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sp; 现下皇帝还没来,大臣们三五两人,低声交谈着。

    “老师,几日未在朝堂相见,学生正要去您府邸拜访。未曾想今日竟在此见到老师,实在欣喜。”

    一位中年男人弯腰,语气恭敬的对着面前的老者。这位老者正是北齐三朝太傅,文官之首,宋祉。

    宋祉年逾古稀,须发发白,双目炯炯有神,毫无老态龙钟只态。他笑道:“人老了,腿脚不利索,是该向圣上乞身,告老还乡了。”

    中年男人满脸惶恐,更加恭敬道:“老师精神矍铄,身体康健,定然如日之恒,人寿年丰。”

    宋祉爽朗一笑:“你还是如此能说会道,真是生了颗八巧玲珑心。”

    那中年也讪讪笑道:“老师缪赞,承蒙师恩。”

    随后他目光一转,看向一直站在老者身边,安静不语的青年男子。

    看起来年纪不大,估摸弱冠之年。温文尔雅,芝兰玉树。他穿着翠色圆领大袖袍衫,腰束革带,清正雅致,颇有青竹挺拔之风姿。

    绝非池鱼。

    中年男人面带犹疑,问道:“这位公子看着丰神俊朗,在朝中竟从未见过。”

    宋祉侧目看向身边之人,笑道:“我家长孙,今年新上任的翰林院侍读学士,想必你还未曾见过。”

    “原来是老师的长孙!难怪第一眼就觉得有人中龙凤之姿。看着真是仪表堂堂,又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前途不可限量。”那中年男人说这些好听的话。

    “他资历尚浅,以后路还长着呢。路走得是宽还是窄,全凭他自己造化。”宋祉摆摆手,无甚所谓的说道。

    “此言差矣,学士虽然年纪小,可是学识渊博,又有老师您保驾护航,定然走的是康庄大道。”男人殷勤笑道。

    宋祉摸了摸花白的胡子,道:“我一把老骨头,可没那些子闲心管他们年轻人的事情。”

    “学士风姿秀逸,品貌非凡,日后定能扶摇直上。”男人又望着宋景洵笑道。

    宋景洵抬眼看着面前恭维的男人,无甚表情,淡淡道:“先生缪赞。”

    ………………

    天空湛蓝,万里无云。太阳越升越高,城外大军还没有到,大臣们只能等着,索幸秋高气爽,天气宜人。

    “皇上驾到!”高少监尖利的吊着嗓子,众人皆转身望过来。

    顾昀之迎着阳光走了过来,今日定北军班师回朝,身为皇帝,他自然穿得庄重。他身穿冕服,明黄色锦袍,金线勾勒,左肩绣日,右肩绣月,正面则是金龙脚踩祥云纹案。

    顾昀之身后跟着徐纾言,面色冷肃,肤色苍白,眼尾微微上挑,看着有些锐利。身着黑色四爪蟒袍,矜贵无比。

    大臣们纷纷下跪,齐声高呼:“吾皇万岁。”

    “众爱卿平身。”顾昀之温和道。

    “谢皇上。”大臣们纷纷起身。

    顾昀之上前一步,扶住宋祉的手臂,将他搀扶起来。

    他面带关切,道:“太傅年迈,朝会祭祀尽可不来,莫要累坏身子。”

    宋祉笑道:“今日大军凯旋,是个喜庆日子,老臣也是来沾沾喜气。”

    二人又寒暄一阵,徐纾言站在顾昀之身后安静不语,冷淡疏离。

    他垂眸望着城门楼下方,静静凝视着。那里伫立着一只队伍,他们身穿黑色戎装,目光坚定,面容冷静。而最前方那位坐在马上的人,暗红色披风格外显眼。

    是乔昭。

    徐纾言抿了抿唇,眼睫微颤,难得有些出神。自那晚乔昭离开以后,他们已经好久没见了。

    好像确实没有相见的理由。

    因为顾昀之的到来,大臣们便不再左右交谈,略显严肃。气氛安静下来,大家都在静待大军凯旋。

    午时三刻,远处开始传来阵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入闷雷阵阵,响彻耳畔。一面赤红色旗帜,缓缓露出地面,旗帜上面用金线勾勒出一个龙飞凤舞的大字-齐。

    “大军凯旋!大军凯旋!!”

    站在城门楼高处的将士看见远处缓缓而来的军队,大喜过望。他手持鼓槌,猛力敲击大鼓,鼓声响起,激昂人心。

    众人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将军和俏掌印gb》 50-60(第7/20页)

    情一振,皆望向远处渐渐显露身影的定北军。

    城门楼上的礼官开始奏乐,蓬勃向上,大气恢宏的御乐奏响。

    十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千军万马压倒之势。战马激起的尘土喧嚣而上,赤红军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大军行至城门口,开始缓缓停下。乔昭驾马上前,行军礼:“参见元帅。”

    乔愈年细致看了她一眼,随后正声道:“归队。”

    五千定北军缓缓融入大军,形成一支完整的,无坚可摧的队伍。

    待队伍彻底整队完毕,定北军将领齐齐下马。身后所有的将士也跟随将领翻身下马。

    “吾皇万岁!”以乔愈年为首的定北军将领动作一致,向着城门口上方行下跪礼。

    身后的十万北齐将士,也纷纷跟着下跪,齐声高呼:“吾皇万岁!”

    声音雄浑嘹亮,响彻云霄。

    顾昀之端正神情,面容肃穆,高声道:“众将士平身!”

    “谢皇上!”定北军齐齐起身。

    ……………………

    大军并不是全部都要进城的,大部分都会就在郊外兵营,日常兵卒操练。

    因此只有一小部分军队能够进城,而这部分兵卒往往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军功的将士。他们会在后面进行封赏。

    虽然只有一小部分人,但是细数起来,也有几百人。

    顾昀之携着一众大臣,下了城门楼,站在城门口。

    往往大军凯旋,朝廷会在城门口摆接风宴,为众将士接风洗尘。虽然菜是真材实料,但是却少了真正用心品味它们的人。

    都成了名利场的工具,早已失去起纯粹的本质。

    乔愈年,郑冬青以及一众定北军将领,行至顾昀之面前,纷纷下马,上前行军礼。

    这次顾昀之没等他们行礼,便说道:“众将士无需行礼。”

    顾昀之面带喜色,朗声道:“乔元帅和郑将军在平定西戎,战功赫赫,今日大军凯旋,朕心甚慰。”

    乔愈年和郑冬青忙回复道:“为北齐而战,实乃微臣之荣幸。”

    顾昀之朗声一笑,道:“我北齐如此多能人志士,是北齐江山社稷之福报。”

    他身后跟着的一众大臣,随声附和:“陛下所言甚是。”

    “今日设了接风宴,为大军接风洗尘。众爱卿们都坐吧。”顾昀之高声道。

    “谢皇上。”众人回复道

    接风宴的气氛不似刚才庄严肃穆。现在松泛了很多,推杯交盏,三三两两饮酒笑谈,君臣之间其乐融融。

    乔昭坐在乔愈年下方的位置,她还没有受封,也没有承袭爵位。现下这种群臣交际的场合,轮不到她说话。

    她就这样百无聊赖的坐在席间,偶尔轻啜一口杯里的酒水,听着他与众人寒暄。

    阿谀奉承的恭维话,或者是明里暗里挖坑的话。一句话能转八百个心眼子,听着都累了。

    乔昭就这样默默发神,虽然她表面看着还一派正经,但其实早就神游天外了。

    徐纾言就坐在顾昀之下方,也有不少大臣趁着这个时候跟他搭话,但他都是兴致缺缺,爱搭不理的样子。

    再加上他气质阴郁,不搭理人的时候看着有些吓人。有眼色的人都知道他现在没心情,也不敢再往他面前凑去。

    徐纾言就这样隔着人群望向乔昭。

    现下他们俩人的距离比之刚才在城门楼上只能看见她的身影,又进了许多。徐纾言可以清晰的看到乔昭的表情。

    她好像不喜欢这样的场景。

    徐纾言这样定定的看着她,乔昭又不是无知无觉,她十分敏锐,这样犹如实质的视线,她当然能感受到。

    她轻轻抬眼,望向徐纾言,两人中间隔着许多的人,双目交汇在一起。

    眼神是能透露出一个人的情感的,就比如现在因为乔昭望过来,而愣怔的徐纾言,内心渐渐升起隐秘的开心。

    没等片刻。

    乔昭又平淡的移开目光,仿佛刚才那一眼,只是她无意间的一撇,根本没带任何深意,甚至不是为了看他。

    徐纾言白皙的手指渐渐攥紧,眉眼间刚刚松缓,现在又阴沉了下来。

    仿佛是赌气一般,他也撇开视线,不再看向乔昭。

    有点委屈,又有点骄矜。

    而乔昭这边无甚影响,她当然不会那么蠢,大庭广众之下跟司礼监掌印眉来眼去。

    这在场谁不是个人精,一言一行都能解读出各种深意。更何况徐纾言这个司礼监掌印,谁不看他几分脸色。

    “你倒是回京过了好日子,我苦哈哈的一路风尘仆仆,乔昭你好日子过够了让我来过一过。”

    有人重重拍了拍乔昭的肩膀,语气甚是熟稔,乔昭不客气的拂开他的手。

    “我差点命都没了,这好日子给你要不要?”乔昭说着自己的风凉话。

    林珩顺势坐在乔昭身边,夹了一筷子她面前的酥肉,塞进嘴里,囫囵道:

    “你这确实凶险,我还没到中京都有所耳闻了,还好你福大命大。”

    随后他又靠近乔昭,贴近她的耳朵,低声道:“当初掌印偏要你护送他回京,他定然知道此番凶险,想找个厉害的跟着。但这不是纯粹害人嘛?!”

    说完林珩还抬眼偷瞄了一眼徐纾言,恰好与徐纾言阴沉冷戾的目光撞上。林珩后颈一凉,连忙低头。

    说别人坏话,被当事人发现,尴尬。

    徐纾言看着林珩和乔昭贴的近,而乔昭完全不拒绝,苦涩渐渐涌上心头。他是知道林珩的,在肃州就与乔昭是并肩作战的队友。

    所有人都能离她很近,但是唯独他不可以。

    ……

    “乔昭,过来一下。”乔愈年在一边唤她。

    乔愈年旁边站着的,是当朝太傅宋祉以及他的长孙宋景洵。

    乔昭望过去,正巧与宋景洵双目对视,他面色平静,对着乔昭温和一笑,乔昭也礼貌勾了勾唇角,随后撇开视线。

    她转头跟林珩打招呼:“我过去一趟。”

    林珩吃着饭头也不抬,比个手势,示意知道了。

    乔昭起身,向乔愈年他们走去。

    第55章 第55章

    “小女乔昭,”乔愈年向宋祉介绍乔昭,“今年刚随我从肃州回京。”

    随后他又对乔昭道:“这位是当朝文官之首,宋太傅。以及太傅长孙,翰林院侍读学士宋景洵。”

    宋祉是北齐三朝太傅,论年龄都可以做乔愈年的父亲了。再加上宋祉在朝廷里颇有威望,桃李满门,因此乔愈年对宋祉也是恭敬有加。

    乔昭端正神色,对着宋祉,躬身行礼:“乔昭见过太傅。”

    宋祉摆摆手,笑道:“今日你们才是大功臣,不讲究那些虚礼。”

    乔昭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将军和俏掌印gb》 50-60(第8/20页)

    站在乔愈年身旁,对面是老太傅宋祉以及宋景洵。现在宴席上三三两两的大臣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他们几人到显得并不起眼。

    对面的宋祉摸着花白的胡子,看向乔昭,说道:

    “我在中京就曾听闻,我朝出了个骁勇善战的乔小将军,打得敌军落花流水,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乔昭温和谦逊,道:“将士们众志成城,才能在战场上得胜而归,并不全是乔昭的功劳。”

    宋祉大笑,中气十足,赞赏道:“乔小将军,还挺谦虚嘞!”他又说道,“不过在朝廷上,还是谦虚点好,戒骄戒躁,才能走得长远。”

    “谨遵太傅教诲。”乔昭行躬身道,不矜不伐,谦恭有礼。

    宋景洵一直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温和浅笑,没有插话。他虽然安静不语,却不显得疏离,似春风拂面般让人心生好感。

    乔愈年适时夸赞宋祉身边的宋景洵:

    “听说景洵是今年的状元郎,殿试上大放异彩,想来应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在今年殿试上,殿试题为“士习不端,兹欲正士习以复道”,宋景洵见解独特,想法新颖大胆,让人眼前一亮,因此高中。

    宋景洵抬眼,笑道:“满腹经纶不敢当,只是恰巧对于殿试出的题,有一些见解罢了。运气好些,得圣上赏识。”

    乔昭也看向这位宋景洵,完全不认识。她久不回京,对于中京这些风云人物并不了解。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