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热疗养生 > 正文 第8章 人体经络与穴位(四)

正文 第8章 人体经络与穴位(四)(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3)配委中穴,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

    (4)配太渊穴,经取治咳嗽,气喘。

    (5)配孔椎穴治咳血,潮热。

    (6)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

    列缺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亦是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出自《灵枢·经脉》。此腧穴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尿血等病症。

    治疗头项部疼痛,就找列缺穴,取穴有诀窍,每天按揉五分钟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者以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或立掌或侧掌,把指向外上方翘起,先取两筋之间的阳溪穴,在阳溪穴上15寸的桡骨茎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此穴。

    解剖定位: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配伍应用:外感咳嗽:列缺、大椎、合谷、外关、鱼际(《针灸学简编》)。

    喘急:列缺、足三里(《医学入门》)。

    咳嗽寒痰、胸膈闭痛:列缺、肺俞、膻中、三里(《针灸大全》)。

    头痛:列缺、中脘、合谷、上星、太渊、百会、头维、丝竹空、风池、太阳(《针灸治疗实验集》)。

    咯血:列缺、太渊、尺泽、足三里(《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茎中痛:列缺、行间(《类经图翼》)。

    牙齿疼痛:列缺、后溪、人中、颊车、吕细、太渊、合谷(《针灸大成》)。

    淋痛:列缺、中封、膈俞、肝俞、肾俞、气海、石门(《神灸经纶》)。

    惊痫:列缺、阳明络(《针灸甲乙经》)。

    疟疾:列缺、后溪、少泽、前谷(《备急千金要方》)。

    慢性鼻炎:列缺、上星、迎香、曲池、风池(《常用腧穴临床发挥》)。

    孔最,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于太阴肺经。手太阴之郄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和头静脉,桡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痛,肘臂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解剖定位:当肱桡肌处,在旋前圆肌上端之外缘,桡侧腕长、短伸肌的内缘;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失音;热病无汗、头痛;痔疮;肘臂挛痛等病症。

    配伍应用:咳逆:孔最、天泉、太溪、行间、俞府、神封、腹结、少商、浮白(《针灸资生经》)。

    急性咯血:孔最、尺泽、内关(《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失音:孔最、喑门(《针灸资生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