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事,所幸除夜闯东宫一事之外,过往种种他全数记得,很好理解,又顺带说起另一桩事:“舅舅受皇后挑拨,似乎有意为三哥与李惠云赐婚,这桩婚事谨槐自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是不错,程萧疏皱眉:“他绝不糊涂。”
再聊几句后他回到院中,应亦骛不知被他那句滚骂去了何处,始终未归,程萧疏也并未觉得不适应,乐得安静,随手抓了本《司马法》来看,到深夜方才睡去。
第二日清晨,东宫便传出消息,太子妃因身体孱弱流产,太子哀恸不已,将自己关在殿中不愿见人。
程萧疏静坐片刻,而后只恍若全然不知的模样,照样去怀王府找李谨槐,得到怀王殿下亦不见客的消息后,方才御马离开。
因太子丧子一事,谷后也只得消去为程萧年与济淑公主李惠云赐婚的心思,闭口不提,于是程萧年心情大好,计划提着大家子人去城外的白鹤观,名为静心寻思,实为游玩。
“我瞧二姐与你夫人关系不错,想带他一同去陪二姐散散心,只是他这几日似乎都不在府中,怎么回事?”程萧年问他。
程萧疏翻着下人说是李谨槐从前送他的书,只觉无趣,张嘴就来:会草开后又合,几换春风。
——
晨光大亮,应然有些出神。当今皇室有些胡人血脉,不晓得是不是在相貌上继承了母亲这点,程萧疏眉眼鼻梁尤为好看,上唇虽然略薄,可其实艳丽又风流……嗯,咬起来也很方便。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渣攻被爱后死遁了》40-50
这样的人,入画大抵会比乔煊柳更具观赏性。
他小心退开几步,铺纸研墨,趁着果酒的香甜犹在唇舌间,抬手却犹豫不定。
应亦骛说不擅长画人倒没有胡说,时兴工细严整如毫发般的技法,几近完美,他却更讲究超脱酣放、以形写意,更常以诗入画,说到底当初画乔煊柳也不过乘兴而为,根本不过随意几笔。此时叫他忽然去细细描绘程萧疏这样一个人,实在有些困难。
可到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应亦骛只得缓缓落笔,认真去勾勒面前这个人的模样。
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心中过度在意,他数次下笔前手都在发抖,需得时不时抬眼看程萧疏一眼,方才得以继续描绘。
但到底差强人意,完成时应亦骛轻轻吹干墨渍,几乎想要将这张画撕毁。
再认真细看,这幅午憩图虽比不上大家名作那般登峰造极,却也简练清丽,很有几分传神。省去下颌处令人浮想联翩的咬痕,画中的圆领玄袍的少年撑头于案前,大抵是有些热的缘故,半边衣袍随着袖绑在腰上,又因未曾折巾带冠,很是潇洒不羁,可偏偏面色不似寻常入睡那般静和,反而心事重重的模样。
细究起来,笔触倒是很柔和,说是他以情入画之作也不为过。便是这一瞬的犹疑,应亦骛心中又不舍下来,匆匆将纸折叠收起,将一切收拾回原位,只恍若无事发生般离开院子。
——
不过多久后,众人离开白鹤观,临行前程萧疏却骤然变卦,说要在观中多留几日,又看向应亦骛,其意不言而喻。
应亦骛别过头,直白答:“月底我要办诗社,怕是没法陪你。”
程萧疏皱眉:“诗社?”转而又轻笑:“差点忘了,除却丹青手外,你还是个才子。”
虽说他这话并无歧义,但应亦骛听着总像揶揄,便不吱声,免得同他争吵。
可程萧疏记性倒不错:“我书房里那些书都是你的吧?里边圣贤书倒也不少,你这样好学,为何不去科举,还是我娘不准?”
他将自己忘得一干二净,眼下就算直戳人肺管子也叫应亦骛生不起气来,反倒耐心同他解释,还简化去了其中的细枝末节:“我祖籍有些纠葛,不能科举。长公主那样好,她怎会阻拦?诗会也是她差人帮我办的。”
“既然有她差人帮你,那你迟些日子再回不行?”程萧疏问。
“不行。”应亦骛果断答。虽然有人帮衬,但他还要写请帖挑旧作,有一堆事等着,哪有那样容易,是断断不会陪程萧疏继续在此处消磨时间的。
程萧疏看着虽不太开心,可到底并未再阻拦,问了他时间后便回到观中。
随着一个老道士喂了会儿白鹤,程萧疏召来一个死士,问他:“我夫人祖籍有什么问题?他如何就不能科考?找人开门也不成么。”
——
在白鹤观没几日后,荆瑞渊便来找他道别,说是即刻要回黔州。程萧疏送他离开豳都京郊后,指了个死士在自己房里替自己坐着,转头便悄无声息地奔去邓州。
唐听白现如今正在邓州担任刺史,见他很是惊喜意外,程唐两家私交甚笃,几乎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二人在府中叙话,起初大多是家事,后来便涉躞蹀带压住红痕的手还在不停向后推动,却被抓住。
他并不死心,蹬动小腿,于是便被立刻抓回。
天昏地暗,他几近绝望,泪水不知道流了几遭,眼下已经流干,连哭都困难。
“程萧疏……”他声嘶力竭地叫唤,几乎只剩气音,好小声好小声,叫人很难听见,犹如鸟的哀鸣。应亦骛有气无力地去抽动自己被抓住的手,手指极力张骛面前。应亦骛正犹豫是否该饮下时,正好见到他,便问:“这是什么?”
程萧疏却答:“不是说都听我的么?是毒药,你喝吗。”
此言一出,不知有几分倔强或自尊从中作梗,应亦骛见尾地在邓州待去数日,程萧疏瞧着日子将近,终是动身回到豳都。幸好他一路快马加鞭未曾懈怠,故而时机刚刚好,程萧疏连穆国公府门都未及踏入,便抓着小厮问了个清楚,转头便去应亦骛创办诗社所在的怀远坊。
大抵是初创之故,今日十分热闹,前来贺喜的文人甚多。大抵是未想到他会来,原本忙于应酬间的应亦骛微微睁大眼,毫不掩饰惊讶。
可他连个笑容都来不及拿出,便骤然被程萧疏抱了个满怀。混着风尘的气息,却不让人抗拒,只觉安逸。他并未顾及,周围不知多少双眼睛看着,这般亲昵成何体统,应亦骛羞赧且慌乱地推开他,退开一步。
“你怎么来了?”他站定问。
程萧疏笑意盈盈:“大诗人不欢迎我?”
“……谁是大诗人。”源自于这人的吹捧再度将这心情推到顶峰,应亦骛别过头试图强行镇定下,可耳尖越来越红。程萧疏牵着他走到主座,扫视一圈,却见座中一个男子失魂落魄,沮丧不已。
程萧疏褪去笑意,问:“他又是谁?”
第四十三章:
在座这么多人,应亦骛哪知道他说的是谁,最终羞耻心战胜了欣喜,他赶程萧疏出去,所幸这人也不曾与他闹别扭,只笑着睇他一眼,利落地走了。
程萧疏说走,却也没出诗社,站在池塘边喂鱼。应亦骛选了个好时间,今日的豳都风清日朗,将四下都照得透亮,小池塘上折着水光粼粼,三两株荷花也不显单调,反而别有一番意趣。
来人给他送上名单,程萧疏大致扫过一眼,没瞧见有姓乔的,心情不错,往下多喂了些鱼食,问:“那个穿蓝色松鹤袍的叫什么?”
“鸿胪寺卿褚同方的次子,唤作褚语海,现任国子四门博士。”
程萧疏果然从请帖上捉到这个名字:“我瞧他年轻,今年中的进士?”
“他是今年的状元。”
难怪了。程萧疏将名册扔回去:“我晚些时候再来。”
他一路风尘仆仆,说全然不疲惫倒是假的,连着好久都没有动静的脑袋又开始作疼。程萧疏强行忍下,回府后睡到日暮才又人模狗样地出来,跑马到怀远坊,应亦骛办的诗会约莫已经结束,一众文人结伴离去,那个名唤梁盼烛的见了他也向他问好。
程萧疏只颔首应下,并不下马,此人却也不在意,梁盼烛笑着试探道:“五公子现今可算是如愿以偿了?”
外界已隐隐有风言风语,道此人摔坏了脑子,现下与幼儿无异,在太后与怀王面前更是稚言百出,不过寿德长公主还令人瞒着,不叫外人知晓。又见他近来似乎确实不太对劲,梁盼烛也心存疑惑,他早些知道情况,也好早做打算。
程萧疏果然皱眉:“什么如愿。”
梁盼烛故作惊讶:“应兄今日开办诗社,并未邀乔兄,五公子难道不知?”
“乔煊柳?我知道了。”程萧疏思量片刻,不再理会他,很快离去。
这般遮掩却又平和的状态,看来传言大概属实,到可以跟太子殿下回话了……梁盼烛皱起眉头,可是既然如此,为何徐涂温那人一点动静也无?
——
程萧疏听了应亦骛并未邀请乔煊柳的事,心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渣攻被爱后死遁了》40-50
情大好。先前聚会的地方只剩几个下人打扫,四下都挂着诗文,程萧疏细看过去,目光很快寻到署名标了应亦骛的诗作。
他反反复复读了两遍,心里又咂摸很久,旁边还应和了几句,与应亦骛所作的这篇正好对齐,好一个天作之合,再看作诗人,果然是那个褚语海。
下人清扫整理完毕后,悉数离去,但静寂不过太久,他又听到脚步声,程萧疏侧身转入诗文遮挡,只闻两个男子相谈甚欢,其中一个恰好是他熟悉的声音。
“今日多谢你了。”应亦骛道:“前些日子我在白鹤观,故而好些日子未回你的信,忽然邀你入社,还怕你觉得唐突。”
“怎会?”褚语海双目炯炯,答:“今日能入社已觉荣幸之极,应兄愿意邀我,我很是开心。”
他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其实经应兄指点后,我还写了些新作,只是先前人多,有些羞于拿出,恐贻笑大方,不知现下应兄可否再点评几句?”
应亦骛为他的勤奋惊讶,立刻颔首:“你若不觉我才疏学浅,自然愿意。”
他二人当即选了个案桌坐下,褚语海悉数将自己所作诗文默写好,忐忑交由应亦骛,应亦骛笑着查看过后,执笔同他细说。他醉心诗文,一时也未注意距离,不知不觉间头与褚语海靠得极近,连发丝都快要触碰到。
褚语海神游天外,根本无心关注他在纸上做了怎样的批注,又指点了些什么,脸烫红成一片,直到应亦骛笑着道“好了”,又抬起头来时,他方才意识到失礼,仓促后退一步。
应亦骛并未多想,只当他被这样多的评析吓到,于是又像待程赤寰那样好好同他说:“已进步许多。”
褚语海听他待自己语气如待幼子一般,不免失落,但很快便支起笑容:“都是应兄指点得好。”
他二人客气两句,话题见底,褚语海收好诗文准备离去,想了想又问:“先前曾在信中听应兄提及,道与乔公子私交不错,不知今日为何未邀他入社?”
乔煊柳的诗文他也是看过的,今日未见他。可许多人都对此人的文采仰慕已久,看着似乎有些遗憾。
应亦骛苦笑一声,既然将此人引为半个知音,便也不与他弯弯绕绕,直说:“原本是准备邀他的,可后来还是决定作罢。我与乔公子的夫人谷净濯有些龃龉,他如今又身在谷府中,不想令他为难。”
“原是如此。”褚语海却不觉遗憾,反倒轻松:“想来乔公子能领会应兄一片苦心。”
“但愿。”应亦骛道。
话已至此,褚语海便是再依依不舍也不得不走,堪称一步三回首,又与应亦骛定了下次诗会的时间,方才离开。他走后应亦骛还坐在原地练字,而程萧疏仰头看过其余众人誊写的诗文,倒也不急着出去。
良久过后,他抬手向外弹出数个铁珠子,引起一阵动静,果然惹得应亦骛起身查看,连笔墨也来不及收拾。
程萧疏方才不紧不慢地走到案前,拿起他方才练字的纸细看。
只见上头规规整整写了几首诗文,落款处唯有一个小小的乔字,恍若写得隐忍又柔情百转,不知提笔人心绪如何复杂,又是何滋味。
——
应亦骛回到院中时,程萧疏正在拒绝姑姑端来的汤药,他一脸莫名其妙:“我几时要喝药了?”
姑姑则温言劝道:“这也是长公主的心意,也是等五公子身体养好了才端来的,乖乖喝下啊。”
程萧疏则油盐不进:“姑姑乱讲。既然我身体已然大好,又没顽疾,做什么喝药。”
应亦骛已然心知肚明,只担心程萧疏一瞬把事情抖出来,让寿德长公主误会是他二人一齐骗她,那样岂不令长辈寒心?可程萧疏确实没什么问题,叫他喝药也怕会喝出问题来,于是上前劝道:“姑姑放心,我一会儿就哄他把药喝下。”
这些时日来,这府中众人也对他亲切了些,姑姑并未推拒,谢过他后便放下汤药离开。
应亦骛端起药准备倒掉,忽然听得程萧疏问:“今日可还开心?”
“自然。”应亦骛看向他,听着这语气不对,可程萧疏分明又笑着,真是叫人难以捉摸。
“我看不见得。”果然,他如是说。
应亦骛只得将药放回去,大惑不解道:“何出此言。”
程萧疏盯着他,背出他今日在纸上写下的乔煊柳的诗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