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又好笑,是啊,就凭凌一那性子,一般人真别想从她那儿讨着好。不过,说是如此,林漾自认为,自己的态度还是要表明。
“既然祖母叫你单独见面,想必也是知道了我俩的关系,那从这之后,便不必在她面前遮掩,她说的话你别放心上,我是我,祖母是祖母,我若连这一关都过不去,和那被太后掌控的小皇帝也没有区别。”
凌一看着林漾那坚定的眼神,嘴角上扬,用力点头:“嗯,我信你。”
第275章 兵马
凌一从来就没怀疑过林漾的决心,就像她从始至终都知道夏风教书是为理想,而非按部就班。
两人之间因为这次的谈话,关系更加亲密,凌一发现,林漾对她的好感度已经高达90点,系统奖励的点数,凌一没有急于兑换作物,而是用于兑换冶金、火药、子弹、木仓支的制作指南。
与此同时,凌一还发现男主赵麟排名再一次超过林漾,两人真是打得有来有回。
这其中必定少不了赵麟公布身份、称霸一方的原因,信心爆棚和势力扩大的赵麟,终于对江源县采取了行动。
贤王那头似乎早收到了线人的提醒,他本打算赶在赵麟抵达江源前,就从江源转移至阳州。
只可惜,他还没出城门,就被孟晚宁截住。
孟晚宁一脸沉痛地看着贤王:“殿下,此乃江源危急存亡之时,下官想,江源的所有百姓都在等殿下您将狂妄自大的赵麟打退回去,殿下又岂能在此时前往阳州?”
“大胆!”贤王的小厮朝孟晚宁怒喝,“你这话可是在指责我家王爷!”
孟晚宁看似恭敬地跪着,话里话外却是在威胁贤王:“殿下,你我都很清楚,赵麟是为何而来,江源县的百姓都在看着,看她们侍奉的君王究竟是谁。”
贤王是想以江源为根据地,打着镇压动乱的旗号,把一些散落的兵力拿捏在手,紧接着便攻打各地揭竿而起的豪杰,壮大自己势力,最后打去荃州,逼小皇帝让位与他。
可是,谁曾想,这赵麟如此骁勇善战,竟然短时间里掌握了虎啸营,占了阳州三个县。除江源外的县都在江源背后,没有表态是因为江源挡在前面。
江源要么起好带头作用归顺赵麟,其他县效仿之;要么被赵麟当典型,杀鸡儆猴,吓得其他县老实归顺。
总之,江源是第一个挨刀的,贤王目前自认为的兵力只有凌一手上的,他可不认为这一群娘子军能打得过赵麟。与其说贤王看重的是林漾和凌一的军事实力,不如说他看重的是两人的财力,一个是远近闻名的女地主,一个是第一女富商之孙,两人的财力远超她们的兵力,至少,在贤王看来是这样的。
最终孟晚宁还是没能拦下贤王,谁让人家有个跑路的正当理由呢,贤王的外祖母病了,他得回去探望。而这位外祖母在哪儿呢,自然是在荃州啦,谁让贤王外祖母就是太后的亲娘。
贤王离开后,孟晚宁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顶替了钱三的程祖佑问她:“大人可是没劝住贤王?”
孟晚宁点头,不说话。
程祖佑叹气,太可惜了,他也一直很敬佩贤王这样爱民如子的王爷,也曾一度想要入其府为其谋士,可现在看来,也不过是懦弱无能之辈罢了。
贤王一走,城中各权贵坐不住了,什么,她们还以为自己这是能投靠贤王的好时机,毕竟比起小皇帝和不知道怎么冒出来的大皇子,明显贤王这个声名远扬的王爷更适合当皇帝,结果贤王自己跑了?
其实贤王也不想跑,他本来的打算里应该有一支军队支援他,可那支军队竟然半路被人拦住了,短时间内赶不过来。
贤王跑路,江源县的乡绅、权贵也想跑路,但是孟晚宁不给她们跑路的机会。拦不住贤王,是因为她根本就不想拦,贤王的那支军队就是被林漾命人拦住的,为的就是逼贤王主动当逃兵。
如此一来,江源彻底无主,便是林漾出现的好时机。
贤王可以滚蛋,但是江源县的乡绅、富商不能跑,因为他们一跑,就把江源的资源全卷走了。
这些人早在收到风声的时候,就已经在策划跑路了,孟晚宁没有戳穿他们,反而是等这些人真跑路的时候拦住,来个人赃并获。
虽说这些人不是兵丁,但也可以构成大燕律的逃兵罪和叛逃罪,林漾正愁没机会没收这些人的土地和资产呢,这下可好,直接抄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到底是谁觉醒了(快穿)》 270-280(第7/17页)
当富商乡绅们收拾细软准备跑路时,衙役们已经分为许多队,将各家包围。
当晚这些乡绅们就开始哭着求饶,也有破罐子破摔痛骂孟晚宁目无王法,就算他们有想逃的意思,那他们不是没逃吗,捉贼还捉脏呢,孟晚宁凭什么直接把他们抓起来?
孟晚宁的行为显然有些过界了,她只是一介县令,要抓这么多人,没有上头高官的命令,她凭什么?
而孟晚宁也直接摊牌了,她不凭别的什么知府、丞相、皇帝的命令,她凭的是先皇遗女的口谕。
此言一出,江源县人震惊,先皇遗女?
虽说近段时间各地都出现先皇子嗣,什么侄儿,什么私生男儿,但冒出来一个先皇遗女算什么?
关键是,就算真是先皇遗女,那又怎样呢?一介女流之辈,也能独霸一方了?
最令人震惊的是先皇遗女的身份,林漾,明明姓林,却自称是先皇子嗣。
等林漾命人在县里传播她的身份后,众人才知道,原来她已故的生母竟然是先皇遗失在外的女儿,而傅玉容其实应该算先皇妃,只不过没有进宫,她们母女和祖孙都没有名分。
林漾的身份比起什么贤王、大皇子赵麟来说显然要弱很多,首先她不和先皇一个姓,纵使有先皇血脉,那也是外姓人。况且,最重要的是她的性别,撑死了她就算是公主、县主,那又怎么样呢?公主还想和皇子、王爷们逐鹿天下不成?
要争也不是不行,但林漾得有依靠,她不能为自己而争,她得为自己的兄弟争,比如某皇子、某王爷。
可林漾这些都没有,她甚至大言不惭,放话说先皇在世时,曾休书给她祖母,想要将祖母接进宫,还许诺要立她舅舅为太子。可恨的是,太后和小皇帝派人暗杀了她舅舅父子,故,她要承接舅舅的太子之位,夺回江山。
这话落在旁人耳朵里,倒像是个笑话,各路称霸一方的“霸主”都没把林漾的出现当回事,但江源县本地的权贵们却苦不堪言。他们相信林漾是有逐鹿天下野心的,因为此时他们的命已经拿捏在了林漾手上。
孟晚宁一早就和林漾通气了,手底下的衙役听她命令,只因为她目前仍是县令,在天下大乱之际,外面的消息传不到这些底层人耳朵里,她们只知道乱,却接收不到任何有用的讯息,她们能依靠的只有眼前人,眼前给她们发放俸禄的顶头上司。
外面的人就算想要以正统身份将孟晚宁革职,也要考虑派来的人会不会被孟晚宁给杀了。
林漾目前有孟晚宁的衙役六百人,还有凌一手上的兵丁。凌一手上兵力分散,军营里约莫五百人,镖局两百人,这两部分兵力都是她花费精力培养、训练的女兵,个个训练有素。这七百人的实力可不是六百衙役能比的,除此外,凌一还有一些更为分散的兵力,那就是她在各个村子的巡逻兵。
龙虎山因为饥荒,频繁打劫各个村子,幸存的村子纷纷求助县衙,这些村子有的归江源县管,有的则*归属其他县,但无一例外,都没能求得援兵。
饥荒碰上匪乱,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虽说已是干旱第二年四月,今年下过了第一场春雨,久旱逢甘霖,按理来说该是苦尽甘来了,但穷苦百姓根本没有任何资本能重新开始耕种,为了度过这场旱灾饥荒,她们能变卖的东西全变卖了,第一样东西就是土地。
许多人失去了土地,没地可种,就算下雨了又怎样?大燕大部分百姓靠土地吃饭,她们还是吃不上饭。
如此一来,干旱虽然结束了,但饥荒并未结束,恐怕得等一两年才能缓过来。
外加有匪乱,龙虎山的山贼还会隐藏在普通人之中,所以各县城基本都不会放灾民进城,并且会为了城中百姓和权贵的安全,还会驱赶围在外面的灾民。
灾民们要么只能继续往南往别的城市去,要么就在被山贼劫掠过的村子安定下来。
凌一趁各县无力支援这些可怜村庄的时候接管了这些村子,不仅帮助灾民们在当地重建村子,还为一些幸存的村子提供庇护。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凌一又不是来做慈善的,她在这些村子中建立属于她和林漾的巡逻队,巡逻队士兵的工钱或者说军饷都由林漾负责,她们知道自己吃谁家粮,就听谁家的命令。
别看一个村子也就百人巡逻队,但多几个村子加起来,人数早已过千,在林漾宣布以先皇遗女身份要求众人归顺的时候,这些有林漾巡逻队的村子第一批归顺,基本没有遭到阻碍。
原因很简单,巡逻队的人接受林漾的供养和凌一、追风的训练,身强力壮的同时,又和村民们是亲属,她们拿着武器把村子围住,谁敢反对?反对的人立刻就会被同村人举报,举报有粮食奖励。
就这样在林漾拿下江源县的同时,周边的村子也纷纷归顺。当然,其中肯定也有不服的村子,这些村子大多富农和地主较多,她们在饥荒年间还有余粮,掌握着大部分村里的土地,她们自然是不服气一个女人掌管江源的,可当她们一有异议,山贼就会瞄准她们这个村子。
相比起有武装势力的村子,自然是这种地主多、粮食多又没有兵丁驻守的村子香了,山贼也要吃饭,山贼也要通过杀人越货壮大自己的势力。
于是,当出现了村子被山贼劫掠时,其他村子坐不住了,纷纷投靠林漾、凌一,寻求巡逻队的庇护。
如此一来,除了衙役六百、军营五百、镖师两百,以及全安村两百巡逻队,再加上周边几个村子的投诚,林漾手中的兵力来到了惊人的三千。
三千兵马,这在北方不过一场仗死的人多,但在阳州境内,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比如此刻,赵麟带领虎啸营已经抵达江源县外,却迟迟攻不进去。
第276章 暴露
赵麟听说贤王逃走,这在他预料之中,他皇弟一向是个明哲保身的性子,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逃跑或倒戈,赵麟早就习惯了。
赵麟以为,贤王一走,那江源县无主,便会归顺于他,再不济,也就是孟晚宁那个死脑筋,苦苦为小皇帝守着城池,届时他三言两语把小皇帝抛弃子民、暴虐无能的事说清楚,即便孟晚宁愚忠,城中百姓也能分辨是非,倒戈向他。
却没想到,他在城下一一细数小皇帝的暴虐无能时,孟晚宁都同意,不仅同意,孟晚宁还和他探讨起了为什么大燕江山不稳,百姓流离失所,根本原因不是换一个姓慕容的君主就能解决,得靠新的君主,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君主,才能改变大燕现状。
赵麟这才察觉不对劲,换一个不姓慕容的?谁?
当赵麟的军队看见城墙上面带笑容的林漾时,他们忍不住笑出声,在听孟晚宁振振有词介绍了林漾的出身后,他们更是觉得荒谬无比。
且不说先皇流落在民间的外孙女有没有资格被封为公主,就算封了,公主哪有皇位继承权?谁不知道公主不过是联姻和犒赏臣子的工具,称王?痴心妄想!
赵麟一开始没有强攻,因为他发现带兵守在城下的人竟然是凌一。赵麟不解,到底是哪里不对。
贤王已经逃了,江源无主,怎么能归顺一个女人?凌一又为何会拥护林漾称王?
林漾竟然有如此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到底是谁觉醒了(快穿)》 270-280(第8/17页)
的野心吗?赵麟见过林漾,不是在林家,而是在全安村,林漾在全安村有土地,和凌一关系匪浅,他曾多次目睹二人相谈甚欢,但那时,他只以为二人是密友罢了,即便这听起来很荒谬,一个是富商之女,一个是农家出身的地主。
林漾明明一开始只顾着她的茶园,后来开始做粮食生意,再后来,手越伸越长,貌似和凌一的潜龙镖局也有关系,赵麟越想越觉得可怕,这个女人究竟是怎么短短三两年就在江源乃至阳州只手遮天的?
但是,掌握了粮食和经济又怎样,在大燕,手里有兵才是关键。在冷兵器的时代,军队人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场战役的胜负。
此时赵麟的虎啸营总共有一万兵马,这是他四处“劫掠”来的,其中不乏一些小型武装投靠,一万对上江源的三千,三倍有余的人数优势,赵麟想不出自己该怎么输。
江源县人人自危,城外敌军包围,她们成瓮中之鳖了。无数人堵在县衙门口,要求孟晚宁给个说法。这些人有的是普通百姓,也有江源各权贵派来浑水摸鱼、煽风点火的。
结果她们不闹还好,一闹,孟晚宁直接下令征兵。不止征男兵,也征女兵,挨家挨户命衙役去抓人。
这下江源权贵们真老实了,这次的征兵,连给钱免服役都不行,管你有钱没钱,是什么世家,交了钱也不管用。
和龟缩的权贵们不同,江源的普通百姓对此次征兵罕见地不抗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