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大皇子很想怼他一句,是不是如此,你长着眼睛看不到吗?

    但是对方是太子,他纵然是做大哥的也不敢直接怼,只能憋屈的强笑着回道。

    “也是,长辈都喜欢年龄小的孩子在他们面前讨好卖乖,我们小的时候,父皇忙着在外征战,都没赶上好时候啊。”

    说来说去,还是嫉妒他小舅子受父皇母后的宠爱,太子心里其实也有些不是滋味,毕竟他都不曾享受到父皇的宠爱,也不曾在这种场合,获得如此明显偏爱和关照。

    不过他心里清楚,太子妃的娘家至亲,只剩下小舅子一个,绝对是他的自己人,小舅子由他的父皇和母后亲自教养着长大,这情分自然是非同一般,对他绝对有利。

    大皇子想要借此挑拨,让他对自己的小舅子产生嫉妒、反感心理,显然是打错了算盘,也小看了他。

    坐在一旁的二皇子有将两人的交谈听在耳中,嘴角勾起一丝透着轻蔑的笑意,笑的当然是他大哥这个到现在还认不清形势的。

    他们的父皇,压根就没考虑过要重用他们两个,太子不仅有着嫡出这一天然优势,还拥有一位精明厉害,深受他们父皇信任的亲娘做依仗。

    所以,连人家的小舅子,在他们父皇面前,都比他们这些庶出血脉更有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另辟蹊径,还能有机会争取一下,否则,像他大哥这般耍点不入流的小心机、小手段,不过是在得罪人之余,贻笑大方而已。

    【作者有话说】

    75

    第75章

    崩溃

    次日的大朝议上,当皇上与皇后一起出现在朝堂之上时,众大臣没有任何反应,皇上刚还朝,对当前的朝廷事务还不熟悉,皇后当然不便就这么直接退下去。

    但是等到皇上当朝宣布,文武百官就无法冷静了,崔丞相的目中闪过一道精光,立刻抢先开口。

    “陛下,娘娘代理朝政以来,力挽狂澜,确实为朝廷立下了大功,可是现在您已还朝,继续让娘娘临朝,这……实在有违旧制,请皇上三思啊!”

    群臣立马附和,“请皇上三思!”

    群臣的反对,早在皇上的预料之中,所以他也不恼。

    “朕乃大安朝的开国之君,朕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后来者该遵循的旧制,大安之前的那些旧制,与我大安有何关系?”

    这话听着理是那么一个理,可是事不是那个事啊。

    何丞相目含深意的瞅了眼崔丞相,随即也出列道。

    “陛下,娘娘心系江山、百姓,确实堪称一代贤后,但是之前请皇后临朝,乃是无奈之举,如今陛下既已还朝,若让娘娘继续临朝,难免会让臣等无所适从。”

    昨日进宫交述职书时,两人在宫门口遇上,崔丞相还在试探他对皇后继续临朝一事的态度,可见这个老狐狸本就在盘算着如何将皇后留在前朝的事。

    如今皇上主动提出来了,他倒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反对就反对吧,还要先将皇后恭维一番。

    幸好他还不算笨,没有被这只老狐狸给带沟里,直接照着对方的套路也来一遍,总不会错。

    何丞相的话,也成功获得众大臣的一致附和。

    “朕回来后,详细了解了一下皇后在代理朝政期间的作为,发现皇后的许多想法,都能给朝廷和百姓带来巨大好处,朕与诸位都多有不及,才会做出这个决定。”

    皇后很有想法的事,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对此深有体会,毕竟他们都因此而被折腾得不轻,才会这么期待皇上能早日还朝。

    结果皇上现在竟因这个原因,决定将皇后一直留在前朝,那么,他们岂不是没有解脱之日了。

    不过还没等到真心反对此事的大臣组织好措辞,就听到户部李尚书几乎是扯着喉咙喊道。

    “陛下,不可啊,万万不可啊,娘娘她确实很有想法,可是那些想法,大多都极其花钱啊,我们实在花不起啊!”

    面对李尚书近乎崩溃的失态反应,皇上费了好大劲,才勉强压下嘴角,没让自己当朝失笑出声,看到皇后代理朝政期间的支出清单时,他特别能理解李尚书的心情。

    现在看到李尚书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70-80(第7/16页)

    不掩饰的直接将那种崩溃表达出来,再扫一眼木着脸坐在那里的皇后,他只觉得很好笑。

    但他不能真的当朝笑出来,从而让人家更受刺激,还要安抚好对方才行。

    “李尚书,你不要这么激动,皇后曾跟朕说,钱这个东西,总将它存放起来,于国于民都没有益处,只有花出去,让它流动起来,才能让其充分发挥价值,所以我们只要不是将钱花在各种享乐上面,该花就花吧,花出去后,民间流动的钱多了,国库又能有新的、更多的收入,这样不就能达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对于这个道理,李尚书当然清楚,所以他很乐于看到皇后在后大手笔的花钱,她去年花出去的那些,直接令户部在相应行业的税收上,收入大增。

    可是皇后在前朝花得多,他这个户部尚书是要打欠条的啊,户部现在已经变得负债累累了。

    若让皇后继续留在前朝,那岂不是还要欠下更多,只是想想那样的将来,李尚书就觉得前途暗淡无光。

    “陛下,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可是,继续这么下去,朝廷就不只是寅吃卯粮了,会连辰巳午未的粮都给提前吃了啊!”

    所以他这个户部尚书的压力才这么大啊,这么花下去,户部以后天天盘算着如何还账就行。

    柳明月听得实在忍无可忍,幽幽开口道。

    “李尚书想多了,本宫的私库现在穷得只剩下老鼠和你的欠条了,没条件再让你借辰巳午未的粮。”

    听到这话,皇上终于忍不住失笑出声,瞬间回想起他看到的那份账单了,当时他就觉得皇后这是将她的私库都给搬空了,现在看来,还真就如此。

    所以不仅仅是李尚书觉得皇后能花钱,不支持她继续临朝,她自己显然也很清楚,才会那么真情实意的抗拒他的提议。

    崔丞相等人也忍不住低头偷笑,他们都能听得出皇后的怨愤,贡献出她自己的私库,大几百万两银子,结果还要被人家当面指责太能花钱,换谁都得怨愤。

    可是结合这个场景,回想起皇后当初大手笔的花钱时不拿钱当钱,让人看着各种羡慕嫉妒恨的潇洒大气,满朝的文武百官都莫名感到暗爽。

    被这么一打扰,朝堂上的氛围顿时变得轻松不少。

    眼看皇上又是在事前都不曾与人通过气,直接在大朝议上当众宣布继续让皇后临朝的决定,众大臣的心里其实都清楚,这件事根本就没给他们留下可反对的余地,只是他们的态度还是要表现出来。

    而且他们也已发现,皇后对继续临朝这件事,好像并不太感兴趣,尤其是在她当众坦承自己没钱了的事情后,群臣的抗拒心理竟然因此而莫名得到平衡,也就更加没什么人会坚持反对了。

    即便有那利益相关者,再怎么不愿看到皇后继续临朝,在这种大风向下,纵然想坚持也得憋着。

    下朝后,两人回到勤务殿,准备处理最新呈上来的各种奏折和文书,皇上的嘴角依旧挂着笑意,不过嘴上还是安抚道。

    “皇后不必在意他们的话,那李尚书,也是一时没想开,毕竟过去都是穷着过来的,今年突然花了这么多,哪怕知道你说的、做的都是对的,他也难免会感到有压力。”

    柳明月坐在御案的一侧新加的案桌前,露出一个饶有深意的笑容,口中却回道。

    “陛下放心,臣妾当然能够理解李尚书的顾虑,以及朝廷和户部的难处,所以,臣妾虽然没钱让朝廷提前吃辰巳午未的粮了,但是臣妾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只要朝廷有需要,不仅能提前吃辰巳午未的粮,连申酉戌亥的粮都能提前吃上的好想法。”

    皇上刚端起何忠端上来的茶,骤然听到这话,不仅笑意凝结,端着茶杯的手都下意识抖了一下,不过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人物,反应速度没得说,连续喝下几口茶,稳了稳心神后,才开口道。

    “皇后说说看,朕很好奇!”

    柳明月就给他讲了下,如何成立一个由户部辖管,却又账务独立的银庄的操作流程。

    “我们朝廷的声誉,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已在民间得到初步认可,应当不愁吸纳不到存款,而且银庄成立后,还能将发放地方官员和驻军将士月俸的事,都交由银庄负责,朝廷再与银庄结算,省掉中间环节后,可以避免那些月俸遭人克扣或挪用的风险。”

    听完柳明月的介绍,皇上忍不住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神情坚定的回道。

    “此事可行,也相当于是将朝廷现用的银票,推广到民间,那些普通百姓且不说,至少那些商户,肯定会很乐意借助银庄存取银钱,到时,各地驻军也能凭借负责安保工作,多一笔收入。”

    大安也有银票,不过那种银票的用途限制很大,多是朝廷各部,或是皇上与朝廷各部官员有资金往来时,会使用那种银票,持银票者,可去户部的大库支取相应额度的银钱。

    柳明月当然知道这种形式可行,毕竟有她在,可以直接免去银行从诞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从最初起,就能制定好一套相应的规则制度,以银行的模式开展业务。

    “关键是要做好票据方面的仿伪工作,还有负责银庄的人手安排方面的问题,银庄的核心就是信誉,所以这方面的人选,一定要慎之又慎,绝对得是心性坚定,能经得起诱惑之人,才能担得起这个重任。”

    像那种见钱起意之辈,将储户的钱当做自己的,想方设法的扒拉到自己的口袋中挥霍,肯定不行。

    皇上深以为然的点头,“你说得不错,这些都是重点,绝对不容有失,不过此事事关重大,需要与相关各部的人商讨过后,再确定下来。”

    柳明月当然知道这件事不是仅他们两个商定了,就能确定下来的事。

    “陛下说得是,臣妾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想要真正做成这件事,还有许多具体的细节需要完善,肯定要找大家一起商量,看如何才能将这件事做好,做好了,这银庄的成立,就能成为与朝廷的声誉相辅相成的大好事,做不好,就会有污陛下与朝廷的声望和信誉。”

    皇上点头应下,“嗯,你说的这些,朕都记下了,在负责筹建与管理银庄的人选方面,皇后也可推荐一下,前两年招的那批人,应该都历练出来了吧。”

    柳明月没虽然也有类似想法,但她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也直接将主意打到那批人的头上了。

    “臣妾印象中,的确有一些在账务方面,表现还不错的,臣妾还想对他们委任以重任呢。”

    皇上大手一挥道,“皇后手下人才济济,即便不够使唤,也能再重招,反正有老人带着,上手快,耽误不了什么,眼下筹建银庄才是当务之急,仓促之间选调过来的人,未必合适,还是用现成的更放心。”

    柳明月有些郁闷的回道,“臣妾这次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培养人手的事,哪有那么简单?臣妾当年也是为了省事,才一次性多招了些,咱们的船队已彻底完成最后的检测,眼下正在装货,要不了多久就要启航,处处都需可靠之人负责周全,才能放心。”

    皇上笑着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明年就是大考之年,皇后到时再招一批,即便是那些新科进士,只要皇后有看中的,都可挑走,朕绝不干涉。”

    柳明哼笑一声,“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70-80(第8/16页)

    正等到臣妾挑走,培养出来后,到时候,皇上这边只要有需要,只需一句话的事,就能直接调走,是吧?”

    即便被皇后阴阳,皇上也不在意,他现在的心情极好,越想越觉得皇后提出的这个银庄,实在是大有可为。

    皇上也很看重钱,花钱时很谨慎,或者说是有些抠,但他不是有钱舍不得花的那种人,他是因为没钱,却面对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才不得不精打细算。

    所以他虽然会因皇后提供的账单,感到心跳加速,但他并不是因为心疼钱,也不反对皇后花掉那些钱,他就是单纯的有被那代表着银子一笔笔数额给震惊到。

    不仅如此,他还很感谢皇后在关键时刻愿意慷慨解囊,帮他与朝廷解决掉一个又一个困局,而且打心里承认,皇后比他大方得多。

    有了银庄,朝廷周转不开的时候,可就方便多了,他也不用再过从前的那种日子,经常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与大臣们商讨乃至争论如何节省开支,实在太让人烦恼了。

    等到涉及到银庄筹建事务的各部官员,都被召集到一起,商讨要如何筹建银庄的具体事宜。

    听到皇上介绍完银庄的主要业务时,群臣皆在第一时间失态,当着皇上的面,径直将目光投向皇后,毫不掩饰自己的震惊和匪夷所思。

    皇后上午刚在朝堂上公开坦承自己没钱了的事,下午皇上就告诉他们,没事儿,皇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