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方怀安大惊:“长……长公主,玉玺平日里用……”
这是皇帝日常下旨所用的玉玺,跟传国玉玺不同,但……但若是被长公主拿走了,皇上以后所下的每一道圣旨,岂不都是要经过长公主的手?
晏九黎并未理会他的话,神色漠然,拿着玉玺和圣旨走了出去:“太后病重,即日开始卧床静养,不许任何人再来打扰。方怀安,扶皇上回他自己的宫里去。”
“九黎!”太后噩梦初醒似的,蓦地起身大喊,“你不能这么做,我是你的母后啊——”
“太后娘娘。”靳蓝衣淡淡一笑,眼底笑意凉薄而冷漠,“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往外走去。
下一瞬,殿内就响起一声声恐惧的惨叫,所有宫人尽数灭口。
太后甚至没机会质问靳蓝衣是何人,仁寿宫前后门就已被全部封锁。
第83章 国舅请节哀
除了太后、皇帝和方怀安之外,宫里不会再有人知道今日发生了什么。
仁寿宫的消息传不出去。
只有方怀安奉旨传递出的消息,让前朝大臣和皇后妃嫔知道了前因后果。
原来是皇上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80-100(第3/19页)
长公主抵达仁寿宫,给太后娘娘请安时,宫中突然出现刺客,仁寿宫人手不够,且刺客下手极为凶残,幸亏长公主及时救驾,才让太后和皇上幸免于难。
长公主虽紧急躲避,手指还是被划了道口子,鲜血横流,更不幸的是,金吾卫副统领赵长胜和十二名手下在抓刺客的过程中不幸身亡。
太后和皇上双双惊吓过度,太后当场昏厥,需要静养,即日开始除了贴身嬷嬷之外,后宫嫔妃不必再去请安。
被紧急送回崇明宫的皇上也病倒了。
太医诊脉之后说皇上只是受了惊吓,暂时不宜见人,需静养几日。
后宫从皇后到各嫔妃,一个个心惊肉跳,连宫斗都没了心思。
毕竟她们争风吃醋,阴谋诡计,都是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可皇上受了惊吓,她们还争给谁看?
后宫嫔妃们难得齐心,在皇后带领下,抵达崇明宫探望皇上,并请求侍疾。
方怀安站在殿门外,低着头,神情恭敬而又惶恐:“皇上说养病期间不见任何人,请皇后娘娘和诸位娘娘恕罪。”
皇后蹙眉,再三询问皇上情况,问刺客抓到没有,问长公主伤情如何,问太后凤体是否有大碍,方怀安只回一句:“长公主殿下已出宫回府,皇上和太后娘娘都需要静养数日,暂时不宜打扰。”
皇后眼看问不出结果,只能返回凤仪宫,并遣散众嫔妃,命她们待在各自的宫里抄经,为太后和皇上祈福。
前朝百官同样臆测纷纷。
皇上遭遇刺杀,幸亏有赵长胜和长公主联手护驾,可长公主安然无恙,只受了点轻伤,赵副统领和他手下的金吾卫却被刺客尽数杀害,听起来似乎过于离谱了一点儿。
刺客在哪儿?
长公主受了轻伤,为何没有继续追查刺客的底细,而是直接出宫回府?
一些心思敏锐的大臣心头惴惴不安,总觉得皇帝已身不由己,甚至猜想赵长胜的死是否跟长公主有关。
如果有关,那么长公主是怎么做到的?她是不是借着刺客的机会,故意铲除不听从她命令的赵长胜?
一场刺杀导致太后和皇帝双双病倒。
重重大内高手和御林军森严防守之下,到底是怎样厉害的刺客,才能引起这么大的震动惊惧?
百官进宫求见皇上,却皆被挡在殿外。
赵国舅痛失爱子,求见皇上不成,携次子赵长泽登门求见长公主。
晏九黎自宫里回来之后,先回寝殿沐浴更衣,之后命人把赵家父子带到前厅。
赵长胜已死,宫中金吾卫副统领的职务需要做一番调整,晏九黎命裴祁阳暂时顶替赵长胜,任右金吾卫副统领一职。
若有不从者,以违抗军令之罪,可当场诛杀。
左右金吾卫大权已全部落入晏九黎之手。
靳蓝衣跟在晏九黎身后:“皇上和太后遇刺,宫中大乱,满朝文武人心惶惶,殿下不进宫去处理这一团乱麻吗?”
“不急。”晏九黎声音淡漠,“先乱上一晚,让百官好好体会一番热锅上蚂蚁的感觉。”
皇上和太后遇刺,大臣们心里会生出诸多猜测,猜刺客是谁,猜皇上是否受了伤,猜赵长胜到底是不是死于护驾,猜晏九黎的伤严不严重……
同时也会有人心里暗暗生出期待,期待着皇帝重伤不治。
她就是要让人心乱起来,乱得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明日一早,她会进宫回应他们的质疑。
至于她的回应,他们相信几分,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长公主前厅里,赵国舅焦灼地踱着步子,脸色僵白而愤怒,脚下步伐凌乱如困兽,透着焦躁不安的意味。
而站在厅外的赵长泽神色阴戾,浑身散发出生人勿进的冷漠气息。
“长公主到!”
赵国舅父子同时转头朝她看来,迫不及待地开口:“长公主,我们——”
“国舅请节哀。”晏九黎没什么表情地踏进门槛,语调波澜不惊,“赵副统领死于刺客之手,尸身已经送回赵家,宫里如今乱成一团,本宫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这里,请两位长话短说。”
赵国舅是个高大微胖的男人,面容白皙,多年养尊处优养了一身的富贵气,只是长子的骤然离世对他打击甚大,他面容苍白如纸,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几岁。
听到晏九黎这番话,他咬牙开口:“我只想知道刺客在哪儿。”
“刺客被本宫抓了起来,关在宫中某个无人知道的地方。”晏九黎声音淡淡,“废了手脚,重镣加身,外面守卫森严,他纵然有飞天遁地之术,也插翅难逃。”
赵长泽薄唇紧抿,眼底色泽沉得厉害:“长公主囚禁他的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审问背后主谋。”晏九黎冷道,“刺客总不可能是自己要刺杀皇上和太后,他必是受人指使——”
“指使之人是长公主吗?”赵长泽目光如剑,一瞬不瞬地盯着晏九黎,“太后和长公主不和,出现刺客时,护驾的人是长公主,被杀的人却是大哥,长公主觉得这件事合理吗?”
第84章 我是你祖宗
“为何不合理?”靳蓝衣走上前,冷笑着反问,“赵国舅和二公子见到长公主不行礼,反而一上来就质问长公主,是想以下犯上,越俎代庖给长公主定罪?”
赵国舅冷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对我说话?”
“我是你祖宗。”
赵国舅怒道:“放肆!”
靳蓝衣嗤笑一声,漫不经心地看向赵长泽:“作为长公主殿下的第八房面首,赵公子不该喊我一声六哥吗?”
赵长泽皱眉,厌恶地看了一眼靳蓝衣,随即转头看向晏九黎:“长公主就任由一个面首在这里大放厥词?”
“本宫府里的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轮不到外人置喙。”晏九黎走到主位坐下,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父子二人,“如果赵国舅对刺客一事存疑,可以进宫去问问皇上和太后。”
赵国舅眯眼:“长公主这话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
“我只想知道真相。”
“本宫说的真相,你显然并不相信。”晏九黎抬眸看着父子二人,嘴角扬起讽刺的笑意,“既然如此,你们只能去问皇上,而不是在本宫这里要一个你们想要的答案。”
话落,她端起茶盏,“靳蓝衣,送客。”
“是。”靳蓝衣冷冷看着他们,“两位请吧。”
赵长泽抿唇,目光落在晏九黎端着茶盏的手上,见她左手食指上缠着一圈白布,应该就是应付刺客时被划伤的那只手指。
可他觉得很奇怪。
晏九黎并不是左撇子,对付刺客时应该会用右手,左手为什么会受伤?
他若有所思:“长公主伤势看起来不太严重。”
他的容貌偏昳丽阴柔,眉眼透着几分说不出来的冶艳光泽,此时眸光阴沉下来,不免给人一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80-100(第4/19页)
城府极深的感觉。
但这种高深莫测对别人可能有用,在晏九黎面前却更像是小儿装老成,全然不被她放在心上。
“因为本宫不是赵长胜那个废物。”
赵国舅神色沉怒,双手攥紧:“长胜命都没了,长公主还要如此羞辱他?”
“这不是羞辱,而是事实。”晏九黎嗓音无情,“如果他不是废物,就不会那么轻易被杀。”
说着,不悦地蹙眉:“金吾卫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尽是一些滥竽充数之辈,哪天被人攻进皇宫,杀到皇上面前,这些废物连逃命都要比人慢一步。”
赵国舅恼羞成怒:“长公主!”
“父亲。”赵长泽轻轻闭眼,“我们先回去吧。”
“可是……”赵国舅不甘心。
从晏九黎嘴里问不出真相,太后和皇上全都闭门不见,他的长子难道就白死了吗?
他的直觉以及最近发生的事情都在告诉他,长胜的死定然跟晏九黎脱不了关系,他只是没有证据。
长泽昨日才被长公主羞辱,非要让他做男宠,今天宫里就出了事……很难让人不怀疑,这件事太过巧合。
赵国舅转头看向晏九黎,面容阴沉:“如果这件事跟长公主有关,赵家绝不会善罢甘休。”
丢下这句话,他转身拂袖而去。
长公主府兵力强大,防守森严,他们父子二人就算要问罪,也奈何不了晏九黎。
晏九黎盯着父子离去的背影,嘴角掠过一抹嘲弄,敛眸喝了口茶,没再说话。
……
翌日早,晏九黎进宫时,满朝文武已聚集在奉天殿。
晏九黎走到正前方殿阶上,居高临下看着文武百官,声音冷峻:“昨日皇上和太后齐齐受了惊吓,下旨休朝半个月,朝中若有紧急无法处理的大事,可禀报本宫处理。”
礼部尚书提出质疑:“就算皇上受了惊吓,朝政大权应当由裴丞相携几位尚书大人共同处理,为何竟交由长公主?”
方怀安抬起头,扬声说道:“因为长公主殿下是皇上的亲妹妹,在刺客尚未查清之前,皇上只信任长公主。”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面面相觑。
这句话若是由其他人说出来,他们必定半信半疑,不敢轻易相信,可方怀安是皇上用了七年的御前太监,从皇上登基前就在他跟前伺候着。
这些话从方怀安嘴里说出来,他们连怀疑都没办法。
总不能说方怀安被长公主收买了吧?
“敢问长公主殿下。”裴丞相担忧地开口,“皇上龙体到底如何?为何一定要静养半月?皇上是否被刺客所伤?”
晏九黎淡道:“没有。皇上只是惊吓过度,缓上几日即可。”
贤王抬头朝他们看去,一双眼在晏九黎和方怀安两人脸上打转,眼底浮现探究的光泽。
他很想知道他们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按照常理推断,仁寿宫里死了那么多人,太后和皇上齐齐受了惊吓,足以证明这场刺杀非常凶险。
赵长胜和十二名金吾卫的死也证明这场刺杀是真的,那么刺客凶残行刺之下,皇上有没有可能受伤?
是不是皇上伤到了要害,情况极为凶险,担心引起满朝文武人心惶惶,所以才把消息全部瞒了下来?
但这件事透着几分诡异。
贤王眸心微深,忽然开口问道:“听说长公主昨日一早去了户部,是太后派人把你请去了仁寿宫。”
晏九黎目光微转,面无表情地跟他对视片刻:“准确来说,本宫是跟皇上一起去的仁寿宫。”
“对。”方怀安点头,“长公主先去了凤仪宫,是皇上主动去凤仪宫,邀请长公主一起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贤王淡道:“这么说来,刺客是提前埋伏在仁寿宫,等着皇上和长公主?”
“贤王这话是什么意思?”裴丞相转头看着他,像是不解,“你的意思是,刺客是太后安排的?”
贤王摇头:“本王的意思是,刺客怎么会料到皇上和长公主会去仁寿宫?”
“刺客显然没有料到长公主会去。”裴丞相皱眉,“太后娘娘身子不虞,皇上昨日就忧心着太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