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90-1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r />     他打了个呼哨,被他冷落许久的神驹万丈飞奔而来。

    景恒翻身上马,单手持缰:“所以,对不住各位。凤明的命在我这里是高于一切的。”

    这话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原打算鸣金的淮安军,放下乐铜钲。

    此刻风止声息,所有人都在等待景恒的命令,这注定是会被载入史册的传令。

    景恒抬起手,这句话他明明没有用内力,声音也只够擂鼓传讯的淮安士兵听到。

    可那一天,三万淮安军和五万守备军,却都仿佛亲耳听清了那两个字。

    “攻城。”

    传令官看向主帅。

    凤明微微颔首:“攻城。”

    咚、咚、咚。

    战鼓声催,风波平地而起。

    淮安王府绣着‘安’字大旗在狂风中招展。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战鼓暂歇,天地在这一刻默然无声,日月星辰垂眸凝视着人间的战场。

    咚、咚、咚。

    冯绪扶着城墙探身大喝:“东大营无人下令放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九千岁[重生]》 90-100(第3/14页)

    作为将领,无人不知晓攻城的流程,谁能料到真有人头一遭叫阵就发动进攻!刘樯援驰景恒的五万大军还在路上,所有人都认为景恒不会在此前攻城。

    朝中与景恒有过交往的文臣也都说,淮安世子景恒满心仁义,是个性子比仁宗还慈和的主儿。当年谢停在奉天殿还廷杖,那淮安的小世子哭成什么样了。

    退朝的文武百官谁没见着?

    所有人都说,景恒纯良柔懦、不足为虑,说景恒见了血、见了死人就会退却。

    守备军还没有做好作战的准备。

    不,是全京城都没做好和淮安军死战的准备。

    咚、咚、咚。

    伴随鼓声而来的是轰轰震颤之声,巨大的投石车与攻城器械推上阵前;步兵藏在轩车之中,由重甲兵掩护着排兵布阵;主帅身后的五千骑兵的战马不住嘶鸣,只待战鼓声止便一往无前。

    冯绪瞳孔微缩,在此情此景之下面如菜色,喃喃低语:“死守城门。”

    他猝然扬颈爆喝:“死守城门!”

    话音未落,战鼓声止。

    景恒扬鞭指着京城那高耸城墙:“有能先登者,尚将军,赐之良田美宅!”

    于此同时,他与凤明同时一夹马腹,身先士卒,冲向城门,两匹神驹遥遥领先,直至十余丈宽的护城河前,景恒翻身下马。

    而摸鱼千斤竟然借势纵身一跃

    景恒哎了一声:“哎,好几十米呢!”

    摸鱼千斤才不管多宽,身后几万人马追它,可吓死马了。

    跃至河水中央,摸鱼千斤去势已颓,眼看就要驮着凤明罗落入护城河中,在几万人面前落水的尴尬令凤明的内力脱离蛊母桎梏,强大的内息从丹田处涌动。

    凤明足尖在马背上一借力,运转轻功,旋身越过护城河。

    落地后,凤明看了眼掌心。

    原来内力一直都在,只是被那贪心的蛊母藏了起来,他被景恒保护的很好,好到他没有非拿回内力不可的决心,所以他才没有争过蛊母,任由所有内力都在蛊母的把持之下。

    他看了眼河对岸的景恒,凤明自己都未曾意识到,他这般信任景恒。

    见凤明安全落地,景恒才松了一口气,他将绳索抛向凤明。

    凤明接住绳索,随手绑在树上。

    二人速度太快,城墙上的守备军才刚挽起弓,二人已至城墙之下。

    北风呼啸着,冯绪眯起眼:“火!火!泼桐油!西北风吹向东,咱们占尽天时!”

    装着桐油的木桶远远不断运上城墙,一桶一桶泼下去,九丈高的城墙滑腻腻的糊城一片,大大增加了攀爬难度。

    冯绪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补充道:“还有地利。”

    火把从城墙上扔下,墙面上燃起赤橘色火焰,北风卷着火焰,宛如一条条火龙,蜿蜒着蔓延下来,点燃城下荒草。

    凤明歪了歪头。

    淮安军猝然攻城的消息如冷水入热油,表面平静无波的假象乍然撕裂,露出深处的暗流涌动。

    皇宫中,怀王景沉听闻消息,急传禁军统领拱卫皇城。

    内阁之中,调兵遣将的条子不断呈上来,又批下去,各处军备处调遣军械均需内阁首肯。

    几位阁老连官服都来不及换,匆匆赶向内阁。

    景沉面色阴沉,接连发问:“谁信誓旦旦保证景恒不会今日攻城的?”

    “凤明恢复武功的事为何没人上报?”

    “景恒与凤明现下在哪个城门?”

    前两个问题无人能回答,第三个问题倒是好答。

    景恒与凤明自东城门发起进攻。烽火燃起后,其余三门几乎同时受到进攻,谢停领兵在西、来自淮安的将领轩辕靖与锦衣卫严笙迟分别列阵南北。

    “谢停”景沉重复着这名字:“他可真是跟景恒升天的鸡犬,他爹还在京中,他凭什么领兵?把他爹带来!”

    “还有之前凤明手下的那些太监,带几个眼熟到阵前去,杀给凤明看,逼他退兵!”

    一位阁老躬身道:“京中城墙尖利,前朝时西燕入关,几万骑兵围了京城六个月也未能攻破。如今淮安军才发起攻势,怀王殿下不必操之过急,还万万不到阵前杀人逼人退兵的境地。”

    以敌方将领至亲性命为要挟,原就是下策中的下策,这法子蠢笨,说起来也难听。

    凤明曾经能两度急速攻破京城,靠的有何尝是攻城手段?

    靠的是他在城中的内应与势力。

    怀王自掌权来,靠着肃清阉党的名头,大肆消灭凤明的势力,禁军与四大营尽归属于怀王,滚石巨木从城墙上丢下去,桐油燃起城墙,又有几个人能翻上来?

    门外无路,还有谁会能为凤明打开京城的大门呢?

    文臣们警惕地交换着目光,都觉得景沉过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是被凤明吓破了胆子吧。

    景沉冷笑一声,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白玉扳指:“几位大人都是文臣,从未与凤明交手,又焉知凤明的能耐,他曾一人骑马,追得三千西燕慌不择路险些落入流沙。你们觉得我胆子小,难道这三千西燕骑兵胆子也小?”

    有年纪大的老臣倏忽忆起,十年前,宫宴上西燕王父女刺杀仁宗与太子,凤明仅凭两支木筷瞬息间取人性命的手段。

    摘花飞叶皆可伤人。

    那血腥残忍的一幕令人颈边发凉,好像那筷子就藏在暗处,稍不留神就会射死自己。

    众人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在座唯一真正被凤明打过的人,邱赡。

    只是被伞扫了一下,如今就

    察觉众人目光,邱赡抖着手将茶盏甩到地上,发出划拉一声脆响。

    众人收回视线。

    只是被伞扫了一下,就半瘫了。

    *

    玉河公主府。

    陈怊身着玄青色武服从公主闺房走出,行走间系紧衣领掺锦金丝盘扣。

    玉河扶门见陈怊走远了,才合上房门。反身回到内室,从衣箱中取出她未出嫁时最喜欢的红色骑装,玉葱似的手指划过衣领上白色貂绒锁边,面露怀念。

    她换上红装,坐在妆镜前将鬓发上金钗珠穗摘下,拆去漂亮繁复的双环逐月髻,齐腰的长发披散下来。

    玉河洗净铅华,素面朝天,盘了个结实地简单发式。

    玉河怔怔地看着镜中人。

    决绝起身,独自去后院牵了马,一路疾驰向婉仪公主府。

    京城外硝烟四起,城内全城禁严。

    公主府所在的南华巷安安静静空无一人。直至转过街弯,才看到一队禁军。

    禁军远远看见一红衣女子策马而来,手扶在腰间刀鞘上,大声喝问:“来者何人,京城全城禁行,无怀王赦令,禁止通行!”

    玉河勒马:“本宫乃玉河公主,谁敢阻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的九千岁[重生]》 90-100(第4/14页)

    那禁军道:“公主又如何,没有怀王”

    他话音未落,一条红色马鞭猝不及防抽到他脸上,打断他接下来的言语。

    “本宫是仁宗之女、今上姑母,你问我公主又如何?本宫便告诉你,公主今日要你的命,你就不能留到明日死。”

    作者有话说:

    公主们来了!?

    ? 93、天命?

    京城上方浓烟滚滚, 天空低沉,黑云压城。

    城墙上烧起熊熊烈焰,火光冲天, 桐油燃烧产生了巨大热量,扭曲了空气, 以风为媒,灼烤着周遭的一切。

    烈火阻挡了淮安军前进的步伐。

    冯绪高高地站在城墙上, 吩咐守备军:“先别放箭。那景恒就像只护主的狗, 伤着凤明他必定鱼死网破。”

    “火这样大,谁会拿人命来填?”另一位统领也赞同道:“他们知难而退,咱们也免得搏命。”

    冯绪对凤明多少有点昔年的情谊在,此刻他俯视凤明,真诚道:“凤大人, 回去吧。”

    “冯统领。”凤明站在城下, 隔着赤红火焰遥望冯绪:“好巧。”

    一句好巧令冯绪想起十年前,他意气风发地挽起破云弓, 妄想射死凤明邀功,可城中锦衣卫、厂卫、皇城净军俱心向凤明, 为凤明打开城门

    可如今情势不同了, 锦衣卫、厂卫都追随着凤明离京,皇城净军被怀王囚禁, 朝不保夕。

    十年前,凤明是光明正大的勤王, 手握仁宗诏书,师出有名, 占尽天命。

    而今凤明身上毒杀圣宗、毒害今上的两条罪名还没洗清, 他怎么敢来?他是当今圣上的杀父仇人!无论是养父还是生父的死, 都和凤明有关啊。

    没有人会一直赢,他凤明至今三次勤王,前两次都赢了。这次,轮也轮到他输了。

    “满朝文武都知道,你是今上的杀父仇人,你拿什么赢!”冯绪垂眸想说些什么又怕落人口实,只好模棱两可说:“谁还会帮你!谁还敢帮你!”

    哪怕有人知道凤明或许冤枉,知道这是怀王的算计,可谁敢质疑呢?

    凤明杀今上生父景朔之事,那是确凿无疑的。

    就算今上不想计较,但这仁孝礼义之下,他也只能和凤明决裂,当小皇帝的身世被有心人披露出来,就是逼着小皇帝站在凤明的对立面,皇帝都和凤明对立,谁还敢和凤明一条战线。

    那不是谋反吗?

    这么简单的道理,凤明怎么想不明白!这景恒也想不明白!

    真是急人!

    冯绪满肚子道理不知如何讲,只能道:“凤明,这是命!这场仗你注定要输,你还不认命吗。”

    夺不下京城是输,夺下京城也是输。

    当凤明带着兵围困京城的那一刻,谋反犯上的千古罪名就落实了。

    千年百年,他将永远被后人钉在耻辱柱上。

    退兵吧,回淮安去,还能留下一条命。

    退兵吧!

    烈焰之上,冯绪扬声规劝:“凤明,没人能抵抗天命!”

    狂风呼啸,卷着火焰冲向凤明,似乎在印证冯绪的谶言。

    源源不断的淮安军越过护城河,似乎被冯绪的言语震慑,军心动摇。

    磅礴的内力如同奔海炸雷,从凤明体内汹涌倾泻而出,他周身空气不规则的震颤着与烈火对峙。

    凤明仰首,遥望那彤云密布的阴沉天际。

    凤明低声回应:“我就是天命。”

    更为强劲的气流平地旋起,卷着流火与沙尘不断旋转,在这诡谲的卷风之中,风沙飞扬。

    凤明勾起唇角,似乎对命运之说不屑一顾,他望向风:“天命?”

    风在旋。

    “风!”一位淮安军大声呼和:“风向变了!”

    “是东风啊!是东南风!”

    “风向变了!”

    “真起东风了!”

    景恒诧异地望向凤明,那一刻,他似乎真在凤明身上看见了天命的影子。

    诸葛孔明借东风还得做个法,他家凤明只需要一句话?

    这是什么位面之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