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朕,真不是断袖》 40-50(第1/24页)

    第41章 红叶

    曲迁怔怔抬起头。

    暖融融的烛火下, 那修长的人影从屏风后绕了出来。

    乌发雪肤,眉目秀丽,比曲迁生平见过的任何一人都好看, 只是眉心紧紧拧着,心情十分糟糕的模样。

    “太傅是为朕去的西南,他完完整整地走,也肯定会好端端地回来。”

    谢桐盯着跪在地上的青年,嗓音冷冷:

    “朕与太傅之间,没有那样多不堪的龃龉。朕更不会不顾天下人的性命,只为了满足一己私欲。”

    “太傅很快就会回来,疫病不久之后就可以得到遏制, 西南那伪造圣旨、散播谣言的乱臣贼子,也会被朕找出来, 处以死刑。”

    谢桐在曲迁面前停下脚步。

    在青年医师的眼中, 那乌黑眸子里的厉色毫不掩饰,凌厉至极, 仿佛浸入其中, 再迟钝的人,也会被那锋芒所灼,从而带出一阵阵灵魂间的颤栗来。

    曲迁的心忽而跳得越来越快。

    “朕这番话不是想象, ”谢桐冷淡道:“是命令。”

    “朕既然坐在这个皇位上, 就会实现这些目的。”

    心跳声如鼓, 曲迁跪在地上, 一眨不眨眼地盯着那年轻的天子,不知为何, 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只能这样愣愣地看着。

    “起来吧, 别跪在这里。”谢桐垂睫与他对视了一瞬,转身朝书案走去,又说:“朕想根治疫疾,也要你和御医署的帮助。”

    “与其乱听信些谣言,不如早点回去休息,才有精力研制药方,早日送往西南。”

    过了一会儿,曲迁才动作缓慢地起身,嗓音微哑:“……草民遵旨。”

    他一步一步地退出殿外,合上殿门。

    却站在门外,半天都没有再挪动一下脚步。

    罗太监安排好值夜的守卫和宫人回来,一眼瞧见天子寝殿门前杵着个人,不由得大大皱眉。

    “见过圣上了?”他到曲迁面前,先是扫一眼寝殿,见殿内烛火暗了许多,于是压低嗓音道:“还站这儿做什么?想给圣上守夜?”

    曲迁这才像是回过神来。

    “没……”他摇摇头,低低道:“草民回去了,多谢罗公公。”

    罗太监看着曲迁离开的背影,啧了一声,摸摸下巴,喃喃说:“怎么不犟了?”

    还怪有礼貌的。

    殿内,谢桐灭了书案前的烛火,踱步到了榻边坐下,却迟迟没有下一步动作。

    困意已然上涌,谢桐的长睫轻轻颤着,依旧强撑着坐直身——他有点不太情愿……入眠。

    与曲迁的寥寥几句对话,如今每字每句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尤其是他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那一句:

    “是否在你们眼中,朕与太傅,终究会是不死不休的结局?”

    这句话,谢桐不仅想问朝中上下,还想问那难以捉摸的……预示梦。

    不知从何时开始,他逐渐开始有几分畏惧做梦了。

    畏惧会在梦中再次见到那些预言般的字句,更畏惧重现那一个“金殿叛乱,血洗玉阶”的景象。

    无边无际的阴雨、杀戮、血腥气,沉沉压在谢桐心中的某个角落里,即便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仍然历历如新。

    “若圣上不信梦,那就逆命而行。圣上这般聪明,总有法子避开那结局。”

    闻端曾这样安抚他。

    谢桐扶了扶额,叹了口气,无奈地想。

    闻端不过才离开京城两日,自己原本坚定万分的信心,竟又因旁人的几句话而动摇畏缩了。

    西南疫病,西南疫病……无论是在哪一次的预示梦里,都没有提到过闻端会在此次事件中受什么伤吧?为何心中总有几分淡淡的不安感?

    ……难道闻端不在京城中,他连睡觉都不能好好睡了吗?

    谢桐心乱如麻,在榻边坐了片刻,总算忍无可忍,起身披衣,出了寝殿。

    “圣上?”今夜值守的罗太监睁大了眼,忙过来打伞,为谢桐挡住纷飞的细雨:“您怎么又出来了?”

    “朕去御书房把雪球儿抱来。”谢桐道。

    “这种小事,吩咐宫人们做不就好了?”罗太监着急地给他撑着伞,又念叨:“圣上,雨夜寒凉,下次可别这样跑出来了。”

    真是的,罗太监心想,这么大个圣上了,太傅一走,立即就变得不让人省心。

    作孽哟。

    御书房离得不远,谢桐过去的时候,看见刘小公公正守在猫窝边打盹儿。

    雪球儿竟也还没睡着,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猫儿眼,瞧见谢桐前来,立即从窝中站起,软软地叫了两声。

    刘小公公被它的叫声吵醒,揉了揉眼睛,奇道:“你怎么还没睡啊雪球儿……啊,圣上!”

    抬手止了刘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行礼,谢桐俯身抱起雪球儿,正想回寝殿,却发觉这猫儿用两只前爪扒拉他的衣襟,喵喵叫着,像是很不情愿离开似的。

    刘小公公眯起眼看了看,了然地说:“圣上,雪球儿想要玩具呢。”

    “玩具?”

    “哦,”刘小公公挠了挠头,道:“就是圣上您放在御书房书架中的那枚小玉,雪球儿可喜欢着呢。”

    谢桐沉默了半晌,推门进了御书房,将玉从盒子里翻出来,解开红绳,挂在了雪球儿的脖子上。

    雪球儿得了玉,果然不叫了,乖乖趴在谢桐怀中,还打了个哈欠。

    “回寝殿吧。”谢桐道:“朕今夜与雪球儿一起睡。”

    雪球儿用脑袋拱了拱他。

    “太傅不在,”谢桐摸摸柔软的猫毛,又轻声对它道:“只得寻你来陪朕了。”

    *

    两日后的夜里,行驶在山林中的队伍缓缓停下,最后选择在背风的山坳处扎营。

    闻府的老管事下了马车,吩咐几个人手拿着点燃的艾草在队伍周边熏一遍。

    ——越靠近西南地区边界,身染疫疾的人越多,队伍故而不敢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多做停留,只能在荒郊野岭中驻扎。

    熏完了艾,管事又取了御医择好的一些用以防范的草药,叫人生火熬成药汁,再加入滚水,分给队伍里的众人喝。

    安排好这一切,管事才拍拍手,绕去闻端的马车附近,朝他汇报。

    走近了,就能听见队伍中央、那辆最大的马车中传来低低交谈的人声,管事停下脚步,没有过去打扰。

    在外边等了一会儿,还没等到马车里的交谈声止,管事倒先听见了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什么人?”外围的守卫立时警备起来。

    “宫中信使——”

    那人从一匹黑马上翻下来,利落地半跪在低,遥遥向着闻端的马车行了一礼,从怀中掏出一封火漆封印的信,双手递出。

    管事顿了顿,快步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朕,真不是断袖》 40-50(第2/24页)

    过去接下,同时不由得问:“宫中这么快就来信了?是……”

    “是圣上的信。”信使答:“圣上挂念太傅大人,前日便写了信,遣在下快马送来。”

    管事让人招待信使歇息,拿着信往马车的方向走了两步,正巧见里头的两位御医掀开帘子出来。

    而闻端坐在其中,持笔在一沓纸上写了两句,听见外面有动静,于是抬起眼。

    管事顺势递上手里的东西,边说:“官爷,宫中有信来。”

    闻端似是有几分意外,怔了一下才将笔搁下。

    “圣上写的?”

    “是,差人急送来的,不知是有何要事。”

    马车的帘子被放下,闻端凝视着手里这薄薄一封平平无奇的信。

    在暖黄烛火的映照下,男人俊美面容上冷冽的神色缓和了许多,眼皮略微低垂,漆黑墨眸里的光芒很温和,唇角扬起一点微小的弧度。

    这么快就送了信来么?

    闻端手指抚过信上加印的火漆痕,心中想,明明离别那一日,还不愿意出殿来见自己。

    如今看来,应是气消了一些吧?

    正要拆信,闻端忽而动作一顿,余光瞥见面前矮几上散落的纸笔。

    短短一瞬后,他伸出手,先将桌上凌乱的物件整理到了一旁,空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才把信放上去。

    拆开信,闻端刚刚把其中的薄纸抽出,突然有一枚轻飘飘的东西落了出来,顺着他的力道,掉在了衣袍上。

    闻端一愣,一手拿着信,另一手将那东西捏起来。

    是……一枚淡红色的叶子。

    许是放了有一点时间,叶片中原有的雾青色逐渐消退,脉络处浅浅的红色却越发鲜明,乍一瞧起来,竟似是枫叶一角。

    然而这个季节,并不是层林尽染红意的时候。

    闻端手里捏着这片小叶翻来覆去看了会儿,极轻地念道:“一片红叶随风去……”

    千般相思上心来。

    这红叶附在信中,会是这个意思么?闻端失笑。

    依谢桐的性子,自己就算是回信问,也估计得不到答复。

    ……只能等这一趟回程后,再当面问出这个问题了。

    把叶子放在桌上,闻端又展开手里的那封信。

    出乎他意料,谢桐在这封信里,只写了寥寥数个字:

    “雨夜绵绵,南地多潮,早去早归。”

    空白的信纸下,是压出的一点点叶子的痕迹,极淡的红色落在上头,似含着千万种欲说还休的意味来。

    闻端将叶子重新放入其中,折起信,收入马车中的密柜里。

    安静片刻,闻端还是撩开帘子,下了马车。

    外面月明星稀,凉风习习,闻端站了半晌,见管事过来,忽而问了他一个问题:“今日,可曾有下过雨?”

    管事呆了一下,摸不着头脑道:“……没有,官爷,今天天气不错。”

    闻端微微颔首,移开目光,语气淡淡:“看来是京城下了雨,圣上的雪球儿向来不喜雨天,要哄睡估计难了些。”

    管事迟疑地回应:“是……小的听说,那猫儿性子都娇纵,何况是圣上的御猫。”

    闻端像是很轻地笑了一声。

    但待到管事疑惑地转头望去时,闻端却恢复了平常的姿态,开口道:

    “本官与几位御医商讨了新的汤剂、丸剂,分量与往常有所不同,你带些医师去研制出来,看看效果如何。”

    管事点点头:“是,小的这就去办。”

    *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飞快。

    宫中加快进度研制治疗疫病的药方,每隔三日到御书房汇报一次。经过多次尝试,在京郊外的染疫流民身上已有了较好的成效,轻症者十日内就可服药好全了。

    但对于疫病的快速传染,依旧无计可施。

    谢桐日日上朝点卯,顺手将先前通过殿试的三十余名进士都给安排了官职,大多都在户部,少数安插在了其他地方,当个不起眼的文职。

    现今朝内六部当中,刚刚经历过人员大清洗的户部、齐净远费尽心思稳固下来的工部,以及低调不惹事的刑部三个地方,是谢桐已经几乎掌控在手中的。

    而其余的吏、礼、兵三部,则依旧为闻端一派的势力所牢牢占据。

    朝中已由一开始的遍地闻党,转成了两相对峙的局面。

    在这个时候,若哪一方再有大动作,这个平衡才会被打破。

    “臣在协助圣上处理朝务的同时,也没有闲着。”

    简如是坐在御花园的小石桌边,温和道:

    “凭科举一事,臣已摸清了吏部内部错综复杂的人员脉络,这是臣写好的名单。等时机一到,圣上便可一个接一个地拔除那些‘钉子’。”

    已经是工部尚书的齐净远坐在另一侧,多日不见,他明显清减了不少,连一双顾盼飞扬的桃花眸都懒洋洋垂着,像是很多天没有睡个好觉了。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兵部。”齐净远喝了口茶,道:“大部分的兵权还在闻端手里,一旦平衡被打破,或许会引起宫变。”

    谢桐坐在上首位,瞧上去颇有两分心不在焉,听了他们的话,不置可否:“朕觉得吏部可以慢慢渗透,兵部倒不急于一时。”

    齐净远不解:“为何?”

    谢桐手指搭在桌沿上,缓缓敲了敲,漫不经心地说:

    “太傅人还在西南,若对兵部做太大的动作,京中势必动荡不安,太傅难以安心待在西南处理疫疾。”

    齐净远顿了顿:“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