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35(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无极”,他们拼了命地沿着马车追赶,他们只想再多看一眼给大伙带来好日子的陛下,想再多看一眼当初为他们送来救命粮食的陛下

    他们这一生,也许只能见陛下这一回啊,陛下的金车近在眼前,他们如何能忍心停下脚步?

    担心民众跑得脱力的嬴政,只得一趟趟命中车府令停下马车,一趟趟让卫尉将百姓们劝回去,又一趟趟下车许诺:待他过些年得了闲,定会再巡此地。

    到了这一刻,暗暗抹了一把冷汗的秦吏大臣们,无人不庆幸:还好我大秦修的官道驰道,皆以围栏将车马行人划分开来,这般混乱无序之下,才不至于引发惊马撞人事件。

    跟随队伍一路颠簸的大儒浮丘伯,老泪纵横看向窗外身得暖和整洁、面色红润的百姓们,感慨道,

    “爱人者,人恒爱之陛下虽不独以儒家之法治国,却是独占天下民心之仁君!”

    待巡游队伍行至齐地琅琊时,有名为“徐市”的青年,壮着胆子拦下帝王金车于道旁。

    听着小崽吐槽心声的嬴政,却面带笑容地命人停车,并亲自接见了徐市。

    徐市,正是神画中以仙山寻药为借口,屡屡从他手中骗走大量财物人手之人,眼下,对方竟敢拦截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君王金车,可见此人胆子着实不小。

    他倒要看看,对方此番意欲何为。

    哪知,得了君王召见的徐市,竟折身唤来几十名精壮年轻人,众人一同跪下恳求道:他们世代在齐地出海打渔为生,精通造船修船航海之术,如今朝廷商业兴旺,但行走西域多以陆路,着实浪费了东海与南海之水路便利,若能造楼船出海贸易,顺道再占下沿途无人之地,大秦必能获益百倍!

    这下,莫说嬴政起了疑心,便是心思单纯的明赫亦看不懂了——著名骗子徐福,在这个时空竟要洗心革面主动襄助大秦航海事业?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怎么看都透着古怪。

    不过,在听了匆匆赶来的琅琊郡郡守、为这数十个青年求情的一通解释,嬴政父子便放下了疑心。

    原来,这徐市诸人皆是同乡贫困渔民,在齐王建之时因商税足足有六成半,日子过得尤为艰难。

    前几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极寒凝冻冬日,冻死了许多无厚衣御寒的齐地百姓,徐市与这些青年家中长辈,亦在被冻死之列。

    但穷得叮当响的他们,连买块破草席埋葬家人亦无能为力,在这重孝重身后事的时代,走投无路的诸人如何不万念俱灰?

    正在这时,秦军率众接连攻下齐国城池,琅琊凑巧也在其中。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心怀仁善的秦军将领,在见到琅琊城中惨状后,当即便下了一道命令:由军中出钱,请人伐些薄木棺材,交由死者家属安置。

    如此一来,将秦军视为天大恩人的徐市等人,便一直记挂着要报答秦国,但他们除了出海打渔一窍不通。

    直到秦国攻下百越南海之地、陛下出巡的消息传来,这数十人才兴冲冲跑来郡中等候,想劝陛下先组建一直出海商队。

    在细细问过徐市等人的筹划,又与李斯诸臣密议后,嬴政答应了徐市等人的请求,并当即下诏命他们前去咸阳找五黑,以商议具体实施细则。

    悄悄用道具试探了这批人,发现他们确实是真心想帮秦国组建海上商队的明赫,不由再次惊叹蝴蝶翅膀的威力。

    大秦每一个与史书中不同的选择,都引出了截然不同的人与事。

    史书中忠心耿耿的丞相王绾,因韩非的空降与父皇的仁政黑化了;

    而史书中铆足了劲忽悠父皇的大骗子徐福,却冒着冲撞君王的风险,愿为报恩而主动效忠秦国

    有了徐福和几十名出海好手,想来大秦打造海上商贸事业指日可待。

    秦始皇三十二年八月,帝登临泰山封禅,万民同庆祈福。

    秦始皇三十三年正月,率百官与咸阳百姓共庆新春的皇帝嬴政,于酉时回六英宫与群臣共宴。

    是夜,微醺。

    扶苏与明赫将父皇扶至章台宫偏殿歇下后,守于另一侧偏殿。

    已满十五岁的少年明赫,悄悄打开他从商城兑换来的53度美酒,压低嗓音问道,“阿兄,比少府十年陈酿更醉人的美酒,敢喝一杯吗?”

    扶苏仍如幼时那般,并未问他从何处得来的酒,只笑着伸手薅了薅他的脑袋,同样压低嗓音道,“敢!趁父皇眼下正闭目养神,你我快些多喝两杯!”

    明赫急忙取来玉杯,背门而坐的他边倒酒边念叨着,“好,在这普天同庆之日,我赢明赫终于能喝酒了,千万不能让父皇知道此事”

    他激动地满满斟了两杯,端给扶苏一杯,自己端起一杯,得意忘形地起身地举杯,豪气冲天道,“阿兄,来,干了这杯美酒,来世我们还做父皇的崽!”

    扶苏面上的神色却渐渐僵硬起来,一个劲朝他使着眼色,来到这时空滴酒未沾过的明赫,根本未注意到此事,美滋滋端起玉杯啜了一小口,却被辣得舌头骤然一痛。

    他卷着舌头,正要吆喝扶苏快尝尝这后世酒中名品,却听身后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看来朕确乎已垂垂老矣,孩儿们连喝酒亦不肯不叫上朕?”

    明赫手中玉杯猝然一晃,飞快将杯子放下,转身望去,那灯光下风姿神逸走来之人,不是父皇又是哪个?

    他正要尴尬地狡辩一番,扶苏已温和笑着起身,上前搀扶着君父的手臂道,“若父皇这般神仙姿容亦可称作垂垂老矣,满堂公卿何来一个年轻之人?儿臣与小九以为父皇睡着了,这才”

    明赫急忙狗腿地举着飞天上前,献宝一样递给君王,笑嘻嘻道,“父皇,您若觉得自己已垂垂老矣,不妨换身常服往咸阳街头溜达一圈,数数能收到多少手绢,看看有多少伐柯人围上前来问‘公子可有娶妻否?’”

    扶苏强行抿唇憋笑,普天之下,也就只有这个小家伙,敢在父王面前这般放肆了!

    嬴政伸手接过酒瓶,乜起凤眸凉凉看了明赫一眼,明赫急忙睁大澄澈圆亮的眼睛,一脸无辜地看向父皇。

    君王看着他可怜巴巴的眼神,数落的话到了嘴边,只得又收了回去,谁让他自个儿惯出来的?唉,吾儿胆子大些,也总比被人欺负好。

    他拧开手中瓶盖,一股浓郁酒香霎时扑面而来,真香!

    君王尚未开口询问这造型怪异酒之来历,自觉失策的明赫,已胡乱解释道:这是从前那位老神仙送的。

    嬴政一如既往秉承着当日的态度:若吾儿愿说的,朕便听着;吾儿不愿说的,朕绝不追问。

    是以,他并未就此事刨根问底,只命人再取来一个酒杯,亲自为自己斟满酒。

    在明赫亮晶晶的期待目光中,含笑道,“那年宫宴之上,吾儿不过两三岁便谗着要喝酒,朕当日便许诺过,待你成年之时,朕定与吾儿一醉方休!”

    明赫登时眼睛一酸,两三岁之时的承诺,父皇竟也记得吗?他原以为,只有自己悄悄记下了

    父皇待我,远远比我想象的更好!

    扶苏上前拍了拍他的手臂,安慰道,“小九,父皇准你饮酒了!”

    明赫急忙抬袖擦了擦不争气的眼泪,闪着泪花笑道,“是啊,我已七尺有余了”

    若按后世年龄,不满十八岁的他还是未成年,但按秦律,身高七尺或年龄十七,便算作成年了。

    他方才鬼鬼祟祟,正是担心父皇以自己未满十七为由,不准他饮酒。

    父子三人第一回 坐在同一张桌旁,不为用膳为饮酒。

    很快,令嬴政连连摇头、让扶苏哭笑不得的是,豪气冲天的明赫小少年,才堪堪喝下小半杯,就开始醉醺醺大声嚷着,

    “父皇,扶苏哥哥,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不诉离殇我不想长大,我想永远当父皇的孩儿,我想让父皇长命百岁”(2)

    看着扶苏急忙上前将他扶起,准备起身的嬴政忽地面色一变,眸中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惊诧,他缓缓放下酒杯,命扶苏即刻将明赫带回东殿。

    随着孩子们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前,他再次听见一个奇怪的声音在脑中响起,

    “宿主,要稳住啊,你千万不能喝醉自爆啊你放心吧,我刚刚去同事那悄悄查看了,秦始皇确实能长命百岁的,别担心哦”

    第132章

    那一夜, 嬴政静静站在偏殿等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许久,那道奇怪的声音,却再也未曾响起。

    而智若明镜的他, 终究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轻拢慢捻出几分真相:

    他虽不知“宿主”、“自爆”为何意,却知晓对方那句“秦始皇能长命百岁”, 呼应的正是自家幼子那句“我希望父皇能长命百岁”。

    由此可见, 这道声音,原本是在与明赫交谈。

    由此,再往从前蛛丝马迹推及开去, 他很快便想明白:想来,此人正是小崽心声中的“桶子”, 而那些听不见小崽心声的时刻,兴许他正是在与此人交谈。

    以君王的智力, 既然能推断到此处, 自然也很快猜出了“自爆”约摸是“自我暴露”的意思。

    这位真人不露相的“桶子”, 不希望小崽暴露自己的身份。

    如此一来, 这十多年来, 小崽坚持要借“老神仙”之手襄助大秦、小崽无数次焦急的欲言又止,便有了呼之欲出的答案:

    他确有不得已的难言之隐, 必须极力隐藏仙人身份。

    思及此,君王深渊般的眼眸闪过星星点点的了然, 负手缓缓信步走出偏殿。

    这些年, 朕果然并未猜错:以吾儿之赤诚坦荡, 绝不会故意遮掩此事, 非他不想为,实乃不能也!

    想到明赫今日沾酒即醉一事, 君王暗下决心:往后,绝不可再让吾儿醉酒,以免酒后失言

    在朝廷新设的琅琊“海部”工坊中,徐市带着他的同乡们跟墨家匠人一道制作零部件,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日夜赶工,终于为大秦造出一艘高达四层的楼船。

    这艘负载量超过60吨的巨大楼船,不但首次在船尾安置了木舵,以最大程度控制巨船不会偏航,还配置了风帆。(1)

    四层之高,自然不全是载货载物资用途,它还需载人。

    载人,亦非顺道载运客人,而是随船配备的两千军士。

    徐市常年出海于茫茫东海间,自是知晓海上各种不为人知的风险。

    海上时常有强弓盗匪抢劫物资,连他们的渔船都抢夺,商船远航一趟载货巨多,若遇盗匪损失巨大,少不得要多做些防备。

    是以,擅长机关术的墨家弟子,将这艘楼船的舱室设于甲板之下,若路遇劫匪时,负责控橹控舵的棹卒,便可免遭首当其冲的攻击;

    同时,船舷边缘也在传统楼船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加设一道足有半人之高的女墙,可抵御劫匪射来的流矢投石;

    而每一层甲板之上,皆有手持刀剑、长矛、弓弩之军士守护,舱中还藏有火药,堪称万无一失。

    五月,被君王指派为舟师的徐市,带着墨家造出的指南针,满载一船丝绸、茶叶、瓷器与羊毛制品出海远航。

    与他同行的,除了担任军士首领的曹参与英布,还有喜爱勘绘地理舆图的公子高。

    嬴政带着诸子女,亲自将子高送上了楼船。

    他从未想到,这个自幼性子最安静、最喜爱看书的孩子,竟会拜入水家门下,立下“行遍万里路,为大秦绘遍天下山川舆图”之志,主动请缨随船前往未知之地。

    高大的楼船已下水,在士卒与船夫们的吆喝声中,君王紧紧握住子高的手臂,再次朗声叮嘱道,“此番若商船沿途靠岸补给,吾儿切不可贸然下船,必要紧随曹参身旁据徐市所言,海上风浪极大,早晚莫要登甲板贪凉”

    子高听着父皇的殷殷关切之言,仰头看着父皇眼中的百般不舍,心头涌满了浓浓暖意,不由哽咽道,“多谢父皇关心,儿臣定会牢牢记下,绝不冒险,绝不贪凉”

    原来,父皇亦是如此在意我!

    说着,他再次心情澎湃地恋恋不舍看向英姿仍旧的父皇,看向红了眼圈的长兄、背过身擦泪的二兄与阿姊、哭得涕泪横流的子壮他们,还有

    他曾经极为羡慕的幼弟明赫。

    父皇废寝忘食醉心国事而淡于女色,自从将寝宫搬至章台宫后,进后宫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

    虽然,他知晓父皇一直惦记着他们,若不然,也不会趁着白日公务间隙,不时前来书院看望他们、抽查他们的课业。

    可他仍然悄悄羡慕着明赫。

    因为,唯有被长兄抱回宫中的明赫,从奶娃娃起便被父皇亲手照顾着,乃是兄弟姐妹中,得到父皇陪伴最多的孩子

    连阿兄,亦将明赫视作最亲近的兄弟,待他总归比待旁人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