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孩子们一听是云安的弟弟,就闹着要参加弘显的满月酒。

    于是等弘显满月时,圆明园来了不少人。比当初云安过满月热闹多了。

    弘旷故意逗云安,“云安妹妹满月时,可没这么多堂兄弟姐妹来给你庆祝啊,你要被弟弟比下去了。”

    云安才不会上当,她假装生气道:“那你们为什么不来?安安生气了,你们要给安安送赔礼!”

    她说着就伸出小手要礼物。

    还有个小弘晈给弘旷捣乱,问明舒:“我们真的没参加云安妹妹的满月礼吗?那怎么办啊?”

    明舒:“我不记得了。”云安快满月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奶娃娃吧。

    “哎呀哎呀,咱们太失礼了。”弘晈道,他于是拉着弘眖去给云安道歉。

    云安得意的抬下巴。

    弘旷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十三叔家这俩小孩,“你俩傻啊,这有什么好道歉的?再说弘眖你比云安小,你怎么参加她满月礼啊?”

    “你才傻,你不但傻还无礼!”弘眖道。

    几个小孩闹成一团,胤禛过来一问原因,笑的不行。

    胤祥也跟过来看,得知是自家儿子犯傻,无奈摇头,并不想承认这两个小傻蛋是自己儿子。

    弘显过了满月,云安就回畅春园去了。

    她和九格格、八阿哥和九阿哥都到了种痘的年纪,康熙便让太医给三个孩子一起种痘。

    云安这才想起,自己作为一个穿越的小朋友,还没把牛痘发明出来。

    可是她都没见过牛,根本就不应该想出牛痘这种办法。只能等以后再说。

    种人痘的方法在宫里反复试验,如今已经很成熟了。

    云安他们都没什么严重的症状,云安只是短暂的发了一会儿烧,第二天就好了。但还是在屋里观察了十来天。

    这十来天时间里,小家伙也没闲着,从二十三叔那里要了本《西游记》看的津津有味。

    奴才们见小格格养病的时候还不忘读书,跟太后汇报时就夸云安小格格用功。太后十分欣慰,见人就说小云安如何用功,哪儿有五六岁的孩子能这样自觉读书的?

    弘历、弘昼也与有荣焉,在无逸斋显摆自家妹妹。胤祁:“云安只是看《西游记》而已,书还是从我这儿借的。”

    众人:“……”

    众人哈哈大笑,弘历还嘴硬,“《西游记》怎么了,在座的兄弟们五岁时怕是字都没认全,看得懂《西游记》吗?”

    众人:“……”这倒也是。

    弘历、弘昼骄傲地对视一眼,不管,他们家云安妹妹就是最聪明最用功最好学的!

    十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胤禛和年氏专程进园来看她恢复的情况,见女儿生龙活虎的,二人才放心。

    年氏月子养的很不错,气色红润。

    德妃见了不由笑道:“老四从前常说你体弱,你两次怀孩子,他和福晋都是一万个小心。如今看来你这身体是养回来了。”

    年氏自然要感激王爷和福晋的照料。

    德妃对年氏的态度比以前更好了,还赏了她一件自己常戴的首饰。

    德妃如此,一是年氏给胤禛生了一儿一女,算是有功。二也是年羹尧在前线和胤祯配合默契,没给胤祯拖后腿。

    年羹尧帮胤祯,就等于是胤禛在帮胤祯。这时候就看出有同母兄弟的好处了。

    老四如此尽心,德妃也想替他出点力。胤祉和胤祺家的世子人选基本已经定下来了,就老四这儿还没个准。

    德妃就想着等康熙回来,自己得去跟他提一提,无论是弘时还是弘历,总得定一个。否则外面人还不知如何笑话老四一家呢。

    康熙和去年一样八月初回到京城,他现在上了年纪,行围还得看儿子们的,幸好老三、老八、老十六等人骑射功夫都不错。

    康熙当时在木兰围场就不由想到老四,老四这骑射功夫,实在是太拿不出手了。以后行围,这不是给皇家丢人吗?

    康熙这次回京,听胤禛汇报完京城的大小事务,又问了问太后、德妃以及孩子们的身体,康熙就对胤禛道:“你这些年不怎么随驾,朕行围也不带着你,你是彻底把骑射功夫撂到一边了吧?”

    胤禛:“……”这点他确实没法反驳。

    “多大人了,还要朕盯着?”康熙道:“这段时间回去抓紧练习,回头朕带你去南苑行围,到时候孩子们都去,你这个当长辈的若是还不如弘时、弘历他们,真是丢死人了。”

    胤禛:“……”

    自己这几个月有哪里做的不好吗?汗阿玛为何要这样惩罚自己?

    第105章

    “真是笑死人了,老十四在前线当大将军,老四却还在请师父教他练习骑射,难道他还想练好骑射去西北当将军不成?”

    胤禟得知胤禛家请了一位新的骑射安达,还以为是给弘昼请的,去圆明园做客时才知道,竟是胤禛在跟着安达学习。

    胤禟差点当场笑出声,跑到隔壁八哥园子来分享这个笑话。

    胤禩:“四哥兴许是上了年纪,也想练练骑射强身健体。”

    四哥想争皇位,这时候开始补短板了。

    可弓马骑射是要从小练习的,他这会儿临时抱佛脚,根本来不及。

    “上了年纪……”胤禟还在笑,“人家四哥才得了大胖儿子,一点也不像上了年纪。”

    胤禟觉得四哥就是嫉妒老十四了,老十四在西北如鱼得水,又遇上几名大将,一边率军入藏,一边让岳钟琪等人招抚康区,这样和硕特部纵使立下战功,青海也不是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女儿续命日常(清穿)》 100-110(第9/21页)

    们的了。

    连汗阿玛在朝上都夸了老十四,这回老十四回来,这太子之位是跑不了了。

    胤禩才没心思跟胤禟一起笑话四哥,他只道:“九弟你难得过来就是为了这事儿?”

    “是啊,好久没来看八哥了,八哥你最近怎么都不叫弟弟来喝酒?”胤禟还觉奇怪呢,最近八哥好像低调不少。

    “我身子不爽快,不宜饮酒。”胤禩道。

    “八哥哪儿不舒服啊,请大夫瞧过了吗?你不是认识很多大夫,听说四哥家的弘昼生病,还是你帮忙请的大夫呢。”胤禟道。

    胤禩帮弘昼四处寻医的事儿皇子们都知道,但大家都没什么反应,谁让胤禩人缘好呢,在他们心里,胤禩本就是个热心肠,做这种事并不稀奇,而且胤禩和胤禛的园子挨着,弘昼生病,胤禩家第一个知道也不奇怪。

    至于胤祥给弘昼送良药的事儿,大家也没太放在心上。胤祥落魄时只有四哥一家愿意跟他来往,人家知恩图报也是应该的。

    胤禩却觉胤禟这话是在讽刺自己,他神色复杂地看了眼胤禟,叹了口气,“九弟,等以后你就明白我的苦心了。”

    胤禟茫然,半晌才问:“什么意思?八哥你在装病?你为什么又装病?”

    八哥以前把汗阿玛惹急了就经常装病,胤禟下意识想到这层。

    胤禩:“……”

    老九这人的心思全用在敛财上了,其他事情上他就是个傻的。

    胤禩也不再和他说,只是道:“你收敛一点,有些钱不该拿的就别拿。这两年国库和汗阿玛的内库都不富裕,若你还是跟从前一样到处捞银子,惹怒了他老人家,我可帮不了你,还容易连累十四弟。”

    胤禩也是怕胤禟落太多把柄在四哥手里,光敲诈官员,收受贿赂这些就足够四哥给胤禟定罪了。

    胤禩和胤禟之间有嫌隙,但到底是这么多年一起长大的兄弟,他也希望胤禟能保住爵位,得个善终。

    胤禟闻言,却不领情,从前自己给八哥送钱的时候,八哥可没这么说过。不就是老十四走之前自己给了老十四一万多两银子吗?

    他发现来八哥这儿一点意思都没了,又坐一会儿便离开。

    胤禩也不留他,他最近常有一种自己看似受人拥戴,其实是孤家寡人的感觉,唯一始终陪在他身边的只有福晋和儿女。

    剩下的人,看似是在帮他,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给他拖后腿的。

    若没有当年众臣联名保举他做新太子,他和汗阿玛的关系也不会一步步走到今天。

    这几次汗阿玛出巡虽然还带着他,但其实是在防着他,怕他在京城联络外臣,倒不如带在眼皮子底下安全。

    反而是他放心的那些儿子,才都留在京城,四哥、五哥、七哥……老十三。

    康熙的确是这么想的,越不放心的越要带着,反正老八、老九这样的留在京城也不顶什么用,还不如带去塞外替他撑撑场面。

    这几个儿子都是金玉其外,长得好,跟人打交道也是大方健谈、弓马骑射也都拿得出手。

    老四跟这几个相反,他性子急,跟人打交道容易用力过猛,骑射功夫也不行。

    不过这人最让康熙满意的一点是认真,康熙让他学骑射,他就真请了安达在家练射箭。

    听回家看弟弟的云安回来说,“阿玛还带着造化在园子里跑步,每天射一百支箭,比三哥以前学骑射用功多了。”

    康熙道:“他白天还要忙户部的差事,吃得消吗?”

    当老父亲的就是这样,儿子不用功他着急,太用功他又心疼。

    “阿玛看起来比以前更精神了呢。”云安道,适当运动是会提升人的精力。

    阿玛从前出去散步都是她硬拽着才去,如今大概是尝到了运动的益处。

    当然,阿玛更多的则是下意识服从皇玛法。皇玛法让他练骑射,他心里不情愿,也要照办。

    康熙道:“他从小就不好动,还好你们这些孩子都不像他。”

    云安跳到皇玛法身边挨着皇玛法坐,“安安像皇玛法。”

    康熙在她脑袋顶上拍了下,“也就你敢这么说,你四哥都不敢说。”

    “为什么呀,四哥比安安还好动。”云安道。

    “小阿哥这么说了,人家以为他觊觎皇位。”康熙道。云安五岁了,有些事儿得慢慢教她,万一她以后听到类似的话,也不会傻乎乎听不出其中深意。

    云安:“……”

    云安明白了,小阿哥若是和皇帝像,就可以拿这个由头争夺皇位。当皇帝的这么说,也可能有这一层意思。但那也只是可能,大部分时候可能就是字面意思。

    云安:“那太好啦,只有安安一个人可以说最像皇玛法。”

    康熙见小家伙关注点在这,不由笑起来,“你也就好动这点像朕,其他的可不像。”

    “安安和皇玛法一样聪明!”云安道。

    康熙:“……”多少年没人用“聪明”这个词儿形容自己了。

    康熙抓了一把云安头顶的小揪揪,“聪明还写不好字,你十四叔还等着你给他写信呢。”

    胤祯前段时间来信,还问了问云安,说她答应要给他写信的,这马上就两年了,怎么还没等到信?

    清军和和硕特部的军队分几路向准军进攻,大策凌敦多布想率军回伊犁,退路也被断了,只能率残兵西逃,撤离藏地。

    虽然胤祯没有亲往拉萨,却能调动各方力量,尤其拉拢和硕特部贵族。这让康熙龙心大悦,二人的奏折里除了讨论军务,偶尔也会说说别的。

    夏天的时候胤祯还让人送哈密瓜过来,康熙不怎么喜欢吃,但想着孩子们喜欢,就让人送回畅春园了。

    云安他们都吃上了哈密瓜,云安知道西北在打仗,没必要把人马用在送瓜上,就说不喜欢吃。

    云安还把自己的道理讲给九格格他们,让小朋友们和她统一口径。

    康熙回来后听了孩子们的理由欣慰不已,还在信里批评胤祯,不如一个孩子。

    云安还以为十四叔会生自己的气,没想到十四叔写信回来也在夸她懂事,还问她什么时候给自己写信。

    云安这才开始努力学写字。

    康熙亲自教她,握着她的小手教她控笔,一开始就要养成好的习惯,以后字就不会丑到哪去。

    有皇玛法带着,云安感觉自己很快就能写出跟四哥一样好看的字,但只要皇玛法一松手,她的小手就不听使唤了,写的字连她自己都看不下去。

    用胤禛的话就是练得少了,“每天三十张大字起步,一个月下来就见成效。”

    三十张!!!阿玛好狠的心,云安当时就用一种看坏人的眼光看阿玛。

    胤禛大概拿她没办法,沉默片刻道:“你听你皇玛法的吧。”

    康熙让云安每天写三张大字,每一张大概能写十个字,一共也才三十个字。

    云安心说还是皇玛法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