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她的1979 > 正文 120-130

正文 120-13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势力很大的,万一他们家不喜,阻碍二妹的事业怎么办?”

    她看的那些电视剧都是这么写的。

    “大妹,这里毕竟不是香江,”郑梅好笑地说,“怎么,在华国的土地上,还能让什么豪门一手遮天?黄世仁都被枪毙了。”

    “啊,也是的。”凤君也反应过来。在那边呆久了,她也不由自主地将豪门看得太重。其实仔细想想,只要二妹不是改籍嫁到香江去邵家其实奈何她不得。

    至于情伤……凤君琢磨了一下,她家二妹全然不像是会在这方面吃亏的样子,说起来,那位邵公子因此伤神的可能性或许还大些。

    算了,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先帮二妹把这个特别的奥运给度过。其余的,作为家人,他们会坚定不移支持二妹,风雨同舟。

    陈家人想明白了,说来道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搞钱是第一要务!

    第125章

    盛夏, 清晨的阳光已足够炙人。

    鹏程市梧桐快餐厅门前搭了个小棚子,插座拖着长长的电线拉到棚里,连接上电视。

    有熟客进门, 好奇地探头探脑:“这是干什么?”

    “奥运要开幕了,我们华国人新时代第一次出征, 老板讲了,把电视机摆出来, 方便各位老客新客一起看。”店员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 “而且,这一次,我们公司的饮料还是奥运代表团指定饮品呢!更要重视了。”

    “哦,什么时候比赛呀, 我到时候也来。”

    “喏, 小黑板上写着比赛时间呢!”

    棚子搭好,电视机安设好, 录音机也抱出来,喂一盘磁带,反复播放“告诉世界我们来了”的音乐, 大红的横幅也张贴好了, “热烈庆祝我公司旗下饮料运动力当选奥运代表团唯一指定饮料”。

    餐厅的位置本就离火车站很近,但还怕不够瞩目,花钱雇了一群放暑假的学生去热闹街口发放宣传物。

    中学生头一次挣钱, 很激动,十分卖力地拦住路人:“你好, 正梅公司推出奥运特别季活动, 请了解一下……”

    大热天的,路人赶着去工作本就烦躁, 听见像是发广告的,下意识的就说不要。鹏程市经济活跃,早就有小传单的。

    然而抬头瞟一眼,发现竟然是一把塑料小扇子。

    原本拒绝的话就转了一个弯:“不要……算了,我看看吧。”

    说着,将扇子拿过来,边扇风边走,到了单位,往办公桌后的椅子里一窝,骂两句天热,顺带看一看扇子。

    “喜迎奥运,庆祝本公司旗下饮料运动力当选奥运代表团唯一指定饮料,推出一系列活动。梧桐餐厅奥运餐九折,姐姐牌方便面奥运版买十送一,幸食记奥运零食包九折……”

    坐在对面的同事从纸堆里抬起头,扶了扶眼镜:“你这小扇子哪里买的,还挺好看的。”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120-130

    “白送的,做广告呢。”

    “我瞧瞧。”

    同事拿过来一看,说:“我到时候也拿一个去,这正梅公司还挺会做广告的。”

    结果,中午的盒饭一送来。这两人都笑了,好家伙,今天的盒饭上都贴了一张小纸片,也是正梅公司奥运季的宣传语。

    这样声势浩大的宣传,等到奥运会真正开始之时,正梅公司旗下各个业务部门都迎来了不错的增长。

    餐厅门口的电视机前,更是一开机就围拢了一圈人。

    餐厅二楼的办公室,却与喧嚣不同,气氛是沉静而令人安心的。

    邵清和立在窗边,望一望外面:“这样多人。”

    “嗯,在意料之中。”陈兰君把一杯柠檬茶握在手里,说,“我们太需要一场胜利了。而现在,正是胜利要到来的时刻。”

    奥运会对于华国人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曾几何时,“东亚病夫”这四个字如同魔咒一样,悬在每个人的心里,这长久被压抑的情感,在这个夏日,因为中国代表团出征奥运会而重新被点燃。

    真的就如同她们做广告的那首主题曲一向,想要“告诉世界我来了”。

    正因为如此,她的营销才能进展的如此顺利,因时间条件各方面的限制,其实宣传手段算得上质朴,并没有什么创新。但是就冲着“奥运”这两个字,就有许多顾客愿意买单。譬如换上标有奥运季标语的饭盒卡片后,订购盒饭的数量竟然又引来一番增长,也有许多愿意买含“运动力”的盒饭套餐的,就想表达一下支持。

    也正因为如此,就算她的帐面上,除了必要的储备金,钱几乎花得精光,还倒欠贷款一百万。她也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喝柠檬茶。

    只要这次奥运,华国赢来第一块金牌,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柠檬茶的冰爽透过瓷杯,解了手掌心的燥热。

    陈兰君抬起眼,却发现邵清和正凝眸自己,带了一点点笑意。

    “怎么了,我脸上沾到什么了?”她下意识擦了擦嘴角,什么都没有。

    “没有,我只是,觉得你很美。”

    “那当然。”陈兰君昂起下巴,“说点我不知道的。”

    邵清和凑近,说:“唔,那你知道我为何中意你吗?”

    “因为你有眼光。”说出口,陈兰君自己都笑了。

    邵清和也笑:“原因之一,大概就是你有一种特别的feel.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他想了想,说:“靠近你,好像就会对这个时代、对这个世界多一点信任。”

    “原来还有这种感觉,”陈兰君伸出手,说,“那得收费,才让你汲取一些力量。”

    “可以选择以一个吻来支付吗?”

    陈兰君坐在扶手椅上,指了指右脸颊:“你试一试,也许久知道了。”

    他俯身,将日光遮挡了一部分,将要触碰的瞬间,忽然听见外头迸发出一阵热烈的喊声!

    “好耶!”

    “我们赢了!金牌是我们的!”

    “叼你妈,看谁还敢叫我们东亚病夫!”

    像是一滴水入油锅,整个街道都沸腾了。

    邵清和与陈兰君双双望向窗外。

    “是拿下第一块金牌了?”邵清和问。

    “应该是。”陈兰君起身,快步朝窗口走去,不忘回首向他一笑,“先欠着,稍后我会来收报酬。”

    华国奥运代表团拿下首金的消息,比风还要快传遍了大江南北。

    陈兰君也像被风催着一样,忙得脚不沾地。

    她直接坐火车去穗城,找许主编,几乎是逐字逐句地,盯着她写新闻稿。

    之前的种种活动,影响力范围有限,只有报纸新闻,才能将运动力的存在感最大化。

    “标题确定就是这个?会不会有点太过了?”编辑最后一次和陈兰君确认。

    “不会,刚刚好。”

    她盯着《震惊,奥运第一块金牌背后竟然有一种神奇饮料!》的新闻标题,拍板道:“就这样发。”

    别说限制噱头营销的广告法,就是广告都还在摸索阶段呢!不这个时候搞一波大新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是时候让华国接受一点震惊体的震撼了。

    第126章

    报纸拿到手, 随手一翻,胡姐的视线被一行标题吸引。

    《震惊!东方代表团奥运金牌背后的神奇饮料!》

    她顺着标题往下看,铅字密密麻麻, 记叙了一种名为“运动力”的饮料,对于运动健儿们恢复体力有如何如何帮助, 饮料厂商是如何慷慨捐款资助奥运健儿。

    快速浏览完这篇报道,胡姐抓起报纸就往外冲。

    走廊光线有些暗, 这一层朝阴的楼层是海城食品供应大厦的办公楼层, 隐隐可以听见楼下往来顾客的热闹声响。

    “这个月订购的饮料单领导签字了吗?”

    办公室里坐的的一人抬起头:“没呢,昨天领导外出开会去了,我正要去找签字呢。”

    “把单子给我,我要改一下。”

    作为进货部副主任, 胡姐的话, 小职员不敢不听,连忙递上。

    胡姐扫一眼单子, 从办公桌上拿起一支铅笔,唰唰的在饮料目录上写上“运动力”,且备注要100箱。

    小职员看到了, 有些吃惊:“这, 这未免多了一些吧?”

    胡姐点了点报纸上的标题:“你报纸拿了没有?好好看看这一篇,这种饮料这两月的销量绝对不低的。”

    说话间就去找领导,向他汇报这次临时的修改。

    带来的报纸摊开, 听完胡姐的汇报,领导有些狐疑:“能行吗?小胡, 你和这家厂……”

    “没有任何关系。”胡姐斩钉截铁讲, 又说,“不过, 马上就有了,我会亲自和那边打电话沟通货的事,要他们早日送货来。”

    领导沉吟一会儿,说:“你确定了?小胡,马上就要开部门会了。”

    部门的部长一职仍缺着,这个节骨眼上,无疑是在下赌注。

    胡姐犹豫了两秒钟,点了点头:“我看好这个。”

    签完字,她拨打电话,要接线员转穗城第四食品厂。

    电话叮铃铃响起,那边接通:“你好,这是第四食品厂。”

    “你们是生产运动力的厂家吗?”

    “是的。”

    “我需要一百箱的货,要尽快到,可以安排吗?”

    “可以的!”

    ……

    放下电话,庞小芃扭头看向办公室里坐着的陈兰君与童彤,难掩喜色地说:“刚才竟然是海城食品供销大厦的电话!他们要一百箱!”

    这算是报道发出以来,收到的开头最大,订货量最多的一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120-130

    家供销商。

    “一百箱,”童彤有些吃惊,“这么多呀,不愧是大城市。”

    庞小芃捂着心口,说:“是啊,幸亏兰姐吩咐了要备足货,不然也赶不上,对方要求的很急呢。”

    童彤抿了抿嘴,之前她还稍稍对大量备货这一条提出过反对意见。毕竟账面上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还大量备货,让人压力很大。

    可这一下,也不得不承认,兰姐是对的。

    陈兰君只是笑着说:“行了,别守在这里了,让电话员来接就是,我们都去督促发货的事。拿到单子才是第一步。”

    到底产品行不行,还要看市场的反馈。

    马不停蹄地准备打包、联系铁路部门、车辆管理部门,找人疏通关系批车厢……七里八里的事情一大堆。

    终于赶在几日之内,将“运动力”发了出去。

    天蒙蒙亮时,驾驶到供销大厦后门前,货车熄灭大灯,等在旁边的员工活动活动筋骨,上去搬东西。

    胡姐立在路边,太阳光还没出来,却觉得一身衣衫汗湿了。

    她这两天也没睡好,一时担心对方没有那么多存货,一时担心对方发不出货物,之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他们和一些厂对接,对方就是拖拖拉拉几个月才把东西送来!

    这在计划年代是常有的事,毕竟工人们都是准点上下班,联系货运也要时间,许多厂是收到订单任务才开始慢悠悠进入制作环节,只要赶在盘点之前完成任务就算完了。即使是家大业大如供销大厦,也免不了被这样的厂家拖几回。

    幸好这一次这个“运动力”的生产厂家反应很及时,几天就把货送过来了。欣慰之余,胡姐也很敬佩。

    这样的反应速度,货一定是提前生产好的,并且数量很多。这个厂的负责人一定很有魄力,不然不会冒着风险提前大规模备货。这样想想,胡姐对于这种饮料的印象又好几分。

    “胡主任,你过来看看!”搬货的工人嚷嚷起来。

    “怎么了?”

    胡姐心一沉,难道是送来的东西有什么问题?她连忙从货箱的夹缝中挤到前面去,却见工人递过来一个类似于装画的圆卷筒。

    打开一看,是两张大的商品海报。

    “看奥运,饮运动力,为国争光”

    紧着一瓶巨大的“运动力”照片。甚至还附上了两副竹架,和一封信,信里客客气气地交代:尊敬的供销商,你好,这里是两副产品海报,可用竹架支起来,放在商店门口,为商店吸引更多的顾客。因是第一次合作,他们额外送了半箱饮料,可以用做试味,如果销售情况不好,可以全部退回,祝合作愉快云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