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心匙 > 正文 10-20

正文 10-2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心匙》 10-20(第1/13页)

    第 11 章、      立秋以后,天气转凉,夏季尾声的这一轮高温终于过去,新一……

    立秋以后,天气转凉,夏季尾声的这一轮高温终于过去,新一轮人事调整也尘埃落定了。

    刚收到消息不久,宋魁就接到一通陌生来电。

    对方开门见山地表明身份:“宋副市长,我是汪大川。”

    汪大川在这个时间点打来电话,似乎没有什么意外,但电话里他的言辞、态度,却让宋魁有些捉摸不透。

    三个月前他饭局上的表现似乎显得他与高铭是一路人,但今天的电话里却又语气温和、态度平易近人。先是询问关切了一下他近期的工作,又告知他人大的任命下来也就是下周了,让他尽快熟悉一下平京的情况,做好到任的准备。

    末了,还调侃道:“高市长在我这儿美言你那么多回,要是知道我最后挖了他的墙角,那还不得气得嘴都歪了啊。往后到了平京来,好好干,我相信你能把平京市局搞得跟隗中一样好,我也会全力支持你的。”

    就是这段话,让宋魁忍不住反复地揣摩,体会着其中的深意。汪大川所说得“挖了高铭的墙角”,似乎暗示着是他向上级组织部推荐了他这个人选,而不是郭颖才?这样一来倒与他之前的推测一致了,他最后说“会全力支持”他,想必也是在给他递这根橄榄枝。

    宋魁是从来不愿把自己放到官场中这些所谓的阵营、圈子里的,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让人猜不透的角色,看起来在圈子内,又跳脱于圈子外,在模糊的边界之间游离,却总能游刃有余地获得恰到好处的支持和青睐。

    这些年他政途顺利,在外人来看似乎就是最好的佐证。但实际上,对于职务,他一直看得很淡,抱着一种“走到哪里上不去了,停下来正好”的态度干着。只是这一个不留神,就干到了公安局长的位置。这不能仅仅只用幸运来解释了,或多或少与所谓的圈子和站队有关系。

    即便他从内心上是抵触的,但也不能不承认,一个人要做事就必定有立场,当他的立场与某位领导不谋而合时,他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划到了那个圈子里。现在,汪大川又即将把他划到自己的阵营里吗?不,也许还言之过早了。

    他给江鹭去了电话汇报这个喜讯,她声音听来很欣喜:“好,什么时候正式到任?”

    “应该很快,月底吧。”

    “隗中宿舍的东西,我抽空过去帮你收拾?”

    “不用,没什么可带回去的,我找几个小伙子帮我打包一下处理了。”

    江鹭一时无言,宋魁也不知再说什么,想到不久就要回家,他再次体悟到什么叫“近乡情怯”。

    本想说些舒缓气氛的话,诸如回去了,好好弥补弥补她们娘俩。但这样的话也不过只是一种口头上的安慰罢了,实际上,这一调回去,还不知道会忙成什么样,如果嘴上的承诺做不到,或许就还不如不提。

    江鹭也默契地什么都没有说,两人不咸不淡地相互关心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放下手机,江鹭的心中一阵失重。

    她感觉得到,他们都在谨小慎微地对待彼此。表面上看来一切尚好,可这样的“相敬如宾”能够维持多久?又会在哪一天迎来一场爆发?

    周五的一早,宋魁履新平京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这天,他还是照例按老时间去了局里,交代了几件要紧的工作,才带上个人物品准备走人。

    离开时,一众班子成员把他送出来,在这群老战友、老同事,同时也是老朋友的送行中,宋魁上了齐远的车,向人群挥了挥手,道了再见。

    隗中市公安局威严宏伟的办公大楼在后视镜中越退越远,直至消失在街的转角。宋魁知道,现在该把视线收回来,向前看了。隗中已经成为过去时,此刻起,一切与他有关的工作开展,都将冠上“平京市公安局”的名号。

    他没打算回家,而是准备直接去局里一趟。

    市局班子接到的通知是下周一正式召开干部大会,在会上宣布人事任命决定。有些人应该还不知道他今天报道的事。所以,向市委报道前,他想去看看,局里没有当家的,底下人是个什么工作状态,又是什么工作作风。

    齐远的车一路开向位于省国宾馆斜对面的平京市公安局办公大院。宋魁已经十几年没回来过这儿了,当那栋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大楼从他视野中出现,他发现这里连同周围的建筑、景色、城市规划也都跟着变了。

    当年市局搬迁到这个新址的时候,附近还有不少待开发的地皮,对面也还没规划修建省国宾馆。现在这周围居民小区、公园、学校、商业街一应俱全,都跟着发展起来了,比他在的时候繁华热闹了不少。

    车快到正门,远远地就看到大门口围了十来个群众,不知因为什么堵在岗亭门口。齐远看不方便开过去,就问宋魁是否绕行侧门。

    局长和班子成员的办公室都在主楼,内部人员分流分区,通常也走西门。可既然看到了这个情况,就不可能装作没看见,门口这群人是怎么回事?闹事还是什么?有没有人出面解决?堵在这里像什么样子?

    他对齐远道:“就从正门进。”

    公务车前挡风上贴着省公安厅的通行证,进门时执勤出来看了一眼,就开闸放行了。宋魁让齐远别急着开进去,停在这群人旁边时,他总算看到两个穿警服的工作人员匆匆赶了过来协调,将众人领进了大门。既然有人处理,他也就没有打算继续过问。但是,群众激愤叫嚷的声音却从车窗外清晰地传进他耳中。

    带头的一个五六十岁的汉子,声如洪钟,中气十足地高声叫道:“我们谁也不见,就要见宋局长!”其他人听完,也是七嘴八舌地跟着喊起来。

    宋魁十足意外,看来还是群众的消息灵通啊,不仅知道他要来,还知道他今天来?不,更可能是自他们得知市局换了一把手以后,就经常来、隔三差五地来,蹲点等着他。

    那这影响该多不好?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别的人解决不了,非得由他来解决?

    他让齐远就近找个车位把车停下,从车里下来后,看到这群人已经被引着去了大门口的信□访接待处,就跟了过去。

    十几个男女将接待处门口和外面围得水泄不通,叽叽喳喳地吵叫着,内容无外乎还是他们的诉求得不到解决,现在他们不跟任何人谈,只要求见一把手反映问题。宋魁在远处不露声色地看,刚才出面的那位看似信□访室领导的人站到台阶上,高声道:“老李,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们反映的这个问题很复杂、牵扯的方面也很多,已经不单是我们公安部门能解决得了……”

    被称作老李的黝黑汉子气道:“耿祈年伙同蔡江诈骗套走我们的血汗钱一千多万,怎么不是你们公安局能解决的?你们解决不了,我们就去政府门□拉横幅静坐!”

    宋魁一听这还得了?他刚到任第一天就闹出民众去政府围堵的维□稳事故,那他这公安局长也就别干了。不能再观望了,他赶紧过去,拨开闹哄哄的人群,上前道:“大家静一静,拉横幅也未必就能解决问题。你们有什么诉求,可以先派个代表来,跟我到接待室里说。”

    人群安静下来,纷纷转过头来看向他,一双双眼睛带着疑问、质疑等等不一而足的情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心匙》 10-20(第2/13页)

    老李也看着他,大着嗓门问:“你是局领导?我们跟你谈?你做不做得了主?”

    信□访室主任范军一看来人,个子大、块头壮,还有脸上这道疤……虽然以前没见过,但是他不会认错,这不就是他们新来的局长宋魁吗?可是怎么连声招呼都没打就上这儿来了?不会是新官上任来暗访抓典型的吧?

    范军脑子嗡嗡直响,也顾不上细琢磨,让室里的小张赶紧去找政委曲向东汇报局长过来了,自己则紧忙迎上去:“宋局,我是信□访室的范军,您这……您怎么突然到这儿来了,乱哄哄的……”他边说边请宋魁往外走,小声道:“局长,群众的问题我们来解决就好,您刚过来,别被缠住了……”

    宋魁一摆手打断他的废话,“范主任是吧,要是怕被缠住我就不到你这儿了,现在我出面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老李总算反应过来了:“你就是宋局长!?是隗中调过来的,宋魁、宋局长?”

    宋魁答:“是我。”又问:“你怎么知道我是从隗中调过来的?”

    “当然是新闻里看到的!你在隗中成绩好,都被报道好多回了嘛。之前还报道过,说隗中搞了个局长接待日,群众每周都能见到你,当面反映问题,这是真的吗?”

    宋魁给了肯定的答复,老李便笃定地跟同来的群众高声道:“看吧,我就说咱们的事宋局长来了就能得到解决,大家现在该相信我了吧!”

    众人纷纷附和着,脸上期待的神色更加熠熠了。

    宋魁心道这才哪儿跟哪儿啊,连忙让他打住:“我连情况都没了解呢,还不能就这样给大家做这个保证。但是,我能保证的是,如果你们反映的问题属实,也确实在我们公安机关的职责范围内,我一定督促解决,不会拖延。行了,大家也别围在这儿了,派个代表进屋说吧。”

    老李谁也没带,单枪匹马地坐到了人民来访接待室的办公桌上。

    宋魁和范军也跟着坐下来,范军先把事情的背景简单介绍了一下,以免让局长以为他们之前什么工作也没做。

    在他介绍下,宋魁得知这位带头的“老李”名叫李国纲,已经带人来上□访多次了,但是他们反映的问题确实非常复杂,不仅市局难以解决,市委市政府也不是没有研究过。正因为牵扯的各方太多,更关系到市府的重点项目,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没能有个定论。

    宋魁听了个大概,也感觉得出来范军不像是在推诿搪塞。但是,事情的真实情况不能只由范军一个人来说,他便请李国纲也再详细地讲一讲。

    李国纲道:“好,那我就从头说吧。”

    这个李国纲,看着像个不修边幅的糙汉子,但是表达起来却思路清晰、逻辑通顺,难怪成为一群人当中的代表。他自称是一家叫做国源建材有限公司的老板,跟他一起来访的,均是在“梧桐半岛”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耿祈年等人合同诈骗的民间投资人。他从自己如何认识耿祈年说起,还原了事情的经过。

    第 12 章、      宋魁听完来龙去脉,提了几个问题,李国纲逐一回答道:“这……

    宋魁听完来龙去脉,提了几个问题。

    李国纲逐一回答道:“这个项目根本就是一个被蔡江和耿祈年他们联手起来包装精美的骗钱项目。他们从一开始就对外部投资人和合作方隐瞒了这七宗地块的真实情况,这是原橡胶厂的工业用地,这些土地的环保检测是达不到住宅和商用标准的。耿祈年称投入了三个多亿实际上也是子虚乌有,这些融资借款实际上都被他套走用来偿还企业之前的债务了。至于项目现在什么进度,宋局长,你去现场看看就知道了,根本还是一片荒地。”

    范军又补充:“这个案子,经侦部门是立案侦查过的,但从结果来看,耿祈年在项目中不存在诈骗行为,而且,耿祈年表示他也是受害者,涉及的资金损失他也在向盛江集团极力主张。这些欠款也不仅仅涉及李国纲他们的,还有其他的债权人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通过诉讼途径在维权了。目前牵扯盛江、朔正还有大量的下游资方的诉讼案件都还在审理中,由于牵扯到政府的审批和环保检测,也引起了市政府和市委领导的关注。您过来前不久,也就是六月份的时候吧,市政府还专门开会研究了这个项目如何解决。”

    宋魁还没问,李国纲就激动道:“宋局长,这个姓耿的纯粹满口胡言,他说他是受害人,你们公安机关就相信吗?我们就是不认可你们调查的这个结论才上□访的,你们的人敷衍糊弄群众,把耿祈年这种诈骗犯查成了受害者了,这不荒唐吗?”

    “老李,这个案子的结论正不正确,办案过程存不存在敷衍糊弄、违背事实的情形,我会督促相关部门再组织研究给我汇报的。但如果最终查实确实不存在犯罪行为,我希望你们还是跟其他人一样,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不要把公安部门当成是万能的。”

    “民事诉讼?我们这些最下游的受害者在诉讼里能有什么优势啊?那合同条款到处都是陷阱,我们请了律师看了,这就是打官司,也未必打的赢,还不知道要耗多久、花多少钱。退一步说,就是赢了、判了,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了,钱早都被他们转移走了!”

    宋魁道:“现在司法实践里不是可以进行财产保全,你们也可以申请啊。”

    “是可以,可是那也是轮候执行,轮候到我们恐怕也是什么都不剩了!”

    宋魁可以理解李国纲的心情,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把白的说成黑的。公安机关无论如何都要依法办事,即使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在这件事上是受害者,也不能谁弱势谁就有理,谁有理谁就能一直闹事。宋魁不是一味偏袒群众的人,正要好好说道说道这李国纲,信□访室的门开了。

    两个穿警服的人走进来,打头的是政委曲向东,后面跟着的是何崴。

    一看到他,曲向东立马热情地高声道:“宋局!哎呀,不是下周一才报道,正式上任吗?怎么还给我们搞起这突然袭击了?”说着就上来要拉宋魁出去,“走走走,跟我上办公室去。你说你刚来,怎么就干上这信□访的工作了?这儿交给底下人就行,你先去看看办公室满不满意。”

    宋魁与曲向东早有交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