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没钱了,她又想出一个可以方便朝廷借钱花的新途径。

    从皇后临朝理政半年多的表现看,皇后对李尚书没什么不满啊,怎就这么针对人家呢?

    有人随后便把目光转向李尚书,原以为他们又将看到对方崩溃的场景,却没料到,他们看到的竟是李尚书两眼放光,咧着大嘴,毫不掩饰他那满心欣喜与激动的表情。

    【作者有话说】

    76

    第76章

    成全

    李尚书有察觉到周围人投向他的视线,但他丝毫不在乎,这些人所注意到的,是朝廷又多了一个可以借钱的新渠道,认为皇后可能是在故意膈应他。

    可他不一样,他看到的是户部将要多个很赚钱的新渠道,而且以这个渠道为核心,能让那些被藏在床头地下的钱,变成在市面上的活钱,钱生钱的同时,还能给朝廷增加税收。

    “陛下圣明,娘娘圣明,对于筹建银庄一事,老臣与户部上下,皆会全力配合。”

    皇上对此十分欣慰,他本来也有些担心李尚书会想不开,认为是皇后在针对他,还好,这位不愧是个尤其精于经济之道的户部老人,很敏锐,也很有远见。

    “嗯,这可是你们户部的大事,确实最需要你们户部的配合,有你的这个表态,朕就放心多了,对于银庄的筹建之事,朕与皇后目前只列出一个草案,需要大家在一起商量下具体的细节,诸位皆可直抒己见。”

    听过皇上的介绍,众人都知道这银庄办好了,对朝廷与百*姓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他们也能从中受益,谁还没个手头紧的时候呢,哪怕需要花点利钱,也比舍下面子,欠下人情去跟亲朋借强。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众人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柳明月不是经济系的专业人员,她所知道的那些与银行有关的信息,都是她以普通客户的身份,所能知道和了解的内容终究有限。

    何况想在大安开建银庄,还需结合实际条件,从方方面面将其彻底本土化,这样一来,想要尽量完善筹建方案,远非三五日之功。

    在开设银庄的事情上,柳明月是真没什么私心,有了钱庄,不仅能方便百姓与朝廷,也能给她带来极大方便。

    皇上让她推荐人才,柳明月回去斟酌一番后,就提笔写出一份名单。

    在这个推荐名单上,她也没什么私心,她自己有的是办法赚钱,又不打算从钱庄里捞什么好处,也就不存在想要安插心腹眼线的想法。

    收到柳明月交给他的推荐名单后,看到上面的总负责人推荐人选,皇上是真心感到有些惊讶和意外。

    但他转念一想,却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比他自己反复斟酌的几个人选,都更合适。

    哪怕银庄目前还没建起来,皇上也能肯定,它又将成为大安的另一个钱袋子,还对是关系到无数百姓的那种,非常重要,他当然要派个真正可靠的人负责,以免出现皇后所说的办不好的下场。

    有着兵部官员通过内外勾结,挪用大量军资,还合起伙来,成功将他瞒得一无所知的经历在前,皇上对那些被他视作心腹的昔日兄弟和手下,难免都有些不放心。

    因为他已深刻认识到什么叫做人心易变,尤其是在人们面对巨额的金钱和权力时,很少有人能保持本心,不受诱惑。

    唯一能让皇上有信心的人,只有皇后。

    毕竟大量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皇后只有赚钱的兴趣,但是对金钱本身,并无贪婪之心,也没有花钱享乐的爱好,为那些穷苦百姓和边关将士花钱时,几乎是拿钱不当钱,十分的无私大方。

    可是他更需要将皇后留在前朝,帮他分担政务,所以他思来想去,才勉强挑出几个候选人,打算再仔细调查和观望一段时间后,再决定最后的人选。

    但是看到皇后推荐的人选后,他迅速将自己精心挑出的候选人抛之脑后,直接抬头问道。

    “何忠,皇后推荐由你总揽银庄的一切事宜,朕也认为此举甚妥,你的意下如何?”

    何忠算是唯一一位亲自见证了银庄诞生过程的人,皇上、皇后与群臣商讨筹建银庄的事宜时,他也有旁听,但他从没想过自己有当银庄总负责人的可能。

    愣了一瞬,反应过来时,何忠的心跳急剧加速,但他还是强压下想要答应的冲动,语气坚定的拒绝道。

    “多谢陛下和娘娘的恩典,只是微臣,还是更想留在陛下身边,何况银庄关系重大,微臣实在承担不起如此重任。”

    皇上叹了口气道,“朕知道你想留在朕身边的心意,有皇后在,朕对你的将来,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更不会这么早就急着安排你的去处,是皇后提醒了朕,你确实是最适合银庄总负责人的位置,也最让朕放心的人选。”

    听到皇上的这番心理话,何忠不禁心中一酸,眼泪流了下来。

    “可是……可是微臣侍候陛下惯了,实在舍不得离开陛下。”

    皇上觉得自己此时似乎需要动用皇后给准备的特制武器,那样才应景,可是面对何忠,他觉得还是坦诚些好。

    “这有什么好哭的,让你去银庄,兼任户部侍郎职,正三品的前朝大官,是高升,不比你一直跟在朕身边,表面上看着光鲜,实际上背地里遭人非议得好?银庄办好了,不仅朕要谢你,你还能在史上留名。”

    何忠也算是了解皇上的性格,知道他向来不耐烦看到大男人在他面前哭,赶紧擦擦眼泪,哽咽着回道。

    “微臣领旨,微臣一定会全力办好银庄,不辜负陛下和娘娘的厚望。”

    皇上满意的点头,“这就对了,朕与皇后相信你能行,你也了解朕与皇后,知道我们想要看到的是什么,这件事交给你,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70-80(第9/16页)

    何忠跟在他身边多年,也算是大开过眼界,经受住了种种诱惑,没有想着利用他这个皇帝的信任大肆揽财,或是结交前朝大臣,当然比其他人更可信。

    何忠却有些担忧,“陛下,以微臣的身份和资历,出任此等要职,恐怕不仅难以服众,还会为您与娘娘招来非议。”

    皇上不以为然的回道,“你与长庚本就不是内侍出身,都是因为在战场受伤,才会留在朕身边,这些年来,你们立功无数,朕给的封赏,你坦然应下即可,至于非议,朕与皇后是在乎那些的人吗?倒是你自己,要将心胸放宽些,不要受那些闲言碎语的影响。”

    各方势力正忙着摩拳擦掌,想要拿到银庄负责人的位置,何忠却以皇上身边近侍的身份,毫无预兆的直接空降这个位置,几可预见的是,肯定会招来各方势力的集中针对。

    “陛下放心,为了微臣,您与娘娘都能力排众议,微臣又岂会被那些无关之人的言语影响到。”

    皇上满意的点头道,“你能这么想就好,这件事情既然确定下来了,你尽早做好准备吧,公开筹建银庄一事时,朕会一并公开你的新职务。”

    虽然嘴上说,他并不担心自己撑不下去后,何忠的去处,但是内心里,皇上还是希望能在自己生前,亲自为这个忠心追随他多年的老部下,尽量安排个好去处。

    皇后之所以会推荐何忠,除了何忠这个人的能力与心性,确实符合任职要求外,可能也有想要成全他这个打算的因素。

    想到这些,皇上忍不住叹了口气,谁能真正无惧死亡呢?

    尤其是他,拼杀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才坐上这皇位,结果还没坐几年,就要面临寿元不多的残酷现实,谁能不甘、不怨?

    若非他的心性还算坚韧,又拥有一位对他无比赤诚的妻子,也算是让他这辈子没有白活,他也无法做到像这般淡然面对。

    接到柳明月的信,与随信一起送到调令时,吴尚青有些惊讶和不解,赶紧打开信封,查看信件的内容。

    看完之后,他忍不住长吸了口气,原来在看信的时候,他竟在不知不觉中,屏住了呼吸。

    即便早知道他们这些人加入宫中产业,也相当于是投入皇后的门下,只要有机会,皇后肯定愿意提拔他们。

    但他没有想到,这一天竟然来得这么早,朝廷这么快就有了新的大动作。

    皇后还直接从他们当年的那批人中,抽调出数百人,全部充入户部,都能获得正式品阶。

    而这数百人中,有的有举人功名,有的只有秀才功名,还有一些,甚至只是白身,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比较擅长算数。

    即便初期只给八九品的位置,对于这些能通过科举入仕的希望不大,甚至是毫无希望的人而言,能够获得一个入品的官位,就是一件足以改变命运的大喜事。

    船队这边,也就是他的这群手下,也被调走数十人,吴尚青虽对此感慨不已,但他倒也不至于对此心生羡慕。

    毕竟他很清楚,船队的未来前程,绝对不在那最新筹建的银庄之下,执掌船队的位置,莫说是八九品官位,即便是拿只有以状元身份入仕,才有机会获封的从六品之位,他都不换。

    将名单上的人都召集到一起后,吴尚青才宣布朝廷将要在大安各地开设银庄,调他们过去当掌柜或是账房的消息。

    听到被调过去当掌柜的,授予从八品官位,当账房的也有九品官位,梦寐以求的官身已近在咫尺,在场绝大多数人都为此感到激动不已。

    毕竟以他们身份,即便是其中一小部分有着举人功名的,想要谋个八九的正式官身,也非常艰难。

    更别说是那些连举人功名都没有的,顶多也就是花大价钱找门路,谋个小吏当当,根本不敢奢望能有机会获得正式官身。

    “吴队长,我们这些接到调令的,必须要听令吗?”

    吴尚青笑着摇头道,“这倒没有,娘娘的意思,是首先要尊重你们的个人选择,不愿意去银庄,绝对不会勉强,只因你们在算数方面,都比较有天赋,才多给你们一个选择而已。”

    极少的一部分不愿离开商队的人,都放下心来。

    “娘娘圣明,我还是更喜欢留在商队,趁机会去海外那些邦国多长长见识,开开眼界。”

    “对,我也是这个想法,在战队的这两年多,我已经喜欢上大海了,去了银庄,还不知道会被分派到哪里,还是继续留在商队吧。”

    听到众人议论纷纷,吴尚青清了下嗓子道。

    “大家可都要想清楚了,留在商队,有留在商队的风险,去银庄,有现成的官位等着大家,这个机会,还是相当难得的,你们可别因为一时冲动,做出留下的决定后,又要后悔,到那时,可就为时已晚了。”

    有人在心里暗自思忖,就冲深受皇后重用的吴尚青,都没有被调走,对方看上去也毫无异议的样子,就知道留下的前程,未必不如去银庄。

    何况商队这边给出的待遇也很优厚,他们也已提前接受过训练,适应了海上生活,选择留下,再怎么着也不至于后悔。

    收到各处的反馈,发现总计竟有三十多人没有接受调令,选择留任原职,柳明月并不意外,皇上却对此感到颇为费解。

    “朕对他们许以官位,这些人为何会拒绝?他们当初选择放弃仕途,加入宫中产业,图的不就是这个机会吗?如今朕有意成全,他们竟然不知把握?”

    到了一定位置后,就能轻易看穿下边人的一些想法,只是大家都是各取所需,看破不说破而已。

    柳明月笑着回道,“人各有志,陛下倒也不必感到惊讶,正所谓是做生不如做熟,臣妾给他们的待遇可都不薄,会出现这个结果,实属正常,反正愿意接受调令的人,也够您使唤的了。”

    皇上还是对此感到难以理解,搁当年,别说是许给他一个入品的官位,即便只给他个不入品的小吏之位,他可能就兴匆匆的去了,也就不会再有后来的这一切。

    “幸亏朕让你多调了些,这要是本就调得少,又有这么多不愿来的,岂不麻烦。”

    听到这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话,柳明月很想给对方翻个白眼,她原想着,调百十个就行,结果皇上竟然让她直接调几百人,不过还没等她开口,就听见皇上又接着说。

    “嗯?怎么不愿接受调令的,大多都是战队和商队的人,不是说,海上不仅辛苦,还很危险吗,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

    【作者有话说】

    77

    第77章

    比惨

    在柳明月看来,这只能说是那些人聪明,从目前来看,肯定是银庄的官位和安逸的生活更具吸引力,但是若从个人的未来长期发展考虑,其实留在战队和船队中,更有上升空间。

    至于那些从各种作坊、田庄里调出来的人,他们原本的生活就相对比较安逸,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上升空间相对也不算太大。

    去银庄,就能直接获得官位,对他们诱惑力更大,会选择留下,基本都是对自己的能力比较有信心,认为自己在宫中产业里,更有机会脱颖而出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