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上头没要求保密。”他道,“李延禧原来是管着宫女小选的,一开始只是收授些贿赂,给新入宫的宫女分个好去处,后来有宫人没钱,就选择…额…”

    周业说到一半,发现有些事情好像不适合跟才五岁的六阿哥说。

    弘书:“选择讨好他?”

    “对对。”周业含糊过去,“他尝到甜头,后来但凡有些有姿色的宫人,哪怕人家不愿意,他也会使手段逼迫。”

    “不过他也只会对那些没背景的宫人下手,而且手段比较隐晦,因此发现的人不多。”

    发现的人不多?

    弘书回身看朱意远,这位可是随便一打听就打听到了。

    朱意远一直在旁边跟随,听了这话也觉得不对,回想了一下道:“主子,奴才方才想了一下,当时奴才去打听消息的那人,好似就等着奴才问他一般,不过推脱一二句就告知了。”

    弘书点点头,看来这里头还有事,不过也没必要深究了,反正便宜爹这次对内务府下狠手,肯定是要将留下的人狠狠犁一遍的,有问题的就算侥幸逃脱接下来也得夹着尾巴做人。

    有了李延禧这个榜样,下一个内务府总管还敢糊弄他?

    弘书一甩手背在后面:“行了,没事了就下值吧,回去好好休息。”

    “是,奴才等告退。”周业等人走了,直到离开前都不知道六阿哥在做什么东西。

    “主子,拌好了,您看看。”

    弘书捻了捻,发现果然达到要求就兴致勃勃的走过去,拿起手摇煤球机:“都让开,让我来做第一个。”

    史书将记载,第一个蜂窝煤诞生于弘书手中,芜湖。

    养心殿,体顺堂。

    乌拉那拉氏虽然已经有了宫殿,但她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这里伴驾。当然两人并不同房,她住在这里只是方便照顾胤禛的饮食起居。

    此时她便和胤禛一同看着儿子带来的东西。

    “这就是你做的东西?”

    胤禛看着那个黑乎乎的、蜂窝状的圆柱体微微皱眉:“做什么用的?”

    “这个叫做蜂窝煤。”弘书介绍道,“主要是用来代替柴薪,做燃料,可以用来做饭、取暖。”

    胤禛直击重点:“比柴薪好在哪里?”

    弘书道:“原料广泛、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制作简单,高效省时省钱。”

    胤禛不可置否:“没有缺点?”

    弘书点点头:“当然有,和咱们烧煤取暖一样,有毒气,不过比整块的煤炭毒气小些,只要注意通风就不会有大问题。”

    他没说破坏环境的问题,因为这个解释起来很麻烦,而且也很难解释他是怎么知道的。

    “怎么想起来做这种东西?”

    弘书挠挠头:“这不是前段时间您发了一道谕旨吗,说有百姓因为缺柴火偷砍皇陵的树木破坏了风水。我想着皇陵的树不能砍,那百姓缺柴火也不能不管,本来想着让他们烧煤炭的,不过问了煤炭的价格后就知道不行。”

    “后来章元化他们添炭的时候我看到散落的煤灰,想着整块碳百姓用不起,那采矿时候不要的煤渣煤灰他们总能用得起吧,所以试了试,没想到做出来还不错。”

    胤禛扬了扬眉,没想到竟是这个原因,还以为他单纯是为了好玩。

    心有百姓,不错。

    知道从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更不错。

    上书房的先生教得好,该赏。

    “怎么用的?”

    弘书往出走:“您等等,我去看看他们烧好了没有。”

    没一会儿又进来,后面跟着两个人,章元化提着煤炉子,高卓端着铁盆,铁盆里有两块已经烧红的蜂窝煤。

    “放这儿来。”

    弘书指挥两人将东西放在胤禛和额娘跟前,边介绍边让章元化示范。

    “这个煤炉子,专门用来配蜂窝煤的。”

    胤禛看着那有半掌厚的铁壁:“用的铁?”心里摇摇头,刚才还夸他从百姓角度考虑呢,这会儿就忘了百姓能不能用得起了。

    “只有外面一层铁皮,里面填的都是土。”

    哦,那还行,看这个大小,废不了多少铁。

    “这样,将引燃的煤放在下面,上面再添上一块没烧过的。”弘书介绍了火大火小怎么控制,过夜怎么能不熄灭也不烧的太多。

    “最后烧完了会变成这样。”

    章元化拿来一个烧完的煤球展示。

    “这个其实还可以回收用,我找花鸟房的人问过了,将这个烧过的煤球捣碎混在土里,用来栽花养树也不错,能增加透气性和排水性。”

    乌拉那拉氏全程听得神采奕奕,此时忍不住插话道:“那就是说,百姓买了煤球用完后,还能洒在地里用来种地?”

    额娘对种地还是不太了解,弘书摇头道:“不行哦,这个没有肥力,它只能用来养盆景。”

    弘书想了想补充道:“盆景也要试验,不一定所有都适合,这些目前只是花鸟房养花的老手根据经验给出的猜测。”

    能不能养花其实都无所谓了,胤禛伸手在煤炉子上方感受着传来的热度,满意的点点头:“你方才说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有多低廉、多简单?”

    弘书皱眉:“如果只算煤灰和黄泥的话,基本没有成本,我问过了,这些煤灰和小煤渣在采矿过程中很多,都是没人要的,黄泥也是,随便挖,咱们即便卖一文钱三个都有的赚。”

    “但是这里面还要算上采矿的人力物力,运输的人力物力,这些我都不了解成本几何。不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30-40(第9/31页)

    如果出的量大,一年卖个两千万块,这成本摊下来也不多了。”

    京城如今常驻人口大概有10万多户人家,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家买,就够数了。

    何况肯定不止,京城的百姓在如今可算是富裕的,他们平常用柴薪也是买的,花费可不少。

    “至于制作,两三个人合作,辛苦些一天能做几千个。”

    “哦,还有这煤炉子和火钳子,不过这两样可以送,不用百姓买。”

    “送?”胤禛道,“真是好大的口气,谁送,你送?你有几个身家。”

    哪怕用铁不多,那也是铁,人人送一个得多少,这小子真当铁不值钱啊。

    还是以为他这个皇帝很有钱,可以贴补天下百姓?

    弘书解释:“就是开始的时候送个几百个,而且不是白送,可以规定,订购一年的量或者直接买两千块,才送配套的煤炉和火钳,这也是为了推广和培养他们的使用习惯,毕竟煤球和煤炉搭配才能发挥的最好。等他们用习惯了、用好了,自然会向别人推荐,到时候就算不送,新来的人也会自己买。”

    胤禛眼睛微微睁大。

    这,是他自己想到的?

    “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你在看《孙子兵法》?”胤禛一脸满意地道,“不错,能从这句话想到这些,也算是理解透了。”

    弘书一愣,反应过来便宜爹是什么意思后,哭笑不得:“《孙子兵法》我是看过一点,但我不是从这句话想到的,百姓又不是我的敌人。”

    胤禛却已经听不进去了,他此时只有一个想法。

    朕的儿子果然聪慧过人,随朕!

    第34章

    这天,来养心殿觐见的大臣们都注意到,皇上身边多了一个瓷器样的圆柱形的火炉,里面烧的不是常用的木炭,而是一种蜂窝状的东西。

    看那个颜色,是煤?

    不少人有些皱眉,用煤确实不错,但这东西有毒气,一不小心是会出事的,所以虽然各人府上和宫里都有用煤,但煤的占比很小,多是厨房和火墙用。

    像他们自己,都是用红箩炭和白炭。

    皇上怎么突然用起这个了?

    有人冥思苦想,猜测皇上是否要借此有什么动作;有人则想着回家赶紧将红箩炭换了,可不能让皇上觉着他奢侈享受。

    还有人忧心圣体,禀言直谏:“敢问皇上,这火炉烧的可是煤?”

    胤禛等了一天,终于有人问了,赞许地看臣子一眼:“不错,是煤做的。”

    “奴才敢请皇上,不可再用此物。”老大人忧心忡忡地道,“臣知皇上一向俭省,但也不必如此,煤此物,虽利火,却有毒气,每年顺天府都有几例因此而亡的案子。皇上龙体贵重,怎能以身犯险。”

    胤禛微微颔首:“爱卿所言有理,不过此物虽是煤做,毒气却比煤轻些,你们进进出出带来的空气流通足以散去这些毒气。”

    “朕用此物,乃是想看看它一日最多耗费几何。”胤禛问道,“爱卿府上用的什么炭,一年耗费几何?”

    老大人捻着胡子:“府上一般用的是红萝炭和白炭,至于作价几何,这……此事乃夫人安排,臣不大清楚。”

    胤禛道:“朕倒是清楚,民间百姓用不起红萝炭和白炭,常用劣质木炭或柴薪,只木炭而言,一斤大约五文左右,而一户小民一年最少也要用上千斤炭,也就是5两银子。”

    “但此物。”胤禛指了指煤炉,“名叫蜂窝煤,乃是皇六子弘书忧心民生钻研而成,只用煤灰和黄泥便可得。”

    “一文钱可得三块,一户人家用一天,俭省些只需四五块,便是日夜不停的以最大火烧也不过二十块而已。”

    “也就是说,若小民将木炭换成此物,一年的花费最多也不过二两五钱银子,比木炭便宜一半,若俭省些,甚至只用七钱银子。”

    “如此,爱卿还觉得,些许毒气是问题吗?”胤禛问。

    老大人呐呐无言,他虽不通家中庶务,但于民生还是有些了解的,京城富民多,但四两银也不是小数目,此物若真能代替木炭,那京城的百姓怕是得蜂拥而上。

    不过他还是坚持:“虽如此,皇上还是得以龙体为重。”

    胤禛点点头,没反驳臣子,他虽俭省,但也不是要找罪受。试用一天,他已然发现,此物味道颇大,于他来说,忙碌于国事时,还是希望有个舒心的环境。

    试用一天后,胤禛叫来新任命的内务府总管来保和弘书。

    “东西朕用了,不错,这是来保,需要什么人和他说,让他调给你。”

    “啊?”弘书懵逼,“我来卖吗?”

    胤禛睨他:“不然还要朕去给你卖?”

    “不是。”弘书道,“皇阿玛你安排人做啊。”

    胤禛微微挑眉,兴味道:“朕安排人,这赚来的钱可就归朕了。”

    “当然归您啊!”弘书理所当然地道,“不过,您要是赚钱了,赏我个几百两,我也不嫌弃。”

    胤禛没想到弘书还真不要,以为他不知道其中价值:“没出息,几百两就把你打发了?这东西若推出去,一年几万两少不了,以后甚至更多,真舍得?”

    弘书不以为意:“这有什么舍不得的,我现在吃住都有您管,又没地方花钱,要那些难道用来铺床吗。何况皇阿玛您有了钱,我有需要问您要,您难道还能不给?”

    “合着是不想出力。”胤禛哼道,“还想拿朕当荷包。”

    弘书一脸无辜:“爹养儿小,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皇阿玛,我如今才五岁呢,不是十五岁,您最少还要养我十年。”

    胤禛没好气地瞪他一眼:“朕从不养白吃白喝之人,朕可以指派人,但你也不能不管。”

    就知道这爹不会放过他,果然便宜没好货,便宜爹也是,弘书撇撇嘴:“好吧。”

    来保悄默声的站在一边,他本是三等侍卫,常规来说,内务府总管这个位置大概一辈子也轮不上他,不过李延禧一事牵扯内务府人众多,皇上大动肝火,彻底不信内务府,才点了他来。

    如今御前侍卫都知道李延禧的倒台,起因是他糊弄六阿哥,所以来保上任之后,就决定要认真对待几位阿哥,尤其是六阿哥。

    而此时旁观了皇上和六阿哥的奏对,他在心里默默调高了六阿哥的档位。

    以后这位的事情,他一定亲自处理。

    “来保。”

    来保一个激灵:“奴才在。”

    “方才说的都听到了?”胤禛道,“此事就由你负责,不过前期的安排要多听六阿哥的。”

    “嗻,奴才遵旨。”

    弘书无奈的带着来保回自己宫里安排。

    原材料,进价,工具,加工场地,人工,售卖场地,售卖策略,宣传。

    一项项安排。

    “这个煤炉,除了单孔的,还有三孔和六孔,适用于一些大户人家。”弘书拿出图纸道,“然后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