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曹操查看了许久,看得头晕眼胀,再加上夜色已深,困意袭来,不知不觉间便靠着桌案睡着了,握着短刀的手也不由自主地松了开。

    他手中的短刀“咔哒”一声摔到了地上。

    曹操心里装着大事,虽然闭上了眼睛,但也不过是浅眠。如今听到御赐短刀摔到地上的声音,瞬间惊醒,慌忙去拾。

    捡起短刀后,曹操发现短刀刀柄上一颗装饰的宝石掉了下来,从里面露出来一角素绢,绢上隐隐约约还透着血迹。

    曹操连忙拆开刀柄,将里面的东西取出,发现是两张叠在一起的帛书。一张帛书以血写成,痛斥袁绍欺君悖逆,托付他率兵讨贼。另一张帛书以墨写成,约他明日刺杀袁绍。

    很显然,刘辩做了两手准备,一近一远。

    近的就是曹操与他直接刺杀袁绍,就地夺走袁绍的兵权,重整朝廷威严,班师回京。

    远的就是曹操带着血诏离开袁绍大营,组织人手,率兵讨贼,再回来救他。

    一时之间,曹操胸中心如鼓擂,整个身体都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他收好两封帛书,装好短刀,吹灭灯盏,躺到了床榻上,心中百感交集,又是激动、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30-140(第3/16页)

    是难过。

    他激动。他一心以汉臣自居,也一心想要报效汉室。如今天子赐下亲笔血诏,便是对他“汉室忠诚”的最大认可。如果他能完成这件事,不就能成为青史留名的忠臣、贤臣,完成自己生平最大的梦想?

    可是,这封讨贼密诏的对象偏偏是袁绍。是他曾经的青梅竹马,是他曾经最信任、最敬爱的大哥。

    虽然在几个月之前,他早已看透了袁绍正直表象下暗藏的野心,并对此失望透顶。但他与袁绍之间毕竟有相处了二十几年的情谊!

    若是让他与袁绍在战场上兵戎相对,他尚可以狠下心来一干;但若是让他直接在五步之内刺杀袁绍……

    一旦想到他要用天子赐下的短刀扎进袁绍的心窝,后者温热的鲜血会顺着伤口喷涌而出溅满他的脸庞,曾经熟悉的双眼满是不解和愤恨……

    一旦想到这些可能出现的画面,曹操的心脏又忍不住地抽痛起来。

    曹操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心绪混乱。一直到天边晨曦微亮,这才终于抵不住倦意草草睡去。但没过多久,便又被大营中出早操的锣鼓声惊醒。

    他胡乱地洗了一把脸,另外换了一身衣裳,悄悄地摸出了自己的营帐。按照帛书上的指示在隐蔽处与心腹接上头,又悄悄地赶到了刘辩的营帐中。

    刘辩一见曹操依约而来,便知道他答应了刺杀袁绍之事,顿时大喜:“有卿如此,实乃汉之大幸!”

    曹操努力按捺住心中情绪,跪地叩首道:“为大汉江山安宁,臣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刺客到位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刺客接近被刺杀对象。曹操虽然是袁绍的好友,但自从几个月之前两人闹掰了之后,便再也没有独处过,实在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刘辩胸有成竹:“无妨,朕自有办法。”一面将曹操带到屏风后面藏好,一面召来袁绍亲兵,将一根荆条交给他,并道:“请袁府君来,就说朕要与他商议皇后之事。”

    荆条,取的是“负荆请罪”之意。刘辩身为天子,都如此委婉地道歉了,袁绍身为臣子不来面见谢恩怎么都说不过去。

    不过,袁绍既然能干出欺骗天子、挟持皇帝的事情来,脸皮的厚度自然不是常人能够比拟的。要是他就是下了决心不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刘辩准备了第二招。他拿皇后之位作为诱饵,将袁绍赚来。

    刘辩现在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还顶着金光闪闪的“大汉天子”的名头,“大汉皇后”的宝座也同样价值连城。

    刘辩本来是有妻子唐姬的,但他登基之后事态骤然变化,改天换地的大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因此他根本就没来得及册立唐姬为后。

    从礼法上来说,刘辩此时是个单身汉,没有皇后的。

    而从刘备大营再到袁绍大营,刘辩又是一个人被带走的,唐姬不在他身边,他就更没有机会立皇后了。

    于是,“大汉皇后”的宝座就这样空悬了下来,引得诸方垂涎。

    袁绍之前,就几次明里暗里地向刘辩表示,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都被他各种委婉地拒绝了。如今,刘辩旧事重提,一下子击打在了袁绍的七寸上,不怕他袁绍不来见。

    刘辩信心满满,和藏在暗处的曹操一起耐心地等待着袁绍的到来。

    或许是上天也感应到了众人心头的凝滞,这天的天气一直阴沉沉的,乌云密布,仿佛是一个刚上了生漆的木碗倒扣了下来,憋得人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过了一会儿,那浓重的压迫感终于稍微松懈了一点,乌云化作淅淅沥沥的雨滴从天而降,打湿了营地中的黄泥地。

    又过了一会儿,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大,雨水混合着泥水四处流淌,到处都是浑浊的黄泥水。

    过了许久,派出送信的卫兵终于回来了,却没有带来袁绍本人。

    原来,袁绍听到刘辩的说辞后,原本要来见驾。但走到半路,天降大雨,泥水四溅。袁绍见自己衣衫已湿,实在失礼,便请卫兵带回口信,说他改日再来面见陛下。

    这一次的刺杀计划,还没开始,便结束了。

    刘辩望着营帐外倾盆的大雨,不由地神色悲凉:“上天降下这场雨水,莫非是在暗示我的筹谋注定是一场空。难道天命真的不在我大汉身上了吗?”

    曹操从躲藏的屏风后走出来,宽慰道:“雷霆雨露,都是不按常理而来的。袁绍这次死里逃生,不过是运气好罢了,陛下不必多心。

    更何况,当初董卓身死之日,又是童谣示警、又是车轴折断、又是马辔断裂。董卓虽然相信了上天的示警,躲过了卫将军的埋伏,但终究身首异处。

    由此可见,贼人虽然可以凭借一两次的好运躲过灾祸。但他们不修德行、不施仁义,终究是天怒人怨,必将横死。”

    刘辩点了点头,心里总算是宽慰了一点。两人互相劝慰了一番,又商量了一下下次行刺的事情。议定之后,曹操又在心腹的带领下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营帐。

    谁知,曹操刚一撩起门帘,便见袁绍端坐在榻上,面色沉沉、目光肃肃。

    “孟德,暴雨如注,有何大事值得你冒雨去做啊?”

    袁绍问道,声音如同黑夜中缓缓而出的饿狼。

    【作者有话说】

    注1:《三国演义》中曹操名台词,有改动。

    第133章 史诗级碰瓷

    曹操心脏狠狠地一跳, 几乎停止了呼吸——本初他发现了!他发现我要刺杀他了!

    因为太过震惊,曹操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袁绍叹了口气,伸手拉过曹操, 一边用干净的布巾为他擦拭身上的雨水,一边唠叨:“你素来有头风。平日里精心保养,发作时尚且便疼得哭天喊地。如今下着大雨, 湿气旺盛, 你还在外面乱窜,等之后发作起来你还能受得住吗?都是而立之年的人了,做事情怎么还这么不周全!”

    曹操愣了一下,放下心来。但随即, 一种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 搅得他的胸膛又酸又涩又痛又胀。

    这算什么?你我之间既然都已经矛盾重重了, 你既然都已经将我软禁了好几个月,我们便早已是敌人了。既然是敌人,你又何必如此来关心我?你现在来关心我, 又是将我当作什么呢?

    曹操看向袁绍, 神情不由地冷了下来:“你来找我, 就是为了说这些话吗?”

    袁绍松开了手,叹了口气:“你我之间, 怎么……”他顿了一顿, 又道:“早上时我见到了很好的白柰, 想着你是最喜欢吃这东西的, 便给你带了些来。”

    曹操见到那满盘的白柰,心中不由地一软:“从前在我们在雒阳城里时, 也时常这样, 一边煮酒品柰, 一边谈古论今,何等快活。”

    于是两人在桌案旁相对而坐,开怀畅饮。

    片刻后,营帐外传来喧闹声。卫士来报,原来是因为雨下得太大,将泥土给泡软了,导致一个没扎好的营帐塌了,将士们正在尽力修补。

    袁绍道:“如今风雨交加,如何能修补得好营帐?就算勉强将其修好,不过是平白损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 130-140(第4/16页)

    人力、物力。修出来的营帐也是破败陈旧的,难以抵挡之后的风雨。

    倒不如就任其倒塌,带风驻雨歇之后,一把火将旧营帐烧了,再立一个新营帐。如此既能省去许多人力,新的营帐也更加坚固耐用。”

    政冶圈子里的人说话,真实的意思从来都不是话语表面的意思。曹操一听,便知道袁绍这是在借题发挥,表面上是在说营帐的事情,实际上是在说汉室。

    袁绍的意思,就是汉室已倾不可挽回,不如另立新朝。

    曹操立刻道:“若是等着风雨停驻之后再立新营帐,那么那些原本住在旧营帐里的人该怎么办呢?风雨无情,他们很有可能就此冻死、饿死、病死……旧营帐哪怕再破,总有四面墙、一个顶,总能给他们一些生存下去的机会。”

    袁绍道:“人固有一死,他们不在风雨中冰冻而死,也会在之后任何一天中病死、横死、老死。拔一毛而济天下,这是才有志之人应该干的事情呀。”

    “杨子曾言: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曹操忍不住冷哼了一声,“那顶新立的营帐真的能让人不挨饿受冻幸福生活吗?还是说,只是变成一个囚笼,让住在里面的人变成立营帐的那个人实现野心的奴隶和工具?与其这样,我宁愿住在原来的旧营帐里。”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说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两人放下酒杯,相对而坐。桌案上还放着袁绍最爱的热酒,曹操最爱的白柰,两人的心中也还记着当年一起在雒阳长大的情谊,但是谁都知道,他们再也不能并肩同行下去了。

    如果说,之前两人的关系还是若即若离,有那么一丝恢复的可能。经过今日这一番谈心后,两人便是正式撕破了脸,注定走入殊途。

    袁绍长叹一声,停杯投箸而去。

    曹操对着热酒白柰发了一会儿呆,便吩咐从人将东西全都撤走。他揉了揉自己的脸颊,不断地在心里告诉自己:天子还在危险之中,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来。

    这边,曹操有惊无险地渡过了危机。那边,刘辩则如坠冰窟。

    他得到的消息,是袁绍推脱了与他的见面后,亲自带着酒食去到了曹操的营帐。彼时曹操不在,袁绍就一直很好脾气地等着。等到了曹操回到营帐后,袁绍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与曹操一起开怀畅饮、高谈阔论。

    曹操和袁绍谈了什么,刘辩不知道。但袁绍对曹操如此礼待,曹操还能给袁绍甩脸子吗?

    刘辩的心不由地沉了下去。

    如今,除了心腹亲卫,他能够倚仗的只有曹操一人。但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关系显然比他想象的要更好。

    那么,他还能够继续信任曹操吗?他还能够继续与曹操一起谋划行刺袁绍吗?曹操会不会为了利益出卖他?

    刘辩越是深入思考,越觉得悲伤绝望。

    常言道“夜长梦多”,他已经失去了先机,那么之后一定会生出对他不利的变故,而最绝望的是以他现在的力量根本无法筹谋反抗!

    刘辩的身躯不由地发起抖来,面如土色,嘴唇惨白。

    他已经能够预见到了,或许是明天,或许是后天,袁绍便会带着亲卫闯进他的营帐,以“行刺”之事将他折辱,然后更加变本加厉地监禁他,甚至于杀了他!

    怎么办?

    他该怎么办?他该怎么办?他该怎么办?

    他从来不是个勇敢机敏的人。他自小在道人家中长大,性格懦弱敦厚,被父皇评价为“无帝王之风”而被厌弃。他遭遇雒阳宫变、董卓强兵的时候,行动应答更比不上小他八岁的刘协。

    这一瞬间,刘辩也同样陷入了无助的泥塘。他感到自己仿佛重新回到了垂髫之龄,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茫然无措地站在空地上。

    然后,一只修长有力的手掌突然出现在他的幻想画面中,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个温和又坚定的声音随之响起:

    “永远不要放弃反击的力量,永远不要失去抵抗的勇气。”

    “但如果有一天,殿下发现有人威胁了你的性命时,请一定要放下所有的道德观念,拿起武器与他殊死搏斗。”

    刘辩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

    他拿出自己的宝剑,油灯下的眼神逐渐变得坚毅。

    “皇叔……”刘辩一寸一寸抽出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