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箱子上还留着些没有清理掉的泥土,厉温见状,疑道,“这是什么东西?”

    二人将箱子打开,回道,“苏提点,厉统领,这是从静秀道长的院子里挖出来的,里面的东西,或许可以解释神像爆炸的原因。”

    箱子打开,里面是一些香烛,几包火药,还有一块精心保存的牌位。

    这牌位和神像里炸出来的一样,都是前宰相裴衡的牌位。

    苏露青看着里面的东西,问静秀,“这些东西,静秀道长要如何解释?”

    其它或许都能搪塞过去,但牌位骗不了人。

    静秀咬咬牙,终于大声道,“没错,就是我做的!”

    合坤道人退后一步,似是不敢相信,“静秀,你——”

    静秀向着合坤道人打了个稽首,“都管,事到如今,是静秀对不住都管,对不住玄都观。”

    他捡起牌位,摩挲着上面的字,“是我做的,都是我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和夫君相看两厌》 50-60(第3/26页)

    的,我就是不甘心,我就是想炸了狗皇帝,给主君报仇!”

    “你究竟是什么人?”苏露青看着他,问。

    “呵,”静秀苦笑一声,“我也不是什么人,我只不过是裴相身边的长随,本来的名字叫吕静。裴相待我们这些长随很好,他被冤枉死了,我想替他报仇。”

    “……裴相死后,府里男丁不留活口,女眷全被押进掖庭,我不想死,趁他们看管不严,跳墙跑了。我只记得我是淳博县的人,裴相不在了,我就回老家躲一辈子,可是等我回去的时候,发现整个县都荒了。他们说是被水冲的,但我觉得不是,这就是狗皇帝失德,冤杀忠臣,让上天降罪,连累到了我们。”

    “……家没了,裴相也死了,我没办法,又躲来长安,打算找机会混进宫里去,杀了狗皇帝!没想到阴差阳错,我进了玄都观,成为观内弟子,跟随师叔一同修行,因为我曾在裴府做过事,师叔见我做事做得好,很看重我,让我协助他处理观中杂事。”

    “……我发现观内每年都会修护祖师神像,还听说狗皇帝每年都会主持祭礼,就找机会凿空了神像,塞满火药,还另刻了一块裴相的灵牌一起放进去,就等着找到机会时,引爆祖师神像,炸死狗皇帝,让裴相亲眼看到,以慰他在天之灵!”

    “……上天有眼,今日终于让我替裴相报了仇,可惜狗皇帝命大,没炸死他!”

    事情查明,吕静伏法。

    苏露青将结果秉明帝后,厉温也带领禁军将吕静看押起来,等待帝后定夺。

    听到那人竟是裴相身边的长随,元俭久久不语。

    最后只道,“既然已经查明,把人送去大理寺,判了。”

    秦淮舟正侍奉秦靖服药,接到元康健传来的旨意,听闻案情结果,心中稍有些诧异。

    事情出的急,秦靖也没再留他,只挥挥手,让他去办事。

    秦淮舟来到暂时看押吕静的地方,刚到门口,忽然听见里面传来熟悉的女声,步子下意识顿住。

    “……如果你当真是裴相身边的长随,你……”

    里面的人同样也听到外面的动静。

    苏露青止了声,回头时神色里带出一丝戒备,看到是他,知道他是来押人去大理寺的,目光了然。

    跟着重新整了整神色,回头对吕静点点头,“嗯,也是忠仆,佩服。”

    说完她起身,向外走去。

    秦淮舟见这处地方没有旁人,知道是她把人支开的,便说,“你若还有话要问——”

    “没了,说完了。”

    她向后摆一摆手,毫不流连的离开。

    转身时,秦淮舟注意到她怀中似是抱了个东西,看形状,像是牌位之类的东西。

    不经意出声问道,“你手里抱着的是什么?”

    苏露青下意识低头看去,很快意识到问题。

    她将牌位换了个手拿着,语气不变,“没什么,一件证物。”

    目光不小心落在上面的刻字,裴衡两个字,在昏暗中依然明显。

    她几乎是逃避着移开目光。

    只是,一件证物。

    第52章 第52章

    玄都观祭礼之后,苏露青几乎就住在了乌衣巷,秦淮舟也在处理过吕静行刺一案以后,留在侯府之内照看老秦侯。

    年节后的第一次早朝,元俭没有上朝。

    近臣大多听到消息,元俭在遇刺后染了风寒,加重头疾,因而今日早朝时候,就有不少大臣上书,表示应严查整个玄都观,揪出可能深藏其中的乱臣贼子。

    也有人趁着元俭不在,当着孟殊的面,提起神像爆炸时迸出的谶言石块。

    “……此事虽多为人为,但臣以为,谶言不是空穴来风,当年裴相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裴家忠仆护主,难保不是受这谶言影响。更何况,如今坊间已将这谶言改做童谣,大肆传唱,玄都观之事也已传遍千里,百姓茶余饭后,难免不会旧事重提。臣以为,如今唯有防患未然,若要平民愤,还请皇后殿下做出表率,退朝还政,以绝谶言源头。”

    有人起头,后面的人也就顺势跟上:

    “臣也以为,殿下当退朝还政,以绝谶言源头。”

    “臣附议。”

    “臣附议……”

    底下众臣咄咄逼人,孟殊却不以为意,只问了一个问题,“众卿所言,孤已知晓,只是陛下头疾未愈,有口谕让孤代为主持朝政。若孤顺了众卿的心意,退朝还政,众卿以为,可由谁暂代监国?”

    底下的人大概没想到孟殊会这么痛快,沉默了片刻,才有人上前提议:

    “中书、门下两省本就有参议军国政要之职,不如就请中书令与侍中共同主事,尚书左右仆射从旁协助?”

    “……呃,议事地点也可以直接定在政事堂,各衙署如有要事,直接呈书中书省,由几位宰相于政事堂商议完毕,再具体实施。等陛下龙体恢复以后,重新再行早朝之事……”

    说着提议的人,越到后面,底气越是不足,

    只觉得两仪殿内异常安静,只剩下他自己的声音反复回荡,

    说到最后,不知不觉就止了声,抬头看向龙椅那边的孟殊。

    孟殊神色未变,仍是一副认真听取建言的模样。

    提议的人却不敢再说,抱着笏板,低头躬身静立。

    孟殊这才缓缓道,“众卿还有何事要奏?”

    底下鸦雀无声。

    孟殊以眼神示意左右,凌然立时宣布退朝。

    下朝后,不少人几乎是行色匆匆的离开两仪殿的。

    苏露青走在众人之后,偶尔能听到一两声交谈。

    等出了纳义门,其他人才算放松下来,说了几句方才早朝的事以后,便有人提起裴相来。

    “……十七年了,没想到还能再听说与裴相有关的事,若裴相泉下有知,也不知会不会感到欣慰。”

    “当年那件事,我只略有耳闻,但裴相的为人,我却是清楚的,即使到如今,我也仍不相信裴相会做出那种事。”

    “是啊,假传圣旨,何等大逆不道,裴相为人磊落,万不会犯这等糊涂,一定是有人栽赃。”

    “唉……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裴相曾是陛下的老师,但当年那事一出,陛下不也是什么都没说,全都默认了。”

    “恐怕如今陛下龙体有恙,就是因为想到了当年旧事,觉得愧对老师,心中难安吧。”

    “几位慎言呐,陛下虽未禁止提及此事,但这种牵涉颇深的,能不提就不提吧。”

    “正是如此,唉,我也是偶然听闻裴相的孙女还在人世,一时之间有些感慨罢了。”

    “什么?裴家还有后人在世?那小女郎如今在何处?”

    “听说是进京寻亲来了,秦家不是一直在寻那小女郎,如今寻到了,就暂时把人安置到曲江那边了……”

    后面的话,苏露青没太听清,但能猜出那几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和夫君相看两厌》 50-60(第4/26页)

    大概是在感慨裴家小女郎的悲惨身世。

    “苏提点也在啊。”忽听身后传来鲁忠的声音。

    鲁忠被长礼等几个干儿子扶着,慢悠悠往她这边走,“秦侯今日告假没来早朝,不知可是因为老秦侯受伤过重?”

    苏露青恭敬的等在原地,见鲁忠走过来,才转身与鲁忠同行,跟着回道,“是啊,当时太过凶险。”

    “那日实在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咱家虽没有旨意进殿随侍,但在殿外听着里面的声响,也胆战心惊。听闻泰王也重伤在府中休养,唉……真是万幸,陛下无恙,否则我大齐的江山社稷,也要震上一震了。”

    进了通明门,鲁忠才又接着问一声,“咱家听说,秦家一直在寻的人,有信儿了?”

    秦家这些年一直在暗中寻人,如今终于有了进展,消息难免会传到外面去,只是……

    忽听鲁忠叹道,“苏提点,你也别怪咱家多嘴,她到底身份特殊,家中又没有其他亲眷,若离了侯府,只怕又要孤苦伶仃过日子,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她一直留在侯府,至于这身份么……”

    鲁忠没往下说,只留给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便结束话题。

    “嗐,咱家也就是提醒一声,至于今后要如何,还得看苏提点怎么想了。总衙那边还有些事等着咱家处置,咱家就先走了。”

    鲁忠一走,梁眠就匆匆跟上来,“苏提点,都知使君方才在说什么?看着好像很高兴的样子。”

    “没什么。”苏露青看一眼鲁忠离开的方向,往自己的书房处走。

    书案上堆着厚厚的卷宗,这些绛州等地的失踪人犯所涉卷宗终于被她看完一遍。

    其中牵涉的人犯多是亡命之徒,这些人无故失踪,却又不曾在别处发现踪迹,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隐患。

    但奇怪之处又在于,这些亡命之徒虽然跑了,却没再犯案。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险些死过一次,所以萌生了金盆洗手之意。

    “不过,就算真有人决定金盆洗手,那也不该这么巧……所有消失的人犯,全都金盆洗手过了?”

    梁眠推翻自己刚刚的结论,接着说道,“我觉得,这些人要么是打算避过风声,然后再干一票大的,要么,就是被集体关到什么地方了?”

    他挠挠头,“可这么想想也不太对,与其把这些人关起来,不让他们再犯事儿,那为什么不直接让他们被处刑?这不合理啊……”

    苏露青听着他分析半天,却绕回了原处,干脆先问,“绛州分司还没有消息传回?”

    自打接手绛州等地法曹移交来的卷宗以后,苏露青着人传信绛州探事司,但那边只发回几封不疼不痒的密信,就再无动静。

    梁眠也觉得奇怪,“是啊,按说绛州与长安距离不算远,寻不到人的话,有关绛州那些人犯的事,也该探查到一些,难不成绛州那边有人暗中阻拦,导致探事司进展不利?”

    消息一时半刻没有进展,苏露青便先到地牢,接着审之前抓到的方士和死士。

    两人的嘴一如既往的硬,审到最后,那方士仰头大笑道,“我所说的,俱是命数中能算到的,天星摇,世出妖,大齐的气数尽了,他这个皇帝,当不了多久了!”

    旁边的亲事官听了,呵斥几声,又要继续鞭打。

    被苏露青抬手止住,她走到那方士近前,端详他一阵,忽然开口道,“你说大齐的气数尽了,那你可知,若王朝气数将近,便是灾祸横行,生灵涂炭,这些,你可都算出来了?”

    那方士不屑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运行自有法度,灾祸不过是上天的警示,如今若是明君主政,淳德七县又何至于会蒙受蝗灾?”

    “蝗灾自古有之,朝廷积极赈灾,从未放任灾民自生自灭,而你等空口一句气数将尽,却会动摇万民之心,因此引发的祸端更会不计其数。你所追随的那个明主,难道愿意接手那样一个天下?”

    “得。”

    那方士似乎下意识想称呼一句什么,很快反应过来,对上苏露青审视的目光,他眼中出现嘲意,“明主自会拯救苍生于水火,无须我等随意置喙。”

    “真可惜,差一点就能知道是谁了,”苏露青有些遗憾的摇摇头,转身回去,示意亲事官,“继续问吧。”

    身后不断传出隐忍痛楚的声音,她恍若未闻,坐回桌边,看起从别处呈来的口供。

    心中想着,靳贤入狱这么久,这两人还能如此硬抗,看来这二人的身后之人并非靳贤。

    那会是谁?

    可惜人现在不在她手里,她也只能通过前面几人的关系,来推测靳贤背后的人——或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