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8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提供的《在荒岛种田后我成神了》60-80

    第61章

    在大国师的一力坚持下, 海平府补办的海祭如期举行。

    然而,在海祭上, 大国师和三王子这两位主祭人都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海平府民众们不知情, 俱都虔诚叩首,在祭台下合十双掌祈求海神爷爷息怒————那么大一块平地塌陷成海湖,着实让人心里惧怕。

    所以, 尽管为了补办这一场盛大的海祭所加征的祭神税几乎掏空了普通民众的积蓄, 他们仍然不敢对海神爷爷有什么微词。

    钱没了,还可以再赚。

    可要是海神爷爷继续发怒, 他们命都没了,到那时, 可就什么都没了。

    只有一些不被允许靠近海神庙,也不许参加海祭的妇人有些忧心忡忡。她们平日里操持家用,这次重新补办海祭征收的祭神税使她们本就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

    一家子里的男主人倒不怎么需要操心的,因为再怎么样,家中的老母妻子也不可能饿着他。可这一场海祭办完, 恐怕又要有许多妇人吃不上饭了。

    海神庙的海祭仪式盛大又隆重, 国都来的兵丁们抬着海神爷爷的雕像在海平府里游街, 道路两旁,男人们纷纷跪地叩首参拜。这是男人们的特权, 也是海神爷爷赐给他们的荣耀。

    女人们不允许出现在海祭范围内, 因此整个海平府的女人们今日都只能关上门,待在家里, 免得给海祭带来了阴气惹得海神爷爷不喜。

    与满街繁华只有一路之隔的陈旧的瓦房里, 三四个女孩儿小猫似的围着干瘦的母亲, 肚子饿得咕咕叫。可那位母亲手里端着的半碗米糊只喂给了面色红润的小儿子。

    一个小女孩眼巴巴的看着米糊, 小声喊道:“娘亲饿”

    干瘦的母亲长叹了一口气, 拍了拍女儿伶仃的小身板:“去睡一会吧,睡着了就不饿了。”

    他们家今年的粮食和积蓄大多都交了补办海祭的祭神税,如今家里的存粮不多了,省着点也只够三个人吃。可他们一家子,却有婆母夫君孩子,共有八口人。

    为今之计,只能将食物紧着男人与儿子,至于女儿们,就只能跟母亲奶奶一样,暂且饿着了。剩下的一份口粮,要供她们六个老少女子吃食,哪能不挨饿呢。

    小女孩饿得心里发慌,抱着母亲的腿直掉眼泪,问她为什么只有弟弟可以吃米糊。那妇人也心疼,可她最终也只是说了一句“谁让咱们投生成了女人呢”。

    干瘦的妇人往儿子吃完米糊的碗里倒了些清水,分着给四个女儿喝了,而她自己,已经饿得两颊都凹陷下去了。

    她还要去煮饭。待会参加完海祭的丈夫回来了还得吃饭。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谁都能挨饿,只有他饿不得,否则男人要是没力气,就不能做工养活一大家子了。

    下午,这家的男主人回来了,他吃着妻子煮的稠粥,唏哩呼噜的,看得几个女儿直咽口水。男人心有不忍,想给女儿们分一些,但妇人却拦住了丈夫:“当家的,你自己吃就是了,不然没吃饱哪有力气去做活呢。”

    男人放下筷子,挨个摸了摸女儿们的脑袋:“爹明天下工了去码头那边多搬些货,攒些铜钱买米回来给你们煮粥吃。”

    女孩儿们懂事的点点头,期盼的看着父亲。

    妇人见状这才松了一口气。丈夫干的是力气活,不能饿着。否则,她们娘儿几个就要连涮碗水都喝不上了。

    男人吃完饭,又跟妻子商量事。现在海祭仪式结束了,有大国师和三王子亲自主祭,料想海神爷爷也息怒了,他这个月想出去多做几份零工养家,搬货打鱼都使得。

    妇人担忧的拉着丈夫:“搬货也就罢了,你自己小心些莫伤了腿脚就是,打鱼还是先算了吧?万一”海神爷爷喜怒无常,万一他余怒未消要淹死几个凡人渔夫可怎么办?

    但男人却说道:“可交完祭神税家里的余粮还够吗?我看女孩儿们都饿得眼睛都凹了,我多做些活,你们也能吃两顿饱饭啊。”

    妇人连忙打断道:“够着呢,你别瞎操心,家里我会操持着的,你别太拼命了,万一你要是出了什么事,叫我们娘儿几个怎么活?”

    男人便沉默了。

    他何尝不知道家里余粮不够了呢,妻子老母饿得都脱相了,除了他和儿子,这个家里的人都瘦得像一把干柴。

    可祭神税不能不交。

    若是海祭的供品没供足数,海神爷爷发怒掀起海啸,大家都会被淹死。

    大国师说,就是因为他们今年海祭的供品不够,才惹得海神爷爷降下神罚,将平地变成海湖的。

    这是给他们的警告。

    所以,重新举办海祭征收的祭神税没有人敢不交。

    干瘦的妇人安慰着沉默的丈夫:“当家的,想开些,只要海神爷爷不发怒,风平浪静下来就好了,咱们也就饿这么一段时间,好歹还有粥喝,总比外头那些吃树皮的强。”

    “不过你做活的时候还是小心些,能不去海边就不去海边,少赚些就少赚些,你和儿子的口粮还够呢,我们娘儿几个是女人胃口小,吃不了多少的,你不要太拼命了,咱们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比什么都强。”

    男人只得应道:“嗯。”

    瓦房里的烛火熄灭,寂静的夜里除了风声,偶尔还夹杂着几道饥饿的腹鸣声。

    海平府府衙。

    补办的海祭结束后,忙碌了一天的大国师和三王子回到了府衙的住处。

    在海祭上,大国师心里有鬼,没敢跟众人宣布海神爷爷发怒的缘由,只搪塞说是海平府今年的供品没供足数。三王子与他心照不宣,都没提起良平县推平了海神庙才有可能是导致海神爷爷发怒的根源的事。

    然而海祭办完,他们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安。

    这场补办的海祭隆重极了,比年初那场盛大得多,足足加征了五成的祭神税才办下如此的排场。

    这五成祭神税是大国师力排众议定下的,他心有动摇,跟蓬莱神的神牌忏悔后又自作主张,将海平府今年补办海祭的祭神税往上提了两成。

    不管这世上有没有海神爷爷,他这个大国师的态度总该摆端正些。否则,叫百姓们如何相信海神爷爷的神威呢?

    知府乐伯成本来有些不愿意,然而他这些日子都在海神庙忏悔,并不知道大巫起死回生的事。府中众人又被大国师下令三缄其口,故而不知内情的乐伯成便想求大国师收回成命。

    因为根据大梁律例,补办海祭额外征收的祭神税一般是当年正常税收的一到三成,提到五成,恐怕就有许多人要挨饿了。

    但大国师却坚持如此。

    乐伯成无法,只得听命行事。

    好在海平府的百姓们全都敬畏海神爷爷,虽然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交齐了五成祭神税。

    大国师心想,这次的海祭如此隆重,百姓们肯定会更加敬畏海神爷爷。这样一来,他的地位也更加稳固,即便日后报上蓬莱神之事,他也不至于被打入深渊,顶多就是被分散些权力。

    大国师正在思绪纷飞时,仆从来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在荒岛种田后我成神了》60-80

    报,三王子求见。

    三王子进来与大国师见礼后,便犹豫的开口问道:“大国师如今海祭已毕,咱们要启程返回国都吗?”

    他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办海祭,现在海祭结束,他们该回国都上报消息了。但三王子亲眼见了蓬莱神显灵,心里也有些打鼓,不知道该不该参拜一下这位新临世的神明再走。

    大国师沉吟了一会:“暂且不急,我虽是海神爷爷的神使,但终究不过是个凡人,新神临世,咱们凡人不该无动于衷————我准备去良平县走一遭,去见见那位神明钦点的奉天神使,殿下可要同去么?”

    三王子犹疑了一会,点头道:“愿与大国师同去。”

    他现在也迷茫着呢,或许那位神使能给他们指点一下迷津也说不定。至于海平府这边的事,三王子已经修书送往国都,想来他父王也不会反对他们参拜新神的。

    二人议定后,决心明日启程去良平县,随后各自歇下不提。

    蓬莱岛。

    自从墨卿决定把二妞往执法者或是督查者的方向培养后,她就时常给小徒弟讲一些民间故事,让二妞学着判断是非。

    墨卿的平板上也有很多电影电视,她也挑选了一些合适的亲子剧目,带着二妞一起看。二妞自己也很努力,荡尽世间不平,既是师尊对她的期望,也是二妞发自内心的心愿。

    于是这段时间小家伙进步飞快。

    墨卿每天给二妞定下的学习时间并不长,但课余时间,二妞也总是主动的呆在书房,看各种书,读各种故事,学着理解世间的公平该从何而来。

    墨卿从来不干涉二妞的学习进度,她让小徒弟自己学,自己悟,她只负责引导。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一天,二妞抱着一本诗经,哒哒哒的跑去找墨卿,告诉她自己想改名。

    墨卿笑了笑,小家伙现在的名字确实不适合当大名,于是她问道:“好,二妞想改叫什么名字?”

    二妞指着书上的一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认真跟墨卿答道:“子衿,师尊,我想改名叫子衿。”

    这本少儿注音版的诗经上有很多诗歌,讲什么的都有,但二妞唯独被这句话触动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二妞知道这句诗还有别的含义,但还不懂男女情爱的小姑娘一本正经的觉得,除了指代恋人外,这句诗的字面意思也很适合用来指代一些她心里萌生出的其他的追求。

    第62章

    墨卿不知道小徒弟的脑回路是怎么转的, 但她并不是个独断专横的家长,所以二妞的大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二妞, 哦不, 现在应该叫子衿了,她现在在墨卿的教导下,逐渐懂得了“是”与“非”, 小小年纪已经能隐隐约约的看出一个公正严明的执法者雏形了。

    因此, 墨卿现在时不时的,也会用祈愿泡泡当做教具案例, 让小徒弟能了解到更多的世间百态。

    不过,墨卿在处理祈愿泡泡时开口的每一句话, 都会触发语言转化变成神谕,所以墨卿只是用留影珠记录下自己处理祈愿的过程,然后再重播给小徒弟看。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墨卿总是引导子衿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将各种大道理讲给她听。

    比如这天, 良平县县令又在蓬莱神庙里断案, 他将原告与被告都带进了庙, 让他们对着神明发誓自己并未说谎。

    这案子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但却是一件清官也难断的家务事。

    良平县里有一大家族张家, 但原本的张家家主前些日子染了风寒,竟没扛住, 撒手去了。只留下妻子张陈氏和一个三岁的儿子。

    按照惯例, 张家家主去世后, 张家家产便该由他儿子继承。张少爷年幼, 便该由他母亲, 张家主的妻子张陈氏代为管家,待张少爷长大后便将偌大的家业交还给他。

    但在张少爷继承家业前夕,张家却传出了张陈氏与管家私通,张少爷或许并非张家主亲生的消息。

    张家的族老们便欲将张陈氏与管家这奸|夫|淫|妇送去告官后带回去浸猪笼。

    但几番用刑后张陈氏和管家依旧矢口否认私通之事。

    可张家的几个后生却言之凿凿,说自己亲眼所见管家时时出入寡嫂房中,必是有奸|情,还对着神像发誓自己并未说谎。

    张家后生与族老敢对神明发誓亲眼见过数次张陈氏与管家来往甚密,可张陈氏也敢发誓喊冤否认私通,县令一下子犯了难。

    看到这里,墨卿暂停了留影珠,问小徒弟:“子衿,若是由你来断案,你该如何判决?”

    子衿认真想了想,虽然她觉得张陈氏看着有点可怜,但出于公平公正,她认为自己不该因为张陈氏是女人就偏袒她,于是子衿答道:“如果张陈氏确实婚后与人私通就该罚,但如果她是被冤枉的,就该当庭释放。”

    墨卿摸了摸小徒弟的头,不置可否,继续播放留影珠。

    张家人与张陈氏各执一词,县令两难之时,蓬莱神庙的神像却爆发出紫光,将张家人劈得浑身焦黑。

    “诽谤他人,罚。”

    而张陈氏与管家却并未受到神罚。

    县令顿时了然,将意图霸占家产的张家人赶出了公堂,并释放张陈氏和管家。

    被雷劈的张家人却直跳脚,说自己千真万确看见了张陈氏与管家时时来往,并没有撒谎。

    子衿看到这里,不解的挠了挠头,问道:“师尊,张家人怎么都被雷劈了还不认罪啊?”

    墨卿答道:“因为他们确实看到了张陈氏与管家来往。”

    子衿更加不解了:“那师尊为何要雷劈张家人呢?既然张陈氏与管家确实来往过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