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220-240(第1/18页)
第221章 结亲
庆宝领旨而去,很快叫上几个同龄的年轻太监跟他一起出宫。
轩辕墨领着诸位使臣在席间落座。
齐国大臣们惊奇地发现,不仅仅上将军顾锦城曾是晏九黎面首,就连跟在轩辕墨左右的秦红衣……哦不对,他叫秦观书。
还有一开始叫靳蓝衣,后来被皇上赐死之后,又改名为周檀衣的少年。
原来他们都是西陵摄政王的人。
所以从一开始,长公主府就有西陵摄政王的保护……或者监视?
两国大臣一一落座。
齐国大臣们心里又开始生出各种猜测。
身在朝堂的官员,对江山和权力都有一种尤为执着的敏感度,在他们的观念里,很少会有人愿意为了一个女人放弃前程,放弃一切到手的利益。
所以就算轩辕墨表现得如此有诚意,如此大手笔,送来这么丰厚的大礼,能让齐国暂缓国库不充裕的困境,但他们冷静下来之后依然会想,轩辕墨图谋到底多大?
若是两国交战,就算西陵胜券在握,可到底无法做到全胜,而且打仗的时间拉得越长,对国力的消耗越大。
所以他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可能,是在用另外一种完全不见血的方式,温水煮青蛙似的,意图把齐国控制在手?
“诸位大人都在想什么?”俊美少年坐在席间,正好把对面齐国官员们的表情尽收眼底,眉梢一挑,“是不是又在进行各种阴谋论的猜测?”
大臣们被戳破心思,老脸尴尬一瞬。
随即礼部尚书清了清喉咙:“在其位谋其政。我们身为齐国大臣,理所当然应该为齐国的社稷安稳着想。”
兵部尚书开口:“没错。西陵和齐国曾是敌人,我们不可能因为西陵突如其来的善意就忘记曾经的过往,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望摄政王见谅。”
轩辕墨漫不经心地一笑:“本王此次前来,除了恭贺女皇登基,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要跟诸位商议。”
贤王心头生出一股不祥的预感。
裴丞相颔首:“摄政王请说。”
“本王想跟齐国女皇结亲。”轩辕墨语出惊人,“从此两国成为一家人,不分你我,不再掀起战争,反而多了个盟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这……”
齐国大臣们脸色微变,纷纷转头看向晏九黎。
西陵摄政王果然所图极大,竟然想娶他们刚登基的女皇?
皇上一旦嫁给他,岂不是齐国都成了西陵附属国?
怪不得这么大手笔……
晏九黎坐在龙椅上,对大臣们自以为聪明的眼神视而不见,对轩辕墨说的话也没什么反应,神色平静,看不出情绪波动。
“两国结亲?”礼部尚书诧异地看着轩辕墨,“吾皇已登基为帝,贵为一国之君,只有三宫六院,显然不可能下嫁于人,摄政王的意思是……”
他大概是觉得自己说的话有点危险,所以略微迟疑片刻,才鼓足勇气说完,“要入赘到齐国来?”
此言一出,殿上空气骤然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轩辕墨脸上,等着他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贤王眸色晦暗,垂眸不语。
“非娶非嫁,当然亦非入赘。”轩辕墨嗓音淡淡,波澜不惊,“本王心悦贵国女皇,有意结亲,但碍于两人身份特殊,无法进行正常嫁娶,所以只一个夫妻名分即可。”
说着,他微微一笑:“有了夫妻名分,自然也会有夫妻之实,只是两人皆有责任在身,所以无法长久相聚,日后本王可以来齐国,或者待齐国强大稳定之后,女皇亦可以去西陵巡游。”
齐国大臣们了然。
原来他是想要这种聚少离多的夫妻模式?
话说回来,两人身份确实特殊,女皇不可能下嫁,西陵摄政王也不可能入赘,否则都是对自己国家的不负责任。
但这种结为夫妻的方式闻所未闻。
史上也从未有过先例。
毕竟就连和亲的公主生下的孩子,寻常都无法作为继承人培养。
两国掌权者联姻,以后生下的孩子继承哪国江山?
还是说,他想在西陵继续三妻四妾,生下继承人,然后在齐国以孩子困住女皇陛下,让齐国的继承人身上也流着他的血脉,以此达到兵不血刃吞并一国的目的?
不怪他们有如此想法。
毕竟男人三妻四妾的观念根深蒂固。
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丞,家里都有一妻两妾,何况堂堂西陵摄政王。
以轩辕墨的身份和地位,离皇位只差那么一步,三宫六院想要就要。
他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女子从一而终?
他在西陵想生多少孩子都可以。
但女皇不同。
她是个女子,坐上皇位本就不易,就算她也能三宫六院,但怀孕生子这种事情,终究不可能由别人代劳。
她子嗣注定稀薄。
腹中长子若真是西陵血脉,是否注定一出生就把齐国江山分给了西陵一半?
而且轩辕墨说他可以来齐国,女皇也可以去西陵。
这么一来,齐国皇长子的身世毕竟瞒不住。
人都是慕强的,且男孩最始终以自己父亲的祖先为祖先,他一旦知道自己的身世,毕竟更认可自己是西陵血脉。
到时候他会真心为了齐国社稷着想吗?
这些都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殿上一片静默。
轩辕墨很快开口:“倘若亲事能成,今日所送之贺礼,往后每年都会按照这个规格赠与吾妻,作为她养育孩子和治理国家的辛苦费。”
大臣们面露惊异之色。
真是个狡猾的摄政王。
这个诱惑他们根本无法抗拒。
齐国国库一年的财政税收通常不超过两千万两白银,遇到天灾频繁的年份,连一千万两都吃力。
齐国这些年常年面临着西陵和南昭的双重兵力威胁,国库收入几乎要挪出一般在边关兵力上,常常入不敷出。
方才西陵送来的清单上,仅黄金白银的数目就抵得上齐国半年的税收,再加上战马和精粮、兵器、绫罗绸缎、珠宝玉器等等。
除非他们都是傻子,才会拒绝这么丰厚的额外收入。
第222章 由奢入俭难
大臣们转念又想。
若西陵真的觊觎齐国疆土,需要每年送上这么丰厚的贺礼?
这样的代价似乎有点大。
“女皇陛下腹中孩儿不管是男是女,都冠以女皇之姓氏,本王绝不会强求让他认祖归宗。”轩辕墨又抛出一个承诺,算是承认了晏九黎腹中孩子的父亲身份,“并且本王还会跟齐国签订结盟协议,至少五十年之内,西陵不主动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质七年归来,皇城上下跪求原谅》 220-240(第2/18页)
齐国兴兵,也不会觊觎齐国疆土。”
君子一诺重千斤。
这番话一说出来,齐国大臣们表情顿时好看了不少。
甚至看得出高兴之色。
怎么能不高兴?
这么大手笔的赠与,不开战,不觊觎疆土,还不让孩子认祖归宗。
这些条件简直就是他们做梦都梦不到的,在佛前许愿都不敢许这么离谱的愿望。
但轩辕墨偏偏就开出了这么诱人的条件。
“皇上觉得怎么样?”裴丞相转头看向晏九黎,面上已无抗拒之色,“一切决定都以皇上的决定为准。”
晏九黎还没说话,兵部尚书开口:“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晏九黎漫不经心一瞥:“哦?”
兵部尚书面容严肃:“钱财来得太容易,会引发骄奢淫逸的后果,朝中大臣不再有钱财上的忧患,就会滋生出贪官污吏,他们花钱如流水,一旦西陵断了赠与,我们会陷入无法预料的绝境。”
贤王缓缓点头:“我觉得陈大人的担忧在理。”
别人给的,始终没有挣的来得安心。
国库有一千万两,齐国就照着一千万两的能力花费,一旦额外多了一千万两,必然花钱无节制,朝中大臣贪钱也贪得更心安理得。
国库充裕了,君王对贪官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一旦他们形成了这种大手大脚花费的习惯,来日若西陵断了赠与,他们一时之间能改掉这个习惯吗?
贪污受贿成瘾的官员们,能改邪归正吗?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种后果他们承担不起。
“真是笑话。”周檀衣嗤笑一声,“我们西陵富裕多年,也没见朝臣个个养成贪污受贿的习惯,水至清则无鱼,朝中大臣不可能个个两袖清风,但胃口太大太贪的,君王的眼睛又不是摆设,贪官杀了,府邸抄了,银子自然由回到国库,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你们是觉得女皇陛下能力不足,能任由贪官横行?还是觉得女皇眼神不够敏锐,不知道朝中谁忠谁奸,谁清谁贪?”
“还骄奢淫逸?”
“是不是只有国库空虚,动用一两银子都要君臣开个朝会,军队紧衣缩食,拖欠军饷,保家卫国的士兵们拿着生锈的刀剑,一天一顿吃着看不见米粒的稀粥,骑着病病歪歪的老马,饿得面黄肌瘦,你们才觉得可以生出忧患意识,促使你们齐国强大起来?”
这一番嘲讽直接拉满。
贤王脸色涨红:“齐国还没穷到这般地步。”
周檀衣点头:“确实没穷到这般地步,但是以方才陈大人和贤王的理论,我说的应该正符合你们的想法吧?你们不就是觉得富贵容易让人贪图享乐吗?那只有穷,穷到揭不开锅,才能让人振作起精神?”
兵部尚书咬口无言。
他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但这些话被周檀衣这么一嘲讽,就算不是这个意思,似乎也变成了这个意思。
不过他真正的目的也不是真的觉得富贵让人骄奢淫逸。
而且兵部掌握着军队军需。
钱财虽从国库出,但粮草供应和军饷发放通常由兵部负责,还有军队中的将士官职提拔,都是兵部掌最大权重。
而齐国众所周知。
兵部尚书之女是凌王妃。
晏九黎没登基之后前,兵部一直都是凌王的后盾,就算晏九黎要养兵,日后以国库空虚为由,战马粮草无法及时供应,就能对她新建的军队有所掣肘。
凌王手握齐国最多的兵马大权,待从战场归来,就算不能明目张胆篡位,晏九黎也不能拿他如何。
但西陵一旦赠与齐国这么多银两,且直接提供了战马和精粮,甚至连兵器和盔甲都准备得妥妥当当。
晏九黎的军队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军饷粮草的掣肘,操练会格外顺利。
只要给她足够的时间,养一支足以跟凌王抗衡的精兵不在话下。
更甚至,一旦她有了更值得信任的军队。
凌王的兵马就不再是齐国最受倚重的兵马,晏九黎若削弱凌王兵权,都不是什么难事。
兵权一旦削弱,想除掉凌王就更不难了。
兵部尚书想得太远,他的隐忧不是对齐国的隐忧,而是对凌王府和陈家的担心。
一片静默之中,晏九黎掀了掀眼皮:“两国结亲可以,但白纸黑字写清楚。西陵摄政王每年只能来齐国两次,第一次必须把这些见面礼一文不少地带上,才有能第二次机会踏足齐国。”
此言一出,全场安静。
裴丞相听到这句话,已然放了心。
一年只能来两次。
两国路远迢迢,这个要求不算苛刻。
毕竟女皇刚登基,朝政繁忙,没空把太多精力放在儿女情长上,西陵摄政王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可能长久待在齐国。
另外,陛下说话的语气足以证明,她并未受到西陵摄政王的拿捏。
再想到晏九黎一直以来的行事作风,着实也不像是会被人拿捏的人。
“没问题。”轩辕墨缓缓点头,“只要是女皇提的条件,本王都可以答应。”
话音刚落,外面庆宝匆匆进殿。
“陛下,元国师不见了!”他跪在地上,无比惶恐地禀报,“国师府的下人说,国师一月前就离开了京城,不知去向。”
晏九黎神情微顿,慢悠悠开口:“不见了?”
“一个月前就不见了?”贤王脸色微变,意有所指地看向轩辕墨,“元国师竟如此神通广大,悄无声息离开齐国皇城一个月,都没有被人发现?”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