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他们想了那么久,怎么样规避陛下的猜忌肯定比他们现在两天时间想的来的周全。
苏丞相想到办法,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不再那么沉郁,但想到陈王,他就又想到苏朝,此事的罪魁祸首,他脸色又沉了下来。
康王在一旁看着苏齐贤的脸色变换,虽然他刚才阴阳怪气的嘲讽了一波,但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若说他们俩谁能解决眼下这个困局,那必定是苏丞相无疑。他自己,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在苏丞相眉眼舒缓的时候,他眼眸一亮,正想要问苏齐贤想了什么办法,但就又见到苏齐贤脸色阴沉了下来……康王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是想到了办法还是没想到办法。
正疑惑,却见苏丞相招手,让人把苏朝压了上来。
康王回头看去,以看死人的冷酷目光看苏朝,看着他一步一步走过来。
最开始,他知道顾丛嘉给昭武帝上了一封弹劾奏折,昭武帝采纳直接换了秦风,都不带让他和苏齐贤上奏辩解之时,太过于愤懑不解,震惊于顾丛嘉的圣宠,而忘记了导致秦风这么迅速就被换的理由不仅仅是因为弹劾奏折是顾丛嘉上的。
就算昭武帝在宠爱顾丛嘉,也不能因为一封什么都不是的奏折而撤销任命朝廷官员,尤其,科举主副考官都是经过大朝会讨论的。
“只能说,势力大了什么鸟都有,而且,苏齐贤再怎么能干,他也老了,没多少精力管下面的人,而我那皇兄,根本不会管底下人。”
“现如今这局面,只是因他们无能。”
陈王嘲弄点评道。
若不是无能,岂能让苏朝赤裸裸的跑到了福仙楼,还是在会试即将开始的前两天。
这么一搞,就是把把柄直接送到了他人手上,再加上之前苏昭仪先前招惹顾丛嘉一事,也不怪顾丛嘉以苏朝是苏丞相心腹却跑到学子聚集的福仙楼一事进而合理质疑苏丞相与康王他们私联学子,由此再说道认为秦风担任科举副考官的不妥。
条理清晰,分析明确,言之有物,而且人家还有实证,先不说那天见到苏朝的学子们,就说苏朝去的时候大咧咧的,那毫不掩饰的苏氏标志,简直是锤的不能再死。
这样有实证且条理清晰的奏折,又是九弟上奏,父皇当然会看进去,帝王从来都疑心重。
且不只父皇,这封奏折就是让满朝文武看,那都是没有问题的。
谁看完这封奏折不同意撤销秦风的副考官位置才是脑子有问题。
“您是认为,秦王在此事里的作用很小?”
程铄小心翼翼的问。
吏部尚书已经忙的团团转,为了自己的身体考虑,他几乎抽不出时间来陈王府了,但有朝野大事,他又必须和陈王对头分析下,写信纸倒是可以,但吏部尚书没选这个方式。
他把自己的长子派过来了,当他和陈王之前的传话筒,这样的方式下,陈王和他的谈话就绝不会有泄露的可能性,另外就是,也想借此机会让陈王眼熟眼熟自己的长子。
这样的小心思陈王不会拒绝。
既然没拒绝,那现在看到程铄没能像吏部尚书那样准确理解自己的意思,陈王也没有发火,他已经做好了程铄青涩的准备。
“不,这件事固然是因为顾笔他们无能没管得住人,把柄那么明显,但我那九弟在此事上的作用一点都不小,如果不是他弹劾,不会有人弹劾此事的。”
“而且,要不是他上奏弹劾,父皇应该也不会那么快的就换了秦风,怎么样,都会让苏齐贤和康王辩解一下的。”
面对程铄还是懵懵的眼神,顾墨不着痕迹的呼了口气,他承认,他有点想吏部尚书了。
缓了口气,他解释:“我,顾砚,顾纸,顾画,过了这么久,我们都已经做好了没有考官优势去拉拢学子的准备,去弹劾苏朝这个,不一定能把秦风弹劾下来,而且就算秦风下来了,上去的也不一定是我的人,所以,现下上奏弹劾,不一定会有好处,反而会彻底惹怒苏齐贤和顾笔,得不偿失。”
“而除了我们,其他的朝臣,也不去会上奏,京畿第一世族的名头不是说着玩的,何况是苏齐贤这么重视的一件事,我们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彻底惹怒苏齐贤他们,朝臣们就更不想了。”
“父皇那边也是一样的,距离会试只有两天了,现在换人其实蛮麻烦的,要换了其他人弹劾,父皇应该会让苏齐贤和顾笔滚进宫里解释,但顾丛嘉,”
陈王说到这里,眼神有点复杂,他们这些人也是父皇的儿子,但跟顾丛嘉一比,就像是捡来的一样,情绪来的只有一瞬间,很快,情绪被压下去,他只有些感概,“苏昭仪才招惹过他,父皇应该是心疼了吧,所以,他弹劾,父皇默许了这场报复。”
程铄:“可,后宫娘娘们还在抄佛经。”
佛经事件无人不知,这就是因为苏昭仪招惹秦王殿下,陛下给出的处罚,顺带波连了整个后宫。
“所以本王才说,父皇心疼他啊。”
程铄默然,对秦王的圣宠有了一个明确的认知,陛下对秦王殿下,是苏昭仪招惹了秦王殿下被罚抄佛经还不够,再加一个康王受创才可以的心疼。
即就是,招惹了秦王殿下,会被攻击两次,陛下会出手一次,秦王殿下出手,陛下会给上支持的报复一次。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毫无余力的帮助秦王殿下,对秦王殿下示好?”
“对。”
到这时候,陈王显然是已经悟了,之前他一直找不到机会同顾丛嘉说话,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顶头的那位不允许,他不允许他们把顾丛嘉卷进夺嫡的风波里。
从当年宴会上梁国公突然给自己介绍端阳大长公主就能看出来了,而且在那之后梁国公还一直照顾顾丛嘉,并把顾纸他们都弄到端阳大长公主眼前了,给了顾丛嘉一个安安生生的宴会环境。
之前是想着端阳大长公主站位会给自己增加多大的助力,身在局中,没发觉这些猫腻,直到因为没找到合适机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登位》 50-60(第9/14页)
同顾丛嘉谈话而迁怒,几次针对端阳大长公主夫家的一些小动作都没成功时,陈王立刻就意识到了什么。
立刻放弃针对端阳大长公主夫家的计划,然后暗中观察,但后来的顾丛嘉安安静静的上着课,除了是父皇亲自抚养这个名头外,像先前的特制椅子,抛下宗室出去玩的明显圣宠迹象并不多。
直到现在,有后宫妃嫔抄佛经在前,又有顾丛嘉一纸奏折将秦风弹劾下去在后,顾丛嘉的圣宠与能量毋庸置疑。
既然那位不想他们把顾丛嘉扯到夺嫡风波里,那他就不扯,只对顾丛嘉好,帮助顾丛嘉的方方面面,这样,父皇总不能阻止吧。
总之,顾墨并不想放弃顾丛嘉这个圣宠浓厚的*肉包子。
顾墨看见顾丛嘉身上的圣宠,顾墨选择押注,他就赌以昭武帝对顾丛嘉的感情,赌昭武帝会对照拂顾丛嘉的人心生好感。
第57章 第57章科举(4)
顾丛嘉还不知道即将迎来什么,此时此刻,他还在明心殿待着。
昭武帝听取了他的质疑,也可以说是,许了他的报复,秦风被换了,那现在就面临一个问题,此届是按照正常科举考官配置的,科举副考官空缺着肯定是不行的,但,距离会试只剩两天了。
说实话,副考官还缺着不是因为没人选,而是因为人选太多了,挑不过来。
这件事因为顾丛嘉而起,昭武帝显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因此事忙碌到精神萎靡,去看那些大臣推荐的人选,而顾丛嘉神采奕奕,还有精神陪华崽玩。
于是,他把顾丛嘉也给薅过来了,哪怕顾丛嘉现在不太能看得懂奏折,但没关系,他搁那坐着也行,就主打一个陪伴,反正顾丛嘉不能玩,他见不得!
有着梦中的经验,昭武帝做皇帝也是游刃有余的,除了刚登基的那年,他就没这么忙过,处理政事和休闲都是五五开的,所以,一时心气不顺,导致他这么忙的罪魁祸首被他薅来,就让他待在明心殿里。
但现在看着乖巧在那边做功课的顾丛嘉,昭武帝有点不太自然,觉得羞耻,他都多少年没做过这种事了,“咳,饿了吗?有想吃的糕点或者别的吗?”
顾丛嘉抬起头,看着昭武帝,超大声,“想喝百合银耳羹。”
顾丛嘉这句话的威力是显著的,成功的驱散了昭武帝的不自然,换来昭武帝无奈的神情,“喝了这么久了,还不腻啊?”
顾丛嘉坚定摇头,腻,是不可能腻的,这个是真好喝,一口惊艳,他超爱的!
昭武帝虽然是这么说,但还是吩咐太监,去御膳房端上来两份百合银耳羹。
很奇怪,他是不爱喝这个的,但看着顾丛嘉喝的那么香的样子,他奇异的感受到了它的好喝,尤其和顾丛嘉一起喝的时候,美味程度加倍。
所以,顾丛嘉要喝的时候,他就会和顾丛嘉一起。
苏禾眼观鼻鼻观心,面上一派淡然的模样,但心里对于秦王殿下,是佩服至极的。
寻常人的羞耻可能只是羞耻一下就完了,但帝王的不自然一不小心就能演变成恼羞成怒下的冷淡和远离。
而眼下秦王殿下则给出了同帝王不自然时相处的完美答卷,看着昭武帝已不见尴尬,眉眼柔和的样子,苏禾心想。
但这个方法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首先,你得让陛下先开口关心你,然后,有和陛下一起的难忘的饮食记忆,最后,成功让陛下的注意力转移,不再不自然。
秦王殿下虽有优势,但反应也是绝对正确的,这才能够成功。
昭武帝的毛也不是谁都能顺下来的。
他还是有的学啊,昭武帝身旁大太监苏禾如是感叹。
顾丛嘉是不知道苏禾的心中所想的,若他知道,肯定要怀疑昭武帝身旁的大太监脑子真的没问题吗?
对于昭武帝把他拉到明心殿,他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昭武帝现下那么忙有自己的一份原因,基于此,顾丛嘉还是有些歉疚的,而且,在哪待着不是待着,在明心殿待着,也好着,无人敢怠慢他。
老父亲想让他陪着,那就陪着呗。
并且,老父亲认真看奏折,他做功课的注意力也能上去点,挺好的。
在这时候,老父亲突然问他,有想吃的吗,他有想吃的那自然就回答了,在这之后,老父亲的反应不是很正常吗?
他虽然擅于看人,擅于揣摩他人情绪,但到现在,他早已不再是兢兢业业揣摩昭武帝的情绪进而和他相处了,他们俩之间已经有了自己的相处模式。
但很可惜,顾丛嘉不知道,所以也就无从反驳苏禾,以致于后来者从昭武帝身旁大太监苏禾留下的日记里,描绘出了一个情绪价值拉满的秦王殿下,更奇妙的是,他们认为因为秦王殿下从不让昭武帝的情绪落地,所以他才最受宠。
这要是让昭武年间的其他人知道,肯定要说一句倒反天罡!
这完全是反过来的,是因为在昭武帝心里顾丛嘉的位置极重,所以他的每一句话都会给昭武帝带去极大的情绪价值……但跨越那么长的时空,无人知晓,所以,这场误会持续了几百年。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目前,昭武年间,所有人最关注的是,另一位副考官陛下定下了谁。
庄府,庄闻明按耐不住的好奇,“爹,你猜副考官会是谁?”
庄文君:“好好准备你的会试,别操心那么多。”
庄闻明下了一子,“我有好好准备,就是好奇,你就说一下,你猜的是谁。”
庄文君:“猜不中,不猜。”
庄闻明瞪大了眼睛,这什么回答,“你怎么可能猜不中?”
庄文君专注的看着棋盘,没理庄闻明,“你可是当今宠臣,陛下的右相啊。”
这件事当初震惊朝野,他们都知道,庄文君年轻有为,在外政绩优秀,陛下将他调回来,担任科举主考官的位置,对他也是满意的,他在年底结算完肯定是会升官的。
他们当初还在想朝中没有正二品的官职空缺,心里揣测过陛下会怎么给他升官,他们当初预测的最大可能性是叠加庄文君身上的官职。
但谁也没想到,陛下对庄文君那不是一般的满意,那是非常满意,不叠加官职,直接跨到了当朝右相,从正三品到正一品,直接跨越一个大阶,三个小阶。
他们承认,庄文君的优秀,他的在外政绩很好,他们都有心里准备,庄文君可以从正三品升到正二品,但陛下这,还是太猛了……直接就蹦到了正一品。
和苏齐贤平起平坐的位置上,是,左相是比右相尊贵,但这不是理由,关键在于庄文君这一升,就和苏齐贤平阶了啊!
苏齐贤今年几岁,庄文君又几岁,这背后的影响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朝野震动,尤其是世族一系的官员,弹劾庄文君的奏折那叫一个满天飞啊,但,没用!
昭武帝奏折招收,但就是没回复,也没改主意,到这个时候,朝野才恍然意识到了什么。
他们陷入了误区,因为当初的瑾王陛下常年驻守边疆他们就认为瑾王没有心腹,在朝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