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夫,你刚才说,小七的病现在还只是前期发病的阶段,这样是不是有治愈可能。”弘书希冀地道。
胤禛也紧紧盯着这位令皇后病痛减轻不少的名医。
皇帝的目光让叶桂感觉到了一点压迫感,但他在治病方面从来都是一个耿直的人,再加上这段时间弘书的态度,他并没有太医们那种战战兢兢图谋保命的自觉,依旧有什么说什么:“回六阿哥,老夫不敢轻言,自首次发现此病以来,如今也不过一二年时间。这期间,老夫亲眼见过的病人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其中大部分是发展到重症了才来求医,这部分从无治愈的先例,至于剩下轻症的,倒是有两个治愈的例子,但这两人全都是已经加冠的成人,幼儿……一例也无。”
胤禛抿了抿唇,目光阴沉的看着叶桂,冷声道:“朕若命你一定要治好七阿哥呢。”
叶桂一愣,被这威胁的语气激的犟脾气有些上来,脑子都没过就要张嘴说自己办不到,让胤禛另请高明。
弘书抓着阿玛胳膊的手捏紧了些,出言道:“皇阿玛,您先别急,叶大夫说的是以前,如今还有个法子。”
“叶大夫,你之前才见我时不是说,到京城来就是觉得抗生素或许对烂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100-110(第3/18页)
痧有用么。”弘书一边用眼神安抚叶桂,一边说道,“这阵子我也拨了抗生素给你,你研究了这些日子,可有什么进展?对烂喉痧到底有没有作用?”
叶桂被这一打断,也反应过来对面之人是皇帝,他刚才要真是脱口而出了,一个顶撞冒犯的罪名少不了。
唉,还是薛大夫说的对啊,这京城果然不该来,这些高高在上的权贵们就是不讲道理。叶桂在心里偷偷后悔,等研究明白抗生素,他一定要尽快离了这京城,皇家的人伺候不起、伺候不起。
“叶大夫,你照实说,没关系的。”弘书以为叶桂被阿玛的语气吓到,安抚道。
这六阿哥,倒是个礼贤下士的,也讲道理,可惜……叶桂不再多想,回道:“回六阿哥,因为时间太短,目前为止还不曾找到烂喉痧的病人,所以没有直接验证过。不过烂喉痧究其根底来说,是一种感受温热时毒所引起的温毒温病,以此思路,老夫便在一些同样病机的患者身上试用些许,到目前为止,这些患者的情况都很良好,病情也都有明显改善。根据对照组来看,这种改善确实是因为抗生素的缘故,其中,青霉素的表现要比大蒜素好的多。”
“也就是说,青霉素对烂喉痧是有效果的?!”弘书激动地道。
叶桂很严谨地道:“理论上是这样,但没有在烂喉痧患者身上试用过,老夫不能保证一定有用。”
“那就去找!”胤禛直接吩咐道,“朕还不信了,这么大个京城,找不到一个病人!”
京城百姓都不知道这是朝廷第几次寻找病人了。
“怎么又在找病人?前段时间不是才从外地送来不少吗?”
“谁知道呢,不过免费治病还给钱的事多来才好呢。唉,你说我娘她要是晚几年得病多好。”
“听说这次不是找那什么癌的病人,是什么烂喉痧来着。”
“烂喉痧?这又是什么病,没听说过啊。唉,你别说,这贵人们就是尊贵,得的病都和咱们不一样。”
“……”
窃窃私语不少,甚至私底下还开始流传一条小道消息,说什么皇家说是找病人,其实都是假的,实际上是在搜集童男童女,抓进宫去给道士炼丹了。这谣言才出来不久就被人举报了,五城兵马司出动,抓到了一些散播流言的地痞流氓,他们却也说不清谣言是从哪儿起的。
胤禛知道后,皱了皱眉,他觉得这流言来的有些不对,干脆叫粘杆处去查一查。
这些先不细说,在动员大量人手之下,很快,就找到了三名烂喉痧病人。在说明情况取得同意、并给足补偿之后,几名病人都同意了试用新药。
叶桂在众目睽睽之下感觉到一丝压力,深吸口气,才拿起注射器给几人做皮试——注射器并不是弘书的功劳。事实上,在很早之前,中外都曾出现过用类似作用的活塞竹管做灌肠治疗的记录,而在17世纪,就已经出现了金属制成的针头和针筒,和后来的注射器已经十分相似。
两盏茶时间过去,三名病人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这表明他们对青霉素不过敏。叶桂松了口气,开始正式给几人注射,每个人的剂量都不一样,当然都在安全的范围内。
青霉素并不是真的神药,并不会一注射进去就立刻大显神威,因此在确定几名病人变化不大后,围观的人就都散了。
弘书也没守着,回实验室看了一趟正在培养中的青霉素后,就去西三所看望福慧。
福慧身上的疹子越来越多,差不多快布满全身了,还充血发红,看着很是吓人,叶桂给的法子已经止不了多少痒意。
“六哥,我的病……”福慧喉咙痛苦地滚了一下,“……是不是很严重?”他不是傻子,那么多太医来给他看诊还能说是六哥被身边人接二连三生病吓怕了,看重他,但现在这么严重的症状,任谁来看也不能说是小病。
“别胡思乱想。”弘书假意斥道,“不就是长长疹子,你这就是过敏了,放心,叶大夫说了,你这病不严重,长疹子是好事,是在排毒呢。等疹子全发出来,病毒就全排完了,病也就好了。”
他说的很轻松,完全不像是在编瞎话,福慧将信将疑地道:“真的吗?”
“真的。”弘书不想让他纠结这个,故意用不怀好意地表情道,“不过,你这疹子到时候退了可能会留疤,我跟叶大夫说让他想想办法,叶大夫说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福慧睁大眼睛:“什么?”
弘书嘴角一勾,露出一个坏笑:“叶大夫说,他的办法就是在你的屁股上扎一针。”
“啊?是针灸吗?”福慧不理解六哥为什么一副要看他笑话的表情,针灸他也不是没做过,不疼啊。随后他又想来,他六哥好像从没生过病,也没针灸过,可能真不知道针灸不疼,于是好心地道,“针灸我做过,不疼的。”
弘书怜爱的摸摸福慧的头:“记住你现在的话,到时候可不要哭哦。”
肌肉注射的痛,曾经是多少孩子的童年噩梦。现在,它也要在大清成为孩子们噩梦的一部分了。
叶桂的临床试验很顺利,几位病人接受第一针注射后的表现都出乎意料的好,大家一时间充满了希望,开始讨论是否要给几位病人追加剂量。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老天爷仿佛看不得他们好似的,九月九这天,本来病情发展还算平缓的福慧突然开始剧烈呕吐,并在呕吐后陷入突发性休克。
弘书和阿玛先后赶到西三所。
叶桂神情凝重地道:“七阿哥突发恶化,已经转为重症,为今之计,只有用青霉素一试了,还请早做决定!”
弘书紧紧攥着拳,心中很不甘心,明明只要再等一等、再等一等,就能有更大的把握……现在想这些于事无补,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已经下定决心,开口道:“准备……”
胤禛伸手阻止,弘书以为他不同意,急道:“皇阿玛!”
“朕在这里,还没有你发话的份。”胤禛沉声道,“叶桂,朕命令你,给七阿哥用新法治疗,一切后果,无需你承担!”
弘书松了口气,心下有些感动,阿玛这是不想让他为福慧的病有心理负担。
因为病情险急,叶桂在征求过同意后,给福慧加大了一些剂量。
注射过后,所有人都心情紧张地等待着,叶桂的手更是没有从福慧的脉搏上挪开过,随时准备抢救。
不知多久过去,福慧忽然嘤咛一声,缓缓醒来。
第103章
退疹、脱屑、脱皮,不过短短十天时间,福慧就从重病垂危变得活蹦乱跳,身上也没有留下一点疤痕,精力十足地跟弘书要求下床:“我真的好了!”
弘书无动于衷:“你说的不算,叶大夫说好才行。”
“叶大夫!”福慧转头满脸哀求地看着叶桂。
叶桂现在不知道多喜欢福慧,这可是他将名留医史的活样本,那必然得小心小心再小心,因此笑眯眯道:“七阿哥你底子弱,这次病还是有些伤元气的,得再调养调养。”
福慧嘴角一拉,翻身背对着他六哥躺下,气呼呼地拉高被子将自己整个盖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100-110(第4/18页)
这般活力四射的样子看的弘书心中一柔,隔着被子拍拍他:“好了,也没几天了,等试验组那几个病人确定没问题了,就给你解禁。”
试验组的几个病人虽然比福慧先用药,但不知是剂量的问题还是年龄的问题,他们的痊愈过程倒是比福慧慢些,不过也已经进入到最后的脱皮阶段了。
有了这四个例子,已经足以证明,青霉素对烂喉痧的治疗效果。
弘书和叶桂一起离开,边走边说道:“叶大夫,我希望你能将福慧他们四个的治疗过程全都整理出来,发表到医学报上去,让天下的烂喉痧病人都能有生还的希望。”
在福慧确定脱离危险后,他也终于有时间将这一年的所有事情捋一捋,这一捋就发现了一个事情。在他前世的记忆力,虽然不记得福慧具体是什么时候夭折的,但十分确定的是,乾隆登基之时福慧就不在了,那么,这一次突如其来的病情,可能就是历史上福慧夭折的死劫。因为烂喉痧这个病,是叶天士这一两年才发现的,从前从无记录,太医院的众人也不知道这个病,那么历史上的福慧发病后,很可能的结果就是太医院要么诊断成其他病,要么连是什么病都不能确定,福慧除了一死没有别的可能。
叶天士是因为在医学报上看到抗生素才决定入京的,弘书很确定这一点,也就是说,如果他当初没有在医学报上刊登青霉素的效用和制备方法,叶天士就不会入京,今日的福慧依旧逃不过夭折结局。
弘书当初公布青霉素的制备方法,和阿玛说是想给额娘积德,但那不过是托词而已,他其实想的还是吸引名医入京和吸引人去研究化学。但现在,他却不得不开始怀疑,这片天地是不是真有积德的法则,他这些年积的德,如今好似率先回报到了福慧身上。
照着这样想下去,他继续积德,是不是终有一天会回报到额娘身上呢?
将这些说给阿玛听。
“一饮一啄,自有定数。”胤禛拍拍儿子的肩,感慨道,“朕当初不该试图用世俗的利益去劝阻你,现在,你想做什么就做吧。”
弘书还真有想做的:“皇阿玛,我想在京城建一个医院。”
“医院?”胤禛道,“和太医院一样吗。”
“一样,也不一样。”弘书道,“我想建的医院,它为王公贵族治病,也为平民百姓治病。在它面前,人无高低贵贱的身份,只有轻重缓急的病情。它以救死扶伤为目的,发展医学为目标,收容和治疗病人,研究和发展病理。它将分为不同的部门,功能性的急诊部、门诊部和住院部,内容性的儿科、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等等。它还会有一个研究部,专门研究目前治愈不了的绝症和过去不曾有记载的新型疾病。它还要传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大夫,让偏远地区的百姓们也能看的了病、看得起病。它会承担起社会责任,每月抽出一日为穷苦百姓们义诊……”
弘书激情澎湃地说,胤禛满心欣慰地听,或许儿子描述中的医院在世俗看来只存在于理想中,但这并不能否认,儿子心系黎民百姓的那颗赤子之心。只要有这颗心在,他未来就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好,想做就去做。若有要朕帮忙的,尽管直说。”胤禛眼含鼓励,“等医院建成,朕会派太医院的太医去参加每月一日的义诊。”
这话说得,弘书当即就道:“现在就有需要您帮忙的,您给我在城外批块地呗,大一点,不要离的太远。”
“……”满腔感动被儿子欠揍的语气敲的七零八落,胤禛不由失笑,果然,这臭小子在他面前,就不知道什么是客气。
搞掂了地皮,弘书回过身就去找叶桂,满心谋算地准备搞掂这位他给自己内定的未来医院院长。
“叶大夫,您有空吗?我这里有一个新发现,想请您看看。”
叶桂欣然答应,被弘书带到毓庆宫的化学实验室,用那台让他初见时惊艳不已的显微镜看到一个新世界。
“看到了吗,这样一个形状的是一个整体,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细胞。细胞最外面这一层,我命名为细胞壁……”
人体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干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叶桂为它们目炫神迷,沉浸在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世界里不愿意走出来,就连烂喉痧的研究都被放在了第二位,而之前想好的要赶紧研究完青霉素然后离开京城回老家的想法,再也没在脑海中出现过。
好在烂喉痧的相关文章一向都是由叶桂的儿子叶龙章撰稿,倒没有耽搁新一期医学报的发行。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