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看了苏昭仪的信,里面对康王细细碎碎的嘱咐,一个慈爱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如苏丞相所想,昭武帝的确感受到了苏昭仪的慈母之心,然后,基于此,想到了顾丛嘉。
他不是个思前想后的人,但对于顾丛嘉,总是会思虑众多。
苏昭仪对康王如此慈柔,而顾丛嘉的母亲却想要拖着他一起死……他自觉抚养顾丛嘉当爹又当妈,但,他真的可以替代母亲这个角色吗?
最起码他不会像苏昭仪那样对顾丛嘉絮絮叨叨,殷殷关切,他的情绪内敛,不比母亲给予的爱浓烈直白,顾丛嘉会觉得失落吗?
昭武帝在看完苏昭仪的信后,如此想,心绪起伏不定,他头一次这样抚养一个孩子,小心又笨拙,故而,有了大张旗鼓的赏赐……他没办法像苏昭仪那样殷殷切切絮絮叨叨的关怀顾丛嘉,只能这样,给予顾丛嘉赏赐,让他知道,自己心中是牵挂他的。
同时,对于苏昭仪给康王送信这件事感到厌烦,他清楚的知道这没有道理,苏昭仪牵挂康王,又得知康王妃有孕,给康王写信,关怀于他是在正常不过的了,但人心总是偏的,他在意顾丛嘉,所以会觉得苏昭仪前脚刚因为不忍心责怪康王而去堵顾丛嘉,后脚在禁足中给康王写信表达关怀,怎么?是想要戳顾丛嘉的心,让他明白自己永远不可能有母亲的关怀吗?
昭武帝知道,他这样的想法其实很无理,苏昭仪和苏齐贤闹掰既是做戏,那么她堵顾丛嘉就不可能只是浅显的为了戳顾丛嘉的心,况且,顾丛嘉从来没在乎过苏昭仪给康王的信,他只是把这个当做苏昭仪和苏丞相闹掰后续的瓜来吃,但昭武帝就是忍不住这样去想。
为此,也为永和宫新到了一个擅于模仿笔迹的宫女,苏昭仪被禁足一年。
且这次的禁足,永和宫在传递消息方面就困难了许多——此前的信戳着昭武帝的眼了。
此事对于苏丞相而言,那就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先是苏昭仪被禁足一年,然后消息又递不进去,真是……
苏丞相人老了,心中又藏着事,只睡了一个时辰,便睡不着了,看着逐渐升起的朝阳,他竟感觉到了森森冷意,这次的计划展开的太不顺利了,最终的结果真能如他所愿吗?
不同于苏丞相,顾丛嘉这一觉睡的暖洋洋的,很是舒服,自然睁开眼,迎着胸膛往上看去,对上了昭武帝温柔的眼睛,“父皇?”
再看看昭武帝所穿里衣,他眼眸微微瞪大了些,怎么,昭武帝昨日竟是陪着他一起睡的吗?
昭武帝是不陪他睡觉的,照他的话来说,就是怕压到顾丛嘉。
昭武帝摸了摸顾丛嘉的脑袋,“这么惊讶做什么,怎么,你不想跟我一起睡吗?”
顾丛嘉被他这倒打一耙的话给气笑了,“现在不是父皇说怕压到我的时候了?”
昭武帝平静自若的解释:“你大了,且习武,不容易被压坏了。”
顾丛嘉瞅着昭武帝,尤其是他眼下的青黑,不吃他这个解释,发出疑问:“你真的睡了吗?”
不是怕压到他而一晚上没敢动作,然后没睡吧?
顾丛嘉也没要昭武帝解释,他道:“父皇,你不用这样,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人睡,到现在也很习惯了。”
顾丛嘉敏锐的从昭武帝昨天一连串的动作,以及昭武帝的话里察觉出了什么,故而,他此刻比较委婉的表示,他没有伤心,没有失落,也不用昭武帝这样小心的对他。
怕自己因为苏昭仪的那封信想到自己的母亲而失落,昭武帝少言,不会那般殷切的关怀,以赏赐和陪他一起睡安慰自己……顾丛嘉想到就心里暖暖的,同时,也有点想笑,不至于,真不至于,他已经坦然接受了自己亲缘浅薄的事实,知道有个把他放在心上的爹,他其实已经很开心了。
昭武帝沉默了一会,“嗯。”
昭武帝和顾丛嘉一前一后的走出明武殿,半路,两人才分开。
苏禾看着昭武帝,恭维:“秦王殿下同您不愧是父子。”
昭武帝没说什么,但眉眼微扬,显然心情不错。
苏禾恭维的这句,可不单单指昭武帝和顾丛嘉的外貌气质。
顾丛嘉眉眼间是能看出几分昭武帝的影子的,且,由于被昭武帝抚养的缘故,顾丛嘉的气质,走路动作……一些小习惯和昭武帝很是相近,而这,是能一眼看出来的。
作为昭武帝身旁的大太监,他自然不可能这么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登位》 60-70(第7/14页)
俗,他此时此刻这句话的含义是,顾丛嘉的性格很像昭武帝。
是,昭武帝担心顾丛嘉会因为苏昭仪的举动而联想到皇后,进而失落,所以,他给顾丛嘉赏赐,想要告诉他,顾丛嘉还有他在,他头一次陪着顾丛嘉一起睡,不仅因为顾丛嘉的身体比以前强健,让他不那么忧心自己会压坏他,更重要的是,他得让顾丛嘉知道,其他人有的,顾丛嘉也会有。
苏昭仪给康王写信以表关怀,昭武帝给顾丛嘉赏赐以示牵挂,康王三四岁的时候是和苏昭仪一起睡的,那现在昭武帝也能陪着顾丛嘉一起睡。
昭武帝如此举动是为了让顾丛嘉不那么‘失落’,但现在得知,顾丛嘉其实从未失落过,昭武帝的一番好意落空了,但昭武帝却更高兴了。
盖因子类父,昭武帝从顾丛嘉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曾经,他有父皇但等同于没有,看着父皇对其他兄弟的圣宠与看重,不少人都为他抱不平,心疼他,但其实,昭武帝从未在乎过父爱。
他有母亲便已足够,而现在,顾丛嘉的态度和他何其类似,没有母爱又如何,有他便已足够。
因为这件事,昭武帝一天的心情都是明媚的,他甚至好心情的翻开了陈王的奏折,给了个批阅。
苏禾瞧见,便知陛下今日的心情当是很好了,陈王殿下自年节宴会后每天都给陛下上奏折,虽然语言稍有变化,但意思是一样的:恨自己没有大才,不能为昭武帝分忧。
这样的奏折,陛下第一次看了,第二次看了,到第三次给陈王回复好好办事就是为他分忧,不必再上奏,过了一天,陈王继续上奏,后面,陛下就在没看过,批阅也无。
而今日,可能是心情特别好,昭武帝特别好脾气的批阅了所有大差不差的请安折子。
昭武帝的心情很好,顾丛嘉的心情也不差,不知是因为秋天上午的太阳高照,还是因为别的,他感到暖洋洋的。
心情很好的上课,然后,下课时接到了来自陈王的礼——非周朝的明显是其他地方好玩的贵重的东西,顾丛嘉看着特别具有外域特色的猫眼石匕首和小刀,发问:“二皇兄为什么要给我送这么贵重的礼?”
明和没回答,顾丛嘉也不纠结这个问题,“他有说什么吗?”
“陈王殿下说这是送给您无聊把玩的礼。”
顾丛嘉察觉出了不对劲,心中瞬间浮现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几个字,上次苏昭仪堵他的时候,陈王也给他送了礼——徽墨。
说的是让他好好上课,不必把不相关的人放在心上。
顾丛嘉听到的时候简直震惊,陈王是在安慰他?
他和陈王虽然没有像康王一样有仇,但,彼此关系也说不上很好,陈王突然给他来这么一出……顾丛嘉思考了下,不管怎么说,兄长关心弟弟天经地义,拿到昭武帝哪里去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故而,他打算正常回礼。
然后,顾丛嘉给陈王送了湖笔,说的是,多谢二皇兄安慰,他送湖笔助力陈王好好办差。
上一次的结束了,这次,陈王又来?
顾丛嘉有自知之明,他本人目前一个五头身的崽,没有什么能让陈王图的,唯一特殊点就在于,他身上的圣宠。
思及此,顾丛嘉带着明和,直奔明心殿,陈王既然图的是他身上的圣宠,那总归要让昭武帝知道。
然后,顾丛嘉就不打算回礼了,一来一回的,他现在不是很想和其他人打交道,尤其是这种,明知他有其他目的的人。
陈王爱送就送。
昭武帝看着他,无奈的摇了摇头,挥手:“行,我现在知道了。以后他在给你送礼,你收就是了,不用回礼同他打交道了。”
反正陈王所求也不是顾丛嘉的回礼。
顾丛嘉眼眸亮了起来,昭武帝这么说的意思是,以后他还能收很多次来自陈王的礼?
陈王给他送礼为的是他身后的圣宠,故而,只要过了昭武帝的明路,昭武帝同意,那这礼还能收好多次——只要陈王有所求,给他送礼。
昭武帝:“我记得去年你封地的银账有三十二万两,还有逢年过节给你的赏赐,怎么现在还一副这样的表情?”
顾丛嘉:“父皇,如果有人白给你钱,你高兴不?”
昭武帝想了想,笑容更盛了。
“你看,你不也这样?”
谁都别说谁了,大小两个财迷,并极其守财。
昭武帝被噎了下,“赶紧上你的课去,吴武应该已经在练武场等你了。”
恼羞成怒的昭武帝将顾丛嘉赶出了明心殿。
第66章 第66章科举(13)
陈王持之以恒的给昭武帝上‘恨不能为昭武帝分忧’的请安折子,并时不时的关怀顾丛嘉,给他送礼——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朝野周知。
“可笑那些人还以为王爷您是想要争圣宠……真是小瞧了您。”
吏部尚书说的时候,语气不愤,看向陈王,眼光中尽是赞赏。
陈王频繁上奏折,得知顾丛嘉提出花都与担任副考官时在朝中据理力争,给予顾丛嘉关怀并给他送礼……桩桩件件,其他人还以为陈王这是发了狠想要争圣宠,毕竟,目前康王沉寂,其他几位皇子中,当属陈王如日中天,若是再得到昭武帝青眼,那么陈王便能趁此机会超过康王一跃成为距离储位最近的人选。
众所周知,昭武帝冷情寡言,对于几位皇子都是漠视的态度,唯有秦王是例外,但,对秦王殷勤,并没有让昭武帝对陈王的态度有所改变,对他依然和其他皇子的态度没有区别。
为了这事,楚王还隐晦的当面蛐蛐过,其他人虽然没有那个胆子当面蛐蛐,但私底下的风言风语也不少。
陈王押了口茶,目光晦涩难*辨,他做这些事最主要的目的是不在于争圣宠,毕竟,他们这些人年少时,谁没有做过各种事情以期父皇青眼,但谁都没成功……到现在,他们都长大了,你没有圣宠我也没有,这个优势谁也没有故而也不再去争圣宠——天潢贵胄,何其骄傲,哪怕是父皇,也不能让他们再低下头。
但,做这些事的时候,陈王心中也升起过期待,万一呢?
不管是为了少年时渴望得到父皇青眼的自己,还是现在的局势,朝中目前无大事,没有足够的政绩能让他登上储位,只能去争昭武帝的看重,若是昭武帝看重于他,那么他便比别人多了一份底气。
只是可惜,到底还是和往昔没什么不一样,陈王心中失望,理智上却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感觉。
到现在,哪怕陈王本身存了这一份隐晦的心思,他也不会再说出口,故而,对于吏部尚书的话,他只笑了笑:“外公别生气,很快,他们就会懂得我这么做的意义。”
想到即将结束的会试,吏部尚书笑了起来:“是极是极。”
学陈王拉拢人心的手段,还都学不到家,那被教训,就是自找的。
不过,他们要的就是其他人这份学不到家!
吏部尚书:“臣已经迫不及待想看他们被训斥,而咱们毫发无伤的场面了。”
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登位》 60-70(第8/14页)
王:“外公夸大了,圣意难测,我们也有可能被训斥。”
吏部尚书讪讪,而后又道:“有殿下提前一年布局,就算我等也被训斥,怎么说也会比康王他们的处罚轻。”
陈王听到这话倒是笑了起来,好心情的给吏部尚书换了一杯茶,“说的不错。”
他之前因为昭武帝的阻拦见不到顾丛嘉,后宫中程昭仪也很少见到陛下,想让昭武帝身边的人为自己会试拉拢人心的举动说好话这一想法显然是不成了。
这不成,自然要想别的办法。
陈王想出来的办法便是,每天给昭武帝上奏折——‘儿未有大才,恨不能为父皇分忧’,这样的奏折到至今,陈王已经写了三百多份了,为的就是届时会试逾矩拉拢人心的计划在昭武帝那里多几分把握,不会让昭武帝太过严惩他,或者不处罚他。
而他拉拢人心的计划,很简单,但,简单无华的计划往往最有效果,不然,康王,雍王和楚王为什么会决定学他的计划呢?
当然,这也是陈王故意透露的,否则,会试笼络学子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被他人探知?
陈王还没有那么无能。
事实也如陈王所料,虽然康王他们都觉得此局有些简陋且风险大,但收益也高,想想,陈王能做的事情,他们自然也能做……届时出了事,陈王便顶在第一个。
再说了,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能够避开昭武帝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