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50-1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完,郭嘉沉默了下来,好一会儿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实在是太不值钱了。

    此前,西凉军亦在豫州大肆劫掠,普通农户自不必说,就连一些寒门士族,亦大多死伤惨重。

    战乱所带来的苦痛,任何人都难以逃脱。”

    两个人喝完一杯水之后,简单的问了一下这家农户的情况。

    婆婆这才说,她的儿子死在了西凉军的大刀下,几个儿媳最后也被劫掠走了。

    如今就剩下一个十岁的孙子,现在正在田地里面忙着扯草。

    离开这个地方之后,杨秋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带着郭嘉策马又去了一处地方。

    那是一处山林的脚下,周围刚刚挖掘出来的荒地上,种着稀稀疏疏的庄禾,看得出来这块地非常贫瘠,土地也才刚刚开荒不久。

    杨秋和郭嘉并没有靠前,反而是在远处观望着。

    就在这个地方,里面聚集着大片茅草棚,而茅草棚很小,完全不能住人。

    但是有人却从里面爬了出来,由此可以猜测,这里的人挖掘了洞穴住在里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50-160(第3/19页)

    杨秋能够在地图上看到这块儿洞穴聚居区大概住着十几个人,此刻有五六个人在外面劳作。

    这群人身上连衣服都没有,也就用茅草编织成席子围在自己身上。

    “奉孝,他们也算是藏匿的人丁,因为想要躲避战乱,躲避徭役,所以只能在这种洞穴里面艰难地生活着,一家人可能都找不出两件衣服。”

    说实话,杨秋想到自己的开局已经很艰难了,但至少家里还有住的地方,一家人还有十多亩田可以依靠。

    虽然每天都很饥饿,但其实真的每天有吃的。

    而这样的日子对眼前这群人来说,那简直就是奢望。

    现在夏天还好,虽然没有衣服穿,但夏日不穿衣服也不会影响身体。

    但这种情况若是到了冬日,恐怕一家人只能光着身子躲在洞穴里面勉强取暖,最后也不知道能活下几个人。

    “大王占据关中之地后,不是已经开始重新登记人口,开垦荒地,给予救助了吗?为何这种现象似乎还有很多?”

    这自然是因为现实情况千奇百怪,千难万难。

    就算你在那里施粥免费给人吃,实际上也不是所有人都敢过来,因为他们也会害怕有毒。

    而有些东西是不能强制的。

    “乱世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旦被破坏,想要重新修复,那必将耗费漫长的时光。

    曾经,关中之地的百姓历经了无尽的苦难,强抓壮丁入伍,西凉军四处劫掠杀人,这一切都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深深的恐惧。

    他们竭尽全力躲藏在各个角落,只为求得一线生机。如今,昭国虽刚刚占据关中之地,即便四处宣传仁政,也难以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即便传入,他们也不敢轻易相信。胆子稍大的,或许会去冒险尝试;稍微胆大些的,大概会让家族中几个人去登记户籍信息,以探虚实;而那些极度胆小的人,则悄悄躲在一旁观望。

    我不知这家人是未得到消息,还是不敢出去,亦或是家中已有人出去查看昭国的施政情况。

    但目前的状况便是如此,不可能一道命令下达,下面的百姓就都会听从官员的吩咐做事。”

    基层治理就是这样千难万难,更何况还有官吏在中间偷奸耍滑,不听从吩咐,恶意扭曲政策呢。

    所以想要彻底控制住一个地方,并且治理好,那至少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

    而若是让这个地方培育出一批人才出来,那更是要五到十年以上。

    “大王今日是想让我看到关中之地的真实情况?”

    杨秋点头。

    “奉孝今日所献之策,未来定能在世间推行开来,但当下却不可行,就如眼前那群穴居之人。

    若有哪户人家愿意将他们全买入庄园居住,仅让他们每日种地做事,给予一口吃食,这些人定然全部愿意卖身。

    于他们而言,活契死契已不重要,若有人买,他们便会谢天谢地。

    可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常年营养不良,他们身形瘦小、体弱多病,即便想去卖身,也无人愿意买。”

    这世道有个残忍的事情是,即使你愿意卖身去做奴隶,愿意每天被人打骂羞辱,但人家都不愿意买你。

    因为对于地主来说,不管是大庄园的地主还是小庄园几百亩的地主。

    他们要是买奴隶,必定是那种身强体健之人才有价值。

    若是不认字,不会算数,不会管理,不会织布,身体瘦弱,体力弱小,卖身都没有人要。

    什么尊严自由公平,喊出来都会让他们发笑的,那是什么东西。

    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再加上一件保暖的衣服。

    这时候,杨秋又带着郭嘉去了一处小型坞堡周边。

    按理来说,坞堡本来是豪强地主修建起来的安全屋,住在里面的人自给自足,可以保护自己的族人乡党。

    而郭嘉看到的这处坞堡,看着却已经有些破败不堪了,周边劳作的人很少。

    虽然种植了粮食,看着今年可能有个丰收之年,但这一处坞堡实在是不能给人一种兴盛繁荣的感觉,反而让人看着有一种苦闷苍老之感。

    这种感觉就像是颖川那边被战乱祸害的乡里,那些坞堡最后也没有保护到自己家族。

    只有家族里面养了上千个壮士的人,似乎才能在乱世的时候勉强求得一丝自保。

    “倘若这个家族再强大一些,勇士再多些,或许如今便不会如此惨淡。

    然而,若天下的家族皆附庸无数隐匿人丁,朝廷又会难以掌控天下,最终必将再度陷入战乱之中。”

    历史线上北方陷入不断陷入战乱之中的时候,强大的坞堡团结起来,最后又成了保护汉人的地方。

    所以这世上的事情,有好就有坏。

    平衡才是最大的难题。

    此时天色已经将晚,杨秋带着郭嘉策马返回,回去的路上,两个人没有坐在马车里面,而是骑着马观看周围的耕田。

    这个时间点,还有农户在田地里面除草侍弄禾苗。

    感受到官道上面有骑马的人奔腾,靠得近的人会吓得立即跪在地上,直到马匹远去之后。

    这群人才敢重新站起来,回到农田里面除草。

    “奉孝,在并州那边,若有马车经过,或是贵人的车马在官道上通行。

    周边农田里的农户虽不会到官道上冲撞人,但也不至于停下手中劳作,吓得立即跪在地上。”

    “有时候,站得太高,确实能够看清天下的问题。然而,有时也需站得低一些,去探寻他们真正所需。

    有些事情固然好,但正如奉孝你所言,现在并不适合。至于何时才适合呢?

    或许是当我们起码通行于此的时候,周围的农户能够笑着看我们经过,而后回到家中能吃上一碗饱饭,来年开春家里依然有余粮,还有余钱为家里添置新衣。

    到那时,奉孝所献之策估计便能试行。”

    按照历史进展,这种事情在原本唐朝的时候才会慢慢开始通行,到宋朝的时候成为大面积的普遍现象。

    那时候一个家里面所需要的仆人,其实签订的契约类似于雇佣合同,年限到了之后就是自由身。

    所以有些事情不是不好,而是时间点不合适。

    当然,郭嘉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从一开始他也明白时机不合适,

    只是杨秋还是要让郭嘉站得低一点,看看这真实的底层百姓到底过得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

    “难怪大王只是对长安进行了修补,明明众人都听闻了未来要重新修建新都城的风声,可至今都未开始,原来如此。”

    杨秋轻声笑了一下,毕竟眼前的郭嘉也才二十一岁。

    不能用对方三十岁时候智慧卓绝的眼光看待眼前人。

    很多时候,智慧只能在实践经验中才能增长。

    时间缓缓而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50-160(第4/19页)

    随着秋季的到达,关中之地今年刚刚开垦荒地,虽然没有大丰收,但至少解决了前两年的穷苦窘境。

    凡是用了昭国这边推行的高产种子以及沤肥方法的农户,这些人基本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有一个丰收年了。

    而今年杨秋还对关中之地进行了免税,所以关中之地的农户们喜笑颜开,就连豪强士族们也觉得今年的日子很好。

    于是一些藏匿的人丁又渐渐冒了出来,而关中之地的寒门士族豪强也在准备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年的秋季考试。

    之前一群观望的人凭借年底的丰收,心底也做下了决定。

    看来昭国的统治接下来是能够稳定了,毕竟,什么消息都不如粮食丰收给人信心。

    然而对于关东之地的诸侯而言,一群人就各有各的心思了。

    冀州的袁绍经过一年时间的整合,稳固了自己的基本盘子,操练了一群精锐强兵。

    在今年秋收也算是收成不错的情况下,袁绍觉得自己该出兵了。

    既然要效仿光武帝统一天下,至少得先把北边的幽州控制在手里面,不然南下征战的时候,万一幽州出兵,这不是完犊子吗?

    所以袁绍决定对昭国的幽州出兵。

    而对于兖州的曹操而言。

    虽然他空手套白狼,得到了兖州刺史的位置,也没有被袁绍忌惮,两边都默认他想办法占据兖州。

    但实际上,这种支持也就是个口头支持,不给钱给兵给粮,也就是说占据兖州之后,两边同意给他一个名号而已。

    所以曹操陷入了普通人也会拥有的烦恼,这日子太特么穷了。

    要养这么大的军队,这没钱日子可怎么过?

    更要命的是,几千人的西凉军胡轸投靠了过来,曹操接纳的时候是很开心,但眼下却觉得头疼。

    养不起啊。

    想要获得钱粮,就算是挖墓也不够啊。

    各种缺德方法曹操都自己想过了,还是钱粮不够,于是曹操手底下的谋臣提供了一个方案。

    既然没钱没粮,那就只能去抢别人家的钱粮了。

    于是曹操这边也决定开始动兵。

    第153章

    袁绍团队选择先行攻打昭国,北上进攻幽州,倒不是他们觉得昭国兵力弱,此战一定会成功。

    实在是冀州地理位置没得选。

    虽说西边有太行山的阻隔,导致并州和冀州有了缓冲地带。

    然而几个重要的关隘太行八陉已经被昭国控制,只要昭国出兵,随时都能从太行山的几个关隘出兵进攻冀州。

    这就相当于敌人坐在你的家门口,而你时时都需要提心吊胆。

    至于北边,幽州和冀州接壤了很多地方,只要昭国愿意,随时都能带着大面积的军队出兵南下。

    所以冀州最大的敌人就是昭国,袁绍虽然控制了冀州,但想要自己这个团队稳固根基,那就只能选择和昭国打一仗。

    打胜之后可以威震四方,彻底让周边的人臣服,若是输了,那就进行和谈。

    反正袁绍一开始就没打算用全部身家打这一场仗。

    毕竟昭国过去几年打了太多胜仗了,完全将周边胡人挡在外面,谁都知道昭国的骑兵实力强,也没人敢硬碰硬。

    但打仗这件事情,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有时候就是需要赌一把。

    万一成功了,那就赢家通吃,失败了就蛰伏下来。

    因为袁绍团队也看得出来,昭国过去几年明明有机会南下,最后却一直没有出兵,并且在过去两年还没有阻止他们关东诸侯控制冀州。

    这就足以证明,昭国目前的规划根本就不打算彻底占据冀州。

    所以袁绍团队在讨论完计划之后,最后发现输了之后也不至于身家性命全无,于是这一场战就开始准备起来了。

    当然,幽州的渔阳郡有盐铁之利,再加上辽东郡这几年的开发越来越好。

    谁都知道幽州已经不再贫瘠苦寒,反而未来会是一块儿宝贵土地。

    所以袁绍集团当然也有点儿野心,想把幽州的富饶之地控制到手。

    不过,这种赌博不会将所有赌注都押上去。

    袁家有强大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