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不上四品官的人,更是大有人在。

    提起那两位堪称传奇的经历,宋墨华的心情也很复杂,叹了口气道。

    “虽然这一年来,我早意识到长延兄他们可能会有一个好前程,但也万万没有想到,竟能好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羡慕啊,不过好在我等也不差,只要我们好好努力,终有能一步步赶上的机会。”

    魏长延和吴尚青这次回京,只和他们这些同窗故友私下聚了一场,三年时间看似不长,可是不同的选择,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以后注定不会有太多交际。

    郭永章笑着点头道,“是啊,所以我也必须要早些迈出这一步才行,一直留在这京中的繁华之地,只会被消磨意志。”

    所以即便有不少人都劝他放弃,郭永章却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当起居舍人的这三年,他不仅参与了许多场朝议,还曾记录下许多帝后与诸多大臣私下的决议过程。

    这些经历不仅让他对朝廷的了解,同时也加深了他对帝后的了解,可以从中看出,这二位都是非常务实,尤其重视民生的上位者。

    想要获得他们的重用,唯有实打实的功绩,是最好的凭据,其他都是虚的。

    与此同时,皇上也与柳明月聊起了这次的人员安排问题。

    “这个郭永章不错,是个有想法有魄力的,他若能一直保持这份心性,在地方好好锻炼几年,应该是个可造之才。”

    对于郭永章这位三年前的榜眼,能够主动放弃留在权力中心当大秘的机会,选择去地方历练的行为,柳明月也颇为赞赏。

    “是啊,臣妾也觉得他能如此放得下,实属难得,才会给他这个机会。”

    希望他能真正抓住,能正确面能因身份变化而产生的落差,始终坚持初衷。

    毕竟对于郭永章这位近臣,柳明月和皇上都有重点关注过,印象也都不错,因为目前看来,他是位能经得起考验的可用之才,在过去的三年中,拒绝了多方的笼络,这点十分难得。

    “你为什么不同意让杨弘深负责基中一项工事?别的不说,朕认为他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柳明月实话回道,“臣妾认为这个人,心思太杂,他确实有能力做好这件事,可是每项工事都牵涉到大批劳工和大笔的资金,臣妾不放心。”

    皇上对此并不意外,但他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咱们这位大姐夫,是个对自身前程颇有野心之人,依朕之见,他应该不至于做出为贪些钱财,葬送自身前程的不明智之举。”

    柳明月笑着回道,“若只是贪些钱财也罢了,臣妾更担心他会将聪明不用在正地方,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去做人情,臣妾可没少听说他在京中的那些左右逢源之举。”

    见皇上有些不解,她又解释了一句。

    “我们都知道,他这个人,看似待人亲和,实则对底层百姓没什么同情心,又很想与各派系都打好关系,臣妾担心用他的话,他会钻空子,凭借手中掌握的人力与物力,私下跟别人交换利益。”

    听到这番解释,皇上就明白了,深以为然的点头道*。

    “这倒是,朕差点忘了他的禀性,他确实做得出来这种事。”

    哪怕他在成为对方的连襟时,已经是手中握有不大不小的权力的义军将领,都会因为出身卑微而不被对方放在眼里,更何况是那些真正的贫苦百姓。

    皇后坚持要启动那些工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赈济那些贫苦百姓。

    让杨弘深这种不在意底层百姓死活的人去,就算能按期完成工事,怕是过程也会变得不尽如人意。

    而大批壮劳力聚集到一起,本就是件有风险的事,若他们因遭遇苛待而生事,他与皇后岂不是要在背负着小题大做的质疑下,又要担上官逼民反的骂名。

    “还是皇后有先见之明,如杨弘深这种人,确实是不能不防,就不能让他沾手这种关系到底层百姓的事。”

    杨弘深不知道他没有被选用的关键原因,还觉得是因自己势单力薄,支持的人不够,才没有被选上,所以他在失望之余,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多结交些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130-140(第7/13页)

    中大臣的决心。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在京中变得更为活跃,让收到消息的皇上深觉一言难尽,有些后悔没听皇后的建议,看在对方女儿的事情上,对其起了一念之仁,没有将他揭发兵部大案的消息公布出去。

    要不然,任凭这杨弘深再怎么在京中上窜下跳,也不会有什么人搭理他。

    毕竟当初的那些涉案之人,还有不少亲朋故旧在朝中,即便无法拿杨弘深怎样,也排挤他,不屑与他来往。

    【作者有话说】

    136

    第136章

    选择

    对参加大招募的人而言,不过是在庄子上幸苦培训了三个月,对刚刚去亲自看过甘薯和玉蜀黍出苗情况的柳明月而言,则是过得异常忙碌的三个月。

    这次的大招募首场考核,依然是租借贡院当考场,依旧是多达数千人的规模,让礼部又多了数千两银子的额外收入。

    礼部王尚书表面上矜持,实则却在言语中暗示前去与他们商讨租场子事宜的卓辉,这次可由他们礼部帮忙批阅考卷。

    结果当然是被卓辉给委婉的拒绝,表示这次的批卷,将会由宫中安排的人手批阅,或许会在有需要时,借调各部的个别官员,却不必再向上次那般,直接请某部官吏全体出动。

    王尚书有些失望,不过得知各部都将捞不到这个活,他倒也没觉得不满。

    皇上也在烦恼这件事。

    “这可是六千多人,就算咱们只负责亲自批阅你已列出来的那些,与经过初阅的部分,也有一两千份试卷,而且这次的试卷内容,可比上次的复杂多了。”

    柳明月笑着安慰道,“没事,反正咱们这次也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留下的阅卷期较长,不必像上次那么赶。”

    重点是这次的参选者,都由宫中负责统一安排他们的吃住,阅卷期长,不过是多管几天吃住的小事。

    想起三年前的那次,他与皇后恨不能彻夜都忙着批卷的经历,皇上觉得这次也轻松不了多少。

    “朕这身体,能做的有限,你也不年轻了,可不能太过劳累。”

    即便知道对方说得是大实话,柳明月听了还是不可避免会感心塞。

    以她原本的年龄,现在不过是刚到而立之年而已,绝对的壮年,在这里,却是别人眼中已三十八、九岁的老妇人,不年轻了……

    可是不管她再怎么抗拒,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陛下放心,臣妾平日里有跟您一起养生,身体状态还不错,能吃得消。”

    被迫执行的健康作息,天然绿然健康的一日三餐,为给皇上调理身体做遮掩,她也有按时服用由顶尖御医结合她的身体情况,给精心安排的各种药膳和补品,再加上她的心态好,从不在精神上内耗自己。

    所以原主的这具身体现在看起来,竟比她刚入驻时还要更年轻健康些,毕竟柳明月还有意为自己增加了许多运动量,饭量也比原主大得多。

    听到她这么说,皇上才认真看了皇后一眼,看着眼前这个衣着打扮简朴干练,没怎么妆扮都显得颇为年轻的女子,竟莫名感到有些陌生。

    “有段时间没注意,朕这才发现,皇后的气色看着确实很不错啊,看着仿佛像是越活越年轻了。”

    说完,皇上先笑了起来,看到本就比他小十来岁的妻子状态好,当然是件很舒心的事。

    即便心中充满对自身遭遇的怨愤,柳明月也不便对外流露出分毫。

    “托陛下调养身体的福,臣妾倒是跟着沾光了,以前都没发现,咱们宫中的御医,在调理人方面,还真有一手。”

    若是生产技术跟着上,她完全可以将那些御医掌握的各种方子给产业化。

    可惜,她现在只能想想而已,只能继希望于以后能帮他们打开思路,给出合适的报酬,让他们答应将方子给传下去,不要敝帚自珍。

    当参加大招募的人,身着统一服饰出现在贡院外,整齐有序的排队进城,然后进入贡院参考时,引起全城百姓的关注。

    虽然早听说大招募的事,知道各地通过初试的人,都被安排到城外的庄子上接受培训的事,但是三个月过去,相关消息早就被人遗忘。

    没想到这些人竟在三个月后,以这种方式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而且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这些人虽是从城外庄子上来的,但是他们一个个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周身看上去干净整洁,明显是在过去的三个月中,过得很不错的样子。

    柳明月当然很在意这场复试考核,费这么大劲,又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才终于迎来这场正式考核,也意味着到了即将收获的关键时刻。

    所以下朝后,她立刻动身,亲自赶往贡院,在里面巡视了几圈。

    在挂在每间考房门口的对牌上,看到有些熟悉名字时,柳明月还会放缓脚步观察一下对应考生的状态。

    看得出来,许多考生的心理素质,甚至比殿试中的有些贡士更好,不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试卷上,压根就没注意到她的到来,就是注意到了也没什么太过惊慌失措的紧张反应。

    参考者们的试卷,一半相同,一半不同。

    相同的那一半,所考内容皆是在过去三个月中培训过的,例如大安法规、基础计算等内容。

    不同的那一部分内容,则是根据考生的特长分类,所设计的针对性专业试题。

    为了能尽量充分的照顾到考生的不同情况,柳明月在这件事情上费了不少心思,所有试题都曾经过她的亲自确认,才会得以落实。

    见柳明月拿到首批被送到她这边的试卷时,那格外慎重的态度,皇上不禁失笑。

    “皇后何必如此郑重其事?这么多人,还是从大安各地优中取优选出来的,咱们有得挑,总能从中挑出足够的人手。”

    柳明月却叹了口气道,“托陛下的福,臣妾才能有机会坐在这里,而这里的每一份试卷,都将代表着一个人的前程和未来,将由臣妾来决定,臣妾当然是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道德感强的人,责任感当然也很重,柳明月希望自己可以从中甄选出每一位可用之才,不会错过漏掉每一位可用之才。

    纵然她心里清楚,这个想法太过天真、太过理想化,可她还是想要竭尽全力的努力做到这点,尽量不让自己留下遗憾。

    虽然在过去的三个月中,管理严格的庄子内,很少有消息传出,但是依旧不乏一直盯着这批参选者的目光。

    崔相和常明仁能考虑到的,当然也有其他人也能想到,甚至也有人在私下里不动声色的暗自做了相关布置。

    四日后的休沐日,刚被解禁的曲少傅在家中设宴召待一众亲友,即将开席之际,洪少师不满的皱眉。

    “太子怎么还没过来?”

    听到这声质问,曲少傅苦笑着放下刚端起的酒杯。

    “东宫已经派人送了贺礼过来,来者解释说,太子解禁后,就被留在乾元殿那边,参与大招募复试的批阅工作,这几天就没回过东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开国皇后升职记》 130-140(第8/13页)

    听到这话,洪少师的脸色更加沉重,在场其他人也都纷纷收起笑容。

    太子与曲少傅一起被罚闭门思过,还一罚就是半年,宫中给出的理由,是曲少傅这个老师受太子连累,才一同被罚。

    如今两人解禁,曲少傅这边举行的宴会,太子于情于理都该亲自过来一趟,一来证明师生两人感情依旧,二来展现太子对老师的重视。

    这也是他们一直教太子的,务必要尊师重道,这是一个人能够拥有良好品性的根本。

    可是太子解禁后,不仅没在第一时间拜访他们几位老师,连如此重要的日子,都没有亲自露面,不给曲少傅面子,也相当于是在打他们这些老师的脸。

    曲少傅叹了口气道,“当初也是在下失察,没能及时察觉到太子的行踪有异,才令宫中不满,算了,今天先不说这些,我等许久未聚,此番定要不醉不归。”

    众人皆默契的配合,笑着抛开之前的话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清楚曲少傅和太子被罚的真正原因。

    曲少傅主动提起,也相当于是给外界一个解释,虽然略显敷衍了点,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只要态度到位就行。

    被强留在宫中的太子此刻其实有些坐立难安,曲少傅解禁后举行宴会的消息没有瞒他。

    以其多年的教养,在没有什么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当然不想对这么一场有着重要意义的宴会衍了事。

    可是柳明月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