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我心里有数,明儿就跟万岁爷陈情,嬷嬷放心吧。”

    她无法叫陈嬷嬷明白,不管在哪个世道活着,她都少不了这口心气儿。

    上辈子她没了亲人,在这里也如浮萍,想好好活着,凭的就是那口气儿。

    没了心气儿,也许去地下跟奶奶团聚还更好些。

    *

    翌日一大早,耿舒宁请陈嬷嬷给御前递了一封信。

    苏培盛战战兢兢将信送到主子手里。

    胤禛从昨夜起就憋着一股子气,说不上恼火,就是有些厌烦耿舒宁这些小伎俩了。

    不过一个女人,愿意伺候就留着,不愿意就关去庄子上,暗卫有千百种法子,能叫她把肚子里的坏水儿吐干净。

    面无表情打开信笺,他没有期待,只想知道是谁给她底气,一而再再而三地敢算计帝王。

    然而信打开后,胤禛有些意外。

    明明昨夜才刚见过,信纸上扑面而来的却都是思念。

    「昨夜听风,恐君凉意入体,夜半对炭火,盼君暖,如我亦,惊觉万语千言无处说」

    「炭火千疮百孔,如千百冤枉,尽付窗外,化作盼雪意,蒲柳情丝应如雪,叫天地知,念呀念成了疾」

    「爷,你想听雪的声音吗?」

    这狗屁不通的酸话叫胤禛看得眼睛疼,眸光却被最后一句话惊得剧烈波动一瞬。

    钦天监禀报上来,这几日都没有雪。

    但他刚在胸膛升腾起的暴戾,凶狠,却好像被轻飘飘的雪花压住,包裹,不由自主地消散。

    良久,形状姣好的薄唇轻轻呵出无声的笑,落雪的冷意从心窝子往上去,蔓在了眸底。

    不用查,他也可以确定,昨晚的事儿跟耿舒宁脱不开干系。

    她是个会玩弄人心的,却不是他教出来的。

    那是谁,教她学会这样狡诈又勾人?

    苏培盛从殿外进来,轻声禀报:“万岁爷,赵松问过陈嬷嬷和巧荷了,耿佳福晋替姑娘相中了一门亲事,是做填房……”

    他期期艾艾将那人的身份说了,声音更轻,“姑娘这阵子心里不痛快,天天在慈宁宫膳房后头……玩儿泥巴,只有陈嬷嬷伺候着,倒是没跟谁联系。”

    胤禛冷笑,“若朕没记错,陈医女是陈嬷嬷的侄女,还是潜邸时候朕帮着送进宫的吧?”

    他记性向来很好,掌控欲又强,事无巨细都在他脑子里。

    既然能瞒得住,那陈嬷嬷怕是换了主子,她的手段确实叫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苏培盛没敢吭声,他也觉得不用查。

    “万岁爷,张廷玉大人和陈廷敬大人求见。”赵松在门口轻声禀报。

    “陈氏那里不要再叫她办差事了。”胤禛将信纸放在烛火上方顿了下,却又折了起来,语气格外淡漠吩咐道。

    “只管叫人仔细盯着那混账,不管她想做什么,不必插手。”

    “宫里也确实该多些喜信儿,若再传出孕信,将那皇庄的地契给她送过去,朕送她一个做姑子的好去处。”

    没等苏培盛为‘做姑子’三个字震惊,胤禛就叫张廷玉和陈廷敬进来了,理藩院和户部的事儿还没忙完。

    三月底他打算带弘皙下江南,没工夫跟耿舒宁计较这些风月上的小事。

    由她去,只要她还有用,他自不会亏待了她。

    *

    有了准备以后,苏培盛很快就发现,御前起居日常中有些许不对劲。

    比如膳房里进上来的膳食里,加了些寻常不会加的东西。

    又比如来御前送汤水的妃嫔,汤水里也添了以往不见的佐料。

    到龙抬头之前,皇上偶尔召幸妃嫔,也叫苏培盛发现了这些妃嫔们的变化。

    连最寡淡的懋嫔身上都多了些柔婉。

    端和帝的治丧大典过后,苏培盛将常院判做出的诊断禀报了上来。

    “您入口的东西并无不妥,都是孙太医偷偷瞧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 40-50(第7/25页)

    的,与过去太后娘娘给您养身子的药膳类似,滋补肾气,温肝养神,对万岁爷没坏处。”

    “陈医女奉上的生子方,因着时间短,暂时看不出效果,太医院五日给后宫请一次平安脉,有消息很快就会传出来。”

    胤禛眉眼疏淡,“既对朕好,朕也不能不承耿女官的情,将地契这就给她送去吧,叫她亲自来养心殿谢恩。”

    这阵子后宫妃嫔往御前送汤水频繁,手段齐出,胤禛身体越是放松,心里那股子火就越燎原。

    苏培盛也不敢多说什么,他总觉得这俩祖宗在玩儿一种很新奇的东西。

    他这当奴才的不懂,也不想懂。

    到了夜里,地契是赵松亲自送到耿舒宁房里。

    他笑得格外恭敬,“这庄子在小汤山,那可是太上皇叫人建的庄子,最是清静不过,适合您修行。”

    耿舒宁:“……”修行里,包括酒肉不?

    赵松又道:“万岁爷请您有空的工夫,去御前谢恩。”

    耿舒宁捏着地契,明明得偿所愿,却没跟拿到分红的银子一样高兴,反倒心下打鼓。

    这狗东西,不是被妃嫔扑疯了吧?

    她有种去了养心殿,可能再也出不来的预感,这庄子……是用来给她收尸的吧?

    耿舒宁笑得比赵松还恭敬,扶着脑袋满脸歉疚。

    “请小赵谙达帮我在主子爷跟前请个罪,我这阵子身子有些不适,太医叫我仔细养着,夜里太冷了,去一趟御前怕又要起烧。”

    “可否请小赵谙达等等,我以书信的形式,向万岁爷谢恩可好?”

    不等赵松拒绝,耿舒宁又道:“小赵谙达放心,若是万岁爷怪罪,我都接着,不会叫你为难的。”

    赵松听她这么说,实在无法拒绝,干爹又叮嘱他,不管耿舒宁要做什么,都别管。

    他只能带着厚厚一封信回到养心殿。

    苏培盛看见信,心里纳罕,“这祖宗哪儿来那么多话要跟万岁爷说?”

    有这写信的功夫,直接在皇上身边说,也好过总叫皇上这么猫一阵狗一阵的恼,要送她出家啊!

    摇摇头,苏培盛捏着信送了进去。

    胤禛今儿个正是狗的时候,看见信就冷笑,知道她这是不敢来御前,劈手接过来,想看她能说出什么花儿来。

    信一打开,胤禛就愣了下。

    这回没有那些酸溜溜的白诗,只有一句话——

    「爷,舒宁将心疾变成了惊喜,您就别跟我计较啦!」

    底下放着厚厚一叠画,第一张是一个小人儿蹲在地上,拿筷子……玩泥巴。

    胤禛:“……”这是尼姑该干的事儿?

    从第二张开始,小人儿辛辛苦苦用烤炉试出了干面条、料块、蜂蜜面饼……等许多他已经尝过的吃食。

    后面还有方方正正的饼,标注着压缩饼,用到的是些最常见的粗粮甚至还加了些许麦麸,掺上饴糖和参须水,不伦不类。

    画一旁有口感和功效解释,“压缩饼在油纸中包裹着不易碎,能保存三个月以上,口感略粗糙。”

    “但研磨成粉后炮制,比较容易入口,营养充足,适合急行在外食用,奴婢一点都不辛苦。”

    胤禛唇角有点压不住了。

    他竟毫不意外她这狗腿模样,这混账造作完了,回回都要拿东西出来哄人。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纵着她。

    他随手将这张画递给苏培盛,表情肉眼可见地愉悦,“明儿个一早,叫人送到——”

    话没说完,他突然顿住,手里的画都惊得轻飘飘落地。

    苏培盛满头雾水捡起来,“万岁爷?”

    送到哪儿您倒是说啊!

    但胤禛没出声,死死盯着最后一幅画。

    画面里,落寞委屈的小人蹲在炭火盆前,用火钳子拨弄着里头……千疮百孔的圆炭块。

    画一旁的解释言简意赅——

    “黑炭掺以石灰、黄泥做成千疮百孔炭,那些孔绝对不是奴婢泄愤戳出来的!”

    “阴干后燃烧无黑烟,似红罗炭,一筐可做三筐千疮百孔炭,一块可烧三个时辰,就跟奴婢对您的忠心一样持久!”

    胤禛:“……”她给了他一份实在无法拒绝的大礼,哪怕有再多气,也都发不出来了。

    真正到春末之前,估摸着还得有两场大雪。

    若真如她所说,今岁……不,以后冻死的百姓都会少很多。

    黑炭在市井间卖得不贵,三十文钱一大框。

    这……千疮百孔炭,等于三十文买三筐,还更经烧。

    胤禛粗粗算了下,哪怕两文钱一块也有得赚,百姓们用得起。

    这样的大礼……是她在思念自己的时候做出来的。

    他心里升起一股子叫胤禛格外陌生的酸涩,滚烫划过心肠,叫他不自觉温柔了眉眼,只眸底愈发深沉。

    这样一个永远充满惊喜的小混账,他无法用那些严苛手段对付她,亦不愿逆了她的心思强行将人收进后宫。

    他该拿这小狐狸怎么办?

    第44章

    胤禛非常清楚千疮百孔炭的价值,可以说这是比牛痘还要重要的东西,甚至会是他彻底坐稳皇位的契机。

    只是老问题仍然存在,他手里可用的人不多。

    胤禛想,所以哪怕耿舒宁是个女子,他也依然重视,为了江山社稷,对她再纵容些……又有什么要紧。

    一部分朝臣和宗亲仍然忠心康熙,因为按照以往所为,康熙能给他们的荣华和权柄,在新帝这里行不通。

    另有一部分朝臣这宗亲处在微妙的中立位置,因为胤禵、胤礽和胤禩没的突然,他们的势力保全得非常完好,隐匿在风雨之下等着搅浑水。

    从耿舒宁给的震撼中清醒过来,胤禛的恼火自己就消化掉了,却一时不知道该拿她如何是好。

    他下意识将复杂情绪压在心底,先思忖该办的正事。

    千疮百孔炭不难做,但不能交给内务府。

    他们一层一层羊毛薅下去,再便宜的炭也会变成普通百姓买不起的价儿。

    顶好是从造办处里提人出来办个场子,以胤禛能信任的人领头,叫托合齐带兵把守,做出足够的炭火,直接卖给百姓。

    造办处的师傅好找,只要身契拿捏在手里,从炭场出不来,也不怕方子短时间泄露出去。

    往后泄露了,在第一轮朝廷带头限制价格后,有心之人也不敢比朝廷卖得贵。

    现在关键是他可以信任的,一个允祥要负责理藩院的差事,半个允禵还没能彻底收拢京郊大营呢。

    剩下的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短时间内提不出人来。

    *

    天儿这么冷,倒春寒里头总会有雪,事不宜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掌事女官(清穿)》 40-50(第8/25页)

    胤禛没多迟疑,将千疮百孔炭重新画过,带着图纸去了畅春园。

    千疮百孔炭……实在难听,胤禛思忖许久,更名为玲珑炭。

    清源书屋里,康熙看着图纸,心神大震,甚至不顾胳膊腿儿不便,猛地站起来看向胤禛。

    “这可是真的?”

    胤禛赶紧扶住摇晃的康熙,“儿臣已经叫造办处的人暗中试过了,一小块炭至少可以燃四个时辰,若是放在略封闭些的铁桶内,能燃烧接近五个时辰。”

    也就是说,两文钱就能叫屋子暖上一夜。

    百姓们一冬再节省,至少也得十几筐炭,才能保证不冻个好歹。

    这大几百文的铜子儿,却不是所有百姓都掏得出来。

    哪个冬里都会冻死好些穷苦百姓。

    如果玲珑炭可用,叫造办处想法子做出能延长燃烧时长的炉子来,也许三分之一的铜子儿都用不了。

    康熙哪怕有再多心思,他也是个一心为江山的帝王,这点是什么都改变不了的,而百姓是江山的根基。

    “这炭怎么来的?”他问胤禛。

    “你来找朕,是想让朕来替你张罗这玲珑炭的买卖?”

    胤禛迟疑了下,只回答后头的问题。

    “我想问皇阿玛要个人,不想叫您张罗,您手底下那帮子蛀虫儿臣信不过,这事儿臣来办更好些。”

    这番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