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她的1979 > 正文 120-130

正文 120-13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如果之前胡姐只是对于这个厂商有好感,看完海报与信之后,她只恨不得见一见那位厂商负责人。

    一看就是很灵光的人才啊!

    产品海报用石头压了,摆在进门旁边的台阶上。来来往往的客人瞧见了,都要多看几眼。

    新鲜嘛!

    虽然现在做广告的多,海报也多,但这样放在供销大厦门口的立式海报架,还真没怎么见过。

    一见,发现是“运动力”的广告,联想到所瞧见的新闻报道,所听过的产品的歌,便有点兴趣走到柜台前。

    再一望,饮料柜台那边堆了好多“运动力”呢。

    呦,还是易拉罐包装的,在一众玻璃瓶饮料里,显得格外高级。

    于是不少客人便指着那一堆,说:“给我来一瓶这个……”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大大小小的供销商店、供销社同步上演着。

    “胡主任,这批‘运动力’已经卖出三分之二了!”

    “那要补货了。”胡姐拿起电话,拨通,这一次打算要两百箱。

    然而对方的电话员有些为难:“不好意思,现在厂里的存货已经都发完了,正在加班加点生产。”

    “要多久呢?我们之前可是大量订货的。”

    “是的,很感谢。我立刻帮你登记,开一张批条给你,一旦生产好了,立刻给你发出去好吗?”

    ……胡姐沉默了一瞬,立刻让他开条子。

    好家伙,饮料都用上批条了。

    这是真的卖爆了。

    第127章

    还没到开工时间, 厂房门口竟奇异的堵车了,三四辆货车堵在工厂铁门前,司机吊着烟, 眼睛盯着大门。

    一见门开,立刻跳下车往里, 嚷嚷着:“我是某某地供销社的,来拖货。”

    “唉唉唉, 我有条子的老哥, 该是我先拖走。”

    ……

    吵吵嚷嚷,开始新的一天,“运动力”才从流水线上转出来,立刻有人拖货, 甚至有怕被插队的, 直接守在最后一道工序的车间外,出来一箱抱走一箱。

    如此热火朝天的局面, 又进一步推动了“运动力”的销售。

    许多经销商一看,呵,这么多人抢, 一定是好东西, 于是也忙不迭的来工厂下单。

    连续两个月,童彤与庞小芃忙得脚不沾地,庞小芃主要盯着车间出货, 童彤除了守在厂房内协调各项事宜外,还要去各种表彰会, 以及接各级领导的指示开条子。

    陈兰君也没闲着, 趁这个机会,她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信息整理起来, 写在一本记事本上,譬如海城供销大厦经理胡姐的电话,或者燕京某某商店的电话。

    这可是宝贵的客户资料,一定要记好、且维护好关系的。

    等到奥运会结束,“运动力”的销量却仍在增长。

    粗略统计了一下,这个夏天,销售额竟然达到了四百六十七万!

    这个数字一出来,姐姐凤君冷静地要求财务再算几遍。

    财务算了之后,她还有些不敢信,回到办公室,自己又翻出草稿纸与笔,伏在案上算了两回。

    确认无误之后,她长长吁了一口气,把手搭在陈兰君肩上:“好了,你那个贷款可以还了。”

    天晓得她快被妹妹这笔大额数字贷款给压得有多么喘不过气来。

    闭上眼睛都是陈兰君还不上这个钱,被捉去坐牢,把牢底坐穿。

    这一下终于心安了。

    陈兰君只是笑:“还贷款当然够了,姐姐,你要对我有信心。”

    “行了,”凤君哼哼道,“既然结果很好,我也该回去了,好久没瞧见茜茜了。”

    “再等两天,我和你一起到鹏程市去。”陈兰君说。

    凤君皱起眉,看了看窗外,见左右无人,说:“不是,你还真要去那单位报道啊?你这厂子都能赚几百万了,你去拿那个死工资,几世都到不了这个数的。”

    “而且,”她压低了声音,“这正是出成绩的时候,你一走,说不定要出什么乱子。”

    这些天,由于“运动力”的销售成绩非常好,常常有新闻报道,然而陈兰君不爱出面,于是每每报道的主要对象就是童彤和庞小芃。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120-130

    童彤是年轻厂长,是返城知青,正好符合时代热点,于是与她有关的报道特别多,篇篇都是称赞她年少有为,是新时代新青年的代表云云。

    虽然这么说也不错,但是凤君看那些报道,总有些轻微的不舒服,明明这些荣誉该落到陈兰君头上的,结果为大众所瞩目的确是另一个人。

    陈兰君望向她,说:“我知道姐姐是为我好,只是现在童彤出去当这个典型,确实是有利于’运动力’的推广。”

    说到底,陈兰君是个体户,是私人企业。在如今的大背景下,政界领导还是更偏爱国企,而童彤正好迎合了这个期待。

    凤君摇了摇头,说:“你心里有数就好。我只是想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明白的。”

    虽然在姐姐面前表现得一副笃定的模样,当但凤君离开,办公室只剩下陈兰君一人时,她的表情微微有些凝重。

    “运动力”的红红火火背后,确实是存在隐患的,主要是因为这一种饮料是两家合作的产品。

    现在虽然正梅集团与第四食品厂合作得亲亲热热,宛如姐妹,可是万一有朝一日,若是观念不同,或者是有别的麻烦,发生冲突了怎么办?

    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正梅集团的被动在于,没有自己的工厂和生产线,“运动力”饮料的生产目前依赖第四食品厂。

    这就相当于没有枪的部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若是不幸,有朝一日两家真的翻脸,正梅集团会非常被动。

    抬起眼,陈兰君做了一个决定,到鹏程市之后,建立自有工厂这件事必须提上议程。

    只是这说法得恰当,不能平白伤了姐妹之间的感情。

    践行的欢送宴,也相当于是庆功宴。

    特意在大酒店里定了一个包厢,陈兰君、凤君、童彤、庞小芃以及工厂的几位骨干员工都来了。

    一进包间,童彤便指着上座请陈兰君坐:“兰姐,你坐。”

    姿态放得很端正。

    陈兰君笑了一下:“没事,我们之间也没那么多讲究。要不你坐那边?”

    “那怎么行呢,”童彤也跟着笑,“我能挨着兰姐坐已经十分心满意足了。要不是你,我们连这桌饭都够不上呢。”

    众人都笑起来。

    最终还是陈兰君坐上座,凤君坐在她左边,童彤坐在右边。

    菜单自然而然递到陈兰君手上。

    看了一圈,陈兰君点了烧鹅、白灼菜心,又依次让其余人点菜。

    按理说要喝点酒,可是主席的几位女子都不爱在这种场合喝酒,嫌劝酒之风不舒服,于是还是喝龙井茶。

    陈兰君吃了两块烧鸭,又吃了几块红米肠,吃饱了,才端起小茶碗,浅酌了一口,说:“这些天辛苦大家,’运动力’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只是销售火爆,我们的生产却更不上了。这次我去鹏程市,也去看看有无合适的厂房,可以作为新的厂房使用的。”

    “我和兰姐想到一块去了,”童彤笑着说,“确实要扩大生产线。不然,我批条都不敢给开了,只是要麻烦兰姐多看一看。”

    “都是为自己的产品做事,谈不上麻烦。”

    “嗯。其实我前两天和领导吃饭,他们也提了一个主意。”童彤说,“领导是建议我们,可以承包其他效益不太好的饮料厂。”

    “哪位领导说的?”

    童彤把声音压低:“彭市长,就是那位主管工业的。”

    陈兰君端茶的手一顿。

    主管领导既然发话了,没有动作肯定说不过去。那么就势必要承包其他效益不好的饮料厂。

    她正色道:“既然这样,你那边也要好好考察一下,有合适的小厂,确实可以试着先承包下来。”

    童彤连连点头:“会的,兰姐。”

    一顿饭下来,言笑晏晏,陈兰君顺便提了想要分红还贷款的事,童彤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按照之前商定的五五分,将这一次的一半利润等分出来。

    将银行支票递给她时,童彤言辞真切地说:“兰姐,请你相信,我永远把你当姐。”

    陈兰君伸手,抱了她一抱:“好,我相信的。”

    第128章

    教学楼为阳光所照, 空气中浮动着新漆的气味。

    陈兰君沿着台阶走上去,连带着白色长裙一角微微摆动。旁边过路的人忍不住向她看多两眼。

    “你好,我是来报道的。”陈兰君敲一敲办公室的门, 落落大方的自我介绍,一边将所带的材料从包里拿出来。

    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女子接过报到证, 打量了她一眼:“欢迎,陈同志, 我是□□, 是我们支部书记。材料都带齐了吗?”

    “基本都带来了,请蔡书记看看有无遗漏。”

    蔡书记检查了一番,点头说:“行,我先带你去办组织关系转入。”

    他们前后脚刚出门, 教研室里其他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停下手里的活, 开始议论起来:

    “这位就是那个最后报道的陈兰君啊。”

    “她还真是踩着报到的最后一天来。”

    “看着好像有点清高。”

    这年头,大家基本上抱着“一进单位, 就是一生的同事”概念,对彼此的情况都很关注。陈兰君是最晚报道的一个,人也好看, 因此同事们八卦起来尤为有兴趣。

    陈兰君填各种征集家庭信息的表格时, 就有几个好奇的人凑到这一间档案室里来,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实际眼光都往陈兰君身上瞥。

    看到填父母户口时, 一位同事问:“咦,你是本地人吗?那怎么这么晚才来报道。”

    “算是新本地人吧。”陈兰君说, “我父母的户口前年从乡下迁过来的。”

    “是工作调动吗?”

    “买了房。”陈兰君轻描淡写道。

    听得人可没那么淡定:“是配备户口的那种吗?那很贵诶!”

    “是, 我有个姐姐在香江。”

    “啊,难怪。”

    打听到想要的信息, 那人就抱了一个文件心满意足地出去。陈兰君不抬头也知道,他肯定是与其他人分享这个八卦去了。

    她不自觉弯了弯嘴角。

    想来新同事们很快就能知道,她的职场人设了。家里有人在香江,很有本事,能买得起房将父母户口搬过来,本人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这样的人设属于稍微有点背景,但也没到让人忌惮的程度,最适合陈兰君这种还要搞“副业”的人。

    知道她家里有些背景,一些活就不会轻易堆到她头上,这样很好。

    办好手续,陈兰君的户口也换成了“鹏程市”,只不过也有条件,至少要在学校内工作两年。一并更换的还有油粮本等物资领取本。按照定级,陈兰君一个月的工资是每月68元,学校提供住宿,但是是一个三人间。

    听说之后,陈兰君便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120-130

    表示宿舍的话,她不会长住,因为家在这里。如果学校的住房紧张,这间宿舍可以分配给其他人。

    这句话听得蔡书记心里舒服,她是很讲原则的人,认为大家都要一心为了学校的发展努力,而绝不是扯后腿。学校里也有在本地有住处的,但还要占一个住宿名额,为了方便放东西。像陈兰君这样主动提出来不需要管住宿的,确实令她有好感。

    眼看到了饭店,蔡书记领她去食堂打饭——用的是蔡书记的饭票。

    “来的第一顿,我请你。”

    陈兰君头一天来,没带饭盒。教工食堂的师傅便用一个搪瓷缸子给她打饭打菜,底下铺着一层米饭,上边浇着土豆丝烧肉、烧冬瓜。

    边吃,蔡书记边简单地和她介绍一下情况。作为本科毕业生,她现在主要的工作,是给教授当助教,熟悉上课的流程,为交一门基础课程做准备,顺便要管一下学生。下周一正式开学上班。

    熟悉了一圈环境,陈兰君离开校园,喊了一辆的士,匆匆离开。

    的士在一家银行前停稳,表哥赵宏已经在里面等她许久。

    有一个男的正在与赵宏聊天,脖子上挂着一串大金链,手舞足蹈的,陈兰君走过去,听到了几句:“……那可是比银行贷款来钱还快得多。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