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忘前尘》 160-180(第1/28页)
第161章 城下(三)
孟琅已经好几夜没睡个安稳觉了。他每日登上城楼, 眺望着盘踞在江上的那个巨大的黑影,观察长明人修船的进度。他心急如焚——倘若让长明人建成那艘巨船,丰州就危险了。可那艘船停得太远, 箭射不到, 他们要是想毁掉它, 就必须出城。
问题是, 丰州的将士大多是从廣野调来的,不熟水性。关键时刻,岳安民和文静——他夫人, 挺身而出。岳安民不无自得地说,他曾有一段日子游荡在大海中的日子, 那时候, 他最引以为傲的本领就是潜到一艘大船下, 用钩子划烂船底
沉船计划的人选,就此敲定。岳家夫妇选了个夜黑风高的日子,像条泥鳅似的滑进了冰冷的天来江水, 轻而易举地就让那条大船喂了鱼,自然,徐风王的尸体, 也沉入了滔滔江波中。他再也不用受那样的侮辱了
这件事情, 给孟琼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长明王本就不信任他, 现在更怀疑他和丰州城里应外合。孟琼在军中的行动处处受限, 这样下去,别说把遥碧她们送出去,连他原本的计划也无法实施。在苦苦思索三日后, 孟琼走进长明王的军帐中,要求去守新船。船在人在, 船亡人亡,他要用行动证明自己对长明王的忠心。
“好啊!”童将军一拍大腿,激动地对长明王说,“大王,就让他去试试!也让我看看,我到底选没选错人!”
孟琼便把军帐搬到了江边,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他一起搬来的还有一个住着三个女人的帐篷,长明士兵戏称帐篷里住着“一疯一哑一瞎子”。
“一疯”是岳遥碧。倘若长明军营中最有名的男疯子是太子,那最有名的女疯子就是她了。这疯子的特长便是骂人,骂得极有气势,骂得极其辛辣,她辱骂的对象从孟琼到士兵到长明王,长明军中的每一个人都无不承受她的“照顾”。
她不仅仅是骂人,还很乐于跟人拼命,那些想揩她油的士兵纷纷被她挠成了花脸,揪成了秃子。由于长明王不允许他们杀掉这些女人,孟琼又一直保护着她们,士兵最后采取了饥寒策略。他们只给这三个人一个人的食物,只给这三个人一个人的被褥,让女疯子生了病,换取了军中的安宁。
那“一哑”,就是据说登上廣野城楼的孟琼的未婚妻。这位未婚妻,神色冰冷,寡言少语,像个哑巴,因此得了“一哑”的名称。她很少出帐篷,因为她要照顾其他那两个女人。长明兵们都觉得这女人很无趣,但孟琼不知道为什么对她十分尊敬——难道孟琼那厮怕老婆?
“一瞎子”,则是这三个女人中年纪最大的那位,她也是那女疯子的母亲。这老女人特别爱哭,白天哭晚上也哭,女疯子病了后更是哭得死去活来,硬生生把一只眼睛哭瞎了,另一只也几近失明。
这三人是跟着孟琼来的,长明王大开恩典,准许他把他未婚妻和她的婢女们都带来。士兵们不傻,他们知道,这表面上是恩典,暗地里是戒备。大王,信不过这个投诚的徐风将军。
孟琼失算了。
他以为把岳度时挂到木桩上,把七王子的头砍下,就能获得长明王的信任,事实证明,他错了,长明王依旧怀疑他。证据便是,他救下遥碧她们当天,长明王就过来了,带着太子。
长明王让太子过来指认他的未婚妻,他已经从童将军口中听说了曾有女人爬上城墙去看他,怀疑他救下的就有那个女人。幸运的是,太子这家伙没见过遥碧。不幸的是,他认出了孟瑗。不幸中的万幸是,太子不知为何把孟瑗说成了他的未婚妻,这总比让长明王知道她是孟家人好些。
长明王让他带孟瑗三人来丰州,主要是为了控制他。这些天,孟琼绞尽脑汁想把这三人弄出军营,然而,在全是男人的军营里,弄出去一个女人实在太困难了,更不要说是三个。这三个女人住在一起,由士兵看守着,真是插翅难飞。
这三个女人令孟琼束手束脚。要不把她们送出去,他就难以开展自己原本的计划。难道就没有什么可以两全的办法吗?正当孟琼感到穷途末路之时,太子的跳江让他意外发现了一个或许可以合作的伙伴,丰州的袭船又为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决定冒一次险。
或许,一个人不能做到的事,两条狗却可以做到,甚至还能一箭双雕。
这一天的天气从早上开始就很暗,银灰色的云像无数小鱼成群结队汇集在辽阔的天空中。风呜呜地刮着,冰冷的鱼腥味扑过来,孟瑗钻出帐篷,挎着一个粗笨的竹篮,去孟琼军帐里拿吃的。自从孟琼搬到江边后,他便很少呆在军帐里,因此孟瑗可以尽情翻找着自己需要的东西。
士兵们对她的这一举动早就见惯,也知道她不像那个女疯子会乱跑,因此只远远地盯着她,看她进了帐篷,又出去。
孟瑗钻进自己的帐篷,拿出食物,衣服,一些木炭,还有三双鞋子。鞋子虽然是男式的,但垫了棉花,对她们来说大小正好,也很暖和。
孟瑗拿起其中一只鞋子,眉头微微皱起。她转头看看四周,岳遥碧昏睡着,岳夫人坐在她床边,脑袋一点一点。没有人注意她。
孟瑗小心地挑起那鞋子里的棉花,从里面抽出了一条细布。
船上,童将军正在视察船只的建造进度。他看着一身戎装、英气勃发的孟琼,又看看完成大半的船,赞赏地说:“照这样下去,不出五天就能把船建好了吧?”
“是的,将军。”孟琼沉着地说。
“你不要怪罪大王,他现在是在考验你。”童将军安慰孟琼,“大王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等丰州城破后,你定会得到重用。”
“我现在已经得到重用了。”孟琼说,“我还从没见过这样威武的战船,能亲眼看着它建成,实在是我的荣幸。”
童将军朗声大笑:“你倒想得开!”
孟琼望着乌云翻涌的天空,说:“马上要下大雨,刮大风了。普通的船,这种日子怕是不敢出征,但这艘船却不会。”
童将军好奇道:“为何?”
“我在船上做了些改动。”孟琼道,“听说大王今天要过来视察,我想请他看看那些设计。要不合适,现在拆掉也来得及。”
童将军重重拍了他一下,佯怒道:“你竟还在我面前卖起关子来了?既然如此,我现在就去请大王过来!你要是给出的东西不够好,我可要问你的罪啦!”
丰州城上,岳安民虎视眈眈地盯着那艘巨船。文静双手拿着一个橘子,两个大拇指掐进橘子正中,将它掰成两半。她将其中一半递给岳安民,不屑地说:“他们还敢建?过两天,就给他们弄沉。”
“今晚上要下大雨,之后几天水都慢不下来。”岳安民剥下一瓣橘子,指着那船,皱眉道,“要不趁雨还没下下来,咱们现在就动手吧。”
帐篷里,孟瑗将几件破烂衣服拿开,从衣服下的干草里扒拉出一把匕首。她将匕首揣进怀里,又将木炭点燃,把那布条烧掉了。
长明王走出军帐,天色昏暗,暴雨将至,狂风呼啸,江面上波涛滚滚。他皱起眉头,对童将军说:“这雨来得凶,船可固定好了?”
“都用铁索捆好了,再大的浪也翻不了。”童将军欣赏地望着那艘在江波中起伏的巨船,“大王,孟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忘前尘》 160-180(第2/28页)
军说他在船上做了些改动,您要不要趁着视察的机会去看看?”
“什么改动?”
“我也不知道,他说想让您先看看。”
长明王冷哼一声,童将军听了,不快道:“大王,孟将军投诚已经很久了,他对徐风人恨之入骨,杀起人来毫不手软,给我们带路也很积极,您要是还怀疑他,恐怕要叫他心寒了。”
“要是寻常人,寡人或许会信,可他是孟家人。”
“孟家人又如何?连徐风王的亲儿子都背叛了他,一个徐风的臣子又有什么不可?大王要是信不过他,不如现在就把他杀了,就当我看走了眼!”
“童将军,你招募良才的苦心寡人心领,可寡人怕你挖到的是一根反骨。”
童将军虎着脸说:“我从前也是一根反骨!大王你招安我时,怎么说的?如今我想招安别人,就不行了?”
“童将军跟他哪里能比”长明王头疼地说,“算了,寡人便去看看吧。”
风更大了。太子钻出营帐,宽大的青色衣衫在空中上下翻飞。他激动地望着乌云翻涌的天空,大声唱道:“雨啊雨啊,雨来啦,来啦!”
“瞧,那疯子又出来了。”不远处,一个士兵注意到他疯疯癫癫地走着,“马上就要下雨了,他要去哪儿?”
“别管他了。”另一个士兵烦躁地说,“这雨肯定不小,咱俩真够倒霉的,怎么偏偏轮到今天守夜?”
“是啊。”狂风席卷着江涛狠狠拍在岸上,把士兵的脸刮得一片惨白。他哆嗦着说:“这妖风!恐怕船都能给它吹翻!”
船上,船工们上上下下,忙忙碌碌,将一捆捆木头丢入船底,以防船被大风刮翻。长明王站在船板上,审视着这忙碌的景象。他看了眼孟琼,问:“孟将军,听说你对这艘船做了些改动。”
孟琼恭敬地说:“是。家父以前搜集过战船图,我这人不爱读书,对画儿还有些兴趣,就看过几眼。我督造这船时,便借鉴了那些战船图中的部分设计,我敢说,就算是最擅长水战的瀛水人,也想不出这样的设计!”
“哦?瀛水造的船可是冠绝山南,孟将军竟有信心胜过他们?”长明王半是嘲讽,半是好奇地笑了一下。他微眯着眼,傲慢地打量了一眼孟琼,说:“既然这样,本王也想见识见识,徐风孟国公的收藏。”
第162章 城下(四)
天色越发昏暗。一团团浓墨似的乌云从天边滚来, 呼啸的狂风伸出尖利的爪子挠刮着城墙,残破的旌旗被扯成一条直线,旗杆颤栗着, 哀鸣着。孟琅对岳安民说:“你们不能下去。”
岳安民沉着脸, 望着城下怒涌的江涛。文静骂道:“该死!雨还没下下来呢!”
岳安民不甘地说:“水没那么大”
“水已经很大了。”孟琅坚决地说, “现在下水太危险了。那艘船建好还要几天, 我们可以再找时机。”
“该死!”文静又骂了一句,“老天真不长眼!”
就在此时,天空中劈开一道闪电, 紫色的惊雷落下,将那巨大的船影照得分明。甲板上, 童将军吓了一跳:“雨要下来了?”
“马上就要下了。”孟琼说, “我带二位看完就回去。”
他向巨船尽头走去。
一阵劲风吹来, 像使劲把孟琼往后推似的,但他仍大步朝前走着,走着, 直至走到船尾,那上面有一把利剑似的短木柱。他转过身,背对着黑天乌云, 狂风骇浪。船被浪拍得歪向一旁, 长明王不得不抓住童将军, 他抬着头, 仰望着紧抓木柱的孟琼。
“请看!”孟琼高声说,“这就是这艘船的精妙所在!这根木头连接着船舵,不同于以前那些伸出船尾巴的舵, 这舵是直的,更好操纵。大王, 请上前看看,只要轻轻一转,这舵就能使船改变方向,灵活极了”
他轻轻一拉,船果真偏向了一边。长明王大感兴趣,走上前去,就在此时,孟琼突然将舵杆狠狠扳向一边,船骤然滑向另一边,说来真巧,一个大浪拍向巨船,好像一只大手狠狠推了它一把,使这本就偏斜的船更加歪斜!刹那间,所有人滚在地上,孟琼拔出剑,扑向长明王!
雨下下来了!
一把把雨好像豆子,泼在船上。孟琼揪住长明王的披风,举剑向他刺去。长明王一滚身,“喀拉——”,斗篷断了,剑刺在甲板上。孟琼追去,一个大浪扑来,两人一齐摔倒。孟琼双眼赤红,跳起来,剑砍在船舷上。紫电劈闪,夜空中响起一声尖厉的马嘶,暴雨淋在孟琼身上,好像银色的斗篷。
“啊——”
他怒吼着去拔剑——剑卡住了!
没有人注意到太子。
雨一下下来,他便扑到地上,滚了一身泥。如此,他那一身白衣便成了黑衣,黑夜里无人看得清。雨太大了,黑色的雨一盆一盆从天穹泼下,糊得人根本无法睁开眼睛。太子趟进水里,钻进去,摸到了一根锁链。
为防风雨,孟琼事先下令用锁链将大船小船串在一起。此时,这些锁链成了指路的明灯。太子循着锁链摸到船上,里面当然没有人。可是,却有一捆捆干燥的木头。
这又是孟琼的好主意,他搭好架子,铺好甲板后,就把木材放在船底或船舱,据他说,这样既能稳定船身,又便于保存木料。木头上盖了厚厚的稻草,暖呼呼的,这也是为了防潮。
太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木盒,里面是两块打火石。
“大王!”
童将军从甲板上爬起,提着斧头扑过来。千钧一发之际,孟琼拔出剑,滚到一边。此时,长明王也抽出剑,逼过来。可风浪之下,大船摇摇晃晃,三个人都难站稳身子,只好半蹲着腿,好像三只扁圆的青蛙。这场面实在颇为可笑。童将军怒吼道:“孟琼,你这叛徒!”
孟琼呸道:“你这走狗!”
“我真是看走了眼!”童将军痛苦地嚎叫道,“大王,让我来结果他——我要亲自雪耻!”他扑过来,孟琼却灵活地躲开了。他直冲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