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该封。

    但大阿哥在战场上出生入死,难道不该封吗?

    皇上心疼儿子,没把大阿哥贪功冒进的事往外说,将抚远大将军留下善后,就是让福全背黑锅的意思。

    但他也不会封赏老大。

    不赏不罚,算是功过相抵。

    “怎么你上战场出生入死,最后受封的是老四?”惠妃见到儿子,劈面便问。

    瞧见大阿哥黑了,人也瘦了一大圈,大福晋心疼得不行:“额娘,已经这样了,先让大爷梳洗吃点东西,回头再说吧。”

    惠妃恨铁不成钢地看了大福晋一眼,难免有些迁怒:“就你知道心疼爷们儿,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什么叫已经这样了,已经这样就不能问了吗?这回吃了哑巴亏,下回还要吃吗?你看看人家四福晋,再看看你,一天天就知道心疼这个心疼那个,半点忙也帮不上。”

    娶妻娶贤,从前惠妃给大阿哥挑福晋,只看家世人品,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不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彼时没有四福晋这个对照组,惠妃对大福晋满意得不行。现在与四福晋一对比,大福晋好像啥也不是了。

    到手的军功没了,大阿哥心里窝火,可错了就是错了。皇上没有因此降罪于他,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他不敢有任何抱怨,也没脸告诉额娘和妻子。

    这会儿见妻子因此被迁怒,大阿哥又心疼又难受。他扶住摇摇欲坠的妻子,对惠妃说:“额娘,是儿子在征战中犯了大错,这才没有封爵,与福晋无关。”

    大福晋张了张嘴,反握住大阿哥的手:“大爷第一次出征,犯错是难免的。”

    原来是这样,那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惠妃心累地摆摆手,让大阿哥夫妻退下。

    九月,姜舒月在宫里及笄。按照当时的风俗,女子可在及笄之前嫁人,嫁人等于及笄,没必要再办及笄礼。

    可四爷不管,别人有的他的小福晋要有,别人没有的,他的小福晋也要有。

    于是九月初八这一日,姜舒月和四爷正在吃早饭,十三和十四两个奶团子手拉手来了。

    “你们可吃了?”姜舒月放下碗筷问。

    十三老实点头,十四看看桌上饭菜,吸了吸鼻子,摇头。

    四爷不信任地看了十四一眼,十四眼巴巴的:“吃太早又饿了。”

    “你早起做什么?”四爷示意姜舒月继续吃,别管他们。

    十四是额娘的眼珠子,谁没用早膳,也不可能少了他的。

    姜舒月笑眯眯让人拿两副碗筷过来,对四爷说:“小孩子正在长身体,吃得早,饿得快也是有的。”

    说完招呼十三和十四上炕一起吃:“红枣粳米粥和白粥,你们喝哪一种?”

    十四才不管十三,响亮亮说多谢四嫂,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80-90(第5/26页)

    了鞋子便上炕了。十三看向四爷,见四爷朝他点头,这才让人服侍脱鞋,端正坐在四爷身边。

    两个小奶团,一个恣意洒脱,一个斯文守礼,姜舒月都很喜欢。

    四爷和十四两个生得都不像皇上,更像德妃,冷白皮,浓颜系,五官精致漂亮,气质却大相径庭。

    四爷是沉郁挂的,淡漠疏离,清贵非常。十四就像四爷的小号,却是欢脱狡黠的性子,热起来像有一团火,能把冰山融化。

    十三阿哥生得也不像皇上,想来更像他的生母章佳氏。大脑门圆眼睛,唇红齿白,一看就很健康很聪明。

    “四嫂,我想喝糖稀拌红枣粥。”十四阿哥的声音把姜舒月拉回现实。

    姜舒月:懂了,来蹭糖的。

    关于蹭糖这件事,德妃才找到姜舒月严肃地谈过。德妃说十四阿哥的乳牙换得有点快,怀疑是糖吃多了。

    姜舒月很想告诉她,每个人的基因不同,生长发育的快慢也不同。有人换牙早有人晚,有人换得快有人慢,只要在正常的发育周期内都正常。

    太医都没说什么,德妃就在那儿疑神疑鬼地瞎猜,很让人无语。

    姜舒月看过十四的乳牙,没有一颗龋齿,证明与糖无关。

    而且据她观察,宫里这群小阿哥每日摄入的糖分,与后世根本没法比。

    比如十三阿哥可能都有不足。

    奈何德妃人不够聪明,还认死理,很多事掰扯半天也掰扯不明白,姜舒月就不愿意跟她掰扯了。

    当面答应下来。

    这些事十四阿哥不清楚,四爷却是知道的:“不行,红枣粥拌糖稀太甜了。”

    姜舒月感激地看向四爷,这话若是她说,好像舍不得给小叔子糖吃似的,传不出好说不好听,但四爷说就是哥哥管教弟弟,全然是为了他好。

    四爷回给姜舒月一个安抚的眼神,故意扬声道:“十四弟正在换牙,以后他来,不许给糖吃。”

    因为换牙太快,永和宫停了他的糖,要是四嫂这边也停了,可让他怎么活!

    十四小小的人儿感觉天都塌了,“哇”地一声哭出来,转头往姜舒月怀里扎。

    四哥是魔鬼,好害怕呜呜呜……

    然而扎到一半,被人拎住了衣领。十四阿哥回头一看,咬咬牙,顺势扎进四爷怀里,哭闹不止。

    姜舒月也觉得四爷有些矫枉过正,倾身过去拍着十四安抚:“十四弟别哭了,四嫂用白粥拌了糖稀给你吃,好不好?”

    十四阿哥用小胖手揉了揉眼睛,抬眼看自家四哥,见他没点头,瘪瘪小嘴又要哭,然后才听四哥说:“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反正四嫂疼他,十四一边点头一边想,下回不让四哥看见便是,于是乖巧点头。

    姜舒月没问十三,却让人端了两碗糖稀拌白粥过来,另外还有两份自制的蔬菜鸡蛋煎饼。

    糖吃多了胃酸,得吃点咸的中和一下。

    四爷瞧见也有十三的,脸上这才有了点笑模样。

    两个人的简单早餐,变成了四个人的豪华升级版。

    十四有点畏惧四爷,喝粥的时候下意识靠向姜舒月那边。姜舒月只觉好笑,有意无意地护着四爷的小号。

    十三明显与四爷更亲近,也更依赖,蔬菜煎饼端上来的时候,先推给四爷,让他吃。

    十四有样学样,把蔬菜煎饼推给姜舒月:“四嫂你吃。”

    姜舒月知道,十三喜欢吃蔬菜煎饼,把煎饼推给四爷,是因为心里装着四爷,事事以他为先。

    但十四不爱吃煎饼,更不爱吃卷蔬菜的煎饼,这才将煎饼推给自己。

    一样的举动,不一样的心情。

    “十四,不吃蔬菜煎饼,不许喝糖粥。”姜舒月能看出来的,四爷又怎会看不出。

    小号很快感受到了来自亲哥的血脉压制,蔫巴巴低头应是。

    知道他不爱吃,也怕撑着,姜舒月分了一半蔬菜煎饼到自己碗中。

    呜呜呜还是四嫂疼他。十四阿哥想起来意,赶紧让人把德妃和他自己送给四嫂的及笄礼拿出来,郑重其事道:“四嫂今日及笄,祝四嫂青春不老,长命百岁。”

    祝词是他昨日想好的,只有这两句,才说完就听见自家四哥轻咳一声。来自血脉的压制再次上线,十四阿哥挠挠脑袋,硬着头皮继续编:“祝四哥四嫂琴瑟和鸣,祝四哥四嫂……祝……早生贵子!”

    这两句是他偶然间听额娘提过,就记住了。

    话音未落,面前的另一半蔬菜煎饼,到了四哥碗中。

    十四阿哥顿悟,原来四哥并不难讨好,夸四嫂就行了。

    刚才亲眼见证了亲兄弟间的血脉压制,还有十四阿哥类似曹植做七步诗时的窘迫不安,姜舒月都没在意德妃和十四送了什么礼物,这会儿才想起来看。

    德妃还是一如既往地不走心,送了她一对羊脂白玉手镯。记得成亲第二日,她随四爷去永和宫给德妃请安,德妃送的也是一对羊脂玉手镯。

    送礼没有送重样的,可见对方有多不上心。

    不过四爷给姜舒月办及笄礼,并没请长辈,过来小聚的全是平辈。德妃能送手镯给她,多半是看在自己帮她带娃的份儿上。

    也算给了面子。

    反倒十四阿哥送的礼物别致些,是一组泥烧的套娃。套娃脸上笑着,有梨涡,神似姜舒月。

    套娃一共四个,从大到小排列在一起很有趣。

    四爷拿起最小的那一个,看向姜舒月。不知为何,姜舒月一下就想偏了,画面少儿不宜。

    十四带了礼物来,十三当然也有准备。

    先拿出一只沉甸甸的赤金海棠步摇,不用解释,姜舒月也猜出来了,是十三阿哥的生母章佳氏送的。

    答谢她对十三阿哥的照拂。

    章佳氏是康熙中年时的宠妃,奈何来得太晚,后宫贵妃和四妃四角齐全,嫔位也都满员,实在没有编制给她,一直屈居贵人位始终上不来。

    再加上身负皇宠,这几年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准备生孩子,根本顾不上十三阿哥。

    大约听说了四爷对十三阿哥的照拂,趁着她的及笄礼,拿了金子出来答谢。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宠妃委实不少,可后宫的编制始终没变。所以后来得宠的,得到的也只有宠爱和孩子,位份都不算太高。

    而宫里的月例是按品阶发放的,贵人再得宠也是贵人的分例,想来章佳氏的手头不会太宽裕。

    能一次性拿出一支实心的赤金步摇,很不容易。

    姜舒月本不想收,毕竟她不缺钱,可对方位份不高,若不收好像是看不起,或者不肯领情的意思。

    四爷见她为难,毫无心理负担地替她收下了。

    十三阿哥果然没有解释,又拿出自己的礼物说:“这张小弓是我自己做的,不是送给四嫂的,是送给未来的小侄子的。”

    姜舒月:好吧,一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80-90(第6/26页)

    祝早生贵子,另一个连给贵子的礼物都准备好了。

    又想起四爷刚刚拿起的那只最小的套娃,姜舒月脑中好像又被倒了一桶黄色废料。

    再对上四爷清正坦然的目光,姜舒月:是她龌龊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贵客陆续登门,先是常客十阿哥。十阿哥不是自己来的,拐了九阿哥一起。

    九阿哥第一次过来,觉得怪尴尬,又拉上了八阿哥。

    八阿哥宅心仁厚,怕没人带七阿哥,反正在一块念书,把七阿哥也叫上了。

    十二阿哥姗姗来迟,一进门就埋怨十三来了也不喊他。十三忙说忘了,一个劲儿给他赔不是。

    其实十三想喊十二来着,奈何十四嘴馋,天还没亮就闹着出门。十三估摸着十二那时候还没醒,便没去打扰。

    太子最后压轴登场,免不得被大阿哥出言嘲讽,太子毫不客气反讽回去,场面好不热闹。

    姜舒月:九龙夺嫡,人凑齐了。

    前院热闹非常,真正的主场却在后院。

    这一日觉罗氏带着舒心应雍郡王之请,入宫为郡王妃加笄。

    及笄礼,是女子的成人礼,隆重一点的应该有正宾和赞者,在父母和来宾的见证下完成。

    奈何清朝早婚,姜舒月尚未及笄便已婚配,若非四爷坚持,这个及笄礼完全可以省略。

    为已婚女子办及笄礼,本朝没有先例,便按照最简单的仪式来。

    最简单的仪式,应该由笄者的母亲为笄者加笄,三加之后,最后置醴,才算礼成。

    但原主生母早亡,继母不慈,四爷便请了觉罗氏进宫为姜舒月加笄。

    至于舒心是姜舒月要请的。

    觉罗氏一早带着舒心进宫,并没直接去五所,而是先去了慈仁宫给太后请安。

    “可怜见的。”太后听说了觉罗氏的来意,叹息一声,又觉不妥,“四福晋已经是郡王妃了,你品阶不够,恐怕不能为她加笄。”

    想到那孩子治好了自己苦夏的毛病,又在灾年试种出高产玉米,为皇上分忧,有大功于社稷,太后沉吟片刻说:“也罢,还是哀家走这一趟吧。”

    为女子加笄之人,要么是女子的母亲要么是儿女双全的正宾,太后固然身份尊贵,却一生未育,又是孀居,恐怕比她这个全福人还不合适。

    太后是蒙古人,蒙古没有汉人这些繁文缛节,太后感觉自己很有福气,硬要去,觉罗氏也没办法。

    “等到了地方,你先去与郡王妃说清楚。”不是她躲懒,而是太后自作主张,觉罗氏不敢劝太后,只能让女儿先去打招呼。

    等到了五所,舒心愁眉苦脸地把太后的决定说了,原以为小堂妹会介怀,谁知她却笑起来:“太后是大清最有福之人,我高兴还来不及。”

    嫁进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