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才能精神百倍、专心致志。

    对此, 肖父非常不满意。

    什么无为?什么道法自然?什么道遥游?

    学那玩意儿能做官吗?能赚钱吗?能种好庄稼开好田地吗?能在鲜卑骑兵劫掠的时候保护自己和家人吗?

    什么都不能, 还有什么学头?

    在边疆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浸淫了数十年的肖父, 自有一套卷天卷地的实用主义哲学。面对着明显学歪了的大儿子, 肖父的反应非常朴实无华且枯燥——他直接一锄头照着肖敢的屁股撅了过去!

    虽然肖敢凭借着年轻灵活的身体躲过了这一击,但他的心灵却依然受到了沉重的伤害。

    这日子没法过了!

    从那以后, 肖敢便悄悄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家乡。正巧有消息说新任的刘府君在高句骊城重开郡学, 广纳学子。于是肖敢立刻抓起小包袱, 揣了几十个饼子,连夜赶到了玄菟郡学中。

    通过初步的测试后,肖敢成为了都学中一名最低等的学子,解决了吃住问题,也结识到了同样学习《老》、《庄》的其他学子,初步找到了组织。但因为性格木讷、口吃笨拙,即使是在同样的《老》、《庄》圈子里,肖敢也是最边缘、最没存在感的那一类人。

    因此,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70-80(第3/14页)

    他得知自己有机会进行高台论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

    “我、我、我真的可以去高台论学吗?”

    “那当然,孙祭酒亲自抽中了你,那还能有假的?”来传消息的人一把搂住肖敢的脖子,笑道,“恭喜你啊!这下子,你终于有机会把心里的那些想法都说出来,让大家伙好好听一听了。”

    我会的。

    肖敢抿紧了嘴唇,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复述。

    我会将心里的所思所想统统说出来,让大家都来好好地论一论,到底孰是!孰非!

    终于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高台,肖敢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在黑压压的人群中紧张瞟过,结结巴巴地道:“庄子有言: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而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一口气背完书上的话,肖敢终于有了种回到自己熟悉领域的安全感。渐渐地,他是背也挺了、腿也直了,说起话来也是越来越顺溜、越来越大声了。

    “圣人早有明言,奇巧淫技最是堕落人心。在下游学四方,也见过不少这样的场景。一些村民们用上了磨盘、翻车之后,平时多了许多空闲,于是他们时常聚集在一起赌博、嬉闹,或生奸、或生盗,将好好的一个村落弄得乌烟瘴气。更有甚者,反而将原本的农事给耽误了!”

    肖敢痛心疾首,说得慷慨激昂:“刘府君师从涿郡卢子干,饱读圣人之言,却将其抛之脑后。他主动开设百工馆,招揽工匠机师,制造各种机械,就是在带头腐化堕落,实在是大大的罪过!”

    “哄”地一声,喧闹的火苗再次在广场上点燃。

    刘备到任玄菟郡后,设租田、开郡学、施仁政,短短几个月就让整个玄郡的风气焕然一新。许多玄菟郡的民众、士子都真心敬服爱戴他。

    如今一听到肖敢将刘备打为“罪人”,这些人当即就不乐意了,大声反驳道:“农事繁重,如果不用磨盘、翻车,难道要用人力去一点一点春、一点一点舀吗?且不说这样干,能不能把活干好,就是多花费的时间,都是不能接受的。若是遇到农忙抢时的时候,活没干完,岂不是把一年的收成给耽误了?”

    “刘府君从前给我们论学时就再三强调过,只有提高生产效率,才能让百姓物质丰富、生活幸福。你不许大家用机械,不就是让大家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去过苦日子吗?”

    肖敢自小就是个小透明,走到哪里都不太受人待见。如今第一次发现居然有这么多人在认真地听他说话、给出回应,原本身上的胆怯懦弱反而一扫而空,变得强硬了起来。

    “什么是好日子?什么是苦日子?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不幸?”肖敢也毫不示弱,大声疾呼,“难道只有拥有数不清的粟米、布帛、金银才是好日子,才是幸福吗?难道拥有无尽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安宁的内心就不是好日子,不是幸福吗?圣人言: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这难道不是好日子,不是幸福吗?”

    管宁面带微笑,轻轻地点了点头:“论调虽然有些骇人听闻,但细细想来却很有一番道理。君子,还是应当淡泊宁静为上。”

    华歆冷哼一身,不屑地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立大志、做大事,岂可空老于林泉?逍遥无为虽然听起来不错,但于国于家无利,还是不用的好。”

    左伯、徐岳、王烈、邴原等人的看法各有不同,在高台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而在高台之上,关于肖敢论点的争论就更多了。整个郡学广场都闹哄哄的。

    就在一片喧哗之中,一队凶神恶煞的郡兵突然冲了进来,齐刷刷地亮出手里的环首刀,将论学的高台围得水泄不通。

    郡功曹趾高气昂地踱步而出,一双眼睛毒蛇般地盯住肖敢,怒斥道:“大胆狂徒,居然敢非议府君新政!来人啊,给我把他抓下来,压入大牢!”

    仿佛一盆凉水哗啦一下从头淋到了脚,肖敢好不容易攒出来的热血瞬间凉了个透彻。他哆哆嗦嗦地站在高台上,像只受惊的兔子一般,努力地辩驳道:“我只是在高台论学,并没有触犯王法,你、你们凭什么抓我?”

    郡功曹冷笑道:“刘府君开设百工馆,广招能工巧匠,改良农具器械,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你一个小小的庶民,却在此反对百工馆、毁谤府君,公然和朝廷作对。你还敢说你没有触犯王法?来人呀,给我把他拖下来!”

    “住手!”

    孙乾和高诱对视一眼,心中俱是了然。

    显然,郡功曹就是图穷匕现的那个匕。

    如果今天让他将肖敢带走了,那么屎盆子就会被牢牢地扣在刘备的头上。今后人们再提起玄菟郡刘玄德,只会认为他是个刚愎自用,容不下和他有相反意见的小人。

    到那时,刘备仁德的名声就彻底毁了!

    绝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孙乾一边暗中派人去给刘备送信,一边站出来制止郡功曹的行动:“高台论学,因稷下、从太学,百家争鸣、广开言路。士人们各有争论,本是常理,如何能因言论罪?还不快速速退下!”

    郡功曹恭敬地拱手一揖,脚下却分毫未动:“早有密探来报,鲜卑奸细潜入玄菟郡内,妄图扰乱政事、趁机谋利。这人在高台之上痛批府君新政,用心险恶,必定就是那通敌卖国的奸细!还请祭酒不要心软,让在下将他带走吧。”

    “通敌卖国”的大帽子一扣下来,肖敢只觉得眼前一黑,两条腿都软了,赶紧向孙乾呼救:“冤枉啊!小人出生玄菟郡西盖马县,姓肖,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祭酒派人一查便知。小人身家清白,从未与鲜卑人有过往来,怎么可能是奸细?”

    郡功曹斜睨了一眼,阴恻恻地道:“你现在不肯招,等到了大牢里自然就会招了。”

    “慢着!”孙乾一个跨步挡在肖敢身前,厉声道:“此等大事岂可凭一言而抓人?还请功曹先拿出证据来吧!”

    两方你来我往僵持不下,高台下的左伯、徐岳等人也都心急如焚。

    他们虽然并不清楚这其中的明争暗斗,但却也本能地明白肖敢不能就这样被带走。

    一时之间,众人心里全都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刘府君,你快来吧!刘府君,你快来吧!

    “刘府君来了!”

    也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众人立刻循着声音转过了头去。

    霎时间,千万道目光越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越过寒光凌厉的兵甲、越过端庄肃穆的高台、越过重峦叠嶂的郡学学舍,最终落到了那个信步而来的身影上。

    那个身影十分年轻,未及弱冠的身躯还带着嫩笋般的青涩,但那深邃的双眼早已盛满了苍松般的坚毅。

    那沉静的脸庞上没有多余的表情,但当阳光轻撒而下时,当你凝眸看去时,却依然能从那微微上挑的眉眼中读出春风般的和煦,能从那紧抿的薄唇上看到冬雪般的寒意。

    然后,便是恍惚了时光与天地。

    “拜见刘府君!”

    片刻的寂静后,千百的民众次第跪拜于地,向他们的府君见礼。

    【作者有话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70-80(第4/14页)

    注1:《庄子·外篇·天地》

    第73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府君。”

    郡功曹一改之前的咄咄逼人, 恭敬地向着刘备作揖行礼。垂下头颅后露出一段带着绒毛的后脖颈,显得他整个人十分乖顺。

    但明眼人都知道,那不过是匕首暂时藏进阴影里的假象。

    阿备斜睨了一眼, 脚步不停地直接略过了郡功曹。

    虽然没有直接用巴掌抽脸子,但最终的效果,比直接用巴掌还要好。

    左伯、徐岳、管宁等人互相对望一眼, 都忍不住勾起了嘴角。而郡功曹本人, 脸色也是青一阵白一阵,不甘了半晌,还是只能将话语全都咽进肚子里。

    阿备走到那队拿着环首刀的郡兵前,随意地点出一人, 问道:“你们怎么到郡学来了?”

    被点到的郡兵老实回答:“是队长带我们来的。”

    阿备一点头, 又问道:“我之前宣布的, 军中的三大纪律是什么,你还记得吗?”

    郡兵立刻立正站好,气势昂扬地答道:“三大纪律分别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很好。”阿备微笑, 冷峻的眉眼如同融化的初雪般带着暖意, “你们听从队长的指挥来到这里抓人, 严格地遵守了第一大纪律——是个好兵,当赏!回去之后, 每个人都奖励半个月的饷。”

    “谢府君!”

    得了夸奖又得了钱财的郡兵们异口同声地拜谢, 高兴得眉毛都要飞起来了。

    阿备又侧身问道:“队长何在?”

    一个长着小胡子的中年人立刻站了出来, 眉开眼笑地向着刘备作揖。显然, 队长蒋大柱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那一笔奖励该如何花销了。

    但阿备却没能让他如愿。

    阿备剑眉一竖,清俊的面庞上便凝上了一层冷霜, 暴雷般地呵斥道:“你带着郡兵出来可有长官的命令?可有郡都尉的调令?可有本府的口令?什么都没有, 就擅自带兵出营, 违反军令!按照军规,当杖二十、罚饷一个月!”

    阿备话音一落,便立刻有兵士将蒋大柱按在了地上,结结实实地打了二十军棍,直把那蒋大柱打得皮开肉绽、哀痛连连,随后又像拖死狗一般将其拖出了郡学。

    围观的众人见了,顿时发出阵阵欢呼。尤其是刚刚被威胁过的肖敢,更是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现场唯一难受的人,便只剩下了郡功曹。但不管他的内心再如何地羞恼和不甘,事到如今都已经无力回天了。他也只能掩着面,狼狈地离开了郡学。

    孙乾和高诱这才迎了上来,再次向刘备见礼。说过了场面上的客套话之后,孙乾主动指着肖敢道:“肖君本次的高台论学正好告一段落,府君不如点评一番?”

    孙乾到底是君子仁心,不忍心肖敢这个无辜之人因为刘备集团和张王两族的争斗而始终惴惴。他请刘备来点评肖敢的观点,就是让刘备这个郡太守兼当事人亲自给这件事定一个调子。

    调子定好了,这件事就算是彻底翻篇了。

    阿备自然是明白孙乾的用意。他凝眸向着肖敢看去,几乎是想也没想地开口道:“肖君的观点,备之前也有所耳闻。至于备的看法……”

    高台上,肖敢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紧张地咽下了口水。

    阿备稍一停顿,轻笑道:“备的看法,并不重要。”

    在一片哗然之中,阿备朗声道:“真理是永远客观存在的,并不会因为备的看法,真理就变成谬误,谬误就变成真理。”

    北境的风带着凛冽之气背向而来,高高地掀起了刘备玄色的衣衫,也轻易地将那清朗的话语带去了远方。

    它们飘过近前的孙乾和高诱,飘过了高台上的肖敢,飘过了低头沉思的左伯、管宁等人,也飘过了郡学中的每一个人。

    声音随风而散,但那些隽永的字句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脑海中。

    再没有任何的异议,也没有任何的不平,所有人都向着刘备恭敬一揖,心悦诚服地道:“谢府君指教!”

    阿备又看向肖敢:“真理与道理一字之差,却相去万里之遥。如同好竽与滥竽,珍珠还是鱼目。世人常常欢呼自己找到了真理,却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