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10-12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经历了一段匪夷所思的时间,这个时间被施了仙法,以飞快的速度前进。

    不过短短半日时间,供着无量寿佛的中正殿就准备好了一切,各派喇嘛和宗室王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他被活佛剃度出家。

    所有人都看到,明明一开始动弹不得、还要人摆姿势扶着才能坐稳的弘历,竟在受戒仪式完毕后,立刻就能自行弹跳起身,并中气十足指着活佛的鼻子喝骂:“秃驴,你竟敢害我!爷要杀了你!”

    那生龙活虎的样子哪还有一点刚才活死人的状态。

    宗室王公中的一些人,本来还觉得这次活佛觉醒宿慧认徒之事有些怪异,怀疑四阿哥的症状是不是被下毒害了,但亲眼见证之后立刻抛弃了这个想法,哪有毒效果能那么好、解毒还那么立竿见影、没有丝毫后遗症的!

    弘历恢复行动能力后要杀活佛的行为,也只被一句‘强行冲开枷锁、浊气逆入心窍迷了心智,需活佛亲自念经九九八十一日方能洗涤净化’就解释了。

    弘书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弘历甚至已经开始了被净化之旅。

    “我不是在做梦吧?”弘书眨眨眼睛,纯然无辜地看着朱意远,“你刚才有说话吗?”

    不怪他这幅表现,实在是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110-120(第3/14页)

    件事情发生的太过迅速、太过魔幻了,不过短短两天时间,野心勃勃的弘历就被送去剃度出家了?乾隆成喇嘛了?这搁后世谁敢信啊!

    朱意远正处在一种想高兴又不敢高兴、实在不知道做什么表情的状态,最后索性当自己是个面瘫:“主子,奴才刚才说话了,您也没有做梦,奴才说的都是真的。四阿哥……不,现在应该称为仁照法师,仁照法师已正式受戒称为活佛的弟子,因为冲破枷锁时受了内伤,如今正在中正殿的佛堂接受活佛的疗伤,据说需要九九八十一日才能恢复。”

    内伤,疗伤,九九八十一日,弘书忍不住嘴角抽搐,就这几个词确定不是在演武侠剧吗?他一言难尽地道:“所以弘历真的就这般出家了?宗室也同意?朝堂上也没人提出异议?”

    朱意远回道:“主子恕罪,这些奴才就不太清楚了。不过听说皇上已经下令,命宗人府重修玉牒,将仁照法师之事如实记录。”

    玉牒一动,弘历之事就是板上钉钉、绝无更改可能了。

    弘书这才有了些微真实感,他真的,失去了这个曾经认为的最大对手。

    他曾想过千百种弘历的结局,却怎么也没想到,最终会是这种落幕。

    有些怅然若失,但更多的,却是——好!阿玛干得好!欺负不会说话的亲儿子算什么本事!这种人渣,就该让他自己体验体验被亲爹送去当和尚的滋味!

    报应,这才是报应!现世报如果都能这样,看谁还敢不干人事!

    弘书只觉得心里畅快极了,畅快的他根本坐不住,一路雀跃地去见阿玛。

    胤禛嫌弃地看了一眼就差连蹦带跳的儿子:“把你脸上的表情收一收,叫人看见还以为你在幸灾乐祸。”

    我就是在幸灾乐祸!殿内没有旁人,弘书不再压抑自己,蹦到阿玛身边,小声地崇拜道:“阿玛,你就是我的神!”

    你到底是怎么想到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法子的!

    胤禛沉了脸:“弘书,仁照也是朕的儿子。”

    弘书一凛,知道自己有些忘形了,立时收了脸上所有的表情,低头道:“对不起,皇阿玛。儿臣、儿臣只是……”他能找借口,但此时他却突然地不想说那些借口,“……儿臣错了。”

    胤禛沉默的盯着弘书。

    弘书抿了抿唇,试着将自己代入到阿玛的位置,他刚刚处置了自己的亲儿子,哪怕已经对这个儿子失望,但这种感觉想来也是不好受的。

    他怎么能忽略了阿玛的心情!他真是被这段时间阿玛的偏爱给宠坏了。弘书心中升起自责,单膝点地蹲下,两只手搭上胤禛的膝头,仰起头看着他:“阿玛,对不起,我只顾着高兴您作为帝王的仁慈公正、雷厉风行,却忘了您也是一位父亲,也曾对弘历抱有一腔拳拳父爱,忘了您也会不忍和难过。没有体贴您的心情,我实在愧对您一直以来的爱护。”

    顿了顿,他尝试安慰:“阿玛,您也别想太多,弘历之事是他咎由自取,您惩罚他也是作为父亲的一种教导,做喇嘛也没什么不好,不会缺衣少食、也不会风餐露宿,若是他能明白您的良苦用心,醒悟过来刻苦钻研佛法,即便是身为喇嘛未来也能做出一番成就,说不定还能成为青史留名的高僧呢。”

    “唉。”胤禛抬手,如小时候一般摸了摸儿子的头,叹道,“养不教、父之过,弘历会成如今样子,朕也有很大责任。当年若不是朕疏于管教,今日他也不会……罢,再说这些都晚了。”

    他看向弘书:“小六,朕不会要求你必须做什么,但你要记得,无论何时,都要以大局为重。”

    接下来,胤禛用行动给弘书演示了如何大局为重。

    命工部将四阿哥府改建为寺庙,赐给格鲁派,方丈之位预定给弘历。

    在格鲁活佛的支持下,召集朝臣和藏传佛教各派喇嘛,正式确定在西藏施行金瓶掣签制度,认定永璜为转世灵童的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成为首个试用者。

    黑帽系的高僧当场摇出白签,永璜转世灵童备选身份取消。

    转头胤禛就赐了噶玛噶举派红帽系活佛金龙黄陵伞——这代表红帽系活佛将有资格参与西藏军政事务管理。红帽系和黑帽系即使是在噶举派内部也是出自一家,但两系的矛盾却比噶举派和格鲁派的矛盾还要大,因此红帽系一看到能压过黑帽系的机会,立时向胤禛倒戈,在他们的拉拢支持下,胤禛又将活佛的转世地点规定在一定范围内——活佛如果没有死在这个范围内,那么他就不能有转世,这一系从此就没有活佛,直接玩完。

    这还没完,胤禛又不知怎么地想到了萨迦派,以萨迦法王德高望重为由,赐了一柄黄伞,比金龙黄陵伞也就差一线。

    黑帽系见情况不妙,找上萨迦派,付出一定代价后,两者联合,以出让部分地区为驻藏大臣直辖区的条件,换取参加以驻藏大臣为首的决策机构席位。

    ……

    一系列操作下来,朝廷竟奇迹般地将四大教派全部归拢到以驻藏大臣为首的系统里,并在西藏有了一块不受任何教派牵制的直辖地。

    弘书看的眼花缭乱,直感叹等他拥有这等手腕还不知道要历练多少年——搞实业他自问没什么问题,但搞政治,只能说,他还有的学。

    好在他有阿玛教导,这位九龙夺嫡的胜出者,政治素养可是当世顶尖。

    ——这样想完没多久,他就被打脸了。

    第113章

    阴暗、潮湿,仿佛行走在万年不化的冰洞之中,刺骨的冷意一点点钻进骨头缝里,令人脊骨发寒。

    还有这股仿佛腐烂的肉发酵了一个月的味道,即使隔着厚厚的口罩都让人十分不适。

    弘书皱眉,和这刑部大牢相比,常保蹲过的大理寺监狱都可以和仙境相媲美了。

    为什么他大过年的不好好在家享受偏偏出现在这呢?

    这就要问走在他前方的阿玛了。

    收拾了弘历之后,前朝后宫着实过了一段平静到不正常的日子,没有一个人为弘历发声,仿佛一个好好的皇子突然出家去当和尚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就连四福晋的娘家叔叔马齐,都没对此时发表任何看法,不过从其一个月内连上三道以老病乞休的奏章可以窥见,湖面下的暗涌并没有表面上的那样平静。

    不过这些显然没有影响到胤禛,他雷厉风行地将西藏诸事料理干净、任命颇罗鼐为驻藏大臣总管藏事之后,就放下了这件事,转而开始处理各部这一年的年终总结。

    处理着处理着,就将弘书从宫中拎来了这里。

    “皇阿玛,我们来这是要去见谁?”弘书再次忍不住问道,路上他就问了两次,都被‘到了就知道’敷衍过去。

    胤禛向后斜了他一眼,教训道:“多些耐心。”

    弘书皱皱鼻子:“儿臣就是想不通,什么人值得您亲自来见?传召入宫不行吗?”

    胤禛淡淡地道:“值得朕来见的不是人,而是天下。”

    这话说的弘书就很莫名其妙,咋地,这刑部大牢还关了什么能影响天下大势的人不成?

    康雍乾时期有这样的人吗?他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110-120(第4/14页)

    弘书在困惑中跟着阿玛走到了一间牢房前,狱卒打开牢门,陪同的刑部侍郎上前道:“皇上驾到,罪人曾静,还不叩见圣上。”

    曾静!试图拉拢岳钟琪造反结果被抓、酿成雍正朝最大文字狱的起因,他差点都忘了这个人了!实在是这半年发生的事情太多,曾静被押入刑部审讯后又一直没有后续,让人想关注也无从关注起。

    阿玛原来是来见他,所以这是刑部已经审问出结果了?弘书暗自琢磨,不过曾静案虽然有名,但他这个人也称不上能影响天下大势吧?

    “皇上?皇上!”曾静原不过一个无权无势的秀才而已,也没有多大的家族背景,从他能因为一些谣言就笃信大清将要亡国从而决定造反就能看出,其人并没有多少见识和能力,因此在刑部大牢的这半年,面对生死存亡的抉择,他的心智可以说已经被击溃了,认罪服输的比谁都快,“罪民叩见皇上!罪民叩见皇上!罪民知道错了!求皇上饶命!求皇上饶命!”

    弘书并不奇怪曾静的态度,对他也没有任何同情,在他看来,曾静就是一个古代版的键政家,而且是专注在红墙秘事那个领域的键政家,屁本事没有,整天就会幻想、叫嚣,一遇上真格的跪的比谁都快。

    不过他有些不明白,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叫刑部审了大半年才结束上报呢?

    这个疑问暂时不适合问,目前的场面还是以胤禛为主。

    狱卒搬来椅子,胤禛坐下,看着眼前不断磕头的曾静,平静地道:“你的罪先不说,朕今日来,却是有些问题想问你。”

    曾静战战兢兢地跪着:“您问、你问,罪民一定知无不言!”

    弘书就听见他阿玛说:“我看了你的供词,你说你想造反,是因为对朝廷不满意,觉得我满清是异族,不能统治中原。朕想问你,你凭什么说我满清是异族?凭什么异族又不能统治中原?”

    曾静没想到皇帝会问这么一个问题,他脑子一片空白,愣了半响后才呐呐回答:“罪臣、罪臣是从书上看到的。”

    “吕留良的书?”胤禛平静反问。

    曾静连连点头:“对、对。”

    胤禛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继续道:“朕也看了你说的吕留良的书,朕觉得你的想法不对。”

    曾静茫然:“啊?”

    想起来了,想起来了!辩论啊,这就是大义觉迷录里收录的那个亲自和曾静掰头的现场辩论啊!弘书一边为亲眼见证历史记载的场面而激动,一边又为他阿玛这种较真程度而脚指头扣地。

    他曾静就是一个只会放嘴炮的键盘侠而已,而且已经干脆利落的跪了,你说你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来跟他辩论这个干啥,说服了他也不会有什么成就感啊。

    虽然弘书认为他阿玛没必要来这里和曾静浪费时间,但胤禛却特别认真:“你说我满清是异族,是因为我满清出生在远离中原的边远地区,但我满洲之地早从秦汉起,就已经在中原王朝的治下,我满洲人就和河南人一样,只是中国的一个籍贯而已,何以被尔等称为异族?如果我等为异族,那湖南湖北和山西之地,在夏商周时期还被称呼为苗、荆楚和狁等夷狄,他们岂不也该是异族,但你今日以夷狄骂他们,天下能接受吗?”

    “再说就算我满洲是异族,凭什么就不能一统中原大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革命之国,王朝更迭不断,若因朕为异族而不可,那上古经书中还记载舜为东夷之人,周文王为西夷之人,尔等如今为何又歌颂他们的圣德?甚至炎帝和皇帝,他们的起源之地在当时也被称为北狄。”

    “华夷之说,缘起于晋宋之时……”

    胤禛从华夷之辩的出现说起,引经据典,甚至援引孔子周游列国接受楚国邀请做官来证明,华夷之说的出现是荒谬的,是当时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的各国谁也不能碾压其他国家一统天下,整天不想着如何富国强民而是只想着打嘴仗产生的至卑至陋之见,北方人说南方人是岛夷、南方人说北方人是索虏,明明是一家人,却非要分出个彼此来。更可笑的是,还被尔等这些后人奉为圭臬。

    弘书本来还有些尴尬,但听着听着却觉得他阿玛说的简直太好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并蓄的国家,是以文明传承延续,而不是以什么民族。几千年的王朝更替,各民族的血脉早已交杂融合,血脉上的纯种汉人早已不存在,如今的汉人,更多的是一种地域上的划分,习惯将中原人称为汉人。但事实上,这一点都有待商榷,后世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