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140-160
141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德不配位◎
第一百四十一章、
京城之中, 一块板砖砸下去,没准儿都会砸到一两个有身份的人,薛宝钗嫁的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 在勋贵满街的皇城之中,一个水花都翻不起来。
兴许是三书六礼没走完, 薛家格外的低调,没见满大街宣扬。
消息这种东西,总是长着翅膀悄悄就飞远了,飞到皇城中七公主的耳朵里。
圣上见七公主出宫交际几回,读书功力渐长,说起话来也比先前有见识,便嘱咐皇后等人, 今后其它公主长大,也要多对外走动,务必要好生教导公主诗书,方才不失皇家颜面。
饶是如此,宫门深海之中,公主出门的机会亦寥寥无几,等七公主再见黛玉,已又一年的四五月里。
上一年谁都过得心惊胆战, 原先才有一回出痘出花,深秋之后又爆发出来, 虽然黛玉、湘云、探春她们原先已经病过,多半不会传染。
可是家中小心谨慎, 一个冬日黛玉几乎都不曾出门, 贾琏他小子周岁过得低调, 依着族谱取记了名字叫做贾桂, 元春添了头一个儿子,也没敢大包大揽的庆祝,就连翻过年去,黛玉的生辰本是花朝,也只在家中一家人过了,没大办宴席。
料想黛玉自入京之后,每次过生辰都不得大办,现下满了整十岁,却是生辰之中最冷清一个,可叹可叹。
四月间,圣上让义忠王爷料理好撷芳园,请太妃娘娘们一道去逛园子送春,七公主才捞得一个出门游园的机会。
将近半年多不见,两人都长高了,黛玉当下还比公主高了半寸,颇有亭亭玉立的模样。
七公主见了黛玉,早憋一肚子气:“郡主姐姐为什么要帮她?真是好心没好报。”
七公主原本想着薛家身份不高,要是郡主知道这件事肯定不会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势必会暗里做出一些惩戒,没想到居然还给薛宝钗一个白身家中指了乘龙快婿。
黛玉在宫外知道的消息多,且事出反常必有妖,她历来不认为女子嫁了人就真真解决了终身大事,从此无忧无虑。
黛玉想起前儿父亲说的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用团花小扇轻掩面,小声道:“这我不知,有些事情,我们外人看着好,内里不知是不是真的好。”
见公主还在生气,黛玉拉着她去看鱼:“公主难得出来一回,何须在此事上费心,不知公主诗集做得如何?”
公主这才想起来,连忙将手上的小扇展开,上面密密麻麻用蝇头小楷写了好几首诗:“我这些日子里胡诌了好几首,你帮我看看?”
两人正看着诗,旁的人家姑娘知道那是七公主,不敢上前打扰,只远远悄悄看几样眼,要么就自己找乐子。
但见这公主满身心思都放在和黛玉谈天上,若是过去,岂不是自找没趣,兴许公主还会觉着厌烦。
过了许久,义忠王身后跟着管事公公和几个宫女沿着青石板小路绕过来,看见黛玉和七公主,笑盈盈就问:“小玉儿,我们家的荷花池子好不好看?”
七公主出来几次,行事比先前更大方,胆儿也大了不少:“叔公偏心,只问黛玉不问我。”
黛玉晃着小团扇,笑得俏皮:“王爷家的池子又好看又大,真是人间奇景。”
义忠王抚着胡须摇头而笑:“你啊,言不由衷。”
这孩子真要说,定是舌灿莲花,能将他的池子夸得天上地下无双,偏偏要说这样的大白话,显然故意为之。
义忠王指指远处那个八角亭子,对二人道:“一会儿好些臭男人要过来,你们去那边玩,别被熏着了!”
这么说来,义忠王也把自己当成臭男人了。
因有男宾要来,好些姑娘都被请走,这园子逛得多了无趣,相熟的探春、湘云、迎春都不在,过了午公主也回宫去,黛玉懒得在此逡巡,也乘车家去了。
黛玉方才回到家中,进了二门,老远就看见大哥二哥在回廊拐角说话,她刚想过去,又见哥哥们以前一后走了,匆匆忙忙的样子像是要往外书房方向去,黛玉只得作罢。
林家兄弟二人才走出二门,林家老二止不住向大哥抱怨:“咱们又未曾做错什么,何必如此避着妹妹?”
林璋和林珺两兄弟在外走动,自然听到许多消息,当中有薛宝钗要嫁的那户人家,姓付,是家里的老三,叫做付岩,在外风评十分寻常。
迎春被许给的十一皇子更是儒弱,在皇子中似乎没这个人似的。
林璋又道:“薛家的事与我们无关,只迎春妹妹……若你一个大嘴巴,透给妹妹知道,她心里存着事,又要病了,妹妹小时候不曾有过几次头疼脑热,从去岁到今年,不知闹了几出。”
说到这里,林璋又是一叹:“就是这京都富贵迷人眼,人心各怀鬼胎,风水不好闹的……”
林珺听罢,小声道:“谁是大嘴巴,我岂是那等长舌之人。”
林璋赶着弟弟出门,依着今日的约定,会一会姑苏来的同窗。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会子薛家那边已经换过庚帖,再走过三书六礼,只等薛宝钗及笄,就把姑娘风风光光送出门。
薛姨妈这些日子,就连做梦都是笑醒的,今儿过来荣国府走动,止不住和王夫人院里的媳妇们磨牙:“她能得这份姻缘,实在是意外之喜,年后我想把蟠儿也接来,这么长日子不见,也不知他长得多高了!”
媳妇们连忙奉承:“这是姑娘的福气。”
薛姨妈越想越得意:“去了就是正头娘子,郡王府指的人,必不会差。前儿他舅舅也说好,只不知京中要预备多少嫁妆。”
宝玉过来给王夫人请安,才进门就听见王夫人不知有什么事,往宁国府那边还没回来,进去给薛姨妈请安以后,才走出来就听见薛姨妈在里面喜气洋洋的说话。
宝玉看着将要转为阴沉的天,长叹一声:“唉!”
旁边看门小丫头问:“宝二爷,好端端您叹什么气,是不是宝姑娘没来,二爷心里念着。”
宝玉又犯起来痴病,料想宝钗如此出众的相貌,将来若是长成,堪比杨妃,不想要嫁做人妇,平白变了身份。
宝玉再叹:“好端端的,又有珍珠要变成鱼目了!”
小丫头听不懂,什么珍珠鱼目是不是在讲志怪故事。
这时候忽然有人从后面拍了宝玉一下,惊得贾宝玉一激灵。
宝玉回身一看,竟是湘云和黛玉都在。
湘云啐了一口:“呸,宝姐姐欢欢喜喜找个人家,你在背后嚼舌,岂是君子之为。”
“云妹妹?”
“林妹妹,你们怎么来了?”
湘云推开宝玉,示意她拦了路,又道:“怎么,就许你在这儿长吁短叹分什么珍珠鱼目,不许我们过来玩,我们是来找迎春姐姐的。”
原是湘云与黛玉想去找迎春,听说迎春在原先贾瑚常住的小院看佛经,故而往这边来,顺道来堵宝玉。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140-160
宝玉听说又有新的去处,也懒得烦心宝钗一事,终归已经有父母做主,他再长吁短叹,总不能将宝钗接到家中来,永远当个珍珠养着。
宝玉连忙跟上去:“我也和你一起去,迎春姐姐多半在以前瑚大哥住的院子呢!”
薛姨妈最后还是没等到王夫人,去给贾母请安,略说过几句话,仍旧家去。
今日莺儿与薛姨妈一起进荣国府,她隐约察觉到,自从姑娘定了亲,荣国府的妈妈看自己,也比往日更尊重。
莺儿问薛姨妈:“奶奶,咱们姑娘以后会不会有诰命?”
薛姨妈坐在圈椅上,用个美人锤敲着腿,脸上挂着微笑,眼中无限向往:“自然是有,就说你们姑娘的姨妈,也是五品诰命,今后啊……她就有一样衣裳,朝廷赏的。”
宝钗如今嫁的付岩是从五品,将来必定有一个诰命,王夫人当初也只是从五品的诰命,现下熬了多年,才混到五品。
宝钗将来的诰命指不定会比王夫人高,想到这儿薛姨妈就止不住的得意。
就说那些高中的翰林,也要混上许多年才能一级级升上去,将来女婿前途无量,没准哪天,宝丫头也能穿上荣国府老太太那身衣裳!
莺儿上前来给薛姨妈捶腿:“这真是好……不知道那府里的迎春姑娘,将来得几品的诰命。”
薛姨妈摆出老成的样子:“皇上的事别瞎猜,不可以乱说话。”
配了皇子,肯定与一般的诰命不同,迎春丫头就是占了出身,还有她那个神神叨叨的哥哥被皇家看中,所以叫贾迎春捡了好运。
若是自家宝丫头和迎春一样出身,配得起更好的皇子。
薛姨妈心里弯弯绕绕的,把宝钗要嫁的人和迎春婚配一比,仍是不甘心,当年王家但凡把自己嫁娶一个伯爵府,宝钗也不会沾上商户出身。
外面忽然进来一个掌柜家的媳妇:“奶奶,家里老爷的来信。”
薛姨妈大字不识几个,只看见信纸上密密麻麻,连忙招呼:“快把你们姑娘叫来,让她给我念。”
那媳妇赶紧出去叫人,薛姨妈歪着继续让莺儿捶腿。
宝钗原本在屋里绣嫁妆,听说父亲来信,放下针线就过来。
一面看信,一面愁眉不展,斟酌半日,才委婉的告诉母亲,父亲不同意薛蟠进京,薛家已经商量好,让叔父家的薛蝌和伯父家的表兄薛玟一道进京帮衬宝钗婚事。
薛姨妈听罢,登时变了脸色,慈眉善目全无:“我们娘俩这么久不见,你也要成亲,让你哥哥来送一送不成吗?老爷真是好狠的心!”
薛姨妈一手抓住宝钗,将她拉到跟前,泪眼婆娑:“宝丫头,给你父亲写信,你哥哥长了一二年,肯定懂事了,要是不让他来,不知在家中闹成什么样,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你没个亲哥哥送去男方家,将来会被看不起的,他们男人,什么都不懂。让你哥哥来京城见一见世面,肯定就长大了!”
宝钗沉默不言,其实父亲的安排十分妥当,这两个堂兄弟都是家中这一辈可靠的人,要是薛蟠进京……
那信里明说了,薛蟠非但没有年岁渐长开始懂事,反而更加猖狂,前儿个得罪过林家,宝钗又要进京办大事,薛家老爷下死命令,家丁要是敢撺掇薛蟠闹事,见一个撵走一个。
当下家里的家丁就是头破血流,也要把闹事的薛蟠先控制住拖走。
要是薛蟠真的进京,没了父亲管束……
宝钗看看面前一脸委屈的母亲只顾着哭薛蟠,心底一阵又一阵发冷。
薛蟠进京,若是旁人瞧见她有这么一个烂泥扶不上墙哥哥,那才会看不起她呢!
🔒142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语常言夫妻本是同林鸟, 大难临头当自飞。
在宝钗看来,亲人之间大约如此,宝钗不求哥哥薛蟠能比得林家两兄弟出类拔萃, 但凡薛蟠能有宝玉一半,不会惹事生非, 行事有礼有节,她也是愿意兄长来的。
可是薛蟠……
宝钗还没来得及开口,薛姨妈就哑着嗓子念叨起来:“宝丫头,你给你父亲去信,就说我念着你哥哥几乎都要病了,且让他来看一看我,病就好了。兴许你哥哥上京来, 有舅父姨夫管束,又能和真正大户人家的公子交游,肯定能学好。”
薛姨妈还在那儿自说自话,她这辈子就指望薛蟠,薛老爷只怕儿子惹事,总是一顿痛揍了之,薛蟠若能上京城,多认识人, 结下交情,将来薛家生意还愁不能做大?
薛姨妈想得固然好, 只可惜那人是霸王薛蟠。
对着母亲恳求的眼神,宝钗连忙道:“母亲稍安勿躁, 我这就去写信。”
薛姨妈此刻也不要莺儿再捶腿, 只让莺儿赶紧给宝钗伺候笔墨, 巴不得当夜就把家书八百里加急送到金陵去。
宝钗在灯下沉吟片刻, 咬了咬唇,左右母亲不识字,真要写什么,薛姨妈也看不出,宝钗在信中将自己在王府的见识一一说了,又说明当下十分看重修养,京城之中处处都是王公贵族,恐薛蟠上来又犯当年之事,甚是感激父亲谋划云云,总之不见薛姨妈的求情之语。
薛姨妈一面忙女儿婚事,一面又念着儿子,日子过得十分充实。
姊妹们听说宝钗大定,都送了一份薄礼祝贺,至于贾母之类的长辈,也给宝钗添妆,暂且揭过不提。
这一段时日,贾敏时常往荣国府去,去岁一而再再而三的闹疫症,倒是把母女俩憋坏了,加之冷大先生出游了,约莫好几月才能归,黛玉虽有功课,整日在家无趣,探春这些年读书进益,两人十分投契。
更重要一点,贾敏过来还帮着崔氏招呼迎春丫头的婚事。
前儿,贾瑚在一个夜里被皇家车马接走,说是要送到什么皇城家庙里清修一年为皇室祈福,再不见人影,林如海在宫中都探不到多少消息。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