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在等我, 我却不过去,她定然是要怪我的。”

    皇帝的清醒总是来得奇怪。

    赵海德很难理解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但知道他肯定是想去纤云宫的,便去安排马车。

    月光如霜冷, 白雪照行人。

    提着灯站在纤云宫宫道上的女子, 美得不似红尘中人。

    皇帝从车上下来, 出神看着这一幕。

    对方分明是按照他所想,等他至此刻, 可真等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里却涌上另一种情绪。

    她看起来像是意外落到凡间的仙子,遗世独立,随时可能归去。

    恐梦落成空,不敢惊佳人。

    秦玉逢见他久立不前,便执灯朝他走去。

    “圣上忙到这么晚,不担心身体吃不消吗?”

    虽然十二点多对现代人来说是夜生活刚刚开始,但皇帝是要六点起床上朝的。

    “今日之事,必须今日处理完,不然朕可睡不着。”

    皇帝将她冰冷的手纳入掌中,藏进自己厚实的大氅里,与她一起朝着纤云宫走去。

    “你今天提的,是朕送给你的灯。”

    他注意到灯上的西王母像。

    又想起另外一面上写着的,描写新婚的诗句。

    “是,臣妾很喜欢。”秦玉逢说,“所以陛下考虑得如何了?”

    他:“……”

    “陛下觉得,妾不是您的妻子,提那样要求很无理取闹?”

    秦玉逢故意说道。

    皇帝一慌,立即否认:“怎么会!若当真是两情相悦怎么会容得下第三个人呢?”

    说完之后,他沉默良久。

    她便停下来,静静地看着他。

    最终,皇帝给出一个不算答复的答复:“等陆充容的孩子生下来,我会给你答复。”

    陆充容是三月初怀的孩子。

    现在十月已然过去大半,距离她生出孩子,也不过月余。

    她怀的是个公主。

    所以皇帝等的并不是她生产,而是十一月里能够看出胎儿性别的淑妃。

    皇室的继承人不能拥有秦家的血脉。

    这是他目前的底线。

    秦玉逢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仿佛随口一问那样,也没有追问,点点头便过去了。

    “贤妃已经审阅了所有的考卷,圣上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考核官员?”

    皇帝面有犹豫。

    她:“您似乎有所顾虑。”

    “朕担心,将人裁去,补录进来的人依然与从前的没什么不同,而且党派归属会更隐秘。那就是费力不讨好了。”

    “为什么要补录?”秦玉逢奇怪道,“才裁三成的人而已。”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50-60

    他震惊地睁大眼睛,隐隐约约觉得她的话有些邪恶。

    “圣上夙兴夜寐,诸位大臣殚诚毕虑,没有发现大部分官员其实都留有余力蒙混度日也是可能的。”

    她:“打个比方,世家宴会如此之多,但每场都很热闹,去的不可能都是官员的家眷。”

    皇帝听到宴会,就想到了盘根交错的世家豪族,想到了党派私底下的勾结。

    “这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尸位素餐,而是因为他们手里的活并不多,还经常轮值。”秦玉逢继续说道,“一天工作四个时辰都不到,自然有时间去想些有的没的。”

    “要是工作上六个时辰,保准他们什么都不会想。”

    说完,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太过邪恶了。

    但官员冗多对国库和上层结构都是很不友好的事情。

    前面两位帝王为了施恩给出的各种特权和荣职,使得光是在京城的有品级的官员,就有上千人。

    这次裁去三成也才四十来个。

    秦玉逢势必要说服皇帝不再招录新官员。

    皇帝其实也不是很想招人。

    要不是今年秋收结果比预料好很多,他连此次平乱蜀地的粮草都不能轻易掏出来。

    为了显示对文人的看重,顺朝的官员俸禄都不低。

    能省一点是一点儿。

    他捂着自己不多的良心说:“冒然加重官员的职务,会不会不太好?”

    秦玉逢:“那就在考核的卷子上加一题,问他们的工作能力如何,能干多少活。到时候给他们安排职务的时候,就参考他们的答卷。”

    然后不说这是附加题,让那些人自行领会。

    这不就卷起来了么?

    大家都是自愿加班的.JPG

    皇帝为这种邪恶所震慑,但疯狂心动。

    最后,他诚实地点头:“就这么办吧,十月三十开考。”

    十月三十。

    大顺的第一次官员考核正式开始。

    吏部尚书为主考,秦琰与严焕为辅。

    试卷从内廷中运出,被当众拆开封条,然后按照不同科目,甲卷和乙卷分好。

    吏部尚书揣着手,绕着这堆卷子走了几圈,边走边打量两个副手的表情。

    两人的表情都十分平静。

    虽然他们都有自家人在后宫,但除了秦琰看过自家媳妇出的卷子,又参与了出题之外,他们对最后的卷子里是什么题都一无所知。

    吏部尚书在心里骂了两句“小狐狸”,就扭头对随行的一位护卫说:“你来选,同一个题目的甲乙卷,只选其一。”

    护卫是从禁军里调来的,禁卫军是方寻的人,方寻是皇上的人。

    那就等于是皇帝的意思啊!

    被他指着的护卫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微微颤抖:“让我选?”

    吏部尚书:“是啊,怎么,你不识字?”

    “略……识得一些。”

    “那就快挑,时辰要到了。”

    护卫深吸一口气,上前胡乱地选出几套试卷,交到秦琰和严焕手中,然后如释重负地拉了拉领子,回到人群中。

    希望那些没考好的人,不要来找他的麻烦。

    三人拆封,检查了一下里面的试卷,确认没有问题后,发给相应的官员。

    这年代虽然没有科举。

    但思路都是相似的,皇帝将建好的学宫宿舍腾出来,每间放一张桌子,实行“单人单间,相邻者不同卷”的考核模式。

    在被考核的人进去之前,还简单地搜了身。

    调来巡逻的人比考生还多,作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秦琰和另外两人分开巡视。

    秦氏要求一向很严格,他并不担心秦氏的门生会没法通过考核。

    就算没通过,也不值得他们捞。

    所以他们根本没想过在这件事上做什么文章。

    他悠闲从容地在穿梭在过道中,并随机地挑选一些考生,盯着对方答卷。

    连看了好几个人,才发现了一道他出的题目。

    而且还不是他出题的那个科目。

    无论是族学还是书院的考核,都是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出题。

    绝大部分参与了出题的人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设计考卷的。

    然而这些卷子的题目和题目之间并没有关联性,涵盖很广,题量很大,类型也很多,甚至有些是专业之外。

    比如负责祭祀的官员,他的考卷里可能会出现天文和乐理方面的题目。

    具有相关性,但临时抱佛脚的人肯定不会想到去复习这个。

    皇帝是铁了心要筛选出真正有才能的人,不准大家混日子。

    秦琰摇了摇头,唇边带笑。

    被他盯着的考生:???

    什么意思,觉得我抓掉头发都答不出题的样子很好笑吗?

    秦琰没有与他交谈,很快离开,去下一个地方。

    官员考核一共持续两个时辰。

    实际上如果能答得上题,一个时辰就够了。

    答不上又编不出来的,就更快了。

    秦琰才转了半个时辰,就看到有人答至最后一题,然后呆呆地看着题目。

    他好奇地凑上去,看了一眼。

    “君一日能伏案几时?擅长何种庶务,可有其他涉猎?一日至多能处理多少文书?”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答得上来,却又很为难的题目。

    老老实实按照实际情况写吧,万一皇上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满意,把自己裁了怎么办?

    夸张一些写吧,那些活真落到自己身上了怎么办?

    筛去后者,剩下的想要用劳累换工作的人,又要面对夸张多少的问题。

    大家都预先不知道会有这种题目,肯定没来得及讨论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工作强度。

    只能跟自己脑补的其他人进行虚空打架,恶性竞争。

    秦琰:“……”

    几乎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就知道这个题目出自谁手呢。

    第54章

    秦玉逢跟皇帝说裁三成, 皇帝跟大臣人说“可能裁三成,视考核成绩而定”。

    等卷子批出来后,他恨不得让一大半的人都滚。

    除了钦天监和农司这种确实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干活的地方, 其他部门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入职前连自己要干什么都不知道。

    在六部人员互相流动的现状下,这种情况不算少见。

    工部的人对于专业的知识倒是普遍还行,就是捞油水捞习惯了,在选材料的时候下意识地选贵的而不是选合适的。

    礼部更是混日子的好地方。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50-60

    重要的祭典都是上头的大人盯住每一个细节,而不重要的祭典, 根本没人在意,除了捞油水就是糊弄。

    实在是活落到自己头上也没事,让人找找典籍和旧例, 照着办就行。

    大理寺的人就更搞笑了。

    皇帝亲自出了一题,问建光二年, 对“罚入奴籍”一刑的改动。

    建光是他的年号。

    作为一个刚上任不久, 需要打出仁君名头的皇帝, 减轻刑罚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也是少有的, 墨成会同意的改动。

    那段时间他对罪臣及其亲眷罚入奴籍这条进行了改动。

    罪臣家的女眷入奴籍, 通常是充作军妓或官伎。

    而男丁则是充作苦役。

    他觉得罪臣的女眷虽然享受了原本不该享受的待遇, 但罪不至此, 就给改成了充入军匠籍,为军队制作衣物鞋袜。

    那个时候他收到好多折子夸他是圣人之君。

    结果能答得上来的居然只有两个人!

    两个!

    大理寺参加考核的整整有二十一个人, 只有两个人能答出来。

    这两个人甚至不是大理寺少卿!

    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被糊弄的皇帝气得拍案而起:“将大理寺卿给朕喊进宫来,还有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

    大理寺卿没有参加这次的考核。

    毕竟他是长官, 还是皇帝委任的, 如果跟手底下的人一起考试, 无论考得好不好都很尴尬。

    但并不妨碍他从下属们如丧考妣的脸色中看出,他们这次考得很烂。

    这卷子收上去也有两天了, 确实到了该出成绩的时候。

    他怎么想,都觉得这是喊自己过去挨骂的。

    大理寺卿深沉叹气,在左边的袖子里揣了一本《大顺朝新律集录》,右边的袖子里揣了一本《秦大娘子断案史》,揣着沉甸甸的袖子上了去宫里的马车。

    然后在马车里狼狈复习。

    他的未雨绸缪很快就派上了用场——

    他进了勤政殿,都没来得及跟皇帝讲一句话就被拉进偏殿里答题。

    为了防止他问属下卷子内容,给他的还是没有被启用的另一套卷子。

    旁边还有比他官位更高的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

    都在答题。

    他们拿着笔冥思苦想不得结果的样子,成功地令大理寺卿内心平静下来。

    有这俩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