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sp;  姜枝在这灭顶的绝望中苦苦挣扎,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眼看海啸就要将这片土地彻底吞没,一棵蔓藤猛地拔地而起!

    根须像无数粗壮的铁索扎进地壳深处,茎秆以肉眼难辨的速度疯长,瞬间冲破云层。

    更惊人的是,它庞大的枝叶如巨伞般张开,竟将整个安三角稳稳托住,带着这片土地、房屋和挣扎的人们,缓缓脱离崩裂的地面,向着茫茫云霄升去。

    这场景太过真实。

    真实得姜枝浑身发硬,气都喘不均匀。

    梦里那地动的动荡、浪头的响声,好像还在身上没散去,分不清是醒着还是没醒。

    心慌意乱间,姜枝试着沉入精神池,尝试联系种子,结果一下就接收到对方强烈的想法。

    那种被什么东西紧紧裹着,又像是在拥挤的缝隙里挣扎的难受直白传给了姜枝。

    “挤……”

    姜枝:……这是嫌弃他们那块地小了?

    这念头刚落,那股“挤”的感觉还在精神池里隐隐作祟,搅得她后半夜没睡踏实,总惦记着蔓藤的事。

    好不容易挨到天蒙蒙亮,窗外透进点微光,姜枝一骨碌爬起来,连鞋都没顾上穿好,就趿拉着跑到屋子外。

    等看到外面的情形,姜枝脸色一下变了。

    ——这才一个晚上的功夫。

    这藤蔓居然有十多米高了,五十平的地,被它占了一半。

    原本用来遮挡风雪和旁人视线的帐篷都被它掀飞到了一旁。

    他们家的土墙都隐隐有被挤压的迹象。

    这时候,姜树和姜家人也被外面的动静引了出来,一瞧见那蔓藤的情形,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叶青云眉头拧成个疙瘩:“这帐篷……昨儿还好好的,这就给掀到一边去了?”她看着被藤蔓压得有变形趋势的土墙根,声音发紧,“再这么长下去,咱家这墙怕是要撑不住了。”

    姜树:“娘耶,这是我们之前种的那颗种子?这也长得太快了吧?”

    姜山表情凝重,“这东西长得太快了,这样下去不行,大树,你现在就骑车去找沈教授,让他赶紧带人来挪走这蔓藤才行。”

    姜树本还想多琢磨琢磨眼下的情形,一听这话,也顾不上别的了,应了声后便马不停蹄地去找人去了。

    天一亮,等周围人都起了床,看到倚靠他们家的蔓藤,都纷纷跑出门来。

    眼看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正当姜枝头痛之际,终于听到军用皮卡车的引擎声传来。

    沈教授带着十来个穿工装的研究所人员来了,车斗里装着铁锹、镐头、麻绳,还有几卷厚实的帆布。

    沈教授看到一夜之间,高出七八米的蔓藤,脸色也开始凝重起来。

    沈教授推了推眼镜,围着藤蔓转了两圈,眉头紧锁,“大意了,没想到才一晚,就长得这么高了……根系肯定扎得深,先清周围的土,小心别伤着主根。”

    后面那句话,沈教授是对着几个研究所人员说的。

    几个研究所人员闻言,立刻拿起铁锹,沿着藤蔓基部往外铲。

    冻土硬得像铁块,铁锹下去只留下一道白印,他们只好用镐头先凿松,再一点点把土刨开。

    姜河和姜山几人也上前搭把手,帮着清理刨出来的碎土块。

    这一次,那蔓藤居然老实得很,没闹腾什么,想来也是在这块地里被憋得不舒服了。

    藤蔓的主茎如今已经有脸盆粗,三五根搅在一起,黏得紧紧的。

    一名研究所人员用麻绳在离地面半米处捆了三圈,再把绳子绕到皮卡车后斗的挂钩上,“得先固定住,免得挪的时候散架。”

    随着镐头起落,周围的土越清越多,露出的主茎也越来越长,像老树根一样盘虬卧龙,带着湿润的黑泥,缠得紧实,他们往深处挖了近两米,依旧看不到尽头。

    沈教授突然喊停:“等等!”

    他蹲下身,指着镐头碰到的一块硬物——那不是石头,而是一段比主茎还粗的肉质根。

    “测一下深度。”他给挖土的研究所人员递过一根长探针。

    那年轻人把探针往旁边的土里插,竟一口气没入了近十多米才碰到阻碍。

    沈教授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地上长十多米看着吓人,底下藏着的才是真家伙。这主根怕是扎到地下十七八米了,比地上部分长得还疯。”

    他拍了拍手上的土,“看来得调挖机来,单靠人力挖不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 110-120(第7/34页)

    随后,沈教授又派人去找了支援。

    挖土机轰隆隆开过来,铁臂一次次插进冻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算把总长十七八米的根系整个刨出来。

    姜枝只感觉精神池里那被挤着的感觉一松,整个人也跟着轻松起来。

    随后,挖土机用钢丝绳捆结实了往车上吊,车斗都被压得往下沉,差点没拖动那棵蔓藤。

    沈教授看着藤蔓被运走,回头叮嘱姜枝:“小姜同志,这事我已经和上面打了报告,后续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就是这东西生命力极强,你们留意着院子里剩下的碎根,看看会不会再冒出芽来,要是有这个迹象,就赶紧给我打电话,千万别自己乱动。”

    姜枝应了一声。

    不知为何。

    她无端端地想起昨晚的梦。

    那种绝望让她打了个寒颤。

    她抹了把脸,觉得自己在瞎想。

    ——一个梦而已,哪会成真?

    可若是真的呢?

    第113章

    可若是真的呢?

    那样一场灭顶之灾,真的是人类凭一己之力就能躲过去的吗?

    姜枝忍不住开始设想,若那噩梦般的场景真的降临,他们该如何自处。毕竟,过往那些再荒诞不经的事,最后都一一成了真。

    姜枝看着挖出蔓藤导致的深坑思来想去,最后发现,如果真发生了那样的灾难,似乎除了蔓藤,没有任何办法能将他们从绝境中拉回来。

    即便能侥幸躲过地壳板块的崩裂与漂移,但能躲过由此引发的滔天海啸和火山喷发吗?

    姜枝有些茫然和无助。

    “阿枝?”姜山见女儿脸色发白,眼神发怔,不由提高了些音量喊她,“怎么了?这蔓藤有问题?”

    姜枝抬起头看向自家老爸,见对方一脸关心,不由慢慢定下神。

    她艰难开口:“爸,基地里……有地震预警系统吗?或者其他预警系统……”

    姜山虽然疑问,但还是道:“基地的天灾预警系统是全方位的,自从大灾变后,基地领导层对这一方面很重视,这方面你不用担心。”

    姜枝闻言,松了口气。

    若是这样……那即便梦里的景象最终会应验,想来离现在还有段缓冲的时间。

    姜山见她这样,多问了句:“是发现了什么事吗?”

    姜枝觉得这梦太匪夷所思,不能肯定是不是和之前一样,是预警信号的一种,但这种事,她向来不会瞒着家人。

    便把昨天做的梦和姜山说了。

    姜山闻言,并没有觉得只是一场简单的梦。

    自家闺女有几分能耐,他心里是清楚的。

    他拧着眉,低头沉吟片刻,才开口问道:“阿枝,你再仔细回想回想,梦里还有没有别的细节?比如具体的时间,或是更清楚的景象?”

    姜枝蹙着眉,努力在脑海里搜寻那些零碎的画面,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细节记不太清了,就记得天好像一直是灰蒙蒙的,包括安城在内的几个大省脱离了内陆,海水漫得很高,把我们所在的这块陆地都淹没了……至于时间,梦里没瞧见太阳月亮,也说不准是哪一天。”

    “地裂,海水……”姜山低声重复着,语气里添了几分凝重。

    他心里其实更倾向于这只是自家闺女的一场梦。

    毕竟梦里的内容实在太颠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了。

    可这种事,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真的,也得重视。

    他抬眼看向姜枝,眼神里已没了刚才的犹疑,多了几分决断:“这样看来,不管是不是真的,总得跟基地那边通个气。提前有个防备,比事到临头手忙脚乱强。”

    姜枝郑重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姜山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愁绪,抬手拍了拍闺女的肩膀,语气尽量放得轻松:“好了,别想太多。这天要是真塌下来,自有高个子先顶着,轮不到咱们瞎操心。明天你们还得去海市那边,这事就交给爸。等明天,我去跟上面提一提。”

    姜枝望着父亲眼底刻意藏起的凝重,鼻尖微微一酸。

    她知道姜山是想让她宽心,可那句“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听着反倒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她轻声道:“爸,要是……要是真有什么事,咱们一家人也要在一块。”

    姜山反手拍了拍她的手背,没再多说,只点了点头。

    几名研究人员还没离开,正围着深坑忙碌,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工具测量数据和处理后续问题。

    有两个研究员用卷尺测量坑的深度和直径,嘴里报着数据:“深十六米七,直径一米七八……”旁边有人飞快地在记录本上写下数字,时不时抬头核对坑壁的状况。

    还有人端着取样盒,从坑底残留的土壤里铲出几捧样本,仔细分装后贴上标签。“这土得带回实验室测一下成分,看看蔓藤生长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然后用密封袋将样本封好,放进随身的工具箱。

    研究员们处理得十分仔细,连坑壁上残留的蔓藤断根都被小心地收集起来,当作样本保存。

    数据记录完毕,样本也封装妥当,研究员们便开始着手填坑。

    他们先是将挖出来的泥土推进去,每填进去三十公分,就有人拿着夯机下去夯实,直到土面变得坚硬平整。

    填到离地面还有半米时,他们又铺上一层筛过的细沙,用耙子摊平,最后覆上表层的熟土,连边缘处都用小铲子细细抹匀,力求和周围的地面齐平,看不出丝毫挖过的痕迹。

    姜河看着地面渐渐恢复原状,忐忑问带头的研究员:“这么处理完,我们以后还能接着种东西吧?”

    他是害怕出了蔓藤的事,基地追责,不让他们继续种了。

    那研究员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笑着道:“老大哥,放心,一切照旧就是,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们的地,土壤还是很肥沃的,就是都是高度毒素的,恐怕种下去的植物,也多是高度毒素的。”

    “沈教授让我们帮你们调整了土壤配比,夯实的时候我们帮着掺了些基地调配好的特殊土壤,过段时间翻晒一下,种些耐活的作物完全不影响。”

    姜河一听竟然还有意外惊喜,很是高兴,连连道,“谢谢你们!那可真是太好了。”

    那人笑道:“不用客气,沈教授说了,这些土壤就当是换你们给的肉毯菌了。”

    那些肉毯菌他们实验过了,能增加土壤的肥沃度,若是加以改良,说不定能实验出改良高度毒素土壤的方法来,对他们这样的研究人员来说,十分珍贵。

    因此沈教授也没吝啬,特意将基地里实验培育出的珍贵改良土壤送了些给姜家人。

    “另外,这是姜枝同志需要的网纹叶的种子。”对方递过来一抱小种子。

    “沈教授交代过了,等我们把蔓藤种植好,会派人带姜枝同志过去视察的。”

    话说完,他又仔细核对了一遍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废土采集种田日常[囤粮]》 110-120(第8/34页)

    接清单,确认无误后便朝姜山等人点了点头:“那我们先回去了,后续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

    同行的几个研究员也纷纷收拾好工具和样本箱,彼此简单交代了两句,便跟着领头的转身离开。

    周围看热闹的人见基地研究员都离开了,也渐渐散去,三三两两地往自家住处走。

    对于姜家时不时冒出的稀奇事,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整个自建房区里,就数姜家过得最扎实,日子红火不说,总有些旁人没见过的新鲜物件。如今就算再冒出点稀罕东西,大家也只当是看个热闹,没人再多议论。

    等研究员们一走,姜枝看着刚被翻整过的土地,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转头对姜河道:“二伯,都怪我,把你们之前辛苦弄好的地给……”

    姜河闻言笑了笑,摆了摆手打断她:“这有啥。要不是那蔓藤,咱们哪能得着这么些宝贝土壤?划算着呢。”

    说着便蹲下身,把散落的菌块一块块拾掇整齐,装进竹筐里。让姜文和姜树一起来帮忙,“这些得赶紧种一些回去,这次不种这么密了,留些地种点大葱。”

    袁英在一旁看着,忽然想起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