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的《她的1979》140-150
第141章
穗城, 第四食品厂。
已近年关,虽然还未到放假的时候,但年味已经悄然而至, 毕竟生产线上的零食已经换上了新年包装,红红火火, 看着很喜庆。工人们的脸上也有笑意,一边干活一边闲聊几句, 说说过年走亲戚、年夜饭打算如何预备的事。
在一众喜气洋洋的氛围间, 匆匆从走廊走过的庞小芃,却是伴着一张脸。
有过路的厂干部向她打招呼:“走这么急,有事?”
庞小芃只是冷笑:“嗯,找厂长。”
这回答, 一看就知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厂干部知趣地闭嘴,目送庞小芃从楼梯拐角往上。直到瞧不见她的身影, 才和身边人议论。
庞主任这模样,大约是和童厂长闹矛盾了吧?
庞小芃一口气冲到办公室,把门扭开, 里边一个干部正在向童彤汇报。
因她的闯入, 汇报声戛然而止。
童彤看了一眼庞小芃,说:“行了,之后再汇报吧, 你先去忙你的。”
干部的目光在童彤与庞小芃之间打了个转,立刻抱起材料往外走, 还贴心地带上门。
啪嗒一声响, 办公室门关上。
庞小芃上前几步,两只手压在办公桌上, 俯身问:“给兰姐那边的汇款是怎么回事?”
童彤望着她,撇了撇嘴:“她还是第一时间给你打了电话。”
“不是电话,”庞小芃说,“我自己查帐看出来的。”
她向来很少生气,此时一副怒容:“你少打了五百万,这笔帐也没有让我看到。”
庞小芃静静看着她:“不是我,是领导提的。上次去开会,汇报情况时,上边指出,这些大额广告费用都是合资的正梅集团要求的支出,核算利润时,应该扣在它们方。”
“不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庞小芃拍桌子,“广告是那边提议要做,可是效果特别好,也促进了‘运动力’的销售,增幅和利润都是摆在那里的!总不能吃肉的时候吃得痛快,要算账了就栽到人家头上。”
童彤很疲惫地捏了捏鼻梁:“你别和我说,你和上面说去。”
庞小芃冷笑:“上面、上面,你也不用什么事都让上面顶。我看,你自己也未必不想这么做,好彰显自己的能耐。毕竟,她那少了,你这不就多了?好大的功绩呢。”
一瞬间,童彤就被激怒了:“庞小芃!说话前你自己好好想想清楚,你到底是我们第四食品厂的主任,还是正梅公司的外派员工?”
她一下子站起来,指着庞小芃的鼻子说:“我也忍你很久了,别在那里教我做事。这个厂里,归根结底,我说了算!”
掷地有声。
一时无言。
庞小芃最终甩门而去。
鹏程市。
已放寒假,陈兰君轻闲了不少,要来分账明细,厚厚地一大叠纸,窝在家里的沙发上看。
钱少了那么多,必然是有个理由的。
童彤那边当天就打了电话,同她解释这件事。
扣下的钱款主要是营销费用。要知道,在“运动力”之后,市面上又出了好几种运动型饮料产品,一个个都吹得很厉害,讲自己的功效如何如何好,能怎样恢复精力,吹得天花乱坠,也真的吸引到了一些消费者。
为了使“运动力”进一步抢占市场,同时巩固品牌在消费者心里的形象,陈兰君提议继续承包大运会的广告位,并且持续在电视、电台上投放广告。虽然已经打出了名气,但是不巩固不进取,就相当于退步。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第四食品厂收到提议之后,开了许多个会,找了几次领导,七里八里一堆流程,眼看大运会的时机都要错过了,同意的正式文件还没下来。
童彤也是回了两三个电话,专程与她解释:“真是不好意思,我们的流程非常繁琐。”
陈兰君耐着性子等了许久,直到实在等不及了,再等别的运动饮料就要抢占赞助名额了。于是她直接从正梅公司账上拨了这笔费用,使“运动力”饮料的广告招牌挂满了运动场。
效果非常好,运动力的销量呈现圆弧形上升。
童彤也很高兴,事后将钱汇了过来,夸她果断,抓住了时机。
两家公司合资,但内地的销售渠道主要在第四食品厂处,货品回款也是他们的账户。因此早有约定,等年底,统一分账。
原以为过后就没事了,谁知这个坑竟然在年底的时候等着她。
第四食品厂的意思是,这钱,经过事后查明,我们没有收到正式文件要出,所以这笔开销是你们正梅公司自作主张,自己出的,那么当然该自己承担。
其余几笔开支,也大致如此,不过没有垫钱这一步骤,是她令庞小芃直接签字放款。
结果到这时候,全部算在了正梅公司的帐上。
陈兰君放下报表,一脸无语。
……这也是令人无话可说。
要较起真来,当时第四食品厂确实没有正式的有公章有领导签字的红头文件说要拨款。可真的能做到这地步,也是出乎陈兰君意料之外的。
她把报表放在,仰躺在沙发里,望着天花板发呆。
直到电话铃声打断了空气的沉静。
陈兰君挣扎着起身,去接电话:“喂,请问哪里?”
那边静了一会儿,才有声音,和背后嘈杂的声音比起来,格外的小:“兰姐……是我。”
是庞小芃。
这不是外地号码转接,是本地的转接,陈兰君立刻反应过来,问:“怎么了?你到鹏程市了?”
“嗯,”庞小芃的声音听起来很沮丧,“我在火车站。”
与童彤大吵一架后,庞小芃把自己关进了房间,几天都没去上班,像生了一场病一样的难受。
事情怎么就成了这样?是因为自己,兰姐才认识童彤的,才会有这些事。那么算起来,自己也有不可或缺的责任。
一日午后醒来,望见窗前的一块金色阳光,她有些发怔,起身抓抓头发,去火车站买票。
坐了一日的火车,抵达站台,庞小芃给陈兰君打了个电话,就坐在站台前面发呆。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听见有声音喊她:“小芃?”
抬起头,是陈兰君。
庞小芃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兰姐……”
陈兰君无奈地一笑,展开了双臂:“好啦。”
她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温暖:“坐了这么久的车,饿了吧?走,先吃饭去。”
第142章
一到饭点, 工地旁的空地就长出许多小推车来,卖肠粉的,卖盒饭的, 卖凉茶的……各种吆喝声夹杂在一起,掺和着食客天南海北的方言, 一同沉浸在食物的香气里。
在这些小摊中,一张油腻腻的木制简易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她的1979》140-150
小桌旁, 陈兰君拉着庞小芃坐下, 冲老板招呼:“来两份肠粉。”
“好,先坐着,就上来。”
两份温热的肠粉,盛在撕成一半的塑料盒里, 往桌上一摆。
酱汁浇上去, 无比的熟悉。
庞小芃都有些愣住了。
陈兰君拉开一次性木筷子,蹭掉上面的毛刺, 见她没有及时来接,只是怔怔的望着,笑着说:“是不是很熟悉?说起来, 你最早跟我们学摆知青小摊的时候, 我们也是做这种肠粉呢。”
说起来还真有点怀念,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关于知青小摊的回忆很多是辛苦的滋味, 但那时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做事的喜悦,也是真实的。
庞小芃显然也回忆起了往事, 嘴角有了微微的弧度。
“其实我刚开始, 还不小心烫了手,怕兰姐嫌弃我笨不带我, 硬是不敢说。”
虽然手背都烫红了,也只装作没事,背过身去用凉水猛冲。
陈兰君笑着说:“我倒是有点察觉,那时候想,你一定是很想跟我一起学摆摊。所以我选了你,果然没有看错。”
她伸出手,轻轻搭在庞小芃的手背上,说:“现在好了,我们的小摊到现在也算是有千万级,算大生意了。”
庞小芃淡淡地笑了一笑:“是,现在钱是赚到了,只是感觉……有些人也渐行渐远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陈兰君的语气很平静,“再说,你若是指童彤的话,她本来也不算是最早和我们一起拼搏的。说句实话,我的确更看重你。”
听见这一句话,庞小芃深深看了她一眼,很诚恳地说:“兰姐,我不在那里干了,到你这里来,好不好?”
“当然好,”陈兰君指着后面已经竣工的办公楼说,“只要你愿意,这后面的办公楼一定有你的位置。只是,你可想清楚了?”
一旦这样决定,基本上庞小芃与童彤的情谊也算划上句号。她们也是自小的交情,若不到没有办法,陈兰君并不想逼她做选择。何况,陈兰君是知道庞小芃家里的情况的,她家人更看重国企的名头,也希望她能留在当地。
庞小芃点了点头,神情很坚决:“我想清楚了,兰姐,我还是想和你干。”
话说开了,她也没有忌讳了,将自己在第四食品厂工作时的不满都说了出来。最开始双方携手更新配方、更新包装时感觉很好,但真的开始赚钱,且盈利不少之后,渐渐地工作氛围就变了。
有一部分第四食品厂的正式工,开始将事情推到临时工身上,自己乐得躲清闲,脚不踏工厂车间,反倒把办公室的门一关,打牌打一天。对待幸食记的订单态度也懒散了许多,全然有些把这订单当作以前上头下命令给计划生产时的情形,有点小误差也不当回事。
庞小芃批评了两次,人家还顶嘴,气得她立了规矩,下次再犯就扣钱。结果真的就来了第三次,并且导致一批产品不大标准,还想蒙混过关,被庞小芃查出来了,当下表示要扣钱。
“结果你猜他怎么说,”隔了好些时候,想起那时候的场景庞小芃都生气,“那个男的直接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就是资本家的走狗,周扒皮!你算什么东西!还想压榨工人阶级扣钱!’兰姐你说,这叫什么话?”
两人当即大吵一架,一直闹到童彤那里去。童彤两边和稀泥,暗地里与庞小芃说,那个男的是某某领导的亲戚,最终只是口头批评了一番了事。
庞小芃忿忿地说:“他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这才好过了,一个个就抖起来了。现在又闹出分红扣押的事,兰姐,你还是趁早跟他们散了,自己做自己的生意!”
“我会好好考虑,”陈兰君将肠粉往她那里推了推,“先吃吧,都快冷了。”
吃完饭,陈兰君领着庞小芃去新建成的员工宿舍:“这一间的朝向好,也宽敞,里面的家具虽然是二手家具,但也很新。你若不喜欢,之后我再给你换。”
“不用不用,”庞小芃说,“这就很好。”
“你先在这住着,等年过了,我和你一起去穗城。”
安顿好庞小芃,陈兰君回到父母家,一推开门,正在盯着茜茜背英文的凤君就抬起头看她:“小芃安顿好了吗?”
“嗯,”陈兰君往沙发上一坐,“她应该是铁了心要来跟我了。”
凤君让茜茜自己做功课,拉着陈兰君进了房间,问:“那么,你是怎么想的?”
这件事牵涉到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更是一种试探。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一次倘若正梅集团没有反应,那么下一次第四食品厂一定会更进一步。
陈兰君揉一揉太阳穴,问:“姐姐的意思呢?”
“要我说,该分就分。”凤君在香江待了多年,也听多了收音机里那些企业分分合合的新闻,只觉这也是常事。
陈兰君叹了一口气,往床铺上一倒,望着空白的天花板说:“和童彤闹翻了是小事,就是和第四食品厂闹翻了也没什么,最要紧的,是管第四食品厂的人。”
第四食品厂是国营厂,又因近来收益狂增,是在领导那里留了印象的。
拿这次的事来讲,陈兰君觉得,就算童彤的胆子渐渐养大了,但凭着她的性格,她昧个几十万利润就顶天了。能达到百万,那一定是背后的领导有授意。
真正的难题,是如何处置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除非正梅集团的产品以后再不卖到穗城了,否则她就一定要小心处理,不能真正的“一刀两断”。
想了一日,陈兰君跑去给老亮拜早年,顺便说一说如今的困境。
去之前,她特意把眼睛揉了揉,头发也散散披着,一副柔弱女子的样子。
因新工业区的建成,老亮的政绩有目共睹,家门也是炙手可热。好一会儿,才单独来见陈兰君。
听完之后,老亮讲:“这事确实棘手,我不建议你直接断了与穗城第四食品厂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