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叶朗不为所动,拱手作揖,“诸位同窗,在下叶朗。说来惭愧,叶某家中便是这位谢学子所说的,吃不饱饭,读不起书的普通百姓。叶某长到十二岁时,还是大字不识一个。幸而家中幼弟年岁小,上了知县设下的识字班。幼弟一边在识字班中学,一边回家再教给我。耗费三年之久,叶某才将将背过了千字文等文章。”

    “识字后,叶某才有机会踏出村子,来到镇子上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活计,这才能结识许多读书识字之人,交上束脩,进入书院,并通过本次县试。”

    叶朗说到后面,脑中浮现过往辛苦。

    泪花翻涌,再开口已带上哭腔。

    “叶某不敢想象,若是没有陛下与知县大人的善举,叶某此生怕是都会困在那座大山里,终生不得见外界繁华,也不会明悟世间诸多道理,浑浑噩噩,庸碌一生。”

    叶朗说完这句话,竟当场撩袍跪下,对着钟知县磕了一个响头,“钟知县,叶某村子里还有许多像叶某这样的人家,只是他们尚未有机会离开,便只能托付叶某来为知县大人磕头。”

    说完,又对着庆京省的方向磕了一个响头,“感念陛下恩德,将来若有机会,叶某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周自言所在的方向,于叶朗来说,便是庆京省的方向。

    叶朗对庆京省磕头,便是对着周自言磕头。

    周自言长身玉立,不曾退开半步,抿唇受他这一拜。

    廖为安和陆明学在心中惊叹,这叶朗竟然误打误撞拜对了。

    这天下,除去周自言,再无第二个人能受得起他这一拜。

    眼见叶朗实打实连磕两个响头,额头已见红肿,钟知县赶忙从位置上下来,将叶朗扶起来。

    钟知县眼中带泪,用力拍打叶朗的肩膀,“好,好啊!”

    凭靠幼弟帮扶,能走到县试这一步,其心坚韧!

    钟知县复又迈过走道,紧紧拉住周自言的手,“……”

    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觉得这位周夫子说的对,说的好!

    有了叶朗这一下,在周自言身后,如雨后春笋一般站起不少人,向钟知县与陛下表达感谢。

    他们都坐在周自言这边,代表他们都未曾上过正经书院,皆是自学成才。

    不错,他们基本都是农家出身,祖上三代都是贫农。

    若不是有陛下开恩的识字班,加上钟知县的大力推举,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读书认字的机会。

    拥有三个书院的马鸣沟尚且如此,其他小镇更是贫瘠。

    连正儿八经的书院都没有一个,又有什么资格去谈科举?

    若不是识字班给他们开了一个读书识字的口子,他们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坐在这里,和那些正经书院出来的学子们一块谈学问。

    宋豆丁茫然的看着身后场景,看那些大哥哥眼圈泛红,手臂颤抖。

    突然想到第一次见夫子时,夫子说过的话——‘有些人是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50-60

    只要给他们一个可以读书的口子,那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他身后这些哥哥,便是通过那道口子,才爬上去的吧。

    周自言端手站在位置上,夜风卷袖,望向谢金玉。

    今日可是庆功宴,谢金玉当面驳斥他周自言的答卷,便是与他意见相对,是为不服他这个案首。

    虽然文无第一,可这种场合下,周自言不能退,必须胜。

    一条长长走道,隔开周自言和谢金玉。

    又像二人的学识、品性,将二人分割成完全不同的两方。

    陆明学摇摇头,他作为本场官衔最高之人,站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今天不就是探讨么?探讨到这个程度也够了,勿伤和气。”

    小眼神轻轻飘到周自言身上,心下感慨。

    大人就是大人,不管在哪里,都是这样坚持真理,不退一步。

    有陆明学打圆场,紧绷的气氛稍有松动。

    周自言重新作揖道:“方才借着酒意说了许多,谢学子随便听听即可,承让。”

    说罢,也不管谢金玉什么态度,径自坐下。

    众人又重新拾起手中酒杯,彼此交谈,笑声不断。

    只是那谈论中的眼神,总是不停地往周案首身上瞟。

    谢金玉糊涂啊!

    在场这么多学子,也不是各个都家境殷实。

    谢金玉这样一番话,已经得罪了不少人。

    起码周自言身后那些人,已经开始对谢金玉不喜。

    而且这里人多嘴杂,等出了这个别院,不管哪个人,随便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往外一说,到时候,谢金玉的名声怕是要扫地了。

    连带着,马鸣书院的名声也要被影响。

    况且,周自言是知县大人点的案首,此时对周自言提出异议,不就是在打知县大人的脸吗?

    也就是他们知县上了年纪,笑呵呵的。

    若是换了别的臭脾气知县,此时说不定都已经黑脸了!

    廖为安拉着谢金玉坐下,“可服气了?”

    谢金玉默不作声,他被周自言连番考问,此时完全懵了,也已经没有任何脸面可言。

    周自言所讲的内容,他能听懂,却不明白。

    从未有人与他讲过这些事情,他只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从来如此,未有改变。

    “你啊。学问尚可,做人却不行。”廖为安叹息,“也是,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像他那般,既教学问又教做人……”

    举着酒杯,一时怅然。

    随场侍候的丫鬟们点灯两回,这场宴会方才歇下。

    周自言拉着宋豆丁,于门口等候宋卫风。

    经此一役,学子们对这位案首的心胸学问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了解,但凡路过周自言身前,都拱手作揖,向其拜别。

    周自言一边点头微笑,一边看向内场。

    宋卫风正站在那儿。

    这次县试,宋卫风是马鸣书院唯一考过的哥儿,被书院山长留下。

    或许是第一次与山长这么近距离接触,宋卫风背手身后,悄悄拧着那身丁香色盘领宽袖长袍,硬是拧出褶来。

    一条长长的酱紫大带在腰上缠了两圈,再用青玉带钩束住。

    夜风徐徐,灯火辉映,煞是好看。

    周自言觉得自己大概是喝多了,看久了,竟然神思飞走,脑中只剩下那一抹丁香色身影。

    宋豆丁发现自家夫子又在发呆,忍不住翻白眼,“夫子,你明明就对我哥有意思,你干嘛要拒绝兰姨。”

    他还记着周自言那句‘没有婚嫁之意’呢。

    “我还没计较你的偷听行为,你反倒来问我了?”周自言收回视线,轻轻揪住宋豆丁的耳朵,“以后不许再偷听,知道吗?”

    “噢。”宋豆丁眨眨眼,显然是没听进去。

    不过他现在有分寸多了,该听的听,不该听的就绝不会听。

    叶朗也还未离开,抱着自己的小包袱凑在宋豆丁跟前,“宋小学子。”

    “叶哥哥!”宋豆丁乖乖叫人。

    “还叫叶哥哥呢?你我现在同为学子,叫我叶学子也不是不行。”叶朗摸摸宋豆丁的脑门,说实话,他有点不敢被宋豆丁叫哥哥,他虽然年纪大,在学问上说不定还不如眼前这个小孩子。

    宋豆丁想起自己现在的学子身份,‘嘿嘿’直笑。

    过了一会,宋卫风终于缓步过来。

    “山长多喝了几杯,竟然说了这么多。”宋卫风松了口气,牵起宋豆丁的小手,“周大哥,咱们走吧。”

    周自言点点头,“走,回家!”

    “等一等!”

    还未等周自言转身,就见一名小厮快步追来,“周、周秀才……等一等,等一等,知县大人请您留步。”

    “知县大人?”周自言指指自己。

    “对、对!”小厮喘匀了气,“还有,还有陆大人,和廖夫子……都、都在呢。”

    周自言:“……”

    三个人里,有两个都是老相识,这是要做什么!

    “周大哥,既然是知县大人,你快去吧。”宋卫风抱起宋豆丁,“豆丁我自个儿带回去就行。”

    “这……”周自言不太愿意。

    现下已经夜深,一个哥儿带着一个小娃娃,万一出点事怎么办。

    就算路上有巡街的捕快,那也不能一直跟着宋卫风。

    周自言想当然担心宋卫风和宋豆丁的安危。

    却忘记了宋卫风会武,等闲之辈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叶朗站起来道:“我家在石榴巷,与春六巷不远,咱们一起回去吧。”

    “你今天可是出够风头了。”宋卫风踢了叶朗一脚,居然能在庆功宴上对着知县大人磕头谢恩,叶朗当真是本县第一人。

    叶朗想想自己刚才的举动,也有些后怕,“情之所至,情之所至!幸好知县大人不生气……”

    两个人带着小豆丁,一步三回头,慢慢离开。

    而周自言则跟着小厮来到衙门另一处别院里。

    钟知县正与廖为安烹茶,陆明学就坐在一旁,闭目养神。

    一见周自言进门,钟知县连忙招手,让周自言进来,道:“周夫子,陆大人和廖夫子觉得你很有想法,所以想与你多讨论一些。”

    “廖夫子你应当已经认识了吧?庆京省林相公的学生。”

    “多谢两位大人厚爱。”周自言笑眯眯道,“学生心中惶恐。”

    廖为安打了个冷颤,陆明学也猛地睁开眼。

    突然好冷!

    钟知县道:“周秀才,方才你在席位上说的话,都是你自己心中所想?”

    “正是。”周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50-60

    自言点头。

    “我观你答卷中似乎还有未尽之意,是不是心里还藏着别的话呢?”钟知县给周自言使了个眼色,“这儿没有别人,只有两位大人,你尽管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周自言眨眨眼,瞬间明白。

    在钟知县眼中,廖为安是从庆京省来的大学子,师从林范集,同门师兄弟不计其数,自身也有极大名气,虽然自己身上没有官职,可他在庆京省的待遇,与普通官员无异。

    而陆明学就更好说了,他是负责审查官员的人,时常要报告地方情况给庆京省,可以说与庆京省联系紧密。

    若是他这个小小案首能在这两位大人面前露个脸,那便等于在庆京省留下了印象。

    原来钟知县是要给他铺路啊。

    周自言心中感念钟知县的好意,洒脱一笑,“那学生就随便说说,若是说错了,还望两位大人莫要嫌弃。”

    廖为安、陆明学:“……”

    他们哪里敢!

    第53章

    “古往今来, 一直有两个问题未曾解决。”周自言伸出两根手指,“其一,是民生。其二是安全。”

    “民生, 便是说各地百姓能否吃得饱饭, 上得起学,就目前来看, 尚且不能。”

    “而安全……不说远了,听说浒山那边还在闹山匪, 咱们马鸣沟的码头,也时常会有水匪捣乱。”

    “但那些山匪与水匪,从各地办理的案子来看,除去一些穷凶极恶之徒,剩下大多都是日子过不下去的普通百姓, 吃不起饭了, 没办法, 才落草为寇。”

    廖为安点点头,“不错,京中也时常讨论这两个问题。”

    是的没错, 就是周夫子和他老师在讨论。

    不过也就只有他们两个敢堂而皇之的讨论,剩下的都不敢触帝王霉头, 生怕一句话说不着, 人就没了。

    陆明学跟着道:“正是如此,前两年浒山闹山匪,本官跟着去剿匪,这才升了官。”

    他虽是地方官, 但他因为职责问题,经常出差外府, 一听周自言说起这些,便想到自己的经历。

    “说是山匪,其实都是一些山民,既无田,又不认字,山货不足以支撑生活,他们走投无路,就干脆做起了山贼。”

    “是的,在学生看来,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核心便是民生问题,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学生相信,没有人愿意傻到去做流亡天下,朝不保夕的匪徒。”

    “学生曾查阅过许多地区的地方志,其实各地官员大人都曾用过各种办法,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周自言其实没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