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着力呢。

    谢金玉捏着手中印本,愤恨又怨怼地看着周自言。

    “……上天不公,不公!”

    先前因为周自言的一番话,谢金玉的事迹被闹到廖掌院那里。

    从那天起,他便禁足家中,直到县试前一个月才放出来。

    被关起来的那几个月,谢金玉只要一想到被山长和掌院批评的场景,就犹如万虫啃咬。

    若不是出不去,他早就将这个周夫子砍杀八百遍!

    可这位周夫子,竟然还能考到案首,他凭什么!

    自己自小便跟着夫子学习,后又有大儒教导,最后案首却是一个从来没听过的人,上天真是不公!

    “知县大人。”谢金玉起身,恭敬作揖,“在下马鸣书院学子,看完案首之作,心中思绪万千,想与案首好好讨教一番。”

    钟知县办这个庆功宴,除去庆功,也有让诸位考生互相交流的意思,自然欣然同意,“只要周夫子愿意,那便请吧!”

    在场学子一听,可以与案首之人讨教,立刻竖起耳朵。

    廖为安暗道不好,出来打圆场,“这才什么时候,大家都在乘着酒兴吟诗作赋。二位探讨自然要选个安静的地方,改日,改日吧!”

    他知道谢金玉与周自言的矛盾,一眼看出谢金玉这是私仇所致。

    这等睚眦必报之人,若是闹出什么乱子,最后名声毁坏的只有马鸣书院!

    周自言刚喝了两杯酒,就遇上这种事,只能放下手中杯,站起来回应谢金玉,“难得谢学子有如此好学之心,周某必定知无不言!”

    来吧来吧,不就是打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50-60

    嘴仗吗,他怕过谁!

    廖为安见拦不下两人,只能压着火气坐下。

    谢金玉啊谢金玉,那周夫子以前可是和他老师吵架的主,何必上赶着去找麻烦!

    谢金玉首先发难,“敢问周学子,你是如何从四书之说,想到民生问题的呢?”

    “我观周学子所说,似乎是对大庆现在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说国策,哪个读书人都会,可为什么只有周自言这篇被点为案首?

    大庆每年都有小国来朝,明明一派欣荣之景,怎么到周自言嘴里,就成了需要全民提高思想教育的地步!

    而且他所说的内容,与四书内容毫不相关,而且毫无理由。

    谢金玉挖坑,周自言却不慌不忙,先翻看谢金玉的卷子。

    谢金玉也写了一些国策,强盛兵力,加大农桑。

    只不过写的却只有浅表一层,始终留在书里的理论方面,与实际不符。

    周自言心中有了章程,反问道:“谢学子,你觉得科举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选拔官员,登入朝堂,治理大庆。”谢金玉朝着庆京省的方向拱手相拜,似乎觉得周自言问了个蠢问题。

    周自言点点头,“说的不错。私以为,科举是为选官,而且是为了选好官。何为好官?”

    “学生不才,在学生心中,能成为官员之人,必定有别人没有的学识,有别人没有的善心,还有别人没有目光。”

    “有学识,在看到民间琐碎事时便能想到书中记载之法,找到缘由和解决办法;有善心,才能利用所学学问,去帮助他人,兼济天下;学识扎实,善心大举,才能让人目光长远,看到目前看不到的地方。”

    “学生以这三项为准则,时常透过圣贤书去看所处环境,这才明白,学生所学学识,都与民生息息相关,若是不能将所学学问与民生环境相结合,那不管再怎么学,都只是井中窥天。”

    “所以学生在得到考题的时候,才会将阐点落到民生上。”

    周自言也对着庆京省作揖,“当今天下,兵强国盛,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可先人有云,居安当思危,万不可因为现在的安逸而放松心神。若是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再让国力强上几分,定能开创更好的盛世。”

    他今天穿上宋父给做的素绿直裰,外罩宝蓝色短袖竖领盘扣褡护。

    此时他敛袖低眉,绣面上的吉祥暗纹若隐若现,盘扣上的圆润玉珠也熠熠生辉。

    与他这个人一样,夺人心神。

    陆明学看着周自言背手而站的模样,眸中闪过一丝怀念。

    虽然他不知道这位大人为什么改名换姓,来到这处小城镇。

    可他许久不见大人这个姿态,如今一见,恰如当年。

    周自言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找不到反驳的话。

    所有考生在听完后,不由得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做到了周自言所说的那三点。

    学识?那自然是有的。

    善心……尚且不明。

    目光长远,他们除去读书,何曾关注过身旁之事啊!

    钟知县深有感触,连说了三个‘不错’。

    当官治下,绝不只是单单靠圣贤书就能办到的事情。

    想他当年刚刚成为知县时,也觉得靠着一身学问,就能治理好一方百姓。

    结果撞得头破血流。

    于周自言,钟知县是越看越欣赏。

    于谢金玉,钟知县又不傻子,怎会看不出他名为讨教,实为挖坑的行为。

    此等行为,上不得台面!

    主簿想到之前发生的事情,笑道:“周学子,你身旁那位学生,可是将你的理论贯彻的很彻底啊。”

    钟知县反应过来,摸着胡子大笑,“宋镇声,小小年纪就对簿公堂,用大庆律令维护自身与友人利益,分毫不让。”

    “这件事都传到我们提刑按察司了。”陆明学也抚掌应和。

    主簿这么一说,在场其他人才反应过来!

    原来这位就是春六巷的周夫子和春六巷的宋家子!

    所有读书人,谁没听过七岁宋家子公堂护友人的传闻?

    原来就是他们!

    第52章

    “难怪周学子是案首, 能教出那样一位学子,难怪、难怪啊。”

    “实不相瞒,当时我还以为是个玩笑话, 没想到那宋家子此时就坐在这里, 真是汗颜。”

    场上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人,见到如此‘凶猛’的后生, 心有后怕。

    “后浪愈来愈强,吾等也不能松懈。”

    “说的在理!”

    宋豆丁发现自己突然成为大家的目光中心, 小小的加紧屁/股,低调做人。

    宋卫风摆好身前酒杯,虽然人还坐在马鸣书院这里,心却已经飞到对面。

    那里有他的幼弟,还有他倾慕之人。

    而谢金玉心中大愤。

    他本想给周自言挖坑, 谁知反被周自言用来宣扬自己的名气与学生。

    这下好了, 他们师徒二人先前本就出过名, 现在一个案首,一个七岁通过县试,更是花上添彩!

    看着谢金玉那愤愤不平的表情, 周自言在心中暗自摇头。

    谢金玉的学识不是假的,所写内容虽然浅显, 但也算言之有物。

    身家厚实, 无他烦恼,这样的身世背景,谢金玉只要用功读书便可前途坦荡。

    只可惜,其为人心眼小, 脾气大。

    一旦情绪上头,就不可收拾, 非要害得自己撞到铜墙铁壁才罢休。

    果然,谢金玉当下被怒气所裹,说话没了章法,只想问倒周自言,让他丢人。

    “周学子,既然你如此关心民生,又为何提出让他们读书的道理?”

    “你可知,读书之事要花费多少银子,还要多耗多少时间?况且学问之道,何其深奥,岂是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人能懂得?”

    “与其想办法让他们读上书,还不如教他们一些农桑技巧,或是其他技术,让他们混个温饱。”

    一连三问,每一个问题都毫无缘由。

    似乎从讨教转移到质问。

    听到谢金玉这番问话,在场不少学子表情都开始变得奇怪。

    他们许多人家境都不好,仔细一想,岂不就是谢金玉口中的那些人?

    周自言对谢金玉越来越失望。

    谢金玉说的话,看似是从实际出发,实际上就是在懒政。

    有些读书人也觉得普通贫民是愚民,无法教化,但他们傲是傲,尚且是试验过,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而谢金玉的思想,根本就没往‘我要改变这个困境’方向去。

    困境是什么模样,他便是什么模样,困境给他什么,他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50-60

    便接受什么。

    从来如此,便觉得难以改变,从而不需要改变。

    若是不需要改变,那要他们这些官员来又有何用。

    周自言环顾四周,心中戚然。

    这些正在侧耳聆听的学子,都是大庆将来的储备官员,若是都像谢金玉这样想,那大庆才是真的完了。

    钟知县听完谢金玉的话也逐渐不悦。

    谢金玉这话虽然在理,但实在太高高在上。

    他虽然现在是知县,可他们家往上数一数,那也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贫民。

    要不是当年老父拼命挣钱供他读书,他也翻不了身。

    周自言敛下心中不悦,继续问道:“谢学子,将来若是你为官一方,当你治下时,有那些普通百姓问你要银子,要吃食,你给还是不给?”

    谢金玉一脸莫名其妙,“自然要给!若我为官,必定要让人人都能吃得上饭!”

    “银子花光了,吃食吃完了,你给还是不给?”周自言再次询问。

    “这……”谢金玉终于反应过来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当教授他们能靠自己双手挣前程的方法。”

    周自言摇摇头,“一个人若是从未受过教育,他们是不会明白什么叫前程,什么叫自食其力的。你给他们银子,他们会花光。你给他们吃食,他们会吃光。你交给他们挣银子的方法,他们会觉得好麻烦,为什么不能直接给银子?你交给他们种子或是乳畜,他们第二天便能宰杀吃掉,因为没饭吃,不想挨饿。”

    “你我,包括在场众学子,都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报朝廷,教化百姓才会走上科举这条路。可谢学子,你方才所说,那些没读过书的人,家中贫寒,读书困苦,所以就不读了。等着朝廷教给他们一些技术,混个温饱便行。这等行为,看似是温暖之举,实际上只是在加深他们的苦难。”

    “无人教导之下,这些人如何能明白技术的使用?好,哪怕他们懂了,也拥有一门技术,可锄头轮一万遍,锄的还是那块地,木匠搓十年木头,还是一位木匠。”

    “读书之意义重大,相信在场众学子,都知晓。”

    “谢学子,你所谓的所教给他们的技术,不过是改变当下一点困境而已。他们的子孙后代,仍然还是你口中不会读书之人。生生代代,轮回反复。谢学子,那你这个官员,当来的意义是什么?”

    “我……!”谢金玉发现自己无法回答。

    手心开始冒汗。

    周自言还在说:“谢学子,多少人因为不懂文书,上当受骗,多少人因为不识字,连一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愚民难教,便不教,困境不解,便不解。”

    周自言虽然不会武,可他最大的武器便是他的脑子和那张嘴。

    若是看他瘦弱,便觉得他好欺负,那就大错特错。

    “家国天下,便是由这样一个个,所谓的愚民组成的。父母官父母官,半个父母半个官。”

    “陛下宅心仁厚,深谋远虑,曾于几年前开设识字班。心在教导所有大庆子民,希望他们脱离不识字的境地。而钟知县治下区域,也多学子,足以证明钟知县的决心。光本镇,此次县试就有十几位学子通过!这些学子自学会第一个字时,便在彻底改变家中困境。”

    “谢学子,为何陛下与钟知县都在用心让所有人读上书,你身为未来的大庆父母官,却觉得不需要?”

    周自言一番话刚刚说完,坐在宋卫风身边的叶朗立刻站起来,拍掌应和,“说的好!”

    周夫子之心胸,果然难以企及!

    叶朗这人,他熟啊!

    周自言笑着作揖回应。

    宋卫风侧头看向叶朗,拉了拉他的袖子,“叶朗……”

    他与叶朗是好友,对叶朗家中情况知道一些。

    他笃定,叶朗心中,定是因为谢金玉和周大哥的话起了涟漪,这才站起来。

    只是坐在前排的山长和廖夫子都回头看他,叶朗……想好了么。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