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人对比,他还怕什么呢?

    他大大方方地坐下,还非常主动地将袖子里的参考书交给了赵海德。

    大内总管自诩是见过不少世面的。

    但这种事情他还是第一次见。

    他错愕地看着手里的两本册子,既没想到大理寺卿会早有准备,也没想到他堂堂一个正三品大官,会干这种事情。

    大理寺卿淡然一笑。

    他可是被秦玉逢折磨过多年的人。

    前头说过,秦大娘子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抓着人去京衙里帮人告官,对堂审不满意的时候还会帮人断案。

    如果仍然不满意,事情又比较大,就会闹到大理寺来。

    那几年,他常常听到先帝说“她就是孩子心性”“她说得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律法中确实有这么一条啊”。

    为了能够在秦玉逢和世家贵族的矛盾中夹缝求生,大理寺卿对大顺朝律法的熟悉程度超过他百分之九十的下属。

    这两年稍微退化了一点,但底子还在,临时复习一下,应付考核不成问题。

    不知为何,大理寺卿竟然对秦玉逢生出了一丝感激之情。

    尽管没有对方,他很可能不会被这么折腾。

    赵海德回到正殿的时候,皇帝还沉浸在生气的情绪中。

    当初看到严博的罪状时,他都没有这么生气。

    没有什么比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得到一大批夸奖后继续勤恳工作,到头来却发现那群人只是在哄自己,更令他难过的了。

    他一片赤忱,换来的全是虚情假意,阳奉阴违!

    赵海德怕他气坏了身子,拿着两本册子走过去,带着笑说:“圣上您瞧,奴才从裴大人(大理寺卿)那里拿到了什么?”

    皇帝回神,看到他手里两本巴掌大,仿佛要被翻烂的册子。

    “这是什么?”

    赵海德将册子递到他面前:“您亲自瞧瞧吧。”

    皇帝看到第一本《大顺朝新律集录》的时候,挑了挑眉:“他倒是聪明。”

    看到第二本《秦大娘子断案史》的时候,就绷不住了。

    “怎么会有这种东西?他为什么会看这个?”

    赵海德:“华妃娘娘在民间,那也是流传甚广的奇女子。至于裴大人怎么想的,奴才也不太清楚。”

    皇帝翻了翻第二本册子,在其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

    又因为事情的发展而忍不住笑了。

    赵海德见他心情缓过来,在心里松一口气。

    圣上登基的时间越久,身上的威仪越重,越让他有“伴君如伴虎”的想法。

    皇帝翻了几页,就很有自制力地将册子收起来,继续工作。

    另一侧的偏殿中。

    内阁大臣们正在处理各省在月底传来的奏报,按照轻重缓急整理,画上重点,并准备一些对策。

    政务繁重,但对他们来说,驾轻就熟。

    所以还有空去关心另一边的情况。

    瑾修仪的父亲萧勤看了门口一眼,问内阁首辅墨成:“陛下突然命礼部、工部的尚书还有大理寺卿也参加考核,会不会不好?”

    这要是开了头,谁知道那天会不会考到他们头上?

    办事能力和知识水平它不一定能对等,作为大臣也很少有空去巩固知识,若是被突然抓过来考试,没有考好还挨皇帝一顿批评,他们面子里子就都没了。

    墨成近来在朝堂上都很沉默,听到他这句话也没什么表情:“有什么不好?此次考核的答卷你也看过,属下中有如此多的酒囊饭袋,他们作为主管没有一点责任?”

    秦向安将批好的折子摞起来,悠悠地说:“所谓上行下效,只有诸位大人重视才学能力,底下的人才会勤学苦练。”

    萧勤见他处理完的奏折是自己的一倍有余,眉毛抽了抽。

    敷衍地附和了两句“墨大人和秦大人说的也有道理”,便埋头继续工作。

    秦玉逢坐在纤云宫里,看着突然送到宫里来的赏赐,有点茫然:“圣上不该在勤政殿忙朝务么?怎么突然想起我来了?”

    皇帝是有点工作狂属性在身上的,她不信对方会在工作上头的时候想起自己。

    送赏赐过来的小太监讨好地说:“圣上今天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50-60

    将礼部和工部的尚书,还有大理寺卿都叫到勤政殿来了,是想到您才缓下来,特意让奴才给您送点儿新鲜玩意儿,想让您高兴高兴。”

    她看向箱子中的礼物。

    是一架和梳妆台差不多大的机关,将小球放入莲花台,它就会像闯关一样在整座机关中滚动下落,部分机关还能够手动操作,改变线路,拦截或者释放。

    构造十分复杂。

    整体呈正十二边形,有种几何的对称协调之美。

    天气渐冷,即使是秦玉逢也不爱出门,玩这个确实不错。

    “圣上有心了。”秦玉逢叫人腾出一间屋子,专门放它。

    又道:“公公稍等,本宫稍作准备,就同你一道去勤政殿瞧瞧圣上。”

    礼部工部尚书还有大理寺卿,谁猜不到发生了什么?

    她当然要去看热闹。

    “寻善,去多备一些点心吃食,勤政殿那么多大人,想必都很辛苦。”

    寻善默默地看了来送赏赐的太监一眼。

    那年轻的太监点点头:“奴才不急着回去,娘娘不必着急。”

    至于后妃入勤政殿不好什么的……华妃是一般后妃吗?

    皇上在勤政殿杀人都不避着她呢,怎么就没可能是下一位德昭皇后呢?

    寻善在心中叹气,捂着良心给勤政殿的几位大人准备了合适的吃食。

    要被皇上和华妃娘娘一起针对,大人们确实挺辛苦的。

    秦玉逢到勤政殿的时候,卷子已经答至尾声。

    但不妨碍她拉着皇帝一起去巡视他们。

    “裴大人怎么现在还没写完啊,您不是号称精通大顺律法么,怎么会答不出来?”

    大理寺卿抬头,麻木地看着她说:“律法之中,常有需酌情量刑之处,亦有未能涵盖世间所有罪行之漏,身为执法之管,应当谨慎多思,顾虑世俗人情,社会公德。”

    “很有觉悟。”秦玉逢点头,“这话听着耳熟。”

    大理寺卿:“您当年给刘家四娘子作辩的时候,就是这么对臣说的。”

    刘四娘子,是严博之妻刘华婵的庶妹。

    刘华婵爱养面首,也喜欢随意勾搭野男人,身边之人良莠不齐。有几个好色之徒看中了刘四娘子的美色,欲强行对其行不轨之事。

    刘四娘子无力逃脱,便在事后假意顺从,将他们几人毒死,逃至京城。

    死了这么多人,刘家也算是临近京城的一大豪强,就移交给了大理寺审理。

    本该是毫无疑问的死刑的。

    但秦玉逢极力辩护,减轻她的罪行,又以“情有可原”为由,令其以绢赎死。

    这姑娘现在还在给秦玉逢打工,还绢布的钱。

    “是有这么回事。”秦玉逢回忆起来,又说,“大人连这个都能记得清楚,想必最少也能拿个满分吧?”

    大理寺卿:“……”

    谢谢,我不能。

    第55章

    在秦玉逢和皇帝关心的目光, 三位大人终于完成了卷子。

    但比被上司盯着答卷更恐怖的是,上司要当着他们的面批阅,还把正确答案念出来。

    皇帝看卷子, 秦玉逢念着答案还对一些自己不懂的名词,向几个人进行提问。

    三人压力巨大,脸色苍白得像是被判了刑。

    最终的结果是只有大理寺卿以85%的正确率脱颖而出,工部尚书勉强及格,礼部尚书连人物出现的朝代都搞错了。

    “需要大理寺卿主理的案子一年都没有几件, 裴卿却能对一些由下属审理的案件熟记于心,对律法的变动更是了解非常,可见其严谨与负责。”

    皇帝对大理寺卿表示了夸奖。

    秦玉逢进行了补充:“但断案的正确率还是要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 裴大人在断案人,应该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皇帝脸色一冷:“裴卿手底下的人, 才是经常主理案件之人, 却多有不及格者。”

    大理寺卿额头冒汗:“这个……主要是平日里遇到的案件大同小异, 无非是钱财美色, 恩仇义气, 这方面的律法都很明确。”

    大理寺处理的案件, 要么死了不止一人的重大命案, 要么是涉案金额比较大的,再就是贵族犯事。

    除了最后一项需要考虑皇帝的态度和犯人背后的势力, 办起来都很简单。

    流放起步,上至诛九族。

    轻重基本上也都是“酌情考虑”。

    秦玉逢:“您是觉得题目出得偏门?卷子上可大部分是本朝的实例。”

    大理寺卿抹了把汗:“但没多少大理寺主理的……”

    复核各省案件那是刑部的事情啊!

    皇帝看过来。

    他立刻改口:“大理寺作为最高的刑狱审理之所, 为了在公正与情理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确实应该了解各省案件是如何处理的。律法不常使用, 也不是他们不熟记的理由。微臣日后定会对属下多加考效。”

    他的态度实在是端正,皇帝想说的也大多被他说完了。

    大理寺涉及执法, 人员变动不宜太大,他也没打算把那群人全撤职。

    便说:“在此次考核中,寺丞莫南、凌怀二人表现不错,裴卿对他们可有印象?”

    寺丞为六品,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

    大理寺卿:“自然记得,此二人为建业十七年入大理寺,自录事起,累升至寺丞,精通刑律,为人正直,心善而刚毅。”

    皇帝:“那为何还仅仅是寺丞?”

    大理寺卿没有说话。

    因为被举荐入朝的从一开始就官职不低,升官更是顺利。

    能在十年内从基层做到寺丞,这两人已经很厉害了。

    皇帝也沉默了会儿,说:“朕广纳善言,是为求治国之贤才。你且告诉我,此二人可有为少卿之能,若无,你可有其他推荐。”

    意思就是现在两个大理寺少卿他非常不满意,不管要不要提莫南凌怀二人,他都会让那两个人滚蛋。

    大理寺卿在做人艺术上很有造诣,立刻就领会了他的意思。

    他对这件事也乐见。

    他背景一般,很难喜欢出身不凡的副官。

    如果自己在这件事上替那两人说好话,那他就有提拔之恩,日后被下属蹬鼻子上脸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好事啊!

    “臣昔日为大理寺少卿时,他们就常为我辅事,办事能力极佳。”

    “嗯。”

    皇帝淡淡应下,让他回去上班。

    礼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见皇帝没有治大理寺卿治下不严的罪,弓起来的背又挺直了。

    反正皇帝不可能因为一张卷子就免他们的职,挨骂就挨骂吧。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50-60

    皇帝一看他们有恃无恐的样子就来气。

    “张大人,乔大人。”他沉着声喊他们,“朕记得你们领的事不少,难道都是让下属去办,自己过问都不过问吗?”

    两人一惊,发现皇帝如今说话越发犀利,心里暗叫不好。

    好在他们一个比一个擅长面子工程和针对领导的话术,各自找到说法替自己解释。

    问就时平时按照章程干活的。

    再就是一张卷子无法体现他们全部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然而皇帝主要气的是他们没有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在下属表现不佳之后,没有反省自己。

    最气的,就是他们有恃无恐的态度。

    他也确实不可能一口气撤下两位尚书。

    眼看他怒火越来越高,秦玉逢扭头进了另外一边的偏殿。

    “父亲。”

    秦向安抬头,见女儿身子藏在门外朝里探头,嘴角抽了抽,又止不住上勾。

    他起身迎上去:“娘娘怎么来了?”

    秦玉逢非常自觉地扶着他的胳膊进门,跟另外几人打过招呼后,才说:“圣上在和几位大人说话,我不好再带着,想着这会儿也该到散值时间,过来瞧瞧您。”

    两座偏殿之间隔着一座宽阔的正殿,只要皇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