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苍白,嘴唇却透着嫣红,明显还在发热。
乔昭沉默,收了笑意,眼神变得有些冷漠。她不笑的时候总显得有些疏离。
两个人就这样对峙着,犹如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气氛变得有些压抑。
深夜的秋风呼啸而过,带着凉意。徐纾言穿的又单薄,站在院里。萧瑟秋风一吹,让他忍不住喉间的痒意,徐纾言捂住唇,垂首闷声咳嗽起来。
看着他咳得那样凶,仿佛要把心肺咳出来。刚刚还冷硬尖锐的司礼监掌印,现在就脆弱得仿佛一折就断。
乔昭慢慢软了神色,她觉得今晚上自己真的很蠢,本来半夜跑到人家的寝卧面前就已经十分失礼。
现下还跟一个生病的人,在瑟瑟寒风中吵架。
她脑子也不正常了。
……
两个人之间紧张的氛围缓缓消散。
她上前一步,轻抚徐纾言清瘦的脊背,让他慢慢缓气。看他好了一些,咳得不那么厉害。
乔昭一边拉着徐纾言的手,往里屋走去,一边冷淡说道:“夜深了风凉,再大的事情回屋再说。”
徐纾言刚才咳嗽得厉害,本来苍白的脸因为喘不上气,透着粉色,艳若桃李。
他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有些恍惚。乔昭的手掌从来都是温暖有力的,就像她这个人一样,意气风发。不像他的手,一到了夜里就冰凉,透着冷意。
徐纾言突然有些瑟缩,他想自己这样冰的手,被乔昭握着,她定然是不舒适的。所有人都向往温暖热烈,没人喜欢把一块冰握在手里。
他微微动了一下,想抽回自己的手。乔昭侧目望他一眼,用力更紧的握住徐纾言的手,沉声道:
“别闹,先回屋添件衣服。”
徐纾言怔了一下,低垂着眼睫,不再动了,就这样乖顺的被她牵着。
两人一进屋,乔昭就把门关上。现在是秋天,夜里确实降温,但是没了风吹又好了很多。
她将徐纾言待到床榻面前。
“躺着。”乔昭简洁明了说道。
徐纾言抬眼看他,眼眸不再是刚才那样愤怒中带着狠戾。在昏暗的烛光中,他的眼神带着一丝缱绻旖旎。
两个人不再剑拔弩张,徐纾言都显得柔和了许多。他一言不发,慢慢靠在床榻上。
乔昭见他不愿意躺着,也没说什么,将柔和的锦被拉高一些,盖在徐纾言身上。
随后转身。
徐纾言一把拽住乔昭的衣摆。
“你不准走,我们之间的话还没说清楚!”
徐纾言语气又凶又急,他声音有些干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将军和俏掌印gb》 50-60(第5/20页)
,似乎刚才的咳嗽伤到了他的嗓子。
乔昭沉默抽回自己的衣摆,徐纾言手里落了空。他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想要掀开被子下床。
徐纾言起身准备拦住乔昭,嘴里放着狠话:“乔昭若你今日走了,日后在朝堂上我定不会……”
“不会怎样?不会放过我?掌印还是如此嚣张跋扈。”乔昭勾了勾唇角,略带笑意说道。
她垂眸,手持茶壶缓缓倒出一杯茶水,茶水温热,想必是有人定时来换的。
随后又端着茶杯像徐纾言走过去,看徐纾言把被子掀开,准备下床的模样。
乔昭眉头一皱,道:“病了还不安生吗?将被子盖上。”
徐纾言白皙的手指紧紧攥住锦被,他意识到乔昭不会走,又缓缓松开紧握的手。就这样直直的注视着乔昭向他走来的身影。
“喝点温水,润润嗓子。”
乔昭将杯子递给徐纾言,又将锦被给他盖好,随后坐在床榻边的小几上。
徐纾言接过茶杯,两人的手指不经意间相触又分开。徐纾言端着茶杯轻缀一口。
屋里空间封闭,就这样方寸之间,昏暗的光线下。两人一靠一坐,离得远又离得近,空气渐渐粘稠,让人有些喘不上气。
乔昭难得的有些不知道要说什么,沉默不语。早知道她平日里,只要她想,溜须拍马,不在话下。可是在今夜,她却一时语塞。
徐纾言也慢慢喝着温水,没有说话。因为茶水的浸润,他的嘴唇,泛着水亮亮的光泽。
乔昭莫名其妙的盯着人家的嘴唇,咽了咽口水。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很奇怪,又立马转开视线,望着徐纾言的帐幔,一副正经人的模样。
当然徐纾言并没有发现这些,他只垂着眼眸,喝着水,感受心脏缓缓的跳动。
也不知道这水有哪里好喝的。
……
良久。
乔昭说道:“今日听徐淮说掌印病了,所以我来看一下。对着徐淮说的话,冒犯了掌印,是乔昭的不是,还望掌印见谅。”
她又开始说那些弯弯绕绕的话,这都是她习惯用来撇清关系的说辞。
“所以你今夜来,是因为担心我吗?”徐淮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
他才不管乔昭那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
乔昭被他问得一愣,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
半晌,她抬眼看向徐纾言的双眸,干脆回复道:“是的。”
徐纾言有些懵了,他面上看起来镇静,其实脑子里一片空白。他的耳尖慢慢泛红。
“毕竟我们一路回京,又经历了那么多,乔昭私以为,和掌印也算得上关系不错的朋友。就算是别的朋友生了病,乔昭也会担心的。”
乔昭又说了句,昏暗的房间里,只有她温和的声音。
徐纾言盯着乔昭的眼睛,面色一寸一寸白了下去,眼眶渐渐红了。他动了动唇,又似乎不知道说什么,只能自嘲一笑。
“原来是朋友啊。”他垂下眼眸,低声说道
两人之间的氛围又奇怪了,徐纾言突然觉得难过,明明刚刚还柔和的光线,现下也显得冷硬起来。不然为什么乔昭带着笑意的脸,也变得冰冷。
徐纾言抬眼,双眸盈盈似水,冰冷中带着妩媚。他唇角一勾,冷笑道:
“那乔都尉和谁不是朋友呢?和周行亭?”
“兵部太尉周承远独子,周行亭,现任羽林卫中郎将。确实是年少有为,才气过人。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相貌!定然不仅仅只是乔都尉的一个普通朋友那样简单了。”
“不似咱家一个阉人,能当上乔都尉的朋友,实在是荣幸之至。”
徐纾言抬眸笑着看向乔昭,慢悠悠的说着话,他说话阴阳怪气,言语又尖酸刻薄,轻描淡写的讽刺挖苦自己。
乔昭:?
这跟周行亭有什么关系啊?
“你我之间的事,你扯周行亭干什么?”乔昭有些无奈说道。
“这是我们两人之间的事吗?你这么晚来我府里,周行亭知道吗?”徐纾言笑着,但是语气却冰冷。
“哦,不对,你们二人天造地设的一对,如此般配,他犯不着生一个阉人的气。”
“只是咱家想问问乔都尉,昌敬候府不是向来中立,不参与朝堂纷争吗,令堂同意你和周承远的儿子在一起吗?”
徐纾言略带探究的看向乔昭。他现在说话又冷又硬,一边贬低自己,一边又傲慢望着乔昭。
乔昭全程都莫名其妙,她实在有些受不了,打断徐纾言越说越偏的话。
“我到底什么时候和周行亭天造地设的一对了?我跟他根本不熟啊!掌印说话可是要有证据的。”乔昭说道。
徐纾言冷笑一声,语调上扬,有些阴柔:
“不熟?不熟你们会同游西市,有说有笑?”
“不熟他会偏帮你?他怎么就不帮别人,偏偏帮你乔昭?”
越说越离谱了,什么时候有说有笑?什么时候偏帮她了?
他到底是从哪里得到的论调,觉得乔昭和周行亭很熟的啊?!
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乔昭面色冷了下来,她沉声道:“是你找人日日跟踪我?”
徐纾言垂着眼,沉默不说话。刚刚还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现在气势就弱了下来。
看样子是他了。
乔昭有点气笑了,挑了挑眉道:“掌印有事直接偷闯进侯府里,问我便是。何必偷偷找人跟着我呢?”
她在嘲讽徐淮偷摸进昌敬候府一事。
徐纾言有些受不了乔昭这样冷冰冰的跟他说话,他抬眸望着乔昭,抿了抿唇,却又不知道怎么说。
“你日日派人跟着我,他们向你汇报我的一言一行。”
“所以那日在西市,你的人也在其中,看见了我和周行亭,回来向你禀报?”乔昭好整以暇的坐着,看向靠在床榻上沉默的徐纾言。
徐纾言,嗫嚅道:“是。”
“呵。”乔昭嗤笑一声
“那他们的眼睛应该是瞎了,连好赖都分不清了,掌印御下也不过如此。”乔昭有些气,说话也没收敛。
徐纾言猛的抬头,看向乔昭,颤声问道:“所以你们关系不好?”
“才见过两次面,关系怎么好得起来?”乔昭撇了徐纾言一眼,无语道。
房间里又沉默了,徐纾言垂着眼睫,不知道是在发神,还是别的。乔昭不关心,她也不想说话了,只想结束今日这场闹剧。
她偷偷进了司礼监掌印府里,又发现徐纾言一直派人跟踪她。
太荒诞了。
她直接起身,转身就想走,连话都不想跟徐纾言多说一句。
徐纾言坐在床榻上,直起身,一把拉住乔昭的手。他的手依然很冰,而乔昭的手又是那样温暖。
两个人分明是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将军和俏掌印gb》 50-60(第6/20页)
全不同的平行线,在过去,在今晚。
交汇在一起,分开,又交汇在一起。
……
如此往复。
徐纾言抬眼看向乔昭,一双褐色的眸子莹润生辉,他就这样看着乔昭,期期艾艾道:
“乔昭我好像有些头晕。”
上次也是,他说他口渴,这次说他头晕。每次乔昭当真生了气,他身体就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
乔昭背对着他,她面色平静,又不说话,看不出她在想什么。徐纾言有些不安,但是他不敢松手。
良久,徐纾言听见乔昭轻声叹息。
她转过身子,抬手轻轻触碰徐纾言的额头。
烧退了。
“头晕就躺下,现在夜深,睡一觉会好些。”乔昭说话很平淡,不带任何感情。
徐纾言缓缓躺下,他还睁着双眸,希冀的看向乔昭。
他轻声道:“乔昭。”
就叫着她名字,别的什么也不说。
乔昭最受不了他这样看她,用手轻轻捂住徐纾言的眼睛。
低声道:“睡吧。”
随后她松开手,利落转身,将灯笼里的蜡烛吹灭。
徐纾言在她一松开手,就睁眼看向乔昭的背影,看着灯笼熄灭,房间里一片漆黑。
只能依稀透过月色,看到模糊的身影。
乔昭走至门口,又停下了脚步,她没回头,就这样对着黑暗,冷声道:
“日后不准再派人跟着我。”
不知是在对黑暗说,还是在对着黑暗中的人说。
没等徐纾言答话,乔昭便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第54章 第54章
永和二十年,十月初九。秋意深浓,凉风渐起,大军凯旋,得胜归。
中京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宽阔朱雀门街两侧,人山人海,热闹纷繁,锣鼓喧天,百姓难掩脸上的欣喜,期盼的望着城门外。
乔昭一大早就到了城门外等候,她今日身着黑色戎装,外披银色盔甲,头戴青铜盔,战袍飘扬。
坐在马上,眸光肃然,眉眼透着英气,神采奕奕。
她身后的跟着的是五千定北军。整齐列队,安静肃穆。
乔昭虽然护送监军提早回京,可她仍属定北军,需要带领五千定北军,同大军一起凯旋。
十几万大军的凯旋,举国上下,皆十分重视。朝廷官员,无论文官武官,凡事在朝堂上有些地位的,从上到下,皆在城门楼上候迎。
以往宽广的城门楼,一时间竟有些拥挤。这些可都是北齐的肱骨大臣,奠定北齐江山社稷的基石。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