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等回到车里,姜枝望着窗外雾蒙蒙的天,头顶的太阳明明看着依旧灿烂,洒在身上却半点暖意都没有。她轻声呢喃:“也不知道基地现在是什么情况。”

    姜树在一旁宽慰道:“放心吧,咱们家里提前备的东西够全乎,肯定出不了什么事。”

    姜枝扯了扯嘴角,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但愿吧。”

    *

    防空洞里嗡嗡的全是人声,比集市还热闹。

    还透着股乱糟糟的劲儿。

    气温降得邪乎,脚往地上一踩,凉飕飕的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站一会儿就冻得人直打哆嗦。

    基地怕生火多了积二氧化碳中毒,就在刚才,已经通过扩音器下达通知:每个区只能生五个火堆,柴火统一由基地供给。

    火堆也只给围篓子大小。

    虽然没办法给所有人取暖,但有总比没强,好歹能挡挡刺骨的凉。

    叶青云等人旁边正好搭着其中一个火堆。

    橘红色的火苗舔着柴禾“噼啪”响,烤得人暖暖的,紧绷的身子总算能微微放松下来。

    隔壁那户人家早把行李收拾妥当了,正围在火堆边搓着手闲聊。

    一个汉子叹着气说:“听说那寒流还没真往咱们基地这边扑呢!我的天老爷,这气温都冻成这样了,真等它正经杀过来,那得成啥光景?到时候这基地还能住人不?”

    旁边的女人皱着眉接话:“可不是嘛,基地要真扛不住毁了,咱们这些人能往哪儿去啊?”

    另一个年纪稍长的男人往火堆里添了根柴,沉声道:“别这么丧气。咱们都冻成这样了,外面那些变异兽估计也没好果子吃。我看啊,只要熬得过这阵子,总能有口气喘的。”

    ……

    这些话听得姜家众人心里沉甸甸的,半天没吭声。韩磊身边一个叫阿松的小弟搓着冻得发红的手,小声问:“婶子、哥几个,要不咱们也先收拾收拾行李?”

    这话一出,众人像是突然回过神来。叶青云立刻点头:“对对,先把东西都拾掇利索了。”

    她抬头招呼大家,“都把保暖的物件拿出来吧!我看今晚怕是只能睡地上了,咱们凑个大通铺,怎么着也得先把这三五天熬过去。”

    柳絮一家和韩磊的几个小弟都没意见。

    事实上,姜家的家底在他们里头最厚实,真要一起合用东西,占便宜的是他们。

    袁英一拍大腿:“行,咱们分工干起来!谁知道基地说的那股寒潮啥时候真杀过来?先多烧点热水备着,万一到时候冻得动弹不了,有口热水喝也是好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 80-90(第5/36页)

    众人一听,都点头应和。

    吴秀见姜老太太脸色被冻得有些发青,便说:“弟妹,煮点生姜水,能驱寒。”

    方才收拾东西的时候,他们特地把所有变异生姜都带上了。

    袁英应了:“行。”

    商定后,几家人打算把各自的棉被匀出三分之一来铺在地上当褥子。

    姜家人身上穿的还算厚实,除了露在外头的脚丫子和头顶有点冻,身上倒没受啥罪。

    可韩磊那几个小弟就不一样了,一个个脸蛋冻得跟红苹果似的,说话时牙齿都“咯咯”打颤,看着就冻得够呛。

    叶青云在心里数了数。

    老姜家有十五口人,牛家三口,韩磊这边,那个叫阿松的小弟说,连刚才出去帮忙找人的阿宇几个,他们一共有九人。

    最后再加上蔺老爷子,全加起来有二十八口人。

    他们这一大家子,顶得上别家好几户的人数了。

    这么多人,即便一张被褥有1米5宽,也得铺个6、7张。

    条件有限,柳絮和阿松几个小伙子用袖子把地上的细尘扫了扫,叶青云和袁英几个把匀出来的棉被、旧毯子一股脑铺开,花花绿绿的褥子挨挨挤挤拼了一大片。

    柳絮心细,看到有些褥子单薄,还往底下垫了层叶片防硌。

    然后又招呼牛大力和几个孩子把厚衣服卷成卷当枕头。

    尽管刚铺好的褥子很快沾上寒气,却比直接坐地上暖和多了,踩上去软塌塌的。

    姜河挥挥手把几个孩子赶到铺上去。

    姜丝和牛小路两个小家伙一骨碌滚在又长又宽的大通铺上,你戳我一下我挠你一把,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兴奋劲儿。

    大人们见了也没管。

    孩子小,有时候不知道事也挺好。

    袁英和叶青云收集了几家的暖水壶和水壶,拿着小锅就往火堆里挤。

    这会火堆边已经坐满了人。

    也有不少人排队烧水的。

    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轮到他们。

    叶青云着急,心一横,就跟前边的人道:“前面的同志,不好意思,能不能先让我们烧点水,我家打算煮点生姜水,到时给你们每家均一点行不行?”

    众人一听有生姜水,哪有什么不愿意的?

    有人见到叶青云手上的锅小,甚至还道:“我家的锅大,用我们的。”

    叶青云没计较。

    反正生姜变异后,辛辣味更重了,煮一大锅也用不了多少。

    叶青云直接用小刀把带过来的一大块生姜切了几片丢进去。

    变异生姜的辛辣味儿“腾”地一下就飘了出来,顺着热气往周围散。

    火堆边的人都直勾勾盯着那口锅,眼瞅着姜块在水里翻腾,喉咙忍不住跟着动了动。

    等瞥见叶青云和袁英身上裹着的鼹鼠皮袄,大伙儿眼神一下就变了——这家人家底真厚啊!

    不少人又转头瞅向姜家那边的地盘,一看铺着那么老大一片通铺,挤着满满当当一大家子,都在心里暗暗咋舌:好家伙,这人可真不少!

    旁边的袁英也没歇着,守着小锅一锅接一锅地煮水。

    这天儿实在太冷,火堆看着烧得挺旺,火苗却软趴趴的没劲儿。

    袁英怀疑,若不是之前士兵们在里面倒了汽油,这火都不一定能生得起来。

    好在她手上的锅小,7、八分钟就能煮沸一锅水。

    她把锅里的水小心翼翼地灌进暖水壶里,心里总算踏实了点。

    水是从家里带来的存货。

    等这点水用完,就只能盼着基地救济了。

    到时候情况咋样还说不准,现在能省一点是一点。

    叶青云那边的生姜水很快就“咕嘟咕嘟”烧开了,辛辣的热气混着水汽往上冒。火堆旁的人都挺自觉,纷纷掏出自家的碗排起了队。

    有些贪心的,扭头跑回去又拎了暖水壶来,好几个差点因为这事吵起来。

    叶青云看着这光景,心里直摇头——这些以前住在B区、平日里看着挺体面的人,这会儿为了碗生姜水闹成这样。

    她把自家要喝的那份先装出来,剩下的便不打算管了。

    等两人把手里的水壶都装满,便回到大通铺那。

    这会吴秀她们几个已经把东西都归置妥当了。铺好的垫子上,一层一层叠着厚实的棉被,大多是许娜她们先前赶工缝出来的,用料足实,针脚也密,看着就结实。

    前阵子天热,这些被子压在箱底用不上,倒不觉得多稀罕。可现在气温一降,那里面填的变异棉花就显出好来了——每张棉被都跟自带暖意似的,往身上一盖,立马就有股热乎气往骨头缝里钻,浑身都舒坦。

    阿松瞅着自家那几条前两天好不容易弄来的被子,脸上有点发烫。他们的被子又薄又小,盖着跟没盖似的,一点不顶暖。

    先前还觉得自家老大一收到消息就赶紧去找姜家人,是在帮对方一把。

    现在看来,哪是帮人家啊,分明是他们占了大便宜。

    姜文没留意到他们心里的嘀咕,只瞅着他们几人穿得单薄,冻得鼻尖发红,便招呼道:“阿松,你们几个快钻被窝里暖暖,可别冻出病来,这节骨眼上生病可不是闹着玩的。”

    阿松几人听了这话,心里头暖烘烘的,忙不迭点头应着。

    他们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小心翼翼地挨着被子边坐下,刚把腿伸进棉被里,就被那股子厚实的暖意裹住了,冻得打哆嗦的身子顿时缓过劲来。

    姜文笑道:“怎么样?我们家的棉被还行吧?”

    阿松红着脸挠挠头:“文哥,这……占你们便宜了。”

    姜文摆摆手笑了:“说的什么话,都是一起搭伙过日子的,互相帮衬着是应该的。赶紧暖和过来,晚上还得熬着呢。”

    几人看着盖在身上沉甸甸的棉被,再想想自家那薄得透光的被子,心里头又是感激又是不好意思,暗暗觉得跟着老大靠上姜家这棵“大树”,真是走对了。

    叶青云一回到就先把手里的姜茶递给两位老人。

    “都过来先喝口姜茶,等会在忙活。”

    许是姜老太太心里惦记的姜海父子,整个人有点怏怏的。

    叶青云看在眼里,心里暗自祈祷老人家可千万别在这节骨眼上急出什么岔子来。

    蔺老爷子端起碗喝了口生姜水,辛辣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肚,瞬间便驱散了身上那股浸骨的寒气。

    姜老太太也强打起精神,小口小口喝了小半碗。

    在场的人都跟着喝了一碗,原本冻得发僵的身子像是被注入了暖意,瞬间有种从冰窖里爬出来、重新活过来的感觉。

    蔺老爷子掀了掀眼皮看向姜老太太,语气平淡却带着几分提点:“大妹子,这时候可得撑住了,别让孩子们因为你分心受累。”

    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 80-90(第6/36页)

    老太太心里猛地一凛。可不是嘛,眼下正是最要紧的关头,她要是真垮了,反倒成了孩子们的拖累,让他们更难熬。

    她深吸一口气,把那股子颓唐压了下去,哑着嗓子道:“谢谢了,老哥。”

    蔺老爷子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目光又投向了别处。

    叶青云见状,感激地看向蔺老爷子。

    这话还是得同辈才好开口。

    等在场的人都喝上一口姜茶,身上渐渐泛起暖意,叶青云便转身将家里那几个灌满热水的军用水壶一个个塞进被褥里。

    这样一来,哪怕夜里寒气再重,被窝里也能存着几分暖意,能让人暖和着熬过漫漫长夜了。

    阿松几个小伙子,身上刚暖和过来就按捺不住想找点活干。

    虽说只是在这里熬上几天,但吃喝拉撒这些琐碎事一样都少不了,总不能闲着等靠。

    吴秀心里七上八下的,既怕一停下来就忍不住胡思乱想、担心在外的男人,又怕风暴真来了会出什么岔子,索性趁着现在有精力,赶紧把手里的粮食收拾出来做成干粮,心里也能踏实点。

    柳絮见状也凑过来帮忙,她从行李里翻出五十斤粗粮,和吴秀一起动手准备蒸干饭。

    这时候用火本就不易,能一次性做好的事,自然没必要分多次折腾。好在柳絮家带的锅够大,一锅能煮不少饭,正好能派上用场。

    和她们想法一致的人不在少数。没多大功夫,火堆边缘就挨挨挤挤架起了不少锅,个个都忙着准备能顶事的干粮。

    叶青云看着这热闹又杂乱的景象,提议道:“这么下去每次用火都得排队,太耽误事了,不如派个人在那边守着占个位置。”

    姜君立刻接话:“我去吧。”他腿脚不方便,帮不上太重的活,守着位置倒正合适,也能替大家分担点。

    阿松几个小伙子瞅着姜家往饭里撒肉碎,眼睛都直了,喉结忍不住上下滚动,悄悄咽着口水。

    心里却暗暗犯愁:他们囤的粮食其实不算少,但架不住人多,还都是正能吃的半大小子,个个都是能“吃穷”人的饭量。偏这波寒潮来得突然,他们一伙人为了打点关系,已经用掉了一部分存粮,眼下手里的粮食哪敢放开了吃?

    阿松按捺住肚子里的馋虫,忐忑地开口问吴秀:“大娘,咱们这几天都吃干饭吗?”

    吴秀笑着说:“这么冷的天,就得吃干饭才顶饿,不然肚子空落落的,身上更扛不住这寒气。”

    阿松旁边的黄毛小伙子脸一红,有些尴尬地挠挠头:“大娘,我、我们不太爱吃干饭,这几天就自己煮点吃的就行,不麻烦您了。”

    吴秀原本心里沉甸甸的,一听这话忍不住笑出了声。还有人不爱吃干饭?这说辞她可不信。她瞅着几个小伙子窘迫的样子,直截了当道:“你们这几个小子,别跟我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不是心疼粮食舍不得吃啊?”

    阿松几人被戳中心事,你瞅瞅我、我瞅瞅你,都红着脸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应声。

    吴秀摆了摆手:“行了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