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80-90(第1/16页)

    第81章 他是冠军侯

    柯最部首领领着两万兵马跋山涉水, 连续走了十四天,终于到达了克什克腾旗的青山山口。

    只要通过这个山口穿越大兴安岭,便进入了辽东地界, 到达了科尔沁草原。

    到达山口后,柯最部首领显然大军安营扎寨,守住山口, 然后非常谨慎地派出探子去山脉中查看情况。按照他的推算, 汉军的队伍会比他们晚一点到达山口,他们刚好可以以逸待劳,埋伏一波。

    但探子带回来的情况却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大兴安岭之中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军马行进的迹象。

    或许是汉军马匹不行, 行军速度慢, 所以还没走到这里?

    柯最部首领也不是莽撞之人, 一连好几天都按兵不动,只是不断地派出探子去打探。但无论他派出去多少人,带回来的信息都是一模一样的:大兴安岭之中风平浪静, 没有任何军马行进的迹象。

    柯最部首领疑惑了:就算汉军的速度再慢, 如今快二十天过去了, 也该到了呀。除非,除非……他们迷路了?

    这个猜想一出, 柯最部首领顿时眼睛一亮, 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问题的答案:茫茫草原, 到处都是一样的景色, 不熟悉路况的汉人迷路是再正常不过了!想当年,被匈奴誉为“飞将军”的李广, 不也是次次出塞、次次迷路吗?

    柯最部首领喜得原地转圈圈:迷路好哇, 迷路妙哇。汉军迷路了, 他们鲜卑军就可以利用识路的优势将他们一举歼灭了!到时候,升官进爵、金银珠宝那还不是大大的有?

    于是,柯最部首领立刻整顿兵马,迅速穿过青山山口,沿着西拉木伦河东行,进入了科尔沁草原。

    结果到了地方,差点迷路的人反而变成了柯最部首领——为什么到处都是水草和牛羊,却偏偏没有汉军的踪迹啊?这也太不正常了!

    直到这个时候,柯最部首领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汉军可能根本就没有走这条最常规的路线,而是另辟蹊径。只是,这条蹊径到底是哪一条柯最部首领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

    就在此时,一群形容狼狈的鲜卑人突然冲了过来,痛哭流涕地喊着祖城被汉军攻破了!

    柯最部首领只觉得心脏一痛,几乎当即就要跌倒在地。祖城乃是鲜卑的发源之地,乃是除王庭之外对每一个鲜卑人来说最重要的地方。如今骤然听闻祖城被破,不仅仅是柯最部首领,每一个鲜卑人都感到了钻心剜骨一般的疼痛。

    柯最部首领勉强稳住局面,心里却动荡非常。他想不通,祖城位置偏远,许多鲜卑的小年轻都尚且不清楚它的具体位置,那群汉人又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还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绕过生活在鲜卑东部的诸多部落,悄无声息地直接打到了祖城?

    忽然,队伍后方传来一阵冲杀声。毫无防备的柯能部队伍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柯能部首领立刻喝住溃兵,收拢阵型。

    他拨转马头向后看去,只见一面“汉”字大旗迎风招展,如同一柄利剑般直刺而来。

    汉军!

    是刚刚攻破了祖城的汉军?

    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又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的后面?

    还没等柯最部首领在一连串的疑问中理出头绪,一枚飞箭便迎面而来。所幸他胯下战马乃是鲜卑一等一的好马,又历经多场战斗,极有灵性。千钧一发之际,战马向旁边跑了两步,这才让他堪堪躲了过去。

    柯最部首领惊出一身冷汗。他抬眼望去,只见一位样貌清俊的少年,顶盔掼甲,驾着一匹黄沙马飞驰而来。在少年的身后,是一面翻卷招展的红黑大旗,上面写着一个如盘龙一般的“刘”字!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柯最部首领也不由地有些恍惚——这就是那位未及弱冠的玄菟郡太守刘备刘玄德吗?看来弥加部输得不怨,这位刘府君果然用兵如神。

    他才不是什么迷路的飞将军李广,他是闪电骤雨般的冠军侯霍去病啊!

    ……

    公孙瓒领着自己的部下左冲右突,正杀得兴起,无意间的一扭头,却差点被映入眼帘的情景给吓得浑身冰冷。

    只见一个首领模样的鲜卑人,仗着胯下骏马勇猛灵活,竟然使了个阴招。在刘备正向前冲来不及停住马蹄的关键时刻,诈败逃走的鲜卑人猛然勒马回转,一跃三丈,跳到刘备的身后,然后借着马势挥舞着大刀劈向刘备的后脖颈。

    此时此刻,刘备根本就来不及指挥马匹调转方向!那柄刀,是一定会结结实实地砍到刘备的脖子上的!

    “玄德!”公孙瓒目眦欲裂。

    但下一瞬,被砍下马的却不是刘备,而是那鲜卑首领。原来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刘备忽然侧身坠了下去,避开了那惊险万分的一刀。同时,他高举鸳鸯双股剑,自下而上地给了鲜卑首领致命一击。

    饶是刘备避开了柯最部首领的夺命快刀,公孙瓒依旧痛苦万分。

    原因无他,刘备的这一坠,几乎是以命换命的翻版——因为那个角度、那个力道、那个速度,哪怕是技术再精湛的骑手,也一定会直接掉到马下。而在这种混乱的战场上,骑兵落到马下,几乎只有被乱蹄踏死一种下场。

    公孙瓒线条俊逸的双眼中浮现出泪花。

    刘备,刘玄德,他的同窗好友。他才刚刚十八岁啊,大好的前程才刚刚开始,就要丧命在这千里外的草原上了吗?

    公孙瓒难过地眨了眨眼睛,模糊的视线中却出现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出现的身影,让他的心跳在顷刻间漏了一拍——刘备!是刘备!他居然还完好无损地骑在马上!

    对于刘备的奇迹生还,公孙瓒又是惊喜又是好奇。战斗一结束,他便立刻找到了刘备询问其中的奥妙。

    阿备哈哈大笑,毫不藏私地将双马镫展示给了公孙瓒。

    “就这个?”公孙瓒难以置信,“就是这个东西,让你在马上轻松做出那么困难的动作?”

    不怪公孙瓒不相信,马镫在东汉末年实在算不上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很多马匹上都配有。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马镫只是单马镫,用来辅助上马,还没有人想到把这个东西弄成一对儿的用于马战。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没有需求。

    在汉末魏晋以前,中原汉人的主要敌人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这些游牧民族的主要战法是边跑边射的游骑战法,身上的铠甲护具也很脆弱。中原汉人只要多练练骑射,或者加高马鞍举着长矛冲刺一波,就能赢得胜利。

    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情况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衣冠南渡、胡人占据中原地区,失去了北方优质马匹产地的南方汉人只能依靠强大的军阵来和胡人的骑兵对抗。

    根据中华大区的优秀对战匹配机制,北方胡人的战法于是也跟着改变,发展完善出了突骑战法——几十上百个穿着厚实铠甲的骑兵,如步兵兵团一般成整齐建制地向敌人高速冲击而去!

    而为了满足骑兵们在高速度、高强度的对撞冲击中不被撞到马下的需求,双马镫这才逐步发展完善。

    阿备一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80-90(第2/16页)

    眉,将黄沙马的缰绳递了过去:“伯珪兄不如试一试?”。

    公孙瓒也不扭捏,直接翻身上马。

    自从跟了刘备之后,黄沙马就再没有驮过其他人。如今骤然被公孙瓒一骑,顿时不高兴地打了个响鼻,开始在原地转磨子似地打圈圈。

    阿备失笑,摸看黄沙马的耳朵软言安慰了好一会儿,马儿才不情不愿地慢慢跑动起来。

    公孙瓒一开始还有些不太习惯双马镫。但他骑术精湛,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因此,他不仅很快就适应了双马镫带来的新的骑乘方式,还逐渐感受到了双马镫给骑手带来的各种好处。

    ——他可以只用双腿的力量就稳稳地骑在马上,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力量不够而被甩飞出去了。

    ——他可以只用腰腿的力量就在短时间内掌控马匹的方向,再不用非得至少一只手拉看缰绳。两军对战的时候,他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双手持兵刃,比敌人更多出一倍的杀伤力和胜率。

    ——他可以只用两只脚就将自己的身体牢牢地挂在马上,他可以自由地在马上站起、蹲下,甚至是单脚倒挂,他可以以各种极限的姿势在马上进行躲避,也可以以各种刁钻的角度在马上展开进攻。

    总之一句话——双马镫实在是太棒了!

    下了马后,公孙瓒还忍不住将双马镫摸了又摸,动作轻柔又充满爱意,就好像再摸自己的夫人似的。

    “这东西简单又实用。”公孙瓒当场用麻绳给自己做了一套简易双马镫,“等打完鲜卑,我也要给我的骑兵们人手一个!”

    带领着辽东郡骑兵的柳毅也在旁边频频点头。

    可以想见,这次与鲜卑的大战之后,双马镫会先在辽东属国和辽东郡传播开来。

    然后,因为双马镫的实用性和制作简易性,这种传播将不会局限在小小的辽东地区,而是会继续南下,去到并州、去到冀州,去到青州、徐州、司隶……最终在整个大汉境内流行开来。

    就像是飞溅到甘草垛里的火星,在极短的时间内蔓延得势不可挡,燃烧得势裂长空!

    由此,必然也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当多年之后阿备开始争霸天下的时候,他面临的将不再是一群只配备了单马镫或者干脆根本就没有配马镫的初级版骑兵,而是全员配备了双马镫,速度更快、冲击力更猛、战斗力更强的升级版骑兵。

    到那个时候,他的争霸天下之路,只会更加艰难。

    那么,因为害怕遇到未来的艰难,他就要将双马镫的技术私藏起来,不让任何人知道,只由他一个人独享吗?

    阿备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甚至在拿出高炉炼铁法和灌钢法之前,他就很认真很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他想,如果他穿越的时间点是三国鼎足之势已成的时候,他或许会这么干;

    再早一点,如果他穿越的时间点是坐拥徐州的时候,他也或许会这么干;

    或者再早一点,如果他穿越的时间点是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他咬一咬牙,或许还是会这么干……

    因为他这么干,可以更快地提升刘备集团的实力,加快统一天下的进程,让黎民百姓少受一些动乱的苦楚。

    但是现在不一样,他穿越的时间点是在黄巾起义之前,他现在面临的是汉人与鲜卑人的大决战。

    让他置华夏民族大义于不顾,眼睁睁地看看历史的悲剧重演,鲜卑的铁蹄踏遍汉人的河山,他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阿备始终明白:个人功业的成就与否,远远比不上国家与民族的兴衰荣辱重要!

    再说了,就算灌钢法和双马镫传播开来,你有我有他也有,也不过是将汉末的众多诸侯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如果他真的有能力,那么他依旧可以南征北战、一统天下,重新建立汉家江山。

    如果仅仅是因为失掉了一点装备优势,他就赢不了汉末诸侯,安定不了华夏大地,那也是他技不如人,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苍茫辽阔的草原上,高低起伏的绿色丘陵在夕阳的照耀下变成了一片黑红。在如霜的折戟残剑中,在如墨的飘扬旗帜下,阿备凭剑而立,眺望南方汉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作者有话说】

    第82章 天凉了,让高句丽灭国吧

    歼灭了鲜卑柯最部的两万人马后, 阿备带领着一万汉军继续向西行,穿过青山山口到达克什克腾旗,然后再转而南下。

    仗着有曹不兴提供的详细塞外地图, 阿备就像开了全图挂的游戏玩家一样,带着一万汉军在草原上浪得飞起,一路走一路风骚走位, 不仅攻破了不少鲜卑的小部落, 而且还每次都能从鲜卑援军之间恰巧穿过,只留给匆匆赶来的鲜卑援军一地的马蹄印。

    “见了鬼了!”鲜卑人惊恐地睁大了眼睛,“那些汉军是会什么法术吗?他们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那一段时间,鲜卑人终于体会到了当初匈奴人被霍去病支配的恐惧。

    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一万汉军跟着阿备是越打气势越强、越打情绪越好。

    等到从玄菟郡出发后一个月, 阿备领着这一万人马和其他三路队伍汇合的时候, 都把夏育、田晏、臧旻和南匈奴单于等一干人给看呆了。

    这群家伙,他们到底是来支援打仗的,还是凯旋回朝的呀?

    在听了阿备那边的情况后, 夏育、田晏、臧旻和南匈奴单于等人又不由地对刘备心生佩服。

    他们三路人马共同围攻鲜卑王庭, 到如今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因为阿备的蝴蝶效应, 和历史上相比,夏育、田晏、臧旻和南匈奴单于这三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