可怕,可怕的是慎刑司抓人仿佛是开了天眼,抓的都是各个王爷,世族的眼线,几乎没有抓错的人,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慎刑司自然是没有天眼的,那他们这么高的准确率,就是早知道这些人是眼线了……他们知道,陛下肯定也是知道的。

    这种推测让人害怕,在皇宫安插眼线,还被陛下知道了……但陛下什么反应都没有,就更让人惴惴不安了。

    现在不管是康王他们,还是世族,都老实了,都得老老实实的等着慎刑司结果出来,陛下对他们的处罚,谁还敢在此时跳出来说军需案一事。

    现在,不管陛下对军需案的处罚如何满朝文武也只有赞同的份。

    不止是吏部尚书想到了这个问题,能在朝中做到高位的官员,没一个笨的。

    还有人想到另一个可能性,陛下费力让满朝文武闭嘴,是因为什么?难道是陛下对参与军需案的人的处置会特别重?以致于陛下预料会有不少大臣反对,所以陛下才在此时清洗皇宫?让其他人闭嘴。

    想到这个可能,不少人都惊了,至于为什么不往昭武帝会处置的特别轻,引起大臣反对的方向猜……众所周知,那可是异常重视军需的昭武帝!

    张太师府,张太师瞧着京城的反应和被批阅的奏折,他满头华发却笑的无比自豪,“好啊。”

    他的学生,是彻底出师了。

    不同于张太师的骄傲自豪,其他人此时是忐忑不安,不止因为陛下清洗皇宫的事,更是因为想知道陛下对于军需案的处置。

    对于自己造成的动静,昭武帝现下是不知道的,因为他刚醒。

    昨日陪顾丛嘉出去玩,又批奏折到六更,就算昭武帝是习武之人,精力旺盛,他也扛不住想睡觉。

    正好顾丛嘉也醒了,强撑着陪顾丛嘉吃完各自的营养餐之后,昭武帝就近睡在了明武殿。

    反正顾丛嘉也醒了,不用床了,不怕自己把他压坏。

    昭武帝这一觉睡的很舒服,可能是因为累了,深度睡眠很好,也可能是因为这一觉没有做梦。

    他醒来,在外室找到了顾丛嘉,他正在玩内务府给他做的益智小玩具,拼图。

    说起来这拼图还是顾丛嘉自己跑去内务府定制的,对此,昭武帝高兴于顾丛嘉的聪慧和奇思妙想。

    但现在昭武帝却有些惊讶,不是因为这个拼图的图案又变了,而是因为,这个时间点在以往是顾丛嘉给华崽理毛的时间。

    昭武帝是知道的,顾丛嘉跟自己一样,规划好了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他就一定会做到。

    但现在,昭武帝挑眉,走近弯腰,坐在顾丛嘉旁边和他一起拼图。

    顾丛嘉拼图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一只大手,顾丛嘉偏过头看了一眼昭武帝,又转回去继续拼。

    昭武帝也不在意顾丛嘉的反应,顾丛嘉做事的一大优点是,做事过程中必定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哪怕只是玩*游戏,顾丛嘉也是这样的。

    对于顾丛嘉这样的优点,昭武帝是赞扬并鼓励他发扬光大的。

    所以,跟着顾丛嘉一起拼完图,看了一眼,非常有童趣的元旦祝贺图。

    他这才抬眼,开口道:“怎么不去给华崽理毛了?”

    顾丛嘉撇了撇嘴,桃花眼直视他,语气有些委屈,“华崽现在的毛硬了。”

    昭武帝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他眉眼迅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登位》 40-50(第2/14页)

    弥漫上了笑意,“哈,咳咳。”

    笑了一声,在顾丛嘉控诉的眼神里他忍住笑意,他可是知道顾丛嘉有多喜欢华崽那一身柔软的毛毛的。

    看着顾丛嘉更加委屈的眉眼,他轻声细语:“你长大,那华崽也是要长大的嘛。”

    “我知道啊,就是,有点舍不得。”

    幼年狼崽的毛真的很软很好ru啊。

    而且,他有一个固定时间是给华崽理毛的,现在华崽的毛硬了,他肯定不能再给他理毛了,那么这空出来的一段时间要干嘛呢?

    “要不现在开始给我启蒙吧?”

    顾丛嘉期待的眼神看着昭武帝,漆黑的瞳孔里像是黑曜石一样,亮亮的。

    昭武帝沉吟了下,他想要顾丛嘉过了三周岁之后启蒙,但现在距离过年也只有几十天了,还有特制的营养餐。

    看着顾丛嘉亮晶晶的眼神。

    “你确定你要这么早启蒙?”

    顾丛嘉连忙点头,天知道他一天天的有多无聊,他又不是真的两岁小孩,昭武帝因为他早慧担心他身体,不同意拔苗助长,那么早启蒙。

    以致于他一天天就在皇宫里转,给华崽理毛,看书打发时间也不行,那些古文字完全不认识。

    只能昭武帝给他讲,但昭武帝一般情况下空闲时间也不多。

    所以,现在获得昭武帝同意的顾丛嘉是真的很开心。

    “父皇最好。”

    顾丛嘉说着,一个亲亲就到了昭武帝的脸上。

    昭武帝的耳根瞬间红了起来,苏禾目瞪口呆,周朝像昭武帝和顾丛嘉这样的,已然是父子亲近里的独一份了。

    结果,现在秦王殿下还亲了陛下……

    昭武帝条件反射的摸上自己的脸,看着顾丛嘉有些无奈,但眉眼间却是无法掩饰的笑意。

    生动的说明,他很喜欢。

    “我们丛嘉明天就要开始启蒙了,这最后一天,父皇决定陪你一天,怎么样?”

    顾丛嘉:“真的?军需案不需要处理了吗?”

    顾丛嘉虽然年岁还小,但昭武帝会教他,给他分析朝政,所以,顾丛嘉是知道目前朝野对于军需案的关注的。

    “好吧,那陪你半天?”

    顾丛嘉看了眼昭武帝,看出了无论如何,昭武帝都不会现在处理军需案的态度。

    那他就,“嗯!”

    声音雀跃,有昭武帝陪他,他就不无聊啊。

    第42章 六子夺嫡(22)军需案处理……

    昭武帝会给他讲他在边疆的事,边疆与京城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会给他讲名臣将相的故事,会给他讲自己曾经还没被发配边疆之时,作为一个不受宠皇子随着老师游历大周的事迹,周朝是那么大,每一地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和感触……昭武帝的口才一般,但胜在真实。

    顾丛嘉的心神因他的讲述被勾起,恨不得现下就去昭武帝讲的那些地方看一看,是不是真的是那样。

    看着顾丛嘉一脸向往的表情,昭武帝被逗笑了,伸手敲了敲他的脑袋:“你就别想了,先好好长大吧。”

    虽然知道昭武帝说的都对,但顾丛嘉还是有点不高兴,“都怪父皇你讲的太好了,完全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那你还听不听了?”

    昭武帝一脸淡定的反问。

    “当然听!”

    顾丛嘉斩荆截铁,虽然现在是不能去了,但多听听也很好啊。

    昭武帝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继续给家里这个闹腾的小崽子讲他游历的事情。

    其实,昭武帝给自家崽讲的故事是有艺术加工的,且艺术加工的含量还不小。

    当年昭武帝那副境地,明明是嫡长子,却没有任何差事可做,最后才被看不下去的张太师带着游历了大周。

    当时的昭武帝虽是皇子,但不受宠,张太师倒是大儒,但只能勉强护住自己及学生。

    先帝时期的朝政是真的很乱,那种情形下,他们二人游历的体验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也正是这样,他们见识了世族跋扈,亲王庇护下的蛮横……最真实的底层,因为朝政混乱衍生下的疾苦。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番经历,让昭武帝知道他已经比大多数人幸福多了,虽然不受宠,但他居长,还有礼法正统,哪怕是他的那些受宠皇弟,对他也要保持表面的恭敬。

    他还能衣食无忧,不为今天吃什么发愁。

    在这番经历之后,昭武帝心平气和的接受了先帝让他去驻守边疆的命令。

    这些经历构成了梦中的昭武帝,也是现世昭武帝的一番人生经历。

    可能是因为给顾丛嘉讲自己游历的那些故事,昭武帝突然回忆起了这些事,想到游历时那些恶心的事情。

    他回头,看着睡的香甜的顾丛嘉,笑了,笑的温柔,他会让自己给顾丛嘉讲述的故事变成事实的。

    他不会让顾丛嘉有一天去游历,却因事实与父亲给他讲述的故事不一样而露出失望的表情的。

    昭武帝转过头,一步一步走着,漆黑的瞳孔里倒映着夕阳的颜色,那是像血一样的橘色。

    昭武帝在等,等那些人被押送进京。

    听故事给顾丛嘉听困了,他睡着了,昭武帝在明心殿等那些人进京的时候,偶然翻到了程尚书的奏折。

    他忧心那么多中层官员被罢官很容易拖累朝廷处理事情的效率。

    昭武帝看出了他委婉的言下之意,是不是可以处罚的轻点,只降级不罢官?

    毕竟,就像他说的,那么多人罢官,朝廷运转的效率肯定会受到影响。

    昭武帝的好心情没被影响到,同样,他早已做出的决定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他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