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帝这子嗣稀少的事儿怎么都越不过去,宫里就一根独苗,偏叫乌雅氏无处反驳。

    耿舒宁笑得更柔婉,替太后揉捏着肩膀,轻飘飘地安抚太后。

    “新年新气象,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不用主子操心了呢。”

    乌雅氏失笑,那她还不如做梦更快些。

    她却是没想到,耿舒宁这话竟一语成谶。

    *

    初六胤禛在养心殿开了笔,不等第二日上朝,就令张廷玉拟了旨,下发礼部和户部,定下端和帝在龙抬头这日追封的章程。

    至于立太子大典,则在弘皙为端和帝守孝二十七日后,在乾清宫举办。

    而后太子入住挨着直亲王府的太子府,于文渊阁出阁讲学,正式入朝。

    接连两道旨意,午时之前就下发到了六部,叫六部衙门瞬间沸腾起来。

    两个大典隔的日子太短。

    帝王治丧和立太子大典,可不只是礼部和户部的事儿。

    从内务府到九门步军,再到造办处和六部,几乎是需要所有文武百官的配合。

    偏偏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哪怕前头准备的差事已经办了不少,也叫人忙得不可开交,头昏脑胀。

    胤禛要的就是他们忙。

    刚翻过年,养心殿里的折子倒不算多,也没人有工夫给他找事儿,多是些请安折子。

    他不爱看,干脆送到畅春园,美其名曰叫弘皙拿来历练一番。

    但他也没闲着,先前耿舒宁在青玉阁给的那些零碎小物件儿,他交到了造办处去,让他们来张罗。

    至于鸭绒和羊绒这事儿,耿舒宁不只是给了衣裳,还给了十几张图纸。

    鸭绒能做的东西比较多,在民间推广养家禽对百姓们有利,这事儿胤禛真切放在心上了。

    但想收鸭绒上来,鸭肉也要有去处,想把好处落到百姓手里,没那么容易,朝廷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和监管制度,都得仔细琢磨。

    更重要的是羊毛。

    羊毛纺线可以织衣,羊绒可以纺布裁剪,这都是柔软些的羊毛。

    至于稍微粗硬一些的,也可以拿来做呢绒、毡呢等,不管是做大氅还是毯子,防风效果都比寻常厚布好得多。

    最重要的是成本低。

    毕竟有几百年的演变和改善,耿舒宁给的法子,比过去尚服局做羊毛毡毯简便许多。

    这就不只要考虑民间,还要考虑跟蒙古打交道的问题。

    胤禛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 40-50(第5/25页)

    不上叫允祥去刑部了,先将他安排去理藩院,而后拉着允祥、张廷玉和陈廷敬等大臣,一点点商议琢磨其中的门道。

    还有户部讨要欠银一事,胤禛不想将这份功劳让给允禟,且等着大典后,允禟自己辞了差事,他再安排人上去。

    欠功德这法子不妥当,对付朝臣宗亲,得有更周全,且叫他们闹腾不起来的旨意才可。

    时间还算充裕,如何确认章程,胤禛还有时间思考,只是发愁手头可用的人不够多。

    这一愁,就到了元宵节时候。

    日子快到他总觉得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够用,竟也没发现,耿舒宁这阵子安静得很。

    还是在乾清宫宴上,看到她俏生生立在太后身边笑,胤禛才晃了下神,扫了她颜色格外娇嫩的唇瓣好几眼。

    瞧着是一点疤痕都没留,看样子养心殿送过去的白玉膏很管用,倒叫她笑得更好看了。

    就是这混账格外没良心,丝毫不惦记着是谁送过去的药膏子。

    耿舒宁这回没避着胤禛的目光,不经意与他对视时,笑容依旧清甜,还恭敬福身示意。

    她湖绿色的崭新宫装,领口绣了几株腊梅沾年节喜气,花红柳绿,总叫人看着格外有食欲。

    胤禛不自觉就多吃了些菜,后妃们笑语晏晏敬过来的酒也喝了不少。

    脑子里的正事儿太多,皇亲国戚们太闹腾,反正不可能是叫那混账勾了心神,胤禛有些心烦意乱地燥热。

    他便没发现,今晚从皇后到不起眼的小答应们,看他的眼神都带着一种隐晦的灼热。

    *

    这阵子,宫里一位姓陈的医女,向永寿宫主子娘娘献上了一张生子方,没特意瞒着人。

    事关子嗣,妃嫔们从来不会不好意思,立时就问到了永寿宫和太医院去。

    皇后知道自己身子骨不适合再生孩子,太医院也不愿意得罪妃嫔,两相配合,这生子方就流了出去。

    说是生子方,其实只算利孕方,里头有关于易孕时间的推算,容易坐胎的侍寝姿势,还有保胎的食方推荐。

    这陈医女夫家前朝曾出过太医,她自己本人进门就开了怀,后头也是儿女双全,虽然没保住儿子,生养却比寻常妇人容易。

    尤其是这生子方太医院里的太医也都看过,有问题太医绝对不敢叫主子娘娘们用,妃嫔们更放心不少。

    这就都肯用心琢磨着。

    仔细一看,好家伙,以前她们算的日子都是错的,怪不得潜邸时候府里孕信就不多呢。

    她们不会想大家都是如此,为什么别人府里孩子多,所有妃嫔们都只有一个奔头——方子有了,怎么叫万岁爷召幸?

    毕竟这位爷可是能在养心殿近两年都不入后宫,光有方子没有雨露有个屁用啊!

    备受后宫娘娘们看重的陈医女,私下里又去了趟慈宁宫,献上了名为易孕,实则勾人的法子。

    乌雅氏也听到了生子方的风声,正愁着宫里妃嫔不中用呢,这还能等?

    厚赏过陈珍,她下了道懿旨——除了钮祜禄静怡外,其他妃嫔变成每日去慈宁宫请安,陪太后礼佛。

    起码养心殿得到的消息是这么说的。

    至于是礼佛还是旁的,陈嬷嬷倒向耿舒宁,乌雅嬷嬷心疼主子,觉得宫里子嗣多一些更好,瞒得是严严实实。

    胤禛听闻慈宁宫的动静后,只以为额娘是在畅春园受了委屈,回到宫里折腾一番泻火。

    前朝事儿太多,他丝毫没放在心上。

    他也不知道,御膳房每日送上来的膳食里,多了好些放鹿茸、虎鞭和丁香、肉桂……这些容易叫人燥热的膳食。

    他更不知道,妃嫔们这阵子从慈宁宫请过安后,都忙不迭回自己宫里,闭门不出。

    大冷的天儿,在帐子里秦家练习陈珍教导的柔身术,练得香汗淋漓。

    *

    回到眼前来,胤禛燥热得实在是待不下去,酒也喝了不少,虽没喝多,却有些坐不住。

    他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性子,直接带着苏培盛去外头吹风醒神。

    若不是太后还没离席,胤禛估计就直接回养心殿就寝了。

    这会子只能在偏殿休息片刻,等着元宵节放完了烟花后,伺候太后回宫。

    苏培盛刚在外头站定,齐妃李氏就带着红缨过来了,看到苏培盛竟不像过去一样冷脸,笑得非常和善。

    “太后娘娘让我来给万岁爷送醒酒汤,劳苏公公禀报一声。”

    苏培盛迟疑了下,不敢不给太后和齐妃面子,进去禀报了。

    因为弘昀,胤禛也不会不给李氏这个鞭子,淡淡叫了进。

    红缨和苏培盛就在门口伺候着。

    苏培盛以为这会子主子爷不舒坦,会很快叫李主儿出来,却没想到,是很快……就听到了里头敦伦的动静。

    看着红缨脸上格外明显的喜色,苏培盛总觉得不大对劲。

    这……万岁爷连就寝都不愿意在乾清宫,为表对太上皇的孝心,特地选了养心殿,怎会在乾清宫偏殿里幸妃嫔?

    齐妃可别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儿吧?

    他压着担忧赶紧吩咐人守着附近,生怕叫人发现这边的动静。

    随后他冷冷瞥红缨一眼,避开她,偷偷吩咐赵松去请太医。

    半个时辰后,里头传来了胤禛低沉的叫水声,似是压着风雨一般。

    第43章

    二更时分,养心殿内灯火通明。

    胤禛脸色冷淡坐在罗汉榻上,由太医把脉。

    常院判觉出皇上身上的冷意深沉,仔细把脉许久,脑门上的汗都出来了。

    万岁爷这身子……好得不能再好了,到底让他瞧什么?

    胤禛垂着眸子淡淡问:“朕体内可有迷香和催青香的痕迹?”

    常院判心下一惊,跪在地上吓得快打摆子了。

    “回万岁爷,许是微臣医术不精,没诊出来,可要叫陈太医过来瞧瞧?”

    胤禛捏了捏额角,身上冷意更重,语气却依然轻飘飘的。

    “不必了,你退下吧。”

    待得殿内没了人,苏培盛小心翼翼上前,小声问——

    “爷,李主儿那里的人……留还是不留?”

    先前在乾清宫洗漱过后,齐妃是被养心殿的人送回去的,没叫人发现,却也围着宫门不叫进出。

    苏培盛其实想问,今晚齐妃侍寝,留还是不留。

    胤禛好一会儿没吭声,半眯的眸子淡淡看着手中的佛珠。

    在偏殿时,其实李氏伺候得比起过去更得他心意。

    但她今晚的热情,让他抵不住心里的晃神和燥热,叫他觉得格外腻烦。

    像是他被漂了……胤禛思绪猛地一顿,瞬间抬起眸子,眸中冷光大盛。

    “不留!”胤禛盯着苏培盛,怒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 40-50(第6/25页)

    叫额角都蹦起了青筋,咬着牙一字一句吩咐——

    “叫粘杆处彻查慈宁宫,耿舒宁这些日子做了什么,事无巨细,朕都要知道!”

    苏培盛目瞪口呆:“主子爷的意思是……”今晚齐妃侍寝,又是那小祖宗搞出来的?

    不是,这小祖宗难不成真想做尚寝嬷嬷?!

    *

    耿舒宁神思不属地伺候着太后歇下,蹙着眉慢吞吞回到自己的值房,陈嬷嬷已经在等着她。

    “姑娘,今晚齐妃侍寝了。”

    耿舒宁白嫩的眉心皱得更紧,“我知道。”

    她也很惊讶。

    她想着,这世道女子都保守委婉,给的法子是细水长流才能见效的,也只是勾搭而已。

    真让她教人强那个啥,她也不敢啊,又不是不要命了。

    哪知道李氏在乾清宫就敢……比她还莽。

    她想榨干这狗东西,别总打她的主意,不是想气死他。

    哪料到,齐妃得了太后的吩咐去送醒酒汤,一直没回来,太后和皇后都知道怎么回事。

    皇后脸色不好看,太后歇下的时候脸上却带着笑。

    陈嬷嬷担忧,“我和陈珍的关系瞒不住御前,若是万岁爷查出什么来,雷霆震怒……”

    “怒什么呢?”耿舒宁披上鸭绒毯子,垂着眸子嘴硬。

    “是叫宫里子嗣多一些不好,还是娘娘们更会伺候万岁爷不好?”

    “说起来,万岁爷先前想叫我去御前,本就是要让我做尚寝嬷嬷的差事。”

    陈嬷嬷无奈极了,“姑娘明知主子爷对你的心思,偏总往旁人那里推,万岁爷心里能舒坦吗?”

    在宫里,一旦有谁侍寝,其他妃嫔都恨不能拿醋把人淹死。

    像姑娘这样,就是用屁股想,也知道姑娘对皇上不上心,这是个男人就不能忍。

    耿舒宁笑了,“皇上想在哪儿幸人就可以由着自己的心思,后宫女子还要感恩戴德,心里就舒坦吗?”

    那天去青玉阁,她虽然有了逃离临幸的法子,在黑暗中被压制的恐惧和厌恶不全是假的。

    这也叫她坚定了出宫的心思,只要她有用,以四大爷务实的性子定会护着她。

    嘴上先敷衍着,这男人身边妃嫔那么多,时候久了,他也许就歇了心思。

    那时候,她肯定早在宫外了。

    性于她而言,曾是很令人愉快的消遣,如果要成为将她锁起来的牢笼,那活着有什么意思?

    陈嬷嬷没办法回答耿舒宁的问题,无声叹了口气劝。

    “这世道女子不都是如此?您实在没必要跟万岁爷较这口气儿。”

    “起码万岁爷对您上心,金尊玉贵地活着,已经比大多数女子要强了。”

    耿舒宁撑着额头,扯了扯唇角。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