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40-25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诗诗想舅母啦!”

    “舅母,诗诗绝对不是想吃舅母带的点心哦。”

    江诀看完,也勾起唇角来。

    “咦?”

    程绾绾忽然摸到信封里还有什么东西。

    江诀看过去。

    程绾绾从信封里拿出两张银票来。

    江诀挑眉。

    程绾绾抿了抿唇:“上回我去看皇长姐,给小诗诗带了点心,还在点心匣子里藏了两张银票……没想到皇长姐又把银票给送回来了。”

    程绾绾有些沮丧。

    江诀把信递还给小妻子,到榻前去轻拢住她,将她拢在怀间。

    “绾绾的心意皇长姐已经明白,只是皇长姐性子一向要强,她不收就算了,下回绾绾再去,多给江诗带些点心去,相信皇长姐和小江诗都会更高兴。”

    男人这么一说,程绾绾觉得也是,便又重新高兴起来。

    她拿着信,又把小江诗写的几行字来来回回地看了好几遍,看得喜笑颜开,只觉有意思极了。

    *

    翌日,到了程绾绾的生辰宴。

    宫里一下朝就准备起来了,到了傍晚时候,宫里热闹得简直像过年一样。

    其实之前过年的时候,宫变的事情刚刚过去,年前才处置了一大批人,流放的流放,处死的处死。

    在那样的氛围下,众人或多或少心中都有些沉抑,年节也过得心事重重。

    现在事情过去好几个月了,众人都从宫变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

    趁着程绾绾的生辰宴,也正好把年节的热闹补回来。

    所以,程绾绾的这个生辰宴,办得格外盛大。

    简直都可以和皇帝的寿诞媲美了。

    不仅朝臣世家进宫祝贺,皇后和后宫妃嫔们,也一个都没有缺席。

    可以说,在宫里大办生辰的这份殊荣,程绾绾是整个大邺国中,除了皇帝之外的头一个。

    连江诀都没有过,他的生辰早就是在东宫操办,偶尔在宫里办,他不喜铺张,也没有这么大的阵仗。

    但是自己的生辰可以从简,小太子妃的生辰就不一样了,难得这样大办一场,该有的场面一样都不能少。

    程绾绾作为这场宫宴的主角,一到宴上,满宴就立马热闹起来。

    先是满宫上方烟花四起,火树银花千光照,接着成群结队的乐师和舞姬鱼贯而入,分列场中,翩然起舞,弹琴奏曲。

    这番隆盛的场面,众人看在眼中,一边跟着热闹,一边心中衡量。

    此*等恩宠,这位小太子妃果然不可小瞧。

    如今看来,这位小太子妃不仅仅是在东宫得宠,分明在宫里也很得宠爱。

    不然帝后怎么会同意太子大办这场宴席,而且帝后也亲临宴上。

    程绾绾一到,帝后就当众赐下隆重的赏赐,绫罗锦缎,金帛珠玉,这些价值不菲之物就罢了,还赐下车马器服、良田山庄。

    这样的重赏,足见帝后对太子妃的宠爱,竟不亚于亲生的女儿。

    程绾绾自是不知道旁人对她的目光有多少艳羡、多少疑惑,她谢恩都忙不过来了。

    帝后的赏赐之后,众妃嫔也都给她准备了礼物。

    程绾绾一一收下,一一给鹂妃等几位娘娘道谢。

    敏妃的礼物是最后一个拿来的。

    除了送了一只玉色通润,不可多得的白青玉手镯之外,身后的侍女还奉过来一个不大不小的匣子。

    程绾绾愣了愣。

    不等她接,敏妃已经将匣子打开,兴致勃勃地给她看。

    “快瞧瞧,这都是本宫亲手做的,本宫年纪大了,这一针一线的,差点绣花了眼睛,当初生了江丞本宫都没这么仔细地给他做过衣裳。”

    八皇子江丞就在边上,听了这话直摇头,神色无奈地发笑。

    程绾绾已经呆住。

    那匣子里头不是别的,竟全都是小孩衣裳。

    程绾绾呆愣住,太过惊讶,一时没说话。

    敏妃道:“怎么,不喜欢?”

    程绾绾连忙摇头:“不是不是!只是……这……”

    程绾绾不知道怎么说好,她万万没想到,敏妃娘娘会给她送小孩衣裳做生辰礼。

    她、她又还没身孕,更没有小孩子,送这些衣裳给她做什么。

    程绾绾一阵头大。

    果不其然,敏妃即刻就开始催促:“你呀,嫁进东宫也快足两年了吧,这怎么肚子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我……”

    敏妃压了压声音:“敏娘娘不是催你,到底太子只娶了你一个,为了你自己在东宫能把这太子妃的位置坐得稳当,还是得有一个孩子。”

    敏妃眼一扫:“你瞧瞧,那些世家大族的姑娘里头,盯着太子的人可不少啊。”

    程绾绾一面脸红,一面也把敏妃的话听进去了。

    她当然得有一个孩子,不仅是为坐稳太子妃的位置,也是她愿意,她想要一个和男人的孩子。

    但是现在是在宫宴上呢,这么多人呢,程绾绾哪里好意思说什么。

    小太子妃红了脸说不出话来。

    敏妃是个急性子,看得着急,正要再说。

    江诀无奈,怕敏妃再说下去,小太子妃就要找个地缝先躲进去了。

    江诀过来,揽住小妻子细细的肩,微微往身后带了带。

    程绾绾怔了怔,看男人。

    江诀对敏妃道:“这事怪孤,孤去年出征在外,陪在绾绾身边的时间太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太子妃今天哭了吗》 240-250(第9/18页)

    了。”

    江诀是去年出征的,那还有前一整年呢。

    但是敏妃也看出来男人的维护,她本就是给小姑娘提个醒,眼下见男人维护得紧,倒是笑起来,放心了许多。

    程绾绾却仰起脸看着男人的下巴,心里想,刚才敏妃娘娘说的话,他是不是都听见了?

    那、那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程绾绾不好意思问。

    敏妃笑完,又道:“这么说,大邺今年和顺安稳,太子不必出征,那明年开春,咱们就能抱上小皇孙了?”

    江诀的玩笑,也就只有敏妃这样性情爽朗的人敢开了。

    众人都笑起来。

    江诀笑而不语,只低头看身旁的小妻子。

    程绾绾脸红得不行。

    “好啦好啦,太子嫂嫂脸皮薄,敏妃娘娘你们都欺负她!”江婉筎赶紧解围。

    她伸手拉了程绾绾去一边:“太子哥哥,太子嫂嫂借我一会儿,我要同太子嫂嫂说几句悄悄话。”

    江诀:“……”

    他倒是想不借,也来不及了。

    程绾绾被江婉筎拉去一边。

    江婉筎回来之后,两个人只见过几次,虽然说了话,但也比较匆忙。

    今儿倒是得闲,可以好好说话。

    江婉筎先是从袖中拿了一支十分漂亮精致的簪子给程绾绾。

    “太子嫂嫂,这是阿木彦送给你的生辰礼。”

    第246章

    程绾绾愣了下。

    江婉筎叹口气:“哎,如今大邺和瓦剌关系紧张,阿木彦不便出现在宫宴上,不过这只簪子是他精心挑选的,太子嫂嫂收下吧。”

    如今大邺和瓦剌之间的战事已经平息,但是瓦剌假借联姻,实则寻机侵犯大邺边境的可耻行径,还是让大邺人心中颇为记恨。

    毕竟战场上那些将士和无辜百姓的鲜血,都不是白流的。

    虽说阿木彦也是两国之间斗争的牺牲者,但他终归是瓦剌人。

    程绾绾没有伸手接簪子。

    倒不是因为她心中仇恨十七王子的身份,而是她实在不好收。

    “若是别的倒罢了,只是这簪子……”程绾绾看江婉筎。

    在大邺,女子的发簪不是随便的首饰,长辈、兄长便罢,若是别的男子相送,多半是有亲近之意。

    在大邺,除了长辈和兄长,女子只会收心上人的发簪。

    看程绾绾这般为难的样子,江婉筎噗嗤一声笑出来:“我就说太子嫂嫂不肯收,他还不信。”

    程绾绾眨巴眨巴眼。

    江婉筎笑道:“簪子是亲密之物,这是咱们大邺的风俗,但是在他们瓦剌并不是。都怪我事先忘了这茬,没提醒他,等他买好簪子拿回来,我才想起来。结果也赶不及再去挑了。”

    原来是这样,程绾绾明白过来。

    江婉筎笑道:“太子嫂嫂收下吧,阿木彦是瓦剌人,太子嫂嫂不必在意。”

    程绾绾摸了摸鼻尖:“你这么说了,我倒是不在意了,但是……你呢?你不在意吗?”

    这回轮到江婉筎愣住。

    江婉筎盯着面前这位比自己还小好几岁的小皇嫂,看了她半天。

    江婉筎红了脸叫起来:“好啊太子嫂嫂,你也学会打趣人了!”

    程绾绾抿着嘴笑。

    江婉筎把簪子塞到程绾绾手里:“我没那么小气,我才不在意呢!再说,阿木彦也送我了……”

    “也送的簪子?”

    “自然不是。”江婉筎摸摸腰间,摸了个空,“哎呀,今日宫宴,不便带来。”

    虽然东西不在,但江婉筎提起来还是一脸笑意:“在瓦剌,他们的定情之物不是这些首饰,而是武器。在瓦剌,女子的第一根长鞭,通常是父亲所送,而第二根……则是夫君所送……”

    大咧咧的五公主声音低下去,脸上满是羞涩的神情。

    程绾绾会意,十七王子定是送了五公主一根长鞭。

    江婉筎笑起来:“那个家伙,他送一根鞭子给我,却什么话都不说,我当时也不知道他们瓦剌的习俗,还嫌弃他没有半点情趣,哪有人送女孩子鞭子的……后来还是和母后说起,我从母后那里才知道的。”

    程绾绾认真听着,听到这里点头,跟着五公主一起笑起来。

    现在的五公主,和以前的五公主,很不一样。

    以前的五公主,追着秦二公子的时候,眼睛也很亮,但那时候她眼睛里更多的是一种蓬勃的热切,虽然充满生机,但很像一团火。火是无法拥抱别人的。

    现在的五公主,说起十七王子的时候,眼睛也很亮,但这种亮并不灼人,更像映着灿日的水,柔情蜜意,温柔绵长。

    这大概就是一厢情愿和两情缱绻的区别吧。

    程绾绾也很为五公主感到高兴。

    但是她不免也有一点担心:“五公主,大邺和瓦剌之间刚经历一场战乱,瓦剌国中听说正在夺权,也正不稳,那你日后打算怎么办?”

    江婉筎脸上的笑慢慢地平静下来,带上了一点愁绪。

    但她很快振作:“没事,战事已经平定,以后就是谈判桌上的事了。只要不打仗,就什么都好。”

    “日后,十七王子要回瓦剌去的吧?”阿木彦总不可能一直留在大邺。

    江婉筎点头。

    程绾绾又问:“那五公主呢?你也去吗?”

    江婉筎扭头看了一眼远处的皇后,神色不舍,但是却已经拿定了主意。

    “……嗯。”

    程绾绾没说话。

    江婉筎垂眸:“也许这也是我的宿命。这回逃亡,我见了很多从前我没有见过的事,也经历了很多。”

    江婉筎抬眼,微微而笑:“我想,比起让阿木彦和我一起留在寿阳,我随他一起去瓦剌,我们能做的事情更多。大邺有太子哥哥,战事一平,很快就能恢复和平安定,但是瓦剌还没有。”

    “太子嫂嫂,你知道吗,这次去达乌图,我见到了很多的瓦剌百姓。其实他们和我们大邺的百姓,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中很多人都帮过我。对百姓们来说,他们想要的只是能好好过日子,他们也不喜欢战争。”

    “阿木彦说,瓦剌之所以一直对大邺边境虎视眈眈,是因为他们瓦剌粮草食物匮乏,一入冬季,水也干涸,每年冬天都要冻死、饿死很多人。倘若我和阿木彦能够改变他们的困境,倘若我能带去和平的种子,教化他们用牛羊马匹与大邺互通商贸,而非掠夺侵略,那么将来也许,两国之间再也不会有战事,大邺的边境,或可享百年安定。”

    程绾绾怔怔地看着她,圆润的杏眸里,微光闪动,不知不觉间,流露出钦佩和艳羡。

    在寿阳这方小小的天地,程绾绾未曾想过那么久远和宏大的愿景。

    但她仍为五公主的话而激动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