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一口气喝了许多水,放下水壶,陈兰君换上一副犹犹豫豫的神情,十分贴合一个学生珍藏自己的学习资料,但碍于同学情面不得不分享的状态。
小年本就是个急性子的人,见她这般吞吞吐吐,越发认定:陈兰君一定是手握了什么非常宝贵且有效的学习资料。
她说:“哎呀!我们都是从农村里来的,又是好姐妹。如果你肯借着学习资料给我。我一定心里记着你的好,以后有什么事,你随便喊我,我一定来帮忙的。”
“可是……”
陈兰君欲言又止,摇摇头。
“可是什么呀?”小年急到要跳脚,说,“只要能让我拿到这学习资料。无论怎么样,都行。”
“倒也没有那么严重。”陈兰君笑了,一种看到鱼儿上钩的喜悦。
说辞是早已准备好的。
“暑假的时候我不是去穗城待了很久吗?在那里,我有幸结识一位大学教授。这套复习资料就是她亲自出的。现在都改革开放了,人家教授的观念也与时俱进,她不是借给我的,是卖给我的。当然这也是看在我面子上,不然我想买还没地方买去。”
“买的时候人家就千叮咛万嘱咐了,说,‘你买这一份只可你自己看,要是被我发现,你拿去给其他同学。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那你以后再向我要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22-30
学习资料。是不可能有的。’”
小年想了想,点头说:“原来是这样。是你买的呀……”
“是。其实人家大教授,也不是为了挣钱,只是要是白来的东西,就容易不珍惜。”
小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是,若是真好的复习资料,的确也值得。”
“是吧,我也是这样想,所以才一咬牙,买了”
陈兰君方才这番说辞,放在后世一听就很扯。然而放在现在,还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在恢复高考的头几年,最愁的其实就是复习资料。由于针对高考的复习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地方的学校,尤其是县里的、乡里的学校,连高考的内容是什么都不一定清楚。
听说一所乡里的学校,直到高考那几天,上了考场,地理卷子发下来,学生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个考试的范围竟然不仅仅是中国地理,还有世界地理!
这一上考场可不就傻了眼了吗?任凭你头悬梁,锥刺股。这没有复习过世界地理,那大几十分的题目是无论如何也答不出来的。
这种信息差在这个年代是十分普遍的。有的时候,成绩不好,可能并不是吃亏在没有本事做出这道题上,而是压根不知道还会出这种题。因此一份靠谱的学习资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而类似的靠谱的学习资料却是少之又少。除非是像刘黎那样,家里有权有势有钱的学生可以搜罗来几种学习资料之外。普通家庭的学生,能弄到一份都是烧高香了。平日里也是将这份学习资料好好藏着掖着,轻易不肯与外人看。
就算是小年一向交往密切的曹红药,虽然平常也很乐于帮同学解答个几道题目什么的。可她手里的复习资料,也是不肯拿出来,给其他朋友看的。
小年曾经试探着问过几次,想说有没有可能借看一下,都被曹红药委婉地拒绝了,于是也不再问。
可是听陈兰君的口风,她竟然是愿意把这学习资料共享出来的吗?
小年激动了。脑海中的想法已经从“我拿到了这份学习资料”到“我考了个好成绩”再到“我上了个好大学”,来了个三联跃。
不行,一定得弄到这份复习资料不可。
小年连忙说:“我以为多大事呢,钱都不是问题,只要能买得到。这事,要麻烦兰姐你好好引荐引荐。”
悄然无息间,“阿兰”晋升成“兰姐”。
陈兰君笑着说:“你如果真的想要的话,我倒是可以托人问一问。”
“真的?太谢谢兰姐了。”
小年振臂欢呼一声。
“不过我可提前告诉你啊,这资料不便宜的。还要算上运输费什么的。如果你要是不接受那就算了,也省得我多费些事。”
“要多少钱呢?”
陈兰君竖起一根食指:“要一元一份呢。”
“啊?那还真有点贵啊。”小年皱起眉。
这个定价正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地步。
贵,但也没有贵到让这些学生高攀不起的地步。属于那种攒一攒还是能攒到的程度。
小年很是纠结,这笔钱花出去。她手里的零花钱可要清空了。
她迟疑着问:“这套资料效果真好吗?”
“这个我也不能打包票。至少我这次能提升那么多分,是靠这个。”陈兰君看出她的犹豫。换了一个话术,劝道,“说实话,我也觉得贵得很。要不就算了吧,说不定对你这种学习不错的学生,它也没有那么明显的效果呢?要不算了吧?”
陈兰君小声嘟囔了一句:“我也懒得给自己找些事。还得托人情,费力不讨好的。”
这一退,反倒让小年下定了决心。陈兰君可以提升,她怎么就不能了?到时候考了好成绩。向家里讨个红包,这钱不也就回来了吗?
想到这里。她下定决心,说:“我要一份!”
担心夜长梦多,陈兰君懒得管这事。小年当晚就把一块钱交出来给了她。
陈兰君皱着眉头收下钱,一副推脱不过的样子,很勉强地说:“行吧,我就帮你跑这一趟,只是这事儿,除非是很亲近的同学,一定不要告诉别人。”
“当然,我一定不会说。”
小年再三保证。
一周之后,陈兰君将一份学习资料交给小年。
由于是第一个客户,她还慷慨地赠送了一份私人解读服务,在银杏林里,将这份学习资料怎么使用,如何配合教学进度都说了一遍。
她所讲述的一些学习理念,至少比现在的要进步十年。
小年自从这一块钱交出去,就处在一种坐立难安的境界。一时想我要得到了复习资料一定能考好,一时又担心这钱会打水漂,说不定没用。反反复复纠结了好久。
这时听陈兰君将这学习资料的用法、亮点详细说来,她越听,一颗心越妥帖。
这一块钱花得还挺值得。当然到底值不值还是得看学习成果。小年心想。
接下来的几日,除了正儿八经的上课时间,小年几乎都在钻研这份学习资料。
数学课,老师讲到一道新题目,在请同学上台讲解时,小年定睛一看,这道题她曾经在那份学习资料上见过,知道两种解法,于是便自信地举起了手。
老师有些意外。按照以往的情况,对于这种新题,小年是不会举手答题的,没那个本事!
为了鼓励这个学生,他跳过了同样举起手的曹红药和刘黎。
“小年,你上来试试做这道题。”
一屋子的同学都盯着她。
被这样的视线注视着,小年走上讲台时,脚还有些发软。她下意识地看了陈兰君一眼。后者给了她一个微笑,一双翦水秋瞳似乎在说“一定没问题的”。
小年于是定了定神,接过老师手中的粉笔,开始按部就班地做题。
按照学习资料所说,要先分析已知的条件,然后再画辅助线。
小年深吸一口气,抬起手的粉笔。
粉笔落在粗糙不平的黑板上,轻微的“嘎吱”响。等粉笔在黑板上的几何体上,画出第一根辅助线时,老师便暗自点头。
小年余光瞥见老师的神情,心里更加平静,一口作气地把整道题的答案解法工工整整地写了出来。
写完了,老师笑吟吟地问:“你觉得你答得怎么样?”
小年摸不着头脑,忐忑道:“唔,应该还行。”
老师看向教室里的学生:“你们觉得呢?”
静了一瞬,陈兰君率先鼓掌,紧接着是曹红药和刘黎,然后响起一片掌声。
小年激动的脸都涨得红彤彤的。
老师笑着拍了两下手,说:“不错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小年同学现在也是开窍了。”
这一件事,顿时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下课的时候,与小年关系不错的同学纷纷来问她。
“小年你真厉害呀,竟然能想到这种做辅助线的方法。”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22-30
“我就说小年一直不错。”
“小年,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学习的新方法?晚自习的时候,我看你做的那资料好像不是我们学校发的吧。”
“是呀,要是可以的话,你也教教我们吧。”
头一次尝试被众人追捧滋味的小年感觉美滋滋。
起先她倒还记着原先对陈兰君的承诺,不对外说。
可是……
小年站在陈兰君面前,脸上有不安和歉意。
“不好意思,阿兰,那些都是我比较信得过的朋友,所以一不小心就说出去了。”她小心翼翼地地试探,“你看,那资料,能不能多弄来几份?”
陈兰君沉着脸,双手交叠抱在胸前:“我弄那么多来,万一你们转头就给我举报了,我找谁说去!”
“不可能的!”小年恨不得指着太阳发誓,“我们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都是同学,觉得不会的。”
陈兰君依旧皱着眉。
小年心里直打鼓,试探着说:“要不,再弄五份?实在不行,三份也行!”
陈兰君叹了口气:“算了,真拿你们没办法。”
她拿出一张纸,说:“把要学习资料的人名字记下来,一定告诉他们,不要再和别人说了。”
小年大喜过望,连忙接过笔,一边写一边保证:“我绝不和别人说了。”
陈兰君侧过头,眼睛里满是笑意。
要是小年当真是那种守口如瓶的人,她也不会挑中她了。
对陈兰君千恩万谢之后,小年离开了银杏林,回教室去。
在教学楼前,她就给其他同学拦住了。
一个和她玩得比较好的同学焦急地问:“怎么样?她答应帮忙了吗?”
小年叹气。
“没答应嘛?”几个同学着急了,“要不我们再找她说说?”“对啊对啊。”
小年清了清嗓子,说:“兰姐啊,也很为难,毕竟是要托人情才能弄来的呀!人家是看在我们都是亲近的同学的份上,我又左劝右劝,好不容易才答应的。”
那些同学笑起来:“还是小年你有面子。”
“那是,谢谢小兰,也多谢兰姐。”
“什么时候能拿到学习资料呀?”
……
七嘴八舌的,小年挥了挥手,说:“这个再说,但有一条,兰姐特意叮嘱了,若是有想搞事的,什么要举报之类的,那么……”
“谁会做这事啊!”一个同学连声叫起来,“谁敢做这事,我们都不会让他好过!”
“对!至少在县一中他就别想亲近了。”
一番表忠心的言论,使小年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另外,别再和别人说起这学习资料的事了哈。”
一个一个拍着胸脯保证不会乱讲。
可真的不会吗?
才怪。
没到两周的功夫,陈兰君印的存货已经销售一空,还额外收了许多全款预售金。
她悄悄算了算,一共收了57元钱。
虽然比不上之前摆摊挣得多,但这个不大占用学习时间,也不需要遭受风吹雨打,也还不错。
看来之后的英语、语文等复习资料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在印资料的时候,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念头,陈兰君就留了一个心眼,分阶段分科目地印复习资料。一份只保一门科目这一学期的重点内容。
只要赢得开门红,这样的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复购率。
陈兰君将钱收好,想了想,又拿出五块钱,给食堂的葛大伯送去。虽然关系不错,但是该分的钱最好不要省,免得节外生枝。
葛大伯原本还不愿意收,说:“我又没出什么力气,哪里能收钱呢?”
陈兰君坚持:“一定得收,权当是我的租金。”
她可怜巴巴地说:“要是不收,我心也不安呀。”
“你这孩子。”葛大伯只得收下,说,“我帮你盯着,如果学校里有什么其他的动静,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