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00-22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消息,六品以上大臣晚间进宫参见除夕宫宴,可携带家眷。

    傍晚时分,一辆辆马车陆续抵达宫门外。

    武王和贤王,裴丞相,大公主和她的夫君,武阳侯顾云琰和六公主晏宝瑜,三公主晏宝珍,朝中各部重臣及其家眷。

    男人们在正殿,女眷都在偏殿。

    殿外响起一声高亢的,久违的唱喝:“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贵妃娘娘到!”

    所有人面色齐齐一惊,随即不约而同地站起身,跪地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贵妃娘娘万福金安!”

    晏玄景挽着裴皇后的手,缓缓走到主位上坐下,看着左右两边行礼的大臣,有种恍如隔世的陌生感。

    这样的场面,今天应该是最后一次感受见识了,以后将再无这样的机会。

    “诸位平身。”晏玄景在龙椅上坐下,望着满殿大臣,眼底一片淡漠平静,“朕在崇明殿静养这些日子,朝中大小事务井然有序,诸位爱卿处理各部政务得心应手,丝毫没有受到朕不上朝的影响,朕心甚慰。”

    这番话一出,大臣们纷纷低头:“臣等惶恐!”

    皇上的意思在场之人谁不明白?

    无非是想说大臣们懦弱无能,任由一个公主把持朝政,祸乱朝纲,对皇帝的忠心耿耿都是假的。

    就算朝中诸多大臣都是晏玄景提拔上来,但他们丝毫没有感恩之心,轻而易举就对晏九黎妥协臣服,没有丝毫读书人该有的傲骨,也没有武将该有的铮铮铁骨。

    大臣们心里划过一丝心虚,一丝羞愧,却没有说话。

    晏玄景也没再多言,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局面,大臣们更是无力改变这一切,多说亦是无益。

    坐下来之后,他示意众人落座。

    “这些日子让诸位爱卿担心了,朕身体每每违和,对朝政无能为力,劳烦长公主操心朝政,朕心里着实有愧。”晏玄景无奈地叹了口气,“今日除夕,本该是热热闹闹,君臣同乐,一起守岁的日子,朕却有件无比重要的事情,要跟诸位爱卿宣布。”

    第209章  禅位

    大臣们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心里已经意识到皇上这个时候宣布大事,必定又跟长公主有关。

    毕竟没有长公主的允许,如今皇上根本连那扇崇明殿的门都难以跨出来,没有长公主的允许,他又怎么能随意宣布大事?

    席间众人神色各异。

    裴皇后端坐在皇帝身边,目光远远望着席间文臣首位的位子上,跟父亲裴丞相的目光对上,眼神隐藏着期待和征询。

    裴丞相细不可查地摇了摇头。

    裴皇后神色微变,眼底掩饰失望之色,有些忐忑地垂眸,攥紧了手里的帕子。

    不是她所想的那样,父亲也不知道皇帝要宣布什么事,这意味着麟儿继位无望。

    所以皇上到底想宣布什么事?

    比起裴皇后,顾贵妃显然要轻松许多,她看到坐在席间完好无埙的弟弟和六公主,虽然他表情木然沉寂,虽然晏宝瑜跟顾云琰连个眼神交流都没有,但他们还活着,这对她来说,已经是足以安心的好消息。

    整日待在后宫不见天日,想到晏九黎对云琰的怨恨,她日夜提心吊胆,生怕云琰哪天死于非命,致使顾家绝后。

    看到他活着,并且还能进宫参加除夕宫宴,顾贵妃轻轻松了口气,随即自嘲冷笑,她如今要求都变得这么低了吗?

    活着就行,活着就好。

    似乎除了活着,她已清楚其他的奢望都已难如登天。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安静注视下,晏玄景转头命方怀安拿出一份诏书宣读。

    “朕身体常年不爽利,影响朝政,对治理国家已无力为帝。”晏玄景握拳抵着下巴,轻轻咳了几声,以证明身体确实产孱弱无力,“经深思熟虑之后,朕决定禅位于摄政长公主晏九黎,也就是朕的七妹。”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谁也没想到会在除夕宴上迎来这样的“惊喜”。

    “皇上?”裴皇后第一个站起身,震惊地看向皇帝,“这……这怎么可以?”

    晏玄景转过头,面无表情地看着她:“皇后,你失态了。”

    裴皇后脸色微青,心里隐隐又生出几分不安来。

    今晚能见到皇上,还能跟皇上一起参加除夕宴,原本是一件极为开心的事情。她还期待着除夕宴上,大臣们见到皇上,会不会促使事情有所转折?

    没想到皇上竟当众宣布禅位。

    她沉着脸转头,看到穿着一袭宽松大氅坐在次尊位上的晏九黎,见她一副镇定自若、从容淡漠的神情,心里已猜到一定是她逼迫皇上让位。

    可是皇帝到底有什么把柄抓在她手里?

    晏九黎她到底……嗯?晏九黎有了身孕?

    皇后目光微怔,视线落在晏九黎隆起的腹部,有些诧异地开口:“长公主有了身孕?”

    晏九黎神色淡淡:“皇后娘娘的消息不太灵通,其他人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裴皇后噎了噎。

    她消息确实不太灵通。

    谁被关在后宫无法见人,后宫的侍女无法出来,还能保持消息灵通?

    今晚负责除夕宴外当值的有夜玄衣和裴祁阳,见到裴皇后和晏九黎起了争执,裴祁阳有些担心地转头看了过去,随即面上浮现复杂表情。

    从私心来说,他自然希望皇后嫡子能继位——他甚至不期待皇上能拿回权力,因为晏玄景是个心胸狭窄的皇帝,他若拿回权力,朝中有多少人会死在他手里,暂时都无法估算。

    但他这个副统领曾经效命于长公主,晏玄景心里一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200-220(第9/19页)

    是记恨的,说不得会连累父亲和皇后。

    所以裴祁阳希望皇后嫡子即位,皇后晋为太后垂帘听政,或者长公主摄政。

    然而从能力和提拔之恩上来说,长公主若真做了那天子之位,他也不会有什么想法。

    因为她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人。

    这些日子在朝堂上,虽然她对付了不少跟她有仇怨的人,可那些人确实都是朝中蛀虫,吃着朝堂的俸禄,做着违法乱纪的事情,死有余辜。

    然而……

    裴祁阳垂下眸子,掩去眼底的无奈。

    对于皇后来说,皇位只有一个。

    长公主坐上了,从此就跟麟儿无缘,甚至晏九黎会如何处置废帝和皇后母子以及后宫嫔妃,他们都无法预料。

    “长公主是要即位吗?”裴皇后看着晏九黎,直言开口。

    如果她以为这么问,晏九黎就会谦逊推辞一番,那她显然错了。

    晏九黎淡道:“若皇上真心想禅位,而本宫刚好又有能力治理这个国家,自然当仁不让。”

    裴皇后再次噎了噎。

    “皇上是真心想禅位吗?”晏九黎视线一转,慢悠悠看向皇帝,把皇后的问题反抛给晏玄景,“若是真心禅位,就不该任由皇后质疑皇上的决定,若并非真心,而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试探一下大臣们的态度,那么皇上不如回去再好好考虑考虑——”

    “不用考虑了。”晏玄景淡道,“诏书已拟好,今日当着满朝重臣的面,朕将皇位禅位给长公主,诸位爱卿都可以证明,是朕心甘情愿禅位,长公主这个皇位来得名正言顺——”

    “皇上。”贤王坐不住,起身打断了他的话,“齐国自开国以来,或者哪怕追溯到前朝,前前朝,都从未有过女子为帝的先例,还请皇上三思。”

    顿了顿,“皇上虽是齐国天子,但皇位是父皇所传于你,你违背祖制做下如此荒唐的决定,晏氏列祖列宗怕是不会答应!满朝文武之中若有忠臣,怕是也不会答应如此荒唐的事情。”

    说完,他转头看向文武大臣,希望有人能附和他的话。

    然而大臣们低头的低头,转头的转头,一个个有意无意躲开他的视线,竟无一人敢在这里时候提出反对。

    他们敢反对吗?

    晏九黎对皇位志在必得,就算今晚皇上收回旨意,来日这个位子依旧会是她的。到时她若秋后算账,今晚敢出面反对之人,一个都跑不了。

    贤王脸色青了青:“诸位大人都没什么想说的?”

    第210章  已成定局

    晏九黎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地环顾殿上大臣,声音疏懒而又充满着玩味:“江山社稷不是儿戏,在场诸位都可以发表意见,有什么说什么,本宫绝不会记仇。”

    大臣们一凛,不由自主地坐直身体。

    她这么一说,他们更不敢有意见了。

    皇上今晚能主动提出禅位,必定是再无翻身余地,不管他有什么把柄落在晏九黎手里,他是皇帝,他的诏书无人能违背。

    一个是主动送出皇位的废帝。

    一个是对皇位势在必得的长公主。

    朝中唯一能跟晏九黎抗衡的凌王带兵去了边关,且晏九黎刚刚杀了西陵静襄公主,打断了西陵晋王的腿。

    而眼下西陵军队正镇守在边关,随时都有可能兴兵征伐齐国,也随时有可能协助晏九黎坐上那个位子。

    总之,不管正着看,反着看,不管从哪方面分析判断,他们都没有反对晏九黎上位的理由。

    何况退一万步说,若晏九黎登上皇位之后,齐国能壮大,那固然是她的功劳,大臣们乐见其成,毕竟谁不喜欢国家强大呢?

    但一旦西陵真的兴兵来战,除非齐国能赢,否则他们随时可以冠一个引狼入室的罪名,让长公主一人全权承担战败的后果。

    到时这个皇位坐不稳,就是她自己无能,怨不得人。

    一个女子不遵循祖制,顶着违背传统惯例的规矩,冒天下之大不韪坐上皇位,她必须做得比男人还好,让齐国稳定强大,为帝期间保证疆土丝毫不减,保证百姓安居乐业,保证兵力强大,有抗衡敌国的能力,保证经济繁荣富庶,保证朝中贪官越来越少,朝堂越来越清明,保证做出非凡的政绩……

    她才能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帝生涯中,少背负一些骂名,让吹毛求疵的史官们笔下留情。

    朝中大臣们都是老狐狸。

    他们心思重,想得远,虽说男尊女卑的纲常难以打破,但在晏九黎强势无法对抗的情况下,他们愿意尊她上位,因为他们想得深远,考虑得全面。

    他们很想看看,晏九黎上位之后,能不能做得比晏玄景更好。

    一片静默之中,贤王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他没想到禅位来得这么快,也没想到大臣们竟无一人反对。

    他转头看向武王,武王面色平静,看不出对此事的态度。

    他抿了抿春,抬头去看晏九黎,却见她嘴角微扬起一个细不可查的弧度,像是在嘲讽着他的不自量力。

    贤王心里恼怒不甘,此时却清楚形势比人强,他无力反对。

    “本王只是觉得七妹有了身孕,而孩子的父亲身份成谜,让人无法完全放心。”贤王给自己的行为找了个借口,“如果七妹能明确告知孩子的父亲是谁,或许——”

    “孩子的父亲是谁,并不重要。”晏九黎打断他的话,“这孩子是本宫一个人的孩子,他的父亲是谁,不会影响他是齐国人,以及他随本宫姓晏,是晏氏皇族血脉。”

    怎么可能不重要?

    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若孩子的父亲是那位元国师,也就是西陵摄政王,那么孩子身上流着西陵皇族的血脉,以后到底是帮齐国,还是认祖归宗回西陵,谁敢保证?

    西陵摄政王会允许自己的血脉留在齐国?

    其实有这个想法的人不仅是贤王,其他大臣心里也有隐忧,但长公主一心认为孩子是她自己的,而他们又不能确定孩子的父亲一定是西陵摄政王。

    就算他们逼着长公主证明孩子的父亲,她也可以随便拉一个人出来顶替孩子父亲的身份,这种事情完全可以伪造,而且长公主不是注重名节之人,她连明媒正娶的大婚都没有。

    想到这里,大臣们表情忍不住又复杂一些。

    他们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遵循男尊女卑,认为女子不可越过男子,他们知道天地纲常,受命于天,晏九黎继位名不正言不顺,他们知晓名节大于天,可长公主名声尽毁。

    到底是利益还是怕死,才导致他们推翻了自己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信念和认知?

    “如果没人反对,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晏玄景看见大臣们的反应,彻底死了心,示意方怀安把禅位诏书送给晏九黎,“过完年开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天子,登基大典的日子就由七妹自己决定吧,我这个退位的皇帝就无权干涉了。”

    说完这句话,他笑了笑:“就让朕今晚做最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