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一遍后,和负责印刷的匠人说:“你看,一开始的油墨还是太多太浓了,这印出来的前二三十份好几处都糊成一团,再调调,尽量减少这种能控制的瑕疵率。”
“还有这里,这里排反了,你看看是不是。”
指出几处错误后,造办处的匠人忙忙地开始调整,准备下一次试印。
允禧已经从对效率的震撼中回过神,迫不及待地问道:“小六,咱们第一期报纸打算印多少份?”
弘书反问他:“你觉得印多少份合适?”
允禧被问住,不由自主开始算:“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京城现在大概有十万户,就算一户六口人,那也该有六十万人,六十万人啊,一人买一份的话……”允禧感觉自己的心砰砰砰跳的好快,“一份报纸卖二个铜板,就是一百二十万个铜板,就是一千两百贯。七日出一期,那每七天就有一千二百两……”
弘书听不下去了,无情地打断允禧的美梦:“禧叔,你这白日梦做的是不是太过分了?六十万人,每个人买一份报纸?庙里的佛陀都不敢想每人去给他上一根香。”
弘暾也觉得他二十一叔美梦做的太过分:“对啊,禧叔,我觉得一户买一份还差不多,十万份也不少了,每一期也能卖二百两……”算账的弘暾有些失望,“才二百两啊……”
“你们真是够了。”弘书无语,“堂哥你还说禧叔,十万份也很离谱好吗,还一户买一份,你们对京城最底层的百姓真是没有一点了解啊,他们买一文钱三块的蜂窝煤都要思前想后,怎么可能每七天就花两文钱买一份报纸。咱们这报纸出了,到时候各个茶馆、甚至是街头巷尾,肯定有人公开念的,大部分百姓也就听人念念就完了,他们又不识字,买回去干什么,糊墙吗?”
虽然报纸糊墙很好用啦,但现在的大清百姓还享受不起。
“还才二百两,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什么话,禧叔的年俸才1300两,照你那么算,咱们两个月就能赚够禧叔一年的年俸,你还嫌少?”
允禧:“……你说他就说他,为什么要拿我的年俸作对比。”
我不要面子的吗?
弘暾:虽然被说了,但我好想笑,为什么?
“咳。”弘书假装没看见允禧幽怨的眼神,“总之,你们两个真是不知人间疾苦,这样可不行,咱们这报纸可是要面对百姓的,你们两个作为主编,不了解百姓怎么能把握好报纸的内容,给你们一个任务,回去以后好好去了解一下最底层的百姓生活,了解他们一年有多少收入、有多少花销,平常最关心什么、最常做什么,总之,了解你们能了解的一切。”
“也可以顺便调查一下,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会愿意花两文钱买一份报纸。”
一说是任务,允禧和弘暾就认真起来,点头表示回去就做。
弘书欣慰的点点头,然后道:“第一期,咱们也不要印太多,就先印一万份试试水吧,你们也别想着第一期就开始赚钱,这一万份,到时候拿出三千份来,免费送给京城以及周边县城的酒楼、茶馆、客栈、画舫、绣楼等等,只要是客人多、会停留一段时间的商铺,都免费送几份,供去他们店里的客人免费看。还有那些说书人,也免费送他们一份,让他们拣咱们报纸上的事说给听客们听……”
免费、免费、免费,允禧听弘书这一大段话感觉只听见了免费两个字,晕晕乎乎地道:“那这样,还有人买咱们的报纸吗?”
别到时候,剩下的七千份一份都卖不出去。
弘暾也担心地点头附和。
“放心吧,肯定会有人买的。”弘书道,“第一期免费送只是为了快速打开名气,第二期开始就只卖不送了,到时候这些商铺也不会吝啬两文钱,它们会成为咱们的第一批客户,以后还会成为咱们的广告主。”
“别盯着卖报纸的那点小钱,那连印刷的成本都挣不回来,咱们以后收入的大头是广告费,知道吗?”
允禧和弘暾点点头,表示受教,广告这事弘书已经给他们讲解过,所以并不存在不理解的地方。
又试印了几轮,终于达到最好的效果,也没有再发现什么大的错误。
“好,今天就先这样。”弘书道,“禧叔你和弘暾堂哥将最后印的这一批拿回去,明天和报社的大家再一起细看一遍,每一篇文章的每一个字都好好看看,有没有印反的、印倒的、缺胳膊少腿的,确认没问题后,咱们后天正式开印。”
“好。”允禧和弘暾拿着弘书给的通行令牌、带着人包袱款款的离开。
目送两人离开后,弘书才皱眉看向中途回来、因为当时太忙让他先等着的章元化:“没找到来保总管?”
章元化连忙回道:“来保总管这几日没来宫中点卯,听说是门头沟那边的煤矿出事了,一直在那边处理。”
“不过奴才打问了,负责管理雍和宫的是内务府奉宸苑下属的一名主事,名叫塞尔赫,是镶黄旗人,姓沙济富察氏。”
“奉宸苑的目前的主官是郎中穆图禄,董鄂氏,正黄旗人。”
沙济富察氏,弘书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些,马齐就姓沙济富察,也是镶黄旗人。
在造办处,不好问话,弘书先带着人回毓庆宫,回去后才问:“那个叫塞尔赫的,可是马齐大人的族人?”
章元化回道:“据奴才打听到的,两家是同一个高祖,塞尔赫小马齐大人一辈。”
同一个高祖,也就是从马齐开始数,还得往上数五代才是一家人,这都出了五服了,一般来说关系不会太亲近。不过也不能这样想,两家人在同一旗,马齐又身居高位,塞尔赫这一支攀上去亲近很正常。
所以,这背后还有弘历的事儿?
弘书眉头紧拧,他倒是忽略了这一点,马齐一家人丁兴旺、枝繁叶茂,不说朝堂,内务府上下恐怕就有不少他们的族人。
收拾一个塞尔赫不算什么,他倒了还有下一个,要不,把马齐收拾了?弘书摸着下巴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50-60(第9/26页)
马齐可不好收拾,这个老头子,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不倒,一辈子将明哲保身四个字铭刻于身,前世除了签订《布连斯奇条约》时那一个黑点,其他时候真是找不出半点错处,便是严苛如雍正,前世评价马齐也只说他‘非不能办事之人,乃习成巧术,自谓保身远害,藉为推卸之计’,可见这人滴水不漏到何种程度。
而这辈子因为弘书的插手,他被排除在与鄂罗斯的谈判之外,连唯一的黑点都没了,想要不用栽赃陷害的正常手段把他拉下马简直难如登天。
弘书想了想,放弃了,虽然他很想看弘历失去马齐这个潜在的支持者之后会是什么表情,但还不至于为了这个不择手段。人,还是要坚守一个底线的,今日因为一个人轻易打破底线,往后只会沦陷的越来越深,变成自己都不认识的样子。
“其实富察家除了一个马齐也没谁了,他那几个兄弟都早早的死了,儿子和侄子数量倒是多,也没听说哪个特别有出息,目前最好的一个好像也才是蓝翎侍卫而已。”弘书喃喃念着,“这样说起来,要不是他侄女嫁给弘历,弘历最后又登基了,提拔了一个傅恒出来,他富察家恐怕是在他死后就没落了。”
傅恒是弘历的妻弟,现在年纪恐怕跟自己差不多大,这辈子弘历上不了位,也不知道这位能不能自己混出来。
如果真有能力,弘书倒是不会刻意打压他。
第54章
来保不在,弘书便让章元化去打听奉宸苑主官穆图禄和塞尔赫的关系如何,得知两人虽为上下级,但因为各个行宫管理独立,塞尔赫平日里基本是听调不听宣的态度,便知道这事好处理了。
凭他的身份去和一个小小的主事对垒未免有些丢失身份,还是丢个由头,让他们内部狗咬狗,自己斗去吧。
穆图禄突然被召见,有些不明所以:“不知六阿哥有何吩咐?”
弘书开门见山道:“我的人已经入驻雍和宫,你这两日,就将奉宸苑下属的人召回去吧。”
穆图禄一愣:“六阿哥的意思是,不需要奉宸苑派人管理雍和宫了?”
“对。”弘书肯定道,“奉宸苑以后不用再负责雍和宫之事。”
穆图禄眉头微蹙,行宫归奉宸苑管理是既定的规矩,但此时被划分给六阿哥的雍和宫,还适不适用这个规矩其实是个模棱两可的事情,主要还是看皇上的态度。而六阿哥能如此光明正大的提出这个要求,其实就表明了一定的信号,皇上对雍和宫的归属并不在意,甚至可能是默认将雍和宫送给六阿哥做私人府邸了,只不过因为是潜邸,六阿哥又不会出宫去住,所以没有明确名分而已。
但就是这个名分,让穆图禄没想过六阿哥会将奉宸苑的人排除在外,因为没有必要,虽然皇上说了雍和宫以后的花费由六阿哥负责,但奉宸苑的人在的话,他们的俸禄还是由内务府负责的,大家含糊着,六阿哥其实能省下不少花费的。
穆图禄有些为难,主要是将奉宸苑管理雍和宫的人全都撤回来这事,对奉宸苑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好事,固然会少一些责任,但同时也少了一部分权利。以及这些撤回来的人,还要给他们另行安排差事,但奉宸苑下管的各个行宫和园子人手都很稳定,萝卜坑都是固定的,这突然多出来一堆萝卜,就意味着要给他们创造出新的岗位来,可他一时半会到哪儿去找这么谢萝卜坑?到时候安排不了人,属下闹起来,他这个主官又要威信大失,说不定就会被某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抓住机会撵下这个位置。
不应该啊,怡亲王世子他们入驻都有好几天了,之前六阿哥也从来没露出这方面的意思,为什么今天突然提起这事?是不是……有什么事发生了?在内务府常年与同僚勾心斗角的直觉引着穆图禄思考,对,肯定是负责雍和宫的那帮子人和六阿哥的人起了什么龃龉,才会让六阿哥今日有此决定。
意识到这一点,穆图禄瞬间转换思路,盘算起来,不管是谁和六阿哥的人起了龃龉,塞尔赫这个主事都跑不脱责任,最好就是因为塞尔赫,那么这么多人突然没了差事就不用他头疼了,把责任全推到塞尔赫身上去,借这个机会说不定还能将塞尔赫和他的拥趸搞出内务府,这样一来,空出的职缺在安抚雍和宫退回来的人之余,还能提拔一些自己人。
想通自己其实有利可图后,穆图禄立刻松开眉头、露出微笑:“是,奴才明白了,奴才一会儿回去便安排人去通知塞尔赫主事。”
弘书没有错过他的细微表情变化,知道穆图禄大概率是按着他预设的思路在想,于是不再多说什么,满意的点点头:“好了,退下吧。”
有利可图让穆图禄瞬间化为行动派,从毓庆宫回到奉宸苑的办事处后,他就召集手下的四个员外郎,宣布了弘书的通知。
员外郎们虽然各自派系不同,但在内务府这个体系里浸淫日深的他们很快便反应过来,六阿哥突如其来的这一举动会带来什么后果和连锁反应,条件反射性地便开始盘算起来,自己在这一次的事件中能不能得到什么好处。
于是各怀鬼胎之下,奉宸苑内部开始酝酿起新一轮的暗斗,塞尔赫怎么也想不到,他不过一个小小的试探,本想借此暗中通过马齐大人府上的钱去给四阿哥交投名状,还没来得及行动,自己在内务府奋斗几十年的前程却先被葬送了。
究竟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联系一直下大力气维护的关系——马齐府上的二管事——试图重回内务府却被拒绝的塞尔赫百思不得其解。
塞尔赫不过是一个小卒子,随手解决后,弘书也无意去了解他是被人指使的还是昏头了自发的——无论哪一点,总归是逃不脱想借此讨弘历的欢心。
而对付弘历,搞什么阴谋诡计之类的动作只会得不偿失,破坏他在阿玛心中的形象。
现在的局面已经足够有利于他,他要做的,就是保持阿玛对他的偏爱,只要阿玛一直保持对他成为继承人的期待,自然会帮他解决掉所有麻烦,让他顺顺利利的登上皇位。
与其浪费时间去搞阴谋诡计,还不如好好地搞他的事业,费心巴力去抢的皇位哪有阿玛心甘情愿给的香。弘书愉快的笑笑,弘历啊,你以为你在和我抢?不,你在和你的亲爹抢啊。
希望你能早日看明白这一点。
不再关注无关紧要的人,报纸即将面世,弘书忙得很。
站在造办处大门外,目送一辆辆载着崭新报纸的马车离开,弘书转身道:“经过这阵子的试用与改进,新式印刷机已经成熟,接下来,就开始批量生产吧。”
“是!”周业兴奋的答应道,他已经知道,皇上拨了二十万给六阿哥,专做新式印刷机。现在就能负责这样大的资金项目,他可以预见,自己未来的前程不会小。
有周业和葛荣带头,造办处上下众志成城,都摩拳擦掌地想要将这件差事办的尽善尽美。
弘书没有再像第一台印刷机那样亲力亲为,只将账本抓在手中,其他的都下放交给他们自行安排,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宫外的报社身上。
是日,卯时中,天色微微发亮,街上已经有早起的行人和摊贩身影。
雍和宫后门外不远处,一群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小孩子挤在一起,听着带队的育婴堂袁管事指挥:“来,都跪下。”
孩子们早被教过许多次,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