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胜任。
“时间差不多了。”弘书望了望日头,“我要去前头,这里就交给戴先生你了。”
戴梓老而弥坚:“六阿哥放心。”今日可是他梦想了多年的场景,绝对不会掉链子。
弘书回到检阅台处,王公大臣、藩国使臣们都已到了,他一路走上去,沿路的臣子们纷纷让路、见礼:“六阿哥。”
弘历与弘时弘昼他们站在稍高处,眼睁睁瞧着底下的大臣们如同被风吹到的芦苇,一个接一个的弯腰,众星捧月般地将弘书一路送到他们面前。
“三哥、四哥、五哥。”弘书在外面从来不会因为这种礼节问题给人留下话头。
弘时和弘昼微微侧了下身子,回礼:“六弟。”
弘历就慢了半拍,身子也只是晃了下让人说不好他到底侧没测:“六弟。”声音硬邦邦的,像是在冰天雪地里冻过。
福慧蹦到弘书身边,羡慕道:“哇,六哥,你这一身好英武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甲胄。”
他如今身量还小,学骑射也不过才一年,胤禛便以做了浪费为由,没有给他量身定制甲胄,今日穿的只是常服。
不过弘时几个也和他一样穿的常服,因为他们今日并不需要下场,只需站在高处做个观众。
“等你长到和我差不多高时应该就能有了。”弘书笑道。
弘历看着两人说笑,注意到在场人的目光几乎都若有若无地落在弘书身上,心中不由升起嫉妒,为什么、为什么永远都是老六,为什么皇阿玛就不愿意看看自己,不愿意给自己机会,他明明并不比老六差,只要皇阿玛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他肯定能证明自己!
嫉妒之火翻滚不休,弘历突兀地开口笑道:“老六,听说你和岳将军一见如故、相交莫逆,引为忘年之交?如此深情厚谊,不再亲近些岂不可惜,听说岳将军有一女年龄与你相差不多,不如求求皇阿玛,让岳将军为你泰山,也算成全你二人的情谊。”
高台上站的人不算多,也不算少,除了他们几个皇子,怡亲王这些叔叔们也在。
听到这话,几乎所有人都看过来,允祥微皱眉头,对弘历的观感更差,今日的军队检阅可是国之大事,不止有王公大臣,还有藩国使臣以及教廷洋人,四阿哥这时候说这种话,只会让人笑话。
弘时皱眉,看了弘历一眼,又看看弘书,没有张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80-90(第5/14页)
弘昼默默挪了一步,离弘历远些。
弘书冷冷地看着弘历,这位四哥,脑子是被他自己幻想的‘嫡长孙’冲昏了头脑不成,以为有个孩子就有资本了?竟然敢在这种场合给他阴阳怪气,自己懒得理他,他还真当自己怕他了?
就要张口怼回去,福慧却先一步跳出来:“四哥你昏头了不成,岳将军不在旗,旗民不通婚的规矩你都忘了?”
弘历盯了福慧一眼,对这个老六的‘狗腿子’十分不耐:“岳将军此番立下大功,不过入旗而已,又有何难。”挑衅地看向弘书,“老六,你觉得如何?”
弘书轻蔑地看着他:“四哥,温柔乡虽好,但男子汉大丈夫却也不可太过沉溺,更别为了温柔乡一而再、再而三地认‘泰山’,‘泰山’多了,这压顶的滋味可不好受。四哥你如今这个子还能再长长,可别叫‘压’得不长了。”
弘历和弘昼同时出宫开府,大婚的日子相隔也不过一月,弘昼如今还是标配的两妾室,全是乌拉那拉氏赐的,弘历的后院,却已经排到六了。
至于个子,明明月份大些,弘历却比弘昼矮了半头,这也算是弘历心中的一个小疙瘩。
“噗。”福慧没忍住,立刻撇过脸,尽力不让自己颤抖。
“你!”弘历双目喷火,“我好心为你着想,你这是什么态度!”
“四哥。”弘书咧咧嘴角,“多谢你的‘好心’,不过呢,我并不需要,姻缘大事自有皇阿玛做主。至于我和岳将军的‘深情厚谊’,无须像某些人用什么姻亲来‘加固’,已经很坚固了。”
这明晃晃的讽刺让弘历忍不住上前一步,始终关注着这里的允祥脚步微挪,随时准备上前阻止可能发生的冲突。
就在这时:“皇上驾到!”
立时,所有人站好位,跪伏在地:“臣等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胤禛在龙椅上坐下,环视全场,目光在弘历身上停留了一下,平静道:“众卿平身。”
“谢皇上。”
一番礼仪过后,所有人各归各位,胤禛也不废话,点名弘书:“开始吧。”
“儿臣遵旨。”
弘书走到军鼓面前,抡起鼓槌,敲响第一下,号角响起,专职的鼓手接手,开始用鼓声发出号令。
整齐的行军声传来,岳钟琪带着部队踏上检阅场,进行演习。
步兵、骑兵都是传统的演练项目,虽然没有后世阅军那样的整齐划一,但勃发的气势却仍让弘书看的热血沸腾。
不愧是岳飞的后人,这练兵的水平就是要高不少,弘书也不是没看过八旗兵的演习,相比之下真是肉眼可见的比不上。
步兵、骑兵结束后,就是火器营。
鸟铳先上,仍旧是排队枪毙的模式,在‘咻咻咻’的声音中,靶子全部被打的稀烂。
藩国使臣和洋人早听说大清改进了鸟铳,但一直不得见,此时见了这种效果顿时忍不住了,开始交头接耳。
“这就是朝廷改进后的鸟铳?射速怎么会这么快!”
“至少比咱们从洋人那儿买的快了三倍!”
“还有弹药,你注意到没有,他们发射了这么多,竟然没有哑火过!”
“这比洋人的好多了!该死的,你不知道,咱们从洋人那儿买的,三发里面能有两发是哑弹!”
“你说咱们问清廷买有可能吗?”
“应该可以吧,我听说车臣就买了。”
“哦,我的上帝,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忽然变得比我们的更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明明之前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的,清廷的军队里服役的甚至还有火绳枪!”
“嘘,小声些,看来那些鄂罗斯人说的是真的,不行,咱们得给主教大人送信了。就是为了这种技术,咱们也得和清廷缓和缓和关系。”
“你说的对,教义的争论可以先放下,有了更好的鸟铳,主的使者才能将主的光辉撒遍欧罗巴。”
第84章
“使臣大人,您看到了,清国如今的这位皇帝和上一位皇帝大不相同,不止政治态度和手段,对待火器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上一位皇帝在任时,重用南怀仁等人研制火器,而如今,戴进贤和雷孝思他们连靠近火器营都不能,只能在钦天监或学校任职。就现在展示的这个改良火.枪,他们还是从鄂罗斯人那儿得到的消息,而没过多久,清国就靠着这改良火.枪在四个月内平了准噶尔。”在一众洋人中,张安多亦小声和一个明显地位比较高的洋人说话,“我打听到,清国的火器营常备兵力八千人,听说他们每日都要进行新式火器训练,消耗的弹药数量不小。”
张安多,葡萄牙传教士,现任澳门天主教神父。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澳门此时已经是租借给葡萄牙人的状态,但这并不是顺治或康熙租借出去的,而是明朝的历史遗留。
明朝嘉靖年间,葡萄牙人帮助明朝廷围剿海盗,获得澳门的居住、贸易权,这个时候人还比较少。但随着后续葡萄牙人帮明朝廷围剿海盗的次数变多,明朝廷对他们的管理限制放宽,越来越多的葡萄牙人在澳门定居、经商,形成规模,后来,甚至设立了自己的官吏机构;于是在万历年间,明朝廷和葡萄牙签订租借协约,万历四十四年,葡萄牙任命第一位澳门总督卡拉斯科。
为什么清朝没有把这块地收回来?因为这时候的租借和后来的租借不是一个概念。首先,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澳门的主权和治权都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葡萄牙人的自治机构需要接受澳门香山县知县的管理,清朝甚至特设了香山县丞一职,专门负责管辖对葡事务。
其次,葡萄牙人心态转变的极快极好,清朝立国后他们主动向朝廷称臣示好,表示愿意接受清朝统治,成为清朝子民。
第三,葡人租借澳门是要向朝廷缴纳租金的,一年租金两万两。并且葡萄牙人进入澳门经商要收取关税,葡人的货物官府要抽取分成十分之二。
有这三条在,大清自然不会说收回什么的,因为这块地始终都没有失去过。
弘书知道这些,所以并没有对澳门之事发表什么意见。
张安多继续说着,一副苦口婆心的架势:“使臣大人,以现在清国皇帝的态度和他们对外扩张的野心,我建议您稍微退让一步,这也是为了主的光辉和王国的利益。清国皇帝本就不喜我教,几次三番禁止我等在清国传教,若惹恼了他,再收回澳门的租借,您回国后也无法和国王陛下交代不是。”
他虽是葡萄牙人,但久不回国的情况下,他的利益自然更偏向天主教以及澳门当地。这几年雍正禁止天主教传播,将大量传教士驱逐,这些人除了京城就只能去澳门。但即使是在澳门,由于胤禛的态度,葡萄牙人的处境也并不好。而这时候,他劝说的对象——葡萄牙国王派来的使臣麦德乐抵达了,张安多等人便将希望寄托在在这位使臣身上,希望这位使臣能通过两国交涉,改变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处境,能令清国皇帝同意天主教继续在清国传播。
但令张安多没想到的是,麦德乐来到京城后,不但没能和清国皇帝完成友好和谐的交流,反倒因为种种礼仪问题僵持着,甚至清国都灭了准噶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80-90(第6/14页)
了还没能面见清国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张安多已经不奢求这位使臣能改变清国皇帝禁止传教的旨意了,只希望这位使臣大人不要再犟下去,最后惹恼清国收回他们在澳门的租借权。
要知道,他们在华的政治、经济和宗教利益,可全都立足于澳门的租借权之上。
麦德乐皱眉道:“我当然不想惹恼清国皇帝,但我是代表国王陛下来进贺的使节,他们却要我以贡使的礼仪拜见清国皇帝,三跪九叩,这分明是将我当做了他们帝国的臣服者。这不可能,如果我这样做了,王国和陛下的荣誉与威严都会受到侮辱!”
张安多悄悄叹气,没法子,这件事在他们来到京城的半年间已经讨论了无数次,也和清国的官员争论了无数次,结果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你看,清国人这是在做什么?他们搬的那是什么,怎么瞧着像人?”
“好像是泥人?跟真人差不多大,他们放那么多泥人干什么?”
“还围矮墙,这是要做什么?”
“你觉不觉得,他们布置的这,像一个阵地啊?”
在立的洋人几乎都算是清国通,所以很快看出来,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守军阵地。
张安多被其他人交谈的内容吸引,便暂时放弃劝说麦德乐,道:“使臣大人,你觉得清国人这是要做什么?”
麦德乐眉头没有松开,他还在烦恼面见清国皇帝递交陛下信件之事,他于1725年(雍正三年)从葡萄牙出发,历时两年才来到京城,本以为很快就能完成任务回国,却没想到耽搁半年还没有丝毫进展。若再这样耽搁下去,他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国,等他回去,国内很可能都没有他的位置了,甚至国王换了一位都有说不准。
心不在焉之下,他只是瞥了两眼,就不以为然的地道:“火.枪已经展示,接下来除了火.炮还能有什么,他们这是想用大炮打人?不过清国人未免也太托大了,火.炮可不是火.枪,弹道计算没那么简单,他们将那些泥人守军摆的太开了,一会儿炮弹发射出来命中不了目标,可要丢脸了。”
对于这个推测张安多没有反驳,前面就说过了,目前的大炮以实心铁弹为主,主打的就是射程,主要目标是大体积城门或舰船之类。至于石霰弹和榴弹炮,射程短、装量小,威力不大不是主流,所以他们两人都没有想到这个,又收回注意力开始交谈。
张安多自然还是竭力劝说,在他的锲而不舍之下,麦德乐终于有些动摇。
“你说,我若让步不要求亲手将陛下的信交给清国皇帝,他们的官员能不能取消三跪九叩的礼节?”麦德乐问道,若是能免了三跪九叩,其他的礼节他也不是不能妥协妥协。
张安多犹豫道:“这……恐怕希望不大,您对清国可能还不太了解,负责觐见礼仪的是清国的礼部,这个部门的官吏都格外的……用清国人的话来说,迂腐,他们对礼仪方面的问题十分坚持,甚至连清国皇帝,在礼仪方面也要听从他们的意见,所以,我认为……”
他话还没说完,就听见有激昂的号令声:“开—炮!”
然后,一道仿佛毁天灭地般的声音在耳边炸裂。
“轰!”
张安多的嘴巴还在惯性地继续张合,离他极近的麦德乐却感觉自己的耳朵仿佛失聪了一样,什么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