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60-70(第1/27页)
第61章 变故
太子及时躲开,四阿哥倒是一直跟在姜舒月身边,不过被重点“照顾”的肯定是三阿哥。
辣眼睛,呛鼻子,反胃,三阿哥斗志昂扬地来,扶着随从的手臂回去。什么麻辣兔头,什么冷吃兔,统统吃不下,只眼泪汪汪地看着太子和四阿哥吃,然后眼泪汪汪地被告知分摊饭费。
他都没吃,一口都没吃,而且晚饭也不打算吃了,怎么还收他饭钱?
有没有天理了!
三阿哥震惊地看着四阿哥,一起去的沤肥池,四阿哥如此爱洁,怎么吃得下!
他不知道的是,四阿哥的目光始终没离开姜舒月,压根儿没看沤肥池。
倒是他,走过去的时候满脸求知欲,被姜舒月重点“照顾”,拉着去看沤肥池,细细讲解如何利用动物粪便、垫草和泥土沤成基肥,以及基肥对粮食种植的重要性。
后面的科普半点没听见,满眼都是微生物,鼻子嗅到的全是恶臭。
当时三阿哥就想,粮食赛道很好,他再也不碰了。
“老三,老四说得没错,不能白吃人家的。”太子让人拿出十两银子递给进屋结算的立夏。
四阿哥也出了十两。
好家伙,一出手就是十两。
真不是三阿哥小气,他一年的例银也才五百两。
又想到太子的两万两例银,和四贝子的一千三百两奉银,以及明年这五十亩地的收成,三阿哥气死了。
但太子表了态,四阿哥也给钱了,三阿哥只得忍痛掏银子。
一顿饭,主菜全是兔子,居然值三十两,比他在京城最好的酒楼吃一顿都贵。
当立夏把三十两银子递过来的时候,姜舒月有点懵,都是一家子的兄弟,怎么还收上饭钱了?
奈何立夏说,这是印公子和四公子的意思。姜舒月再迟钝也看出来了,印公子和四公子似乎不太欢迎这位印三公子,于是将银子收下。
大家族内部关系错综复杂,有亲近的人,自然也有不亲近的。
比如乌拉那拉家,她与大堂姐虽然不是一个房头,但格外亲近。而继妹舒兰,与她同父,却形同陌路。
送走三公子,印公子也要走,印四没跟着一起,坚持送她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姜舒月问他:“你们印家有很多兄弟吗?”
印四点头,姜舒月又问:“谁是跟你一个房头的?”
上回来的是小十三,姜舒月猜印家肯定有很多房头,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孩子。
印四紧了紧缰绳,几乎将她圈在怀里:“小十四跟我一个房头。”
“怎么不见你带他过来玩?”姜舒月回头看他。
印四莞尔:“他还小,不方便带出来。”
顿了顿才道:“等你嫁给我,就能见到他了。”
姜舒月这时才想起来,自己太急于找保护伞,对印家几乎没有任何了解。
“印家有几个房头啊?大约有多少人?”马儿走得很慢,再慢都快站住了,姜舒月也没催,正好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印家的情况。
谁知印四答非所问:“我不是嫡出,你介意吗?”
姜舒月是现代人,嫡庶观念不深:“我还是被家族发配的傻姑娘呢,你嫌弃吗?”
印四哼笑,胸膛震动:“你是挺傻的。”
姜舒月:“……”
从围场到田庄的路并不长,马儿走得再慢,终究还是走到了。
回到小院,姜舒月才发现被印四转移了话题,一路上她都在自证,举例子列数字证明自己不傻。
不但不傻,还很聪明。
而她对印家的了解,仍旧原地踏步。
回到皇宫,三阿哥沐浴梳洗过后去钟粹宫见荣妃,告诉了荣妃今天的所见所闻。
“你说什么,皇上有意把乌拉那拉家那个姑娘许给四阿哥做福晋?”荣妃明显更关注这个。
“不是有意,应该已经定下来了。”三阿哥不信四阿哥敢假传圣旨。
荣妃捏紧帕子,四阿哥的亲事都定下来了,德妃不可能不知道,今日她问起,德妃还在打马虎眼呢。
实在可恨!
日影西斜,荣妃问三阿哥用过晚膳没有,三阿哥忙摆手:“没胃口,不想吃。
三阿哥正在长身体,怎么能不用晚膳,荣妃问怎么了,三阿哥搪塞一句苦夏便走了。
等三阿哥走了,荣妃才想起来,这都秋天了。
在印四的帮助下,另外四家佃户很快招募到位,并且落了户籍,姜舒月趁着农闲张罗建农舍的事。
本来要给工钱,奈何谁都不肯收,只得多准备一些盖房子用的材料,顺手给田庄里老旧的房子全都打了补丁,至少保证冬天下大雪不至于将房子压塌。
又怕自己管太多,让新来的佃户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姜舒月在全体佃户的见证下,与他们签订了契约。
盖房所有花费,分三年还清,从每年的租子里加收。
新来的佃户本来就是灾民,逃荒到雾隐山成了棚户,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眼看秋末冬初,北边天冷,莫说生计,冻死在山里都没人知道。
这时候有人给落了户籍,盖好房子,还愿意佃地给他们种,简直天上掉馅饼,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保命要紧,五家佃户连契约内容都没听完,直接冲上去按了手印。
姜舒月吃惊地看着他们,众人推出一个中年汉子做代言人:“东家是俺们全家的救命恩人,这辈子给东家当牛做马也愿意!往后东家说咋干就咋干,俺们没二话!”
说完带领五家人跪下,给姜舒月磕头。
这怎么动不动就跪,姜舒月是现代人,对古人这种表达感激的方式很不习惯。
忙让人将他们扶起,姜舒月清了清嗓子:“行吧,分完田地和农舍,再分点粮食给你们过冬。”
话音未落,五家人又要跪,被立夏和小满眼疾手快拎了起来,嘴上说着:“东家年纪还小,受不起一次一次的跪,怕折福。”
众人这才起身,男人红了眼圈,有两个妇人没忍住,直接哭出了声。
姜舒月最见不得这些,赶紧说明:“过冬的粮食也不是白给的,全都记录在册,以后要还。”
分完粮食,还要分明年春耕的玉米种子,姜舒月却不敢当众分了,生怕立夏和小满双拳难敌四手,又让人跪下去。
玉米种子是会后,由左庄头带人分到各家各户的。
不光新来的佃户有,雾隐山田庄所有佃户都有。
一圈发下来,当初姜舒月预留的两千斤二代种子,几乎用尽。
初冬的时候,乌拉那拉家派人来说大选时间有变动,从原定的中秋前变成了端午节前。
“提前了三个月?”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了姜舒月一个措手不及,“有说是为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60-70(第2/27页)
么吗?”
大选涉及满蒙汉八旗,动静不小,时间怎么可能说变就变。
这回过来送信的是舒心,她前世经历过许多次大选、小选,甚至作为皇后亲自主持过。
大选改时间确实少见,但也不是没有,而这一回改时间是因为战事。
战事一起,皇上哪里还有心情选秀,所以才将大选时间提前,了去一桩心事。
但战事离小堂妹太远,舒心不想说出来吓唬她:“宫里的事,谁说得准呢。”
又说起正事:“大选提前,祖母让我接你回家,你准备准备,明天启程。”
大堂姐哪儿哪儿都好,就是特别喜欢做决定,让姜舒月很头疼:“明天不行,我手边有许多事需要安排,最早也要明年开春了。”
从明天到明年,跨度有点大,不过小堂妹现在已经是六品格格了,是乌拉那拉家除了她额娘之外,第二个有封号的女子,而且只比她额娘低了一级。
舒心打心眼里替小堂妹高兴,并不肯勉强她:“知道你忙,你忙你的,我回去向祖母解释。”
想来祖母不会为难,左不过辛苦宁嬷嬷多跑几趟罢了。
送走大堂姐,姜舒月连夜画了一张针对雾隐山田庄的农业水利图。
从引水、储水、灌溉和排水几个方面考虑。
眼下虽然旱情严重,但不可能一直不下雨。从小冰河期的气象特点分析,不是旱就是涝,单纯靠天吃饭恐怕连肚子都填不饱。
若能在涝时引水,储水,涝就不再是问题。
然后利用储存的水源,用于旱时灌溉,旱也不再是问题。
老天不肯赏饭吃,就得打人定胜天的牌了。
去年冬天大雪封山,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把田庄周围的河沟全都填满了。即便开春少雨,春夏少雨,夏秋无雨,田庄无论是饮用,还是浇地,都没受到太大影响。
粮食减产,也比附近村庄好些。
初冬并不是开沟挖渠的最好时机,但姜舒月开春就要离开,这一走不知何时能回,该准备的还是得准备上。
佃户们才得了东家的好处,这会儿听东家说要开沟挖渠,问也不问,就是埋头苦干,一个偷懒的都没有。
大半年相处下来,他们算是看清楚了,东家说什么都是对的,东家做什么都是为他们好。
问了也听不明白,索性啥也不问,干就对了。
将近一百号人,苦干两个月,终于在冬至前完工。
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佃户们吃苦耐劳,给了姜舒月胜天半子的信心。
冬至那天,她请全庄佃户吃饺子,一水儿的猪肉丸,肥肉多瘦肉少,吃得人满嘴流油。
然后宣布了春天离开的消息。
笑容凝固在脸上,碗中的饺子都不香了,左婆子和几个帮忙做饭的妇人,一边煮饺子,一边抹眼泪。
东家到底是个姑娘,早晚要嫁人,他们心里明白。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样快。
想要苦苦挽留,但女子哪有不嫁人的。东家漂亮又能干,听说高产玉米都惊动了皇上,被赏了封号。
那可是封号啊,还是女子的封号,并不是用钱能买来的。
有人出身高贵,一出生就有封号,有人家世好,嫁了高官,能请封号,偏他们东家哪样都不占,凭实力获封。
这样好的姑娘,上哪里找去,现在去主家提亲的,怕不是将门槛都踩平了。
小院里喜庆的气氛一下消失,姜舒月也不想扫兴,可乌拉那拉家催得急,很多事必须当着众人的面说清楚。
事情是说清楚了,也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但姜舒月本人喝醉了。
饺子就酒,怎么喝怎么有,姜舒月穿越前酒量很好,也爱喝酒。
种子培育成功,要喝酒庆祝,培育失败,更要在酒桌上总结经验教训。班级年会没人敢跟她拼酒,但每次喝完,都是她清醒着拖人回宿舍。
哪知穿到这个世界,原主酒量不行,是个一杯倒。
第二天一早,姜舒月是被饿醒的,并没有宿醉之后的头晕脑胀。
古代的酒都是粮食酿的,没有酒精勾兑,所以醉酒也不会头疼?
又或许是原主酒量不行,喝得太少,不至于头疼。
然而两者都不是,冯巧儿进来服侍她洗漱时说:“谢天谢地,印四公子送来的醒酒汤管用。”
姜舒月头顶冒出一个问号:“昨天四公子来过?”
冯巧儿“啊”了一声:“姑娘喝醉之后大约一个时辰,印四公子就到了。”
姜舒月闭了闭眼:“我没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吧?”比如穿越之类的。
“那倒没有。”冯巧儿说话的时候表情有些古怪,“姑娘只是拉着四公子的手,说不想离开田庄,要留下种地。”
那没事了,姜舒月松口气。
冯巧儿压低声音提醒:“姑娘,你拉了四公子的手,攥着人家的手,攥了半个多时辰。”
姜舒月“哦”了一声:“啊?我占他便宜了?”
冯巧儿抿了嘴笑,斜睨着姜舒月:“姑娘,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对印四公子有意思?”
该知道的,早晚会知道,没必要现在就说。
姜舒月不想中途开香槟,怕到时候出了岔子闹笑话:“喝多了,不记得了。”
冬至之后,宁嬷嬷从每月来两次,增加到了每五天来一次,主要过来教姜舒月规矩。
入冬开始,姜舒月又把印四送给她的花缸翻出来种菜。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